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侵略者加入中國
晉統一中國後,基本上維持了漢代的版圖。但僅僅十一年便有"八王之亂",進而引發"五胡亂中華",前後建立十六個政權,史稱"十六國",中國又進入約三百年的長期分裂狀態。"五胡"就是對漢人而言的異族,而"漢人"最初就是"漢朝時的中國人",也就是前麵所講的"秦人",本身由諸多民族融合而成。如果說一個中國邊緣的民族歷經秦漢三國約五百年的時光,都還沒有融合成"漢人"的話,那麽也就可以稱之為"外國人"。當然它們"加入進來並接受中國文化"之後,就可以叫中國人了,但"亂中華"之初還不能這樣叫。
"五胡"是匈奴人,氐人,鮮卑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及拓拔氏四大部族,匈奴別支羯人,羌人。"十六國"是匈奴人建立的前趙、北涼、夏,羯人建立的後趙,鮮卑人建立的前燕、後燕、南燕、西秦、南涼,氐人建立的成漢(史稱前蜀)、前秦、後涼,羌人建立的後秦,漢人建立的前涼、西涼、北燕。另外還有不包括在"十六國"中的西燕、遼西、代(後稱魏)、仇池、魏、後蜀等政權。
五胡中最早稱帝者之一的是匈奴人劉淵,國號漢,建都平陽,後更名為趙,建都長安,史稱"前趙"。他原為晉朝大都督,封漢光侯,後被匈奴部眾推為大單於,從此獨立。因居中國既久,深諳漢學,並從漢姓劉,稱帝時竟以漢高祖劉邦的傳人自居。但匈奴對於中國而言畢竟是外來人,你又先成了匈奴的單於,所以應當算是一個外來政權。比方抗日戰爭勝利前已有大量日本移民進入中國東北,如果他們共推一個做過中國官員、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人為移民首領,他再在日本關東軍武力支持下自稱為"大清國皇帝",或"中國大總統",咱們會接受他的政府為中國政府嗎?就讓真正的中國人,真正的"大清皇帝"出麵來幹,咱們不都是說他是"偽滿政府"嗎!
當時的"中國政府",即司馬氏的晉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壞的朝代之一。但是再壞的朝代也是中國政府。永嘉五年(公元309年),劉"漢"的匈奴兵攻陷東京洛陽,縱兵大掠,宮廟官府焚燒殆盡,死三萬人,將屍體堆積在洛水之北,以為京觀,史稱"永嘉之禍"。至西京長安也淪陷,琅邪王司馬睿即位江左建業,西晉亡而東晉開始。大批中原貴族百姓流亡江東,造成一次民族大遷徙。這一段歷史,與八年抗戰初期,日軍攻陷北、南兩京,在南京大屠殺,大批達官貴人與平民百姓追隨國民政府向西逃難的情景,極為相似。
東晉王朝好容易守住了上遊以長江為界,中下遊過江北不遠為界的南中國。但中國大片淪喪的北方國土卻無力收復,隻得任由一個個外來政權割據、相互征伐和輪番執政。留在中原的百姓都做了亡國奴,但他們卻保住了漢代以來的中國文化。而入主和入住中原的各個外來民族,也積極進行著民族同化活動。到南北朝結束時,匈奴、羯人不見了;西北、關中、河北各地的氐族大都融入漢族;居住在內地的羌人也大多同化於漢族。最積極主動同化的外來民族是鮮卑人,其拓拔氏建立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時下令全國實行漢化,所有的鮮卑人都必須改為漢姓(他自己就改拓拔為元),三十歲以下的人都不準說鮮卑語而隻能說漢語,致使這一有千餘年歷史的古老民族消失在中原。而被同化以後的外來民族,終於也都成了實實在在的中國人。隋朝的建立者楊堅,唐朝的建立者李淵、李世民父子,都是漢化的鮮卑人,沒有人再懷疑他們的王朝不是中國政府。
如果沒有這一係列的民族同化過程,如果這種民族同化不是中國的"原住民"同化了外來民族,而是反過來為外來民族所"異化",那麽中國在分裂了近三百年之後是否還能統一,是否能統一得這樣渾然一體,甚至是否還能繼續叫中國,都頗值得懷疑。
做了亡國奴就去同化征服者,美其名曰"文化征服",沒有辦法的辦法。美國有種觀念:打不過人家,就加入人家。而中國人的理論與實踐則是:打不過人家,就漢化人家,再把人家算作自己人。秦滅六國,五胡亂華,金滅北宋,蒙古征服中國,清朝入關……無不如此。
盛極而衰的唐王朝
公元539年,隋文帝楊堅滅陳而結束長期分裂的局麵。中國復歸於統一,與分裂前漢代的領土比較,今日的雲南,緬甸、朝鮮原屬中國的部分,遼寧的絕大部分,從中國劃分出去了;惟海南島正式納入中國版圖,設珠崖郡。至盛唐時,今日遼寧的幾乎全部,及南北韓的約各一半又併入中國,整個渤海及黃海都成為中國的內海。除此而外,這個"第二盛世"的中國,大致形狀和疆域,仍與秦、漢相去不遠。
與秦漢時的匈奴一樣,隋唐時北方也興起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突厥。唐朝與東、西突厥時戰時和,前後也有一百多年。在其降附唐朝或被唐朝所滅時,有些史學家便認為是"納入了中國的版圖",唐兵"越蔥嶺伊犁河直達鹹海",於是那一帶也就成了"唐代的疆域"。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突厥無論是作為民族還是作為國家,從來就不曾徹底歸服過中國,其活動的地域也未能被中國控製。東突厥為回紇所滅,而回紇乃代東突厥成為中國北方的強敵。在今新疆一帶的西突厥,中國一度征服,冊立可汗,設立"安西都護府",這也隻是象徵性的和暫時的"藩屬"。其興敗存亡,實在是不想管,也管不了。西突厥後來命運如何,中國史書上都不甚了了,因為唐朝自己多事以後,與其關係幾乎完全中斷。如果說,唐朝軍隊一度取得勝利的所到之處,便是中國領土,那麽清朝時英國遠征軍打敗了西藏,就可稱西藏為"英國的領土"了。如果說某國對另一國俯首稱臣,某國便是另一國的一部分,那麽宋金和議之後,南宋也就成了"金朝的一部分"了。
晉統一中國後,基本上維持了漢代的版圖。但僅僅十一年便有"八王之亂",進而引發"五胡亂中華",前後建立十六個政權,史稱"十六國",中國又進入約三百年的長期分裂狀態。"五胡"就是對漢人而言的異族,而"漢人"最初就是"漢朝時的中國人",也就是前麵所講的"秦人",本身由諸多民族融合而成。如果說一個中國邊緣的民族歷經秦漢三國約五百年的時光,都還沒有融合成"漢人"的話,那麽也就可以稱之為"外國人"。當然它們"加入進來並接受中國文化"之後,就可以叫中國人了,但"亂中華"之初還不能這樣叫。
"五胡"是匈奴人,氐人,鮮卑人慕容氏、段氏、宇文氏及拓拔氏四大部族,匈奴別支羯人,羌人。"十六國"是匈奴人建立的前趙、北涼、夏,羯人建立的後趙,鮮卑人建立的前燕、後燕、南燕、西秦、南涼,氐人建立的成漢(史稱前蜀)、前秦、後涼,羌人建立的後秦,漢人建立的前涼、西涼、北燕。另外還有不包括在"十六國"中的西燕、遼西、代(後稱魏)、仇池、魏、後蜀等政權。
五胡中最早稱帝者之一的是匈奴人劉淵,國號漢,建都平陽,後更名為趙,建都長安,史稱"前趙"。他原為晉朝大都督,封漢光侯,後被匈奴部眾推為大單於,從此獨立。因居中國既久,深諳漢學,並從漢姓劉,稱帝時竟以漢高祖劉邦的傳人自居。但匈奴對於中國而言畢竟是外來人,你又先成了匈奴的單於,所以應當算是一個外來政權。比方抗日戰爭勝利前已有大量日本移民進入中國東北,如果他們共推一個做過中國官員、深諳中國文化的日本人為移民首領,他再在日本關東軍武力支持下自稱為"大清國皇帝",或"中國大總統",咱們會接受他的政府為中國政府嗎?就讓真正的中國人,真正的"大清皇帝"出麵來幹,咱們不都是說他是"偽滿政府"嗎!
當時的"中國政府",即司馬氏的晉王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壞的朝代之一。但是再壞的朝代也是中國政府。永嘉五年(公元309年),劉"漢"的匈奴兵攻陷東京洛陽,縱兵大掠,宮廟官府焚燒殆盡,死三萬人,將屍體堆積在洛水之北,以為京觀,史稱"永嘉之禍"。至西京長安也淪陷,琅邪王司馬睿即位江左建業,西晉亡而東晉開始。大批中原貴族百姓流亡江東,造成一次民族大遷徙。這一段歷史,與八年抗戰初期,日軍攻陷北、南兩京,在南京大屠殺,大批達官貴人與平民百姓追隨國民政府向西逃難的情景,極為相似。
東晉王朝好容易守住了上遊以長江為界,中下遊過江北不遠為界的南中國。但中國大片淪喪的北方國土卻無力收復,隻得任由一個個外來政權割據、相互征伐和輪番執政。留在中原的百姓都做了亡國奴,但他們卻保住了漢代以來的中國文化。而入主和入住中原的各個外來民族,也積極進行著民族同化活動。到南北朝結束時,匈奴、羯人不見了;西北、關中、河北各地的氐族大都融入漢族;居住在內地的羌人也大多同化於漢族。最積極主動同化的外來民族是鮮卑人,其拓拔氏建立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時下令全國實行漢化,所有的鮮卑人都必須改為漢姓(他自己就改拓拔為元),三十歲以下的人都不準說鮮卑語而隻能說漢語,致使這一有千餘年歷史的古老民族消失在中原。而被同化以後的外來民族,終於也都成了實實在在的中國人。隋朝的建立者楊堅,唐朝的建立者李淵、李世民父子,都是漢化的鮮卑人,沒有人再懷疑他們的王朝不是中國政府。
如果沒有這一係列的民族同化過程,如果這種民族同化不是中國的"原住民"同化了外來民族,而是反過來為外來民族所"異化",那麽中國在分裂了近三百年之後是否還能統一,是否能統一得這樣渾然一體,甚至是否還能繼續叫中國,都頗值得懷疑。
做了亡國奴就去同化征服者,美其名曰"文化征服",沒有辦法的辦法。美國有種觀念:打不過人家,就加入人家。而中國人的理論與實踐則是:打不過人家,就漢化人家,再把人家算作自己人。秦滅六國,五胡亂華,金滅北宋,蒙古征服中國,清朝入關……無不如此。
盛極而衰的唐王朝
公元539年,隋文帝楊堅滅陳而結束長期分裂的局麵。中國復歸於統一,與分裂前漢代的領土比較,今日的雲南,緬甸、朝鮮原屬中國的部分,遼寧的絕大部分,從中國劃分出去了;惟海南島正式納入中國版圖,設珠崖郡。至盛唐時,今日遼寧的幾乎全部,及南北韓的約各一半又併入中國,整個渤海及黃海都成為中國的內海。除此而外,這個"第二盛世"的中國,大致形狀和疆域,仍與秦、漢相去不遠。
與秦漢時的匈奴一樣,隋唐時北方也興起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突厥。唐朝與東、西突厥時戰時和,前後也有一百多年。在其降附唐朝或被唐朝所滅時,有些史學家便認為是"納入了中國的版圖",唐兵"越蔥嶺伊犁河直達鹹海",於是那一帶也就成了"唐代的疆域"。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突厥無論是作為民族還是作為國家,從來就不曾徹底歸服過中國,其活動的地域也未能被中國控製。東突厥為回紇所滅,而回紇乃代東突厥成為中國北方的強敵。在今新疆一帶的西突厥,中國一度征服,冊立可汗,設立"安西都護府",這也隻是象徵性的和暫時的"藩屬"。其興敗存亡,實在是不想管,也管不了。西突厥後來命運如何,中國史書上都不甚了了,因為唐朝自己多事以後,與其關係幾乎完全中斷。如果說,唐朝軍隊一度取得勝利的所到之處,便是中國領土,那麽清朝時英國遠征軍打敗了西藏,就可稱西藏為"英國的領土"了。如果說某國對另一國俯首稱臣,某國便是另一國的一部分,那麽宋金和議之後,南宋也就成了"金朝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