第374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德純(1893—1963)中國將領。字紹文。保定軍校第二期畢業。曾任 國民政府軍第二十九軍總參議。九·一八事變後,任察哈爾省政府民政廳長。 1933 年任第三軍團副總指揮,參加*喜峰口戰鬥。1935 年授中將銜,任察哈 爾省政府代理主席。同年 6 月*張北事件後,受國民政府指派同日軍代表土肥 原賢二談判,簽訂屈辱的*《秦土協定》。12 月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常委兼北 平(今北京)市長。1937 年七七事變後仟北平城防總指揮。以後歷任軍事委 員會點檢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戰區軍風紀第五巡查團主任、軍法執行總監部 副總監、兵役部次長和軍令部次長等。抗戰勝利後,任國防部次長。1946 年 5 月,曾出席*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作證。後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兼青島市長。1949 年去台灣。任台灣當局“總統府”戰略顧問。
秦土協定 中日關於*張北事件的協定。1935 年日本挑起*張北事件時, 因蔣介石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於 6 月 27 日由察哈爾省代理主席*秦德純與 日軍代表*土肥原賢二在北平(今北京)簽訂,主要內容為成立察東非武裝區, 將駐於昌平和延慶一線的延長線之東,並經獨石口之北、龍門西北和張家口 之北,至張北之南這一線以北的宋哲元部隊,調至其西南地區;取消察省境 內一切中國政府機構;向日軍道歉、撤換有關中國軍官、擔保日人在察省自 由行動;製止山東移民通過察哈爾省。該協定使中國喪失察哈爾省大部主權。
泰勒(maxweiidavenporttaylor,1901—1987)美國將領。1922 年西點 軍校畢業。後人指揮與參謀學院、陸軍軍事學院深造。1937 年曾任駐華助理 武官。1942 年任美國第八十二空降師參謀長。翌年參加西西裏登陸戰役。1943 年 9 月曾代表盟軍冒險秘密飛往羅馬,同義大利*巴多裏奧政府軍事當局商討 盟軍空降突襲近郊德軍以占領羅馬的計劃。後參加義大利本土的作戰。1944 —1945 年任第一○一空降師師長,參加諾曼第登陸戰役和比利時、德國境內 的戰爭。在*阿登戰役中以堅守巴斯托尼(bastogne)聞名。戰後於 1953 年 晉升上將,曾指揮侵朝的“聯合國軍”。後任陸軍參謀長和參謀長聯席會議 主席。著有《劍與犁》、《音調不定的號角》等。
泰特仁(pierre-henriteitgen,1908—)法國抵抗運動活動家。戰前 在南錫大學任法律學教授。大戰爆發後入伍。1940 年 6 月被俘。不久脫逃至 南方,在蒙彼利埃大學繼續任教,後因指出 7 月 10 日議院投票授予貝當全權 一事不符合憲法程序而被解職。同年 9 月發行《自由報》。1941 年底聯合南 方抵抗戰士,建立地下組織*戰鬥。1943 年 4 月被穆蘭任命為抵抗運動新聞 發布處負責人。1944 年 9 月出任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新聞部長。1945 年 3 月又兼司法部長。戰後續任司法部長。
泰魯齊(attilioteruzzi,1882—1950)義大利殖民大臣(1939—1943)。 1921 年汪國家法西斯黨副總書記,組織向羅馬進軍。1926 年起任昔蘭尼加總 督。1929 年出任民警參謀長和法西斯大委員會成員。指揮黑衫師,參加埃塞 俄比亞戰爭和西班牙內戰,獲少將銜。1937 年任殖民副大臣,1939 年升為大 臣。任內,竭力維持義大利在非洲、特別是對衣索比亞的殖民統治。意軍 在非洲連戰皆敗後,於 1943 年 2 月被解職。同年墨索裏尼下台、由巴多裏奧 組間時被逮捕。後被德軍救出,投奔*薩羅共和國,但未被任用。
泰興戰役 日本投降後新四軍在江蘇省泰興縣殲滅拒降偽軍的戰役。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簽署投降書,但日偽軍拒絕向中共領導的抗日軍民投 降。為肅清頑抗之敵,新四軍蘇中軍區第三軍分區部隊於 9 月 13 日,對踞守 泰興縣的偽軍暫編第十九師發動進攻。至 15 日全殲該部,俘偽師長以下 4000 餘人,繳炮 12 門、機槍 140 挺、長短槍 2700 多支、汽車 11 輛。
泰狄歐方案 法國的我軍方案。1932 年 2 月 5 日由法國總理泰狄歐 (andretardieu,1876—1945)向*國聯裁軍會議上提出,故名。主要內容為: 實現軍備“國際化”,將轟炸航空兵、遠程炮兵、萬噸以上的戰列艦和大型 潛艇交由國聯掌握;建立一支常設國際警察部隊以“防止戰爭”,並對破壞 擬者中的裁軍公約和國聯盟約的國家進行製裁;建立新的軍事同盟,以實現 所謂戰爭“人道主義化”和為安全提供新的保障。該方案因遭各國反對未能 實現。
泰雷津集中營 即“特萊西思施培特集中營”。
敖德薩地道 蘇聯敖德薩市內因歷史上長期採石造成的曲折地下通 道。總長約 4000 公裏,市區內 1400 公裏。
1 年 10 月納粹軍隊占領敖德薩後,地道成為遊擊隊活動基地,德軍動用 大量兵力進行搜索,終未能進入地道。遊擊隊利用地道堅持鬥爭直至 1944 年 4 月 10 日城市解放。
敖德薩軍區 蘇聯南部軍事區域和軍隊組織。1939 年 10 月組建。其轄 區包括摩爾達維亞和克裏米亞自治共和國以及烏克蘭的敖德薩、第聶伯羅波 得羅夫斯克、紮波羅熱、尼古拉耶夫和基洛夫格勒等州。1941 年 6 月 21 日 23 時,軍區及時下令所屬 7 個步兵師、2 個騎兵師、2 個坦克師和 1 個摩托 化師在邊境地帶進入指定地域,航空兵疏散到備野戰機場待命,成為蘇德戰 爭爆發時蘇聯西部戰備較好的軍區。後改編為獨立第九集團軍。1941 年 9 月 撤銷。1944 年 3 月,隨著所轄地區的解放而重新組建。1940—1941 年 6 月司 令為切列維欽科,1941 年 6 月底一 10 月為奇比索夫。1944 年重建後司令為 紮哈爾金(nвahГpnгoьeвnч3axapknh,1889—1944) 和尤什克維奇(ВлnnАлekcahдpoвnчЮшkeвn ч,1897—1951)。
秦土協定 中日關於*張北事件的協定。1935 年日本挑起*張北事件時, 因蔣介石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於 6 月 27 日由察哈爾省代理主席*秦德純與 日軍代表*土肥原賢二在北平(今北京)簽訂,主要內容為成立察東非武裝區, 將駐於昌平和延慶一線的延長線之東,並經獨石口之北、龍門西北和張家口 之北,至張北之南這一線以北的宋哲元部隊,調至其西南地區;取消察省境 內一切中國政府機構;向日軍道歉、撤換有關中國軍官、擔保日人在察省自 由行動;製止山東移民通過察哈爾省。該協定使中國喪失察哈爾省大部主權。
泰勒(maxweiidavenporttaylor,1901—1987)美國將領。1922 年西點 軍校畢業。後人指揮與參謀學院、陸軍軍事學院深造。1937 年曾任駐華助理 武官。1942 年任美國第八十二空降師參謀長。翌年參加西西裏登陸戰役。1943 年 9 月曾代表盟軍冒險秘密飛往羅馬,同義大利*巴多裏奧政府軍事當局商討 盟軍空降突襲近郊德軍以占領羅馬的計劃。後參加義大利本土的作戰。1944 —1945 年任第一○一空降師師長,參加諾曼第登陸戰役和比利時、德國境內 的戰爭。在*阿登戰役中以堅守巴斯托尼(bastogne)聞名。戰後於 1953 年 晉升上將,曾指揮侵朝的“聯合國軍”。後任陸軍參謀長和參謀長聯席會議 主席。著有《劍與犁》、《音調不定的號角》等。
泰特仁(pierre-henriteitgen,1908—)法國抵抗運動活動家。戰前 在南錫大學任法律學教授。大戰爆發後入伍。1940 年 6 月被俘。不久脫逃至 南方,在蒙彼利埃大學繼續任教,後因指出 7 月 10 日議院投票授予貝當全權 一事不符合憲法程序而被解職。同年 9 月發行《自由報》。1941 年底聯合南 方抵抗戰士,建立地下組織*戰鬥。1943 年 4 月被穆蘭任命為抵抗運動新聞 發布處負責人。1944 年 9 月出任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新聞部長。1945 年 3 月又兼司法部長。戰後續任司法部長。
泰魯齊(attilioteruzzi,1882—1950)義大利殖民大臣(1939—1943)。 1921 年汪國家法西斯黨副總書記,組織向羅馬進軍。1926 年起任昔蘭尼加總 督。1929 年出任民警參謀長和法西斯大委員會成員。指揮黑衫師,參加埃塞 俄比亞戰爭和西班牙內戰,獲少將銜。1937 年任殖民副大臣,1939 年升為大 臣。任內,竭力維持義大利在非洲、特別是對衣索比亞的殖民統治。意軍 在非洲連戰皆敗後,於 1943 年 2 月被解職。同年墨索裏尼下台、由巴多裏奧 組間時被逮捕。後被德軍救出,投奔*薩羅共和國,但未被任用。
泰興戰役 日本投降後新四軍在江蘇省泰興縣殲滅拒降偽軍的戰役。 1945 年 9 月 2 日日本簽署投降書,但日偽軍拒絕向中共領導的抗日軍民投 降。為肅清頑抗之敵,新四軍蘇中軍區第三軍分區部隊於 9 月 13 日,對踞守 泰興縣的偽軍暫編第十九師發動進攻。至 15 日全殲該部,俘偽師長以下 4000 餘人,繳炮 12 門、機槍 140 挺、長短槍 2700 多支、汽車 11 輛。
泰狄歐方案 法國的我軍方案。1932 年 2 月 5 日由法國總理泰狄歐 (andretardieu,1876—1945)向*國聯裁軍會議上提出,故名。主要內容為: 實現軍備“國際化”,將轟炸航空兵、遠程炮兵、萬噸以上的戰列艦和大型 潛艇交由國聯掌握;建立一支常設國際警察部隊以“防止戰爭”,並對破壞 擬者中的裁軍公約和國聯盟約的國家進行製裁;建立新的軍事同盟,以實現 所謂戰爭“人道主義化”和為安全提供新的保障。該方案因遭各國反對未能 實現。
泰雷津集中營 即“特萊西思施培特集中營”。
敖德薩地道 蘇聯敖德薩市內因歷史上長期採石造成的曲折地下通 道。總長約 4000 公裏,市區內 1400 公裏。
1 年 10 月納粹軍隊占領敖德薩後,地道成為遊擊隊活動基地,德軍動用 大量兵力進行搜索,終未能進入地道。遊擊隊利用地道堅持鬥爭直至 1944 年 4 月 10 日城市解放。
敖德薩軍區 蘇聯南部軍事區域和軍隊組織。1939 年 10 月組建。其轄 區包括摩爾達維亞和克裏米亞自治共和國以及烏克蘭的敖德薩、第聶伯羅波 得羅夫斯克、紮波羅熱、尼古拉耶夫和基洛夫格勒等州。1941 年 6 月 21 日 23 時,軍區及時下令所屬 7 個步兵師、2 個騎兵師、2 個坦克師和 1 個摩托 化師在邊境地帶進入指定地域,航空兵疏散到備野戰機場待命,成為蘇德戰 爭爆發時蘇聯西部戰備較好的軍區。後改編為獨立第九集團軍。1941 年 9 月 撤銷。1944 年 3 月,隨著所轄地區的解放而重新組建。1940—1941 年 6 月司 令為切列維欽科,1941 年 6 月底一 10 月為奇比索夫。1944 年重建後司令為 紮哈爾金(nвahГpnгoьeвnч3axapknh,1889—1944) 和尤什克維奇(ВлnnАлekcahдpoвnчЮшkeвn ч,1897—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