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民族團結政府  希臘流亡政府和國內抵抗運動聯合組成的政府。為 控製戰後希臘,1944 年 9 月 2 日,由英國策劃成立。流亡政府首相*帕潘德 裏歐出任首相,*希臘民族解放陣線在作出解散民族解放政治委員會的重大讓 步後,僅得 5 席次要的部長職位,10 月 18 日英軍護送在國外的政府成員回 到雅典。12 月英軍武裝幹涉希臘後,民族解放陣線退出該政府;同月底帕潘 德裏歐辭職,此後政府遂名存實亡。


    希臘民族解放陣線  希臘共產黨領導的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組織。1941 年 7 月希共中央呼籲建立統一戰線,遭到資產階級政黨拒絕。9 月 27 日共產 黨與左翼政黨組成此陣線。發表宣言主張解放全國,建立民主政體。其基層 組織迅速遍布全國,領導各種形式的抵抗運動。1942 年 2 月組建*希臘人民 解放軍,解放大片國土,並在各地建立人民政權。1944 年 3 月 10 日建立民 族解放政治委員會。9 月加入民族團結政府。1944 年 12 月英軍解散人民解放 軍時,退出政府。在英軍鎮壓下於 1945 年初解散。


    希臘全國民主同盟(etbnikòsdimokratikòsellini-kossyndesmos)希 臘保皇反共組織。1941 年秋成立,領導成員多為上層人物。1942 年 6 月命令 澤爾瓦斯(napoleonzervas)上校組成*希臘民族民主軍。雖進行某種反對占 領軍的鬥爭,但仇恨人民武裝力量,多次進攻*希臘人民解放軍。1944 年 9 月參加建立*希臘民族團結政府。1945 年 1 月英軍武裝幹涉希臘後,其掛名 領袖普拉斯蒂拉斯(niksstiras)將軍繼*帕潘德裏歐組閣,簽訂*《瓦 爾基紮協議》,此後更公開推行鎮壓人民的政策。


    希姆萊-克爾斯滕協議  大戰後期納粹德國關於調整集中營政策的文 件。1945 年 3 月 12 日,*希姆萊及其私人醫生克爾斯滕(felixkersten,1898 —)為掩蓋罪行而簽訂。規定:(1).不再擴大集中營;(2).當盟軍逼近 時,集中營應升起白旗;(3).不再殺害猶太人,猶太人同其他囚禁者享受 同等待遇;(4).允許瑞典向個別猶太囚禁者寄送食品包裹。但此後納粹對 集中營囚徒的大規模屠殺並未因該約簽訂而中止。


    希特勒-墨索裏尼會談  大戰期間,希特勒和墨索裏尼會談。共 12 次, 其中重要的有:(1)1940 年 3 月 18 日,墨索裏尼由齊亞諾陪同,在布倫納 (brenner;今奧地利境內)山口會晤希特勒,其間墨索裏尼表示義大利將參 戰。(2)1940 年 6 月 19 日,法國敗局已定時,墨索裏尼前往慕尼黑,為意 大利索取尼斯、科西嘉、突尼西亞、吉布地等地,均遭拒絕;希特勒並告誡墨 索裏尼應克製對法國的要求。(3)1941 年 1 月 19—20 日意軍進攻希臘屢敗 後,墨索裏尼前往貝希特斯加登請求希特勒提供援助,希特勒答應出兵並初 步擬訂了兩匡共同侵略巴爾幹的計劃。(4)1941 年 6 月 2 日希特勒在布倫 納山口會晤墨索裏尼,討論兩國作戰計劃,因對義大利軍事力量缺乏信心和 蔑視,竟隻字未提即將發動的侵蘇戰爭。(5)1942 年 4 月 29—30 日,墨索 裏尼在薩爾茨堡同希特勒商討當年的作戰計劃,墨索裏尼希望首先在北非戰 場上取得成功;但希特勒則堅持應全力對付蘇聯,吹噓即將發勸的夏季攻勢, 迫使墨索裏尼同意向蘇德戰場均派義大利軍隊。(6)1943 年 4 月 7—10 日, 墨索裏尼在薩爾茨堡會晤希特勒,墨索裏尼主張同蘇聯議和,將兩國軍事力 量集中在地中海地區抗擊美英;希特勒口頭上允諾協助墨索裏尼據守西西裏 島和義大利本上,但仍堅持應全力解決蘇聯問題。會談期間的希特勒(右) 和墨索裏尼(左)希特勒-安東親斯庫會談大戰期間希特勒和羅馬尼亞獨裁者 *安東奈斯庫先後會談 8 次,其中重要的有:(1)1940 年 11 月 22—23 日希 特勒和安東奈斯庫在柏林的會談。其間羅馬尼亞同意增加對德國的石油供 應,製定德、羅兩國長期合作計劃,並於 23 日宣布加入*《德意日三國同盟 條約》。(2)1941 年 6 月 11 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和安東奈斯庫的會談。其間 希特勒透露了即將進攻蘇聯的計劃,得到了安東奈斯庫的支持,雙方同意共 同發動侵蘇戰爭。(3)1943 年 4 月 12—13 日德軍在史達林格勒慘敗後,希 特勒和安東奈斯庫在柏林的會談。希特勒在會談時指責羅馬尼亞試圖和美、 英單獨議和,要求全力對付蘇聯,並停止和西方大國的外交接觸;安東奈斯 庫屈從於希特勒的壓力,允諾改組和重新裝備 18 個師並增兵蘇德戰場。(4) 1944 年 2 月 28 日希特勒在薩爾茨堡附近和安東奈斯庫的會談。其間希特勒 希望德、羅兩國共同出兵占領匈牙利,但同時又希望羅放棄對匈牙利的領土 要求,遭安東奈斯庫的婉拒;同時安東奈斯庫也多次向希特勒表示忠誠,打 消了希特勒進占羅馬尼亞的意圖。


    希特勒第一號作戰命令  1942 年 10 月 14 日希特勒簽發的關於在蘇德 戰場轉入戰略防禦的命令。此命令係戰爭期間希特勒以領袖身份直接向陸軍 下達的第一份作戰命令,它標誌著*德軍一九四二年夏季攻勢的失敗。


    希特勒第二十一號指令  1940 年 12 月 18 日希特勒簽發的對蘇戰爭計 劃。即*巴巴羅薩。


    希特勒第三十二號指令  1941年6月11日希特勒簽發的關於侵蘇戰爭 後進一步奪取世界霸權的計劃草案,題為《準備迎接巴巴羅薩計劃實施後時 期》。草案規定,在擊潰蘇軍後,德軍應攻占英國的殖民地、直布羅陀和地 中海區域、非洲、近東和中東的某些獨立國家,以及入侵英倫諸島。計劃設 想,在印度同日本軍隊會師,把西班牙和葡萄牙併入德國版圖,並對美國展 開軍事行動。預定在 1941 年深秋或 1941 年底至 1942 年初實施。後因侵蘇的 閃擊戰失敗而擱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巨廉/金重遠等並收藏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