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戈羅夫(aлekcahдpnльnчercpob,1883—1939)蘇聯將領。 1901 年人沙俄軍隊服沒。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018 年加入俄共(布)黨和 參加紅軍。國內戰爭時期參加組建紅軍,指揮過集團軍和方麵軍。1921 年起 歷任軍區和集團軍司令。1925—1926 年任駐中國武官。1927 年起先後任白俄 羅斯軍區司令。紅軍參謀長(1935 年改稱總參謀長)。1935 年首批獲蘇聯元 帥銜。1937 年 5 月任副國防人民委員。次年 1 月任外離加索軍區司令。三十 年代初積極主張*大縱深戰鬥理論,死於肅反運動。
葉皮謝夫(aлekcenaлekceebnчeпnщeb,1908—)蘇聯將領。 1929 年加入聯共(布)黨,開始黨務工作,翌年參軍。1938 年起由黨中央委 員會任用(保留軍籍)。1940 年任哈爾科夫州委兼市委第一書記。蘇德戰爭 爆發後,動員和組織哈爾科夫地區人力、物力支前,並任民兵軍政委,參加 哈爾科夫保衛戰。後領導地下工作和遊擊運動。1942—1943 年在黨中央和烏 拉爾從事黨務工作,曾任史達林格勒方麵軍軍事委員會特派員。1943 年 5 月 起任第四十集團軍軍事委員(政委)。先後參加庫爾斯克會戰、強渡第聶伯 河、解放基鋪和烏克蘭地區、以及解放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的戰鬥,戰後 曾任國家安全部副部長、駐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大使等職。1962 年任蘇軍政 治部主任,獲大將銜。1964 年起為蘇共中央委員。著有《歷史教訓(紀念蘇 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二十周年)》、《在軍事問題上的思想鬥爭》、《列寧 主義的共產黨——蘇聯人民在偉大衛國戰爭中的勝利組織者》等。
葉廖緬科(ahдpennbahobnчepmehko,1892—1970)蘇聯將領,1913 年應徵入沙俄軍隊。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 年加入俄共(布)黨和紅 軍。參加過國內戰爭。1935 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1938 年任騎兵第六軍 軍長。翌年率部進軍西白俄羅斯。1940 年 12 月任紅旗遠東獨立第一集團軍 司令。蘇德戰爭爆發後調任西方方麵軍副司令(中將銜),指揮所部參加斯 摩棱斯克戰役。1941 年 8—10 月任布良斯克方麵軍司令,擔負從西南方向掩 護莫斯科接近地的任務,在同*古德裏安的坦克集群頑強作戰中負傷,同年 12 月傷愈後任突擊第四集團軍司令。翌年 1 月在托羅佩茨-霍爾姆戰役中再 負重傷。1942 年晉升上將。同年 8 月傷愈後任史達林格勒方麵軍司令。在* 史達林格勒會戰中作出重大貢獻。1943 年 1 月起任南方方麵軍司令,成功地 實施*羅斯托夫戰役。同年晉升大將。先後任加裏寧方麵軍、波羅的海沿岸第 一方麵軍和濱海獨立集團軍司令,轉戰於西方、西北和南方等方向。1944 年 4 月任波羅的海沿岸第二方麵軍司令,參加解放拉脫維亞的作戰。次年 3 月 任烏克蘭第四方麵軍司令,參加解放捷克斯洛伐克。戰後歷任軍區司令、國 防部總監組總監等職。1955 年獲蘇聯元帥銜。著有《在西方方向上》、《斯 大林格勒》、《戰爭初期》、《懲罰的年代(1943—1945)》和《莫忘這場 戰爭》等。
葉夫列莫夫 1米哈伊爾·格裏戈裏那維奇·葉夫列莫夫(mnxanл Гpnгopbebnчeфpemob1897—1942)。蘇聯將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應 征入沙俄軍隊。十月革命時參加赤衛隊。1918 年加入紅軍。翌年參加俄共 (布)黨。參加過國內戰爭。1927 年曾在中國任軍事顧問。1933 年畢業於伏 龍芝軍事學院。後任伏爾加河、外貝加爾、奧廖爾、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等 軍區司令。1940 年獲中將銜。翌年出任紅軍步兵第一副總監。蘇德戰爭爆發 後歷任第二十一、第十和第三十三集團軍司令和布良斯克方麵軍副司令,在 西方方向作戰。1942 年 4 月,率第三十二集團軍在維亞濟馬地域突圍時,受 傷犧牲。2瓦西裏·謝爾蓋耶維奇·葉夫列莫夫(bчnncepгeebnч eфpemob,1915—)。蘇聯軍人。1934 年參軍。1937 年畢業於軍事航空學校。 參加過進軍西烏克蘭和蘇芬戰爭。蘇德戰爭期間歷任轟炸航空兵團中隊長、 副大隊長和大隊長,勝利完成 340 次戰鬥出動。1943 年兩次獲蘇聯英雄稱號。 同年加入聯共(布)黨。戰後任航空兵副團長、航校教官和試飛員。1948 年 獲中校銜。1960 年以上校銜退役。
葉列茨戰役 蘇德戰爭前期蘇軍發動的進攻戰役,*莫斯科會戰的組成 部分。1941 年 12 月 6—16 日,由西南方麵軍右翼實施。戰役目的是配合西 方方麵軍的反攻,對葉列茨(eлeц)地域的德軍進行翼側突擊。12 月 9 日, 蘇軍解放葉列茨,12 月 13—16 日合因並擊潰德軍 2 個師,推進 80—100 公 裏。
葉利尼亞戰役 蘇德戰爭前期蘇軍發動的進攻戰役,*斯摩棱斯克交戰 的組成部分。1941 年 8 月 30 日至 9 月 8 日,由*預備隊方麵軍第二十四集團 軍實施。7 月 19 日,德軍在斯摩棱斯克以南的突擊中占領葉利尼亞(eлb-h nr),並於此建立堅固築壘的登陸場,作為向莫斯科進攻的出擊陣地。蘇 軍為消除該突出部,集中 10 個師兵力和多於敵 0.6 倍的炮火,於 8 月 30 日 發起鉗形攻勢,9 月 4 日深遠包圍該地域德軍,迫使其後撤,9 月 6 日淩晨解 放葉利尼亞,並繼續向西推進 25 公裏。此戰為蘇德戰爭中蘇軍最初幾次進攻 戰役之一。戰役中誕生了“蘇聯近衛軍”,步兵第一○○、第一二七師首先 獲得近衛步兵第一、第二師稱號。
葉皮謝夫(aлekcenaлekceebnчeпnщeb,1908—)蘇聯將領。 1929 年加入聯共(布)黨,開始黨務工作,翌年參軍。1938 年起由黨中央委 員會任用(保留軍籍)。1940 年任哈爾科夫州委兼市委第一書記。蘇德戰爭 爆發後,動員和組織哈爾科夫地區人力、物力支前,並任民兵軍政委,參加 哈爾科夫保衛戰。後領導地下工作和遊擊運動。1942—1943 年在黨中央和烏 拉爾從事黨務工作,曾任史達林格勒方麵軍軍事委員會特派員。1943 年 5 月 起任第四十集團軍軍事委員(政委)。先後參加庫爾斯克會戰、強渡第聶伯 河、解放基鋪和烏克蘭地區、以及解放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的戰鬥,戰後 曾任國家安全部副部長、駐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大使等職。1962 年任蘇軍政 治部主任,獲大將銜。1964 年起為蘇共中央委員。著有《歷史教訓(紀念蘇 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二十周年)》、《在軍事問題上的思想鬥爭》、《列寧 主義的共產黨——蘇聯人民在偉大衛國戰爭中的勝利組織者》等。
葉廖緬科(ahдpennbahobnчepmehko,1892—1970)蘇聯將領,1913 年應徵入沙俄軍隊。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 年加入俄共(布)黨和紅 軍。參加過國內戰爭。1935 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1938 年任騎兵第六軍 軍長。翌年率部進軍西白俄羅斯。1940 年 12 月任紅旗遠東獨立第一集團軍 司令。蘇德戰爭爆發後調任西方方麵軍副司令(中將銜),指揮所部參加斯 摩棱斯克戰役。1941 年 8—10 月任布良斯克方麵軍司令,擔負從西南方向掩 護莫斯科接近地的任務,在同*古德裏安的坦克集群頑強作戰中負傷,同年 12 月傷愈後任突擊第四集團軍司令。翌年 1 月在托羅佩茨-霍爾姆戰役中再 負重傷。1942 年晉升上將。同年 8 月傷愈後任史達林格勒方麵軍司令。在* 史達林格勒會戰中作出重大貢獻。1943 年 1 月起任南方方麵軍司令,成功地 實施*羅斯托夫戰役。同年晉升大將。先後任加裏寧方麵軍、波羅的海沿岸第 一方麵軍和濱海獨立集團軍司令,轉戰於西方、西北和南方等方向。1944 年 4 月任波羅的海沿岸第二方麵軍司令,參加解放拉脫維亞的作戰。次年 3 月 任烏克蘭第四方麵軍司令,參加解放捷克斯洛伐克。戰後歷任軍區司令、國 防部總監組總監等職。1955 年獲蘇聯元帥銜。著有《在西方方向上》、《斯 大林格勒》、《戰爭初期》、《懲罰的年代(1943—1945)》和《莫忘這場 戰爭》等。
葉夫列莫夫 1米哈伊爾·格裏戈裏那維奇·葉夫列莫夫(mnxanл Гpnгopbebnчeфpemob1897—1942)。蘇聯將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應 征入沙俄軍隊。十月革命時參加赤衛隊。1918 年加入紅軍。翌年參加俄共 (布)黨。參加過國內戰爭。1927 年曾在中國任軍事顧問。1933 年畢業於伏 龍芝軍事學院。後任伏爾加河、外貝加爾、奧廖爾、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等 軍區司令。1940 年獲中將銜。翌年出任紅軍步兵第一副總監。蘇德戰爭爆發 後歷任第二十一、第十和第三十三集團軍司令和布良斯克方麵軍副司令,在 西方方向作戰。1942 年 4 月,率第三十二集團軍在維亞濟馬地域突圍時,受 傷犧牲。2瓦西裏·謝爾蓋耶維奇·葉夫列莫夫(bчnncepгeebnч eфpemob,1915—)。蘇聯軍人。1934 年參軍。1937 年畢業於軍事航空學校。 參加過進軍西烏克蘭和蘇芬戰爭。蘇德戰爭期間歷任轟炸航空兵團中隊長、 副大隊長和大隊長,勝利完成 340 次戰鬥出動。1943 年兩次獲蘇聯英雄稱號。 同年加入聯共(布)黨。戰後任航空兵副團長、航校教官和試飛員。1948 年 獲中校銜。1960 年以上校銜退役。
葉列茨戰役 蘇德戰爭前期蘇軍發動的進攻戰役,*莫斯科會戰的組成 部分。1941 年 12 月 6—16 日,由西南方麵軍右翼實施。戰役目的是配合西 方方麵軍的反攻,對葉列茨(eлeц)地域的德軍進行翼側突擊。12 月 9 日, 蘇軍解放葉列茨,12 月 13—16 日合因並擊潰德軍 2 個師,推進 80—100 公 裏。
葉利尼亞戰役 蘇德戰爭前期蘇軍發動的進攻戰役,*斯摩棱斯克交戰 的組成部分。1941 年 8 月 30 日至 9 月 8 日,由*預備隊方麵軍第二十四集團 軍實施。7 月 19 日,德軍在斯摩棱斯克以南的突擊中占領葉利尼亞(eлb-h nr),並於此建立堅固築壘的登陸場,作為向莫斯科進攻的出擊陣地。蘇 軍為消除該突出部,集中 10 個師兵力和多於敵 0.6 倍的炮火,於 8 月 30 日 發起鉗形攻勢,9 月 4 日深遠包圍該地域德軍,迫使其後撤,9 月 6 日淩晨解 放葉利尼亞,並繼續向西推進 25 公裏。此戰為蘇德戰爭中蘇軍最初幾次進攻 戰役之一。戰役中誕生了“蘇聯近衛軍”,步兵第一○○、第一二七師首先 獲得近衛步兵第一、第二師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