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經常在外交上表現強硬,且甘冒危及自身安全和信譽的危險來興建定居點,但是這個問題至少是可以協商的;其他方麵的問題則好像都是基本原則問題。在拉賓、巴拉克和奧爾默特當政時期,以色列提出共享包括老城在內的耶路撒冷。截至2010年,在長達二十年的和平對話中,盡管有多次令人不快的談判,但巴勒斯坦人從未正式同意共享這座城市。
耶路撒冷可能在數十年的時間裏繼續保持目前的狀態,但無論雙方何時簽訂和平協議——假如可能的話——未來都會有兩個國家,這是以色列生存所必需的,對巴勒斯坦來說也是公平的。雙方都知道巴勒斯坦國的區位以及耶路撒冷勢必由雙方共享。“耶路撒冷將是兩國的首都,阿拉伯郊區將是巴勒斯坦人的,猶太郊區將是以色列的。”《奧斯陸協議》的締造者以色列總統西蒙·佩雷斯說,他和任何人一樣,對這種情況瞭然於心。按照柯林頓的設定,以色列人將在東耶路撒冷建立十二個左右的定居點,而巴勒斯坦人將在以色列的其他地方獲得土地賠償,除此以外,以色列居民將從西岸大部分地區撤出。這看似簡單,“但老城是個挑戰,”佩雷斯解釋說,“我們必須分清主權和宗教,每個人都要控製自己的聖地,但任何人也不可能將老城切成碎片。”
老城將要成為非軍事化的梵蒂岡,由一個國際委員會管理,由阿拉伯-以色列聯合巡邏隊或者一個國際託管組織,甚至一支耶路撒冷版的梵蒂岡瑞士警衛隊維持治安。阿拉伯人不可能接受美國,以色列人又不信任聯合國和歐盟,所以可能會由北約和俄羅斯來進行這項工作,而俄羅斯正渴望再次在耶路撒冷扮演重要角色。[7]國際化聖殿山是很難的,因為沒有一個以色列政治家可以完全放棄對聖殿基石的權利,並且活著講述這個故事;同時也沒有一個伊斯蘭當權者可以承認以色列對聖殿山享有完全的主權並在此後倖存下來。此外,綜觀那些國際化都市或自由城市,從但澤到的裏雅斯特,它們的結局都不好。
聖殿山很難分割。聖地、西牆、岩石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是同一結構的不同部分:“沒有人可以獨占神聖,”佩雷斯補充道,“耶路撒冷更像是一道火焰而不是一座城市,沒有人可以分開火焰。”不管耶路撒冷是不是火焰,都必須有人掌握這個城市的主權,所以各種各樣的計劃相繼被提出,比如地上部分歸穆斯林,地下的隧道和水池(以及基石)給以色列。布滿洞穴、管道和水路的地下昏暗世界中的錯綜複雜的事物一直令人激動不已,在耶路撒冷尤其如此:誰擁有地下,誰擁有地表,誰擁有天堂?
協議的達成和持續需要其他條件的配合。政治主權可以在一張地圖上勾勒,可以在合法的協議中表達,可以靠m-16來加強,但缺乏歷史性、神秘感和情感的手段將是無用和無意義的。“三分之二的阿以衝突是心理上的”,薩達特說。和平的真正條件不僅僅是把希律水池劃歸巴勒斯坦人還是以色列人這樣的細節問題,還有雙方彼此之間真誠的信任和尊敬。雙方都有人否認對方的歷史。如果這本書具有任何使命的話,我熱切希望它能夠鼓勵雙方承認和尊敬對方的古老遺產:阿拉法特對耶路撒冷猶太歷史的否認連他自己的歷史學家都認為是荒謬的(私下裏他們都樂意接受那段歷史),但沒人願意冒險反駁他。到2010年,仍隻有哲學家薩裏·努賽貝有勇氣承認謝裏夫聖地就是聖殿山之所在。以色列的定居點建設打擊了阿拉伯人的信心,破壞了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的可能。除此以外,巴勒斯坦人對猶太人的古老遺產和現代以色列國猶太性的否認,對於和平的締結同樣具有災難性。在這之後還有更大的挑戰:雙方必須承認對方兼具悲劇色彩和英雄主義的現代神聖敘事。這有點強人所難,因為在雙方的故事中,在一方擔任主角的人到了對方的故事裏就變成了惡棍——不過,這也有可能。
這就是耶路撒冷,一個人很容易想像到這種不可想像的事兒:耶路撒冷還能存在五年或四十年嗎?極端分子隨時可能摧毀聖殿山,毀壞世界的核心,使每個派別的基要主義者相信審判日近在眼前,基督與反基督之間的戰爭即將開始。
現居內蓋夫沙漠的耶路撒冷作家阿莫司·奧茲提出了這樣詼諧有趣的解決方案:“我們應該挪走聖地的每一塊石頭,把它們運到斯堪地那維亞,放在那裏一千年,直到耶路撒冷的每個人都學會和平共處時再把它們運回來。”悲哀的是,這個方案有點不切實際。
耶路撒冷被猶太人獨占了一千年,被基督徒獨占了大約四百年,被伊斯蘭教徒獨占了一千三百年,並且三大宗教沒有一個是不依靠刀劍、投石器或榴彈炮獲得耶路撒冷的。他們的民族史講述了一個必然走向英勇勝利和突然爆發災難的毫無懸念的故事,但在講述這樣的歷史時,我已經努力展現沒有什麽事情是不可避免的,總是有很多選擇。耶路撒冷人的命運和身份並不明確。希律時代、十字軍時代和英國人統治下的耶路撒冷的生活和我們今天的生活一樣複雜、微妙。
這裏麵既有悄無聲息的演變,也有戲劇性的革命。有的時候,是炸藥、兵器和鮮血改變了耶路撒冷;有的時候,是漫長的世代傳承,是傳唱的歌曲、講述的故事、吟誦的詩文、雕刻的塑像,是幾個世紀以來模糊的例行其事的日常家庭生活,就像緩步走過迴旋的階梯,而後突然越過鄰近的門檻,或是像不斷打磨粗糙的石塊,直到其平滑光亮為止。
耶路撒冷可能在數十年的時間裏繼續保持目前的狀態,但無論雙方何時簽訂和平協議——假如可能的話——未來都會有兩個國家,這是以色列生存所必需的,對巴勒斯坦來說也是公平的。雙方都知道巴勒斯坦國的區位以及耶路撒冷勢必由雙方共享。“耶路撒冷將是兩國的首都,阿拉伯郊區將是巴勒斯坦人的,猶太郊區將是以色列的。”《奧斯陸協議》的締造者以色列總統西蒙·佩雷斯說,他和任何人一樣,對這種情況瞭然於心。按照柯林頓的設定,以色列人將在東耶路撒冷建立十二個左右的定居點,而巴勒斯坦人將在以色列的其他地方獲得土地賠償,除此以外,以色列居民將從西岸大部分地區撤出。這看似簡單,“但老城是個挑戰,”佩雷斯解釋說,“我們必須分清主權和宗教,每個人都要控製自己的聖地,但任何人也不可能將老城切成碎片。”
老城將要成為非軍事化的梵蒂岡,由一個國際委員會管理,由阿拉伯-以色列聯合巡邏隊或者一個國際託管組織,甚至一支耶路撒冷版的梵蒂岡瑞士警衛隊維持治安。阿拉伯人不可能接受美國,以色列人又不信任聯合國和歐盟,所以可能會由北約和俄羅斯來進行這項工作,而俄羅斯正渴望再次在耶路撒冷扮演重要角色。[7]國際化聖殿山是很難的,因為沒有一個以色列政治家可以完全放棄對聖殿基石的權利,並且活著講述這個故事;同時也沒有一個伊斯蘭當權者可以承認以色列對聖殿山享有完全的主權並在此後倖存下來。此外,綜觀那些國際化都市或自由城市,從但澤到的裏雅斯特,它們的結局都不好。
聖殿山很難分割。聖地、西牆、岩石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是同一結構的不同部分:“沒有人可以獨占神聖,”佩雷斯補充道,“耶路撒冷更像是一道火焰而不是一座城市,沒有人可以分開火焰。”不管耶路撒冷是不是火焰,都必須有人掌握這個城市的主權,所以各種各樣的計劃相繼被提出,比如地上部分歸穆斯林,地下的隧道和水池(以及基石)給以色列。布滿洞穴、管道和水路的地下昏暗世界中的錯綜複雜的事物一直令人激動不已,在耶路撒冷尤其如此:誰擁有地下,誰擁有地表,誰擁有天堂?
協議的達成和持續需要其他條件的配合。政治主權可以在一張地圖上勾勒,可以在合法的協議中表達,可以靠m-16來加強,但缺乏歷史性、神秘感和情感的手段將是無用和無意義的。“三分之二的阿以衝突是心理上的”,薩達特說。和平的真正條件不僅僅是把希律水池劃歸巴勒斯坦人還是以色列人這樣的細節問題,還有雙方彼此之間真誠的信任和尊敬。雙方都有人否認對方的歷史。如果這本書具有任何使命的話,我熱切希望它能夠鼓勵雙方承認和尊敬對方的古老遺產:阿拉法特對耶路撒冷猶太歷史的否認連他自己的歷史學家都認為是荒謬的(私下裏他們都樂意接受那段歷史),但沒人願意冒險反駁他。到2010年,仍隻有哲學家薩裏·努賽貝有勇氣承認謝裏夫聖地就是聖殿山之所在。以色列的定居點建設打擊了阿拉伯人的信心,破壞了建立一個巴勒斯坦國的可能。除此以外,巴勒斯坦人對猶太人的古老遺產和現代以色列國猶太性的否認,對於和平的締結同樣具有災難性。在這之後還有更大的挑戰:雙方必須承認對方兼具悲劇色彩和英雄主義的現代神聖敘事。這有點強人所難,因為在雙方的故事中,在一方擔任主角的人到了對方的故事裏就變成了惡棍——不過,這也有可能。
這就是耶路撒冷,一個人很容易想像到這種不可想像的事兒:耶路撒冷還能存在五年或四十年嗎?極端分子隨時可能摧毀聖殿山,毀壞世界的核心,使每個派別的基要主義者相信審判日近在眼前,基督與反基督之間的戰爭即將開始。
現居內蓋夫沙漠的耶路撒冷作家阿莫司·奧茲提出了這樣詼諧有趣的解決方案:“我們應該挪走聖地的每一塊石頭,把它們運到斯堪地那維亞,放在那裏一千年,直到耶路撒冷的每個人都學會和平共處時再把它們運回來。”悲哀的是,這個方案有點不切實際。
耶路撒冷被猶太人獨占了一千年,被基督徒獨占了大約四百年,被伊斯蘭教徒獨占了一千三百年,並且三大宗教沒有一個是不依靠刀劍、投石器或榴彈炮獲得耶路撒冷的。他們的民族史講述了一個必然走向英勇勝利和突然爆發災難的毫無懸念的故事,但在講述這樣的歷史時,我已經努力展現沒有什麽事情是不可避免的,總是有很多選擇。耶路撒冷人的命運和身份並不明確。希律時代、十字軍時代和英國人統治下的耶路撒冷的生活和我們今天的生活一樣複雜、微妙。
這裏麵既有悄無聲息的演變,也有戲劇性的革命。有的時候,是炸藥、兵器和鮮血改變了耶路撒冷;有的時候,是漫長的世代傳承,是傳唱的歌曲、講述的故事、吟誦的詩文、雕刻的塑像,是幾個世紀以來模糊的例行其事的日常家庭生活,就像緩步走過迴旋的階梯,而後突然越過鄰近的門檻,或是像不斷打磨粗糙的石塊,直到其平滑光亮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