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詞典 作者:李巨廉/金重遠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巴達諾夫(bЛnnmnxanЛoвnчБaДa1895—1971) 蘇聯將領。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征入沙俄軍隊。1919 年加入俄共(布)黨 和紅軍。參加國內戰爭。二十年代在保安部隊中任團長、師長兼政委。1934 年畢業於紅軍機械化和摩托化學院速成班。1941 年出任坦克師長(上校銜)。 蘇德戰爭爆發後率部參戰。1942 年獲坦克兵中將街,任坦克軍長。翌年升任 近衛坦克第四集團軍司令,參加史達林格勒、庫爾斯克、第聶伯河右岸烏克 蘭、利沃夫-桑多梅日等戰役。1944 年受重傷後,調任坦克和機械化兵軍訓 部長。戰後曾任裝甲坦克和機械化兵軍事院校部部長。1953 年退役。
巴多裏奧(pietrobadoglio,1871—1956)義大利將領。早年曾參加侵 略衣索比亞的戰爭(1896—1897)和意土戰爭(1911—1912)。第一次世 界大戰期間任軍長和陸軍副參謀長。1919 年任陸軍參謀長。政治上屬保守的 君主主義派。墨索裏尼掌權後一度離開軍界,任駐巴西大使。1925 年被召回 出任總參謀長,翌年獲元帥銜。掌握軍權,積極推行對外擴張政策。1928— 1934 年兼任利比亞總督。1935 年又兼任東非高級專員和東非意軍司巴多裏奧 令,任內策劃並指揮侵略衣索比亞的戰爭,曾施放毒氣屠殺平民。1936 年 7 月侵占衣索比亞後任總督,並受封為亞的斯亞貝巴大公。第二次世界大 戰前夕,一度與法國軍界保持秘密接觸,反對在地中海與英國發生對抗,對 武裝幹涉西班牙也持某種保留態度。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反對義大利過 早捲入戰爭。1940 年春起轉而支持墨索裏尼,積極備戰。同年 6 月起領導新 建立的最高指揮部,指揮意軍對英法作戰。1940 年 10 月策劃和發動入侵希 臘的戰爭。因屢遭慘敗,於同年 12 月被解除總參謀長職務,此後退隱。1942 年底,在意軍事失敗和國內動盪局勢下,開始與國王及反墨索裏尼分子建立 聯繫。1943 年 7 月 25 日,墨索裏尼被捕後被任命為首相。對內力圖穩定局 勢,進行小規模清洗法西斯官員;對外作出繼續作戰的姿態,同時秘密與美 英接觸。1943 年 9 月 3 日在卡西比萊(casibile)與盟國簽訂《短期停戰協 定》。8 日協定正式公布後,德軍大舉入侵,不積極組織抗擊,卻與國王南 逃。29 日與同盟國簽訂《長期停戰協定》,並於 10 月 13 日向德國宣戰。1944 年 3 月與蘇聯建立外交關係。同年 4 月第二次組閣,吸收共產黨人加入政府。 6 月羅馬光復後辭職。著有《1936 年的衣索比亞戰爭》、《第二次世界大 戰中的義大利》。
巴甫連科(rpahpeebabehko,1899—1951)蘇聯作家。1920 年加入俄共 (布)黨,並從事黨政工作和報刊雜誌工作。參加*蘇芬戰爭。蘇德戰爭爆發 後,為《真理報》和《紅星報》隨軍記者,並任蘇聯作家協會保衛委員會主 席(1942—1943)。其間創作大批政論和小說,彙編入《勇敢的道路》和《人 民的復仇者》等文集,起了鼓舞軍民抗擊侵略者的鬥誌。戰後寫作的長篇小 說《幸福》和電影劇本《宣誓》、《攻克柏林》等反映衛國戰爭的力作尤為 著名。
巴甫洛夫 1德米特裏·格裏戈裏耶維奇·巴甫洛夫(1897—1941)。 蘇聯將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應徵入沙俄軍隊。1919 年加入俄共(布)黨和 紅軍。參加過國內戰爭。1928 和 1931 年先後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和軍事 技術學院速成班,曾任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和旅長。1936—1937 年參加* 西班牙內戰,任坦克旅長。返國後,1937 年 11 月出任裝甲坦克部部長,後 參加*蘇芬戰爭。1940 年 6 月起任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同年 7 月易名西部特 別軍區)司令。1941 年獲大將銜。蘇德戰爭爆發後,任西方方麵軍司令。因 指揮重大失誤,同年 7 月 1 日被解職。不久被處決。2雅科夫·費多托維奇·巴 甫洛夫(1917—1981)。蘇聯軍人。1938 年參軍。蘇德戰爭期間在西南方麵 軍和史達林格勒方麵軍內作戰。1942 年 9 月 26 日夜,以中士身份率偵察組 攻占史達林格勒市中心的一幢四層樓房,堅守近 3 晝夜,擊退敵人多次猛攻, 使該建築物成為近衛第十三師防禦配係中一個重要支撐點(後該建築物被稱 作“巴甫洛夫樓”)。爾後在烏克蘭第三方麵軍和白俄羅斯第二方麵軍內作 戰,從史達林格勒轉戰至易北河。1945 年獲蘇聯英雄稱號。1946 年復員。從 事經濟工作。著有《史達林格勒前線劄記》。
巴羅特拉(jeanborotra,l898—)法國運動員。1922 年畢業於巴黎綜 合技術學校。在網球界享有聲譽。法國敗降後追隨貝當,支持其“民族革命”, 主張以體育振興法國。任維希政府體育和運動首席專員。1942 年 11 月因內 部矛盾,被蓋世太保逮捕,囚於德國。戰後獲釋。
巴季茨基(1910—1984)蘇聯將領。1924 年入烏克蘭軍事預備學校,參 加紅軍。歷任排、連長。1938 年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加入聯共(布)黨。 歷任摩托化旅、師參謀長。蘇德戰爭爆發後不久,調任步兵第二五四師師長 (中校銜),在舊魯薩戰役中立戰功。1943 年 7 月起先後任步兵第七十三、 第五十和第一二八軍軍長,參加過第聶伯河會戰、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進攻 戰役、白俄羅斯戰役、東普魯士戰役以及攻克柏林和解放布拉格等戰役。晉 升中將。戰後曾任國防部副部長、華沙條約聯合武裝部隊副總司令等職。1968 年獲蘇聯元帥銜。
巴多裏奧(pietrobadoglio,1871—1956)義大利將領。早年曾參加侵 略衣索比亞的戰爭(1896—1897)和意土戰爭(1911—1912)。第一次世 界大戰期間任軍長和陸軍副參謀長。1919 年任陸軍參謀長。政治上屬保守的 君主主義派。墨索裏尼掌權後一度離開軍界,任駐巴西大使。1925 年被召回 出任總參謀長,翌年獲元帥銜。掌握軍權,積極推行對外擴張政策。1928— 1934 年兼任利比亞總督。1935 年又兼任東非高級專員和東非意軍司巴多裏奧 令,任內策劃並指揮侵略衣索比亞的戰爭,曾施放毒氣屠殺平民。1936 年 7 月侵占衣索比亞後任總督,並受封為亞的斯亞貝巴大公。第二次世界大 戰前夕,一度與法國軍界保持秘密接觸,反對在地中海與英國發生對抗,對 武裝幹涉西班牙也持某種保留態度。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反對義大利過 早捲入戰爭。1940 年春起轉而支持墨索裏尼,積極備戰。同年 6 月起領導新 建立的最高指揮部,指揮意軍對英法作戰。1940 年 10 月策劃和發動入侵希 臘的戰爭。因屢遭慘敗,於同年 12 月被解除總參謀長職務,此後退隱。1942 年底,在意軍事失敗和國內動盪局勢下,開始與國王及反墨索裏尼分子建立 聯繫。1943 年 7 月 25 日,墨索裏尼被捕後被任命為首相。對內力圖穩定局 勢,進行小規模清洗法西斯官員;對外作出繼續作戰的姿態,同時秘密與美 英接觸。1943 年 9 月 3 日在卡西比萊(casibile)與盟國簽訂《短期停戰協 定》。8 日協定正式公布後,德軍大舉入侵,不積極組織抗擊,卻與國王南 逃。29 日與同盟國簽訂《長期停戰協定》,並於 10 月 13 日向德國宣戰。1944 年 3 月與蘇聯建立外交關係。同年 4 月第二次組閣,吸收共產黨人加入政府。 6 月羅馬光復後辭職。著有《1936 年的衣索比亞戰爭》、《第二次世界大 戰中的義大利》。
巴甫連科(rpahpeebabehko,1899—1951)蘇聯作家。1920 年加入俄共 (布)黨,並從事黨政工作和報刊雜誌工作。參加*蘇芬戰爭。蘇德戰爭爆發 後,為《真理報》和《紅星報》隨軍記者,並任蘇聯作家協會保衛委員會主 席(1942—1943)。其間創作大批政論和小說,彙編入《勇敢的道路》和《人 民的復仇者》等文集,起了鼓舞軍民抗擊侵略者的鬥誌。戰後寫作的長篇小 說《幸福》和電影劇本《宣誓》、《攻克柏林》等反映衛國戰爭的力作尤為 著名。
巴甫洛夫 1德米特裏·格裏戈裏耶維奇·巴甫洛夫(1897—1941)。 蘇聯將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應徵入沙俄軍隊。1919 年加入俄共(布)黨和 紅軍。參加過國內戰爭。1928 和 1931 年先後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和軍事 技術學院速成班,曾任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和旅長。1936—1937 年參加* 西班牙內戰,任坦克旅長。返國後,1937 年 11 月出任裝甲坦克部部長,後 參加*蘇芬戰爭。1940 年 6 月起任白俄羅斯特別軍區(同年 7 月易名西部特 別軍區)司令。1941 年獲大將銜。蘇德戰爭爆發後,任西方方麵軍司令。因 指揮重大失誤,同年 7 月 1 日被解職。不久被處決。2雅科夫·費多托維奇·巴 甫洛夫(1917—1981)。蘇聯軍人。1938 年參軍。蘇德戰爭期間在西南方麵 軍和史達林格勒方麵軍內作戰。1942 年 9 月 26 日夜,以中士身份率偵察組 攻占史達林格勒市中心的一幢四層樓房,堅守近 3 晝夜,擊退敵人多次猛攻, 使該建築物成為近衛第十三師防禦配係中一個重要支撐點(後該建築物被稱 作“巴甫洛夫樓”)。爾後在烏克蘭第三方麵軍和白俄羅斯第二方麵軍內作 戰,從史達林格勒轉戰至易北河。1945 年獲蘇聯英雄稱號。1946 年復員。從 事經濟工作。著有《史達林格勒前線劄記》。
巴羅特拉(jeanborotra,l898—)法國運動員。1922 年畢業於巴黎綜 合技術學校。在網球界享有聲譽。法國敗降後追隨貝當,支持其“民族革命”, 主張以體育振興法國。任維希政府體育和運動首席專員。1942 年 11 月因內 部矛盾,被蓋世太保逮捕,囚於德國。戰後獲釋。
巴季茨基(1910—1984)蘇聯將領。1924 年入烏克蘭軍事預備學校,參 加紅軍。歷任排、連長。1938 年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加入聯共(布)黨。 歷任摩托化旅、師參謀長。蘇德戰爭爆發後不久,調任步兵第二五四師師長 (中校銜),在舊魯薩戰役中立戰功。1943 年 7 月起先後任步兵第七十三、 第五十和第一二八軍軍長,參加過第聶伯河會戰、第聶伯河右岸烏克蘭進攻 戰役、白俄羅斯戰役、東普魯士戰役以及攻克柏林和解放布拉格等戰役。晉 升中將。戰後曾任國防部副部長、華沙條約聯合武裝部隊副總司令等職。1968 年獲蘇聯元帥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