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這種想法,我們可以從阿桂臨死前說過的話裏分析出來。他說:“我年八十,可死;位將相,恩遇無比,可死;子孫皆佐部務,無所不足,可死。忍死以待者,實欲待皇上親政,犬馬之意得一上達。”您看,阿桂明明是想除掉和珅,可是直到阿桂臨死的時候,連這句話他都不敢說,隻能委婉地說是“實欲待皇上親政,犬馬之意得一上達”,多麽可悲啊!
對於阿桂的這一點認識,其實和珅也有同感。隻不過文人的和珅對此理解得比作為武將的阿桂更加深刻且側重點也有所不同而已。在和珅的心目中,這應該屬於官場遊戲規則中的第三條:輕易不要得罪其他官員,尤其是皇帝看中的、有真才實學的、像阿桂、福康安這樣的國家的股肱之臣。如果已經不小心得罪了的話,就一定要千方百計地用自己的真心去彌補回來。
正是因為和珅與阿桂都有這樣的一種基本認識——雖然認識的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阿桂肯定會接受和琳在自己的手下工作。
但是,我們知道,接受你不等於給你發展的機會。和琳在阿桂手下的工作幹得會如何呢?阿桂會給和琳大力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嗎?
這就要靠和琳自己了。
前麵我們講過,和琳與他的哥哥和珅的性格完全不同,思維方式、辦事習慣等各個方麵都不一樣。正是這一點幫助和琳迅速得到了阿桂的肯定。這種在各個方麵與和珅完全不一樣的風格,也正是阿桂能夠把和琳留下來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因為這兄弟倆對於官場遊戲規則第三條的認識程度比阿桂要深刻許多,所以在和珅的幫助下,和琳在阿桂手下,工作不但幹得相當漂亮,而且在幹隆皇帝的心目中,甚至幹得比阿桂還要出色一些。
在大學士、軍機大臣阿桂手下的和琳有兩件事幹得都很漂亮。
第一件事,處理盛住貪汙案。幹隆五十一年(1786年)五月,受幹隆皇帝派遣,和琳隨軍機大臣阿桂赴浙江查詢杭州織造盛住貪汙案,盛住與福康安的父親一樣,也是幹隆皇帝的小舅子。幹隆皇帝的小舅子是很多的啊!盛住呢,他在進京朝見皇上時攜帶大量貴重財物,被禦史竇光鼐(幹隆七年進士,授編修,官至左都禦史、上書房總師傅)發現,向幹隆皇帝參了一本。幹隆皇帝當然想包庇自己的小舅子,可又不能做得太過火。和珅深解聖意,向幹隆啟奏,派自己的弟弟和琳與阿桂一同去處理。此事的最終結果是:阿桂辦事過於認真,被幹隆皇帝責罰;和琳辦事妥帖,被幹隆皇帝升為湖廣道禦史。一年多之後,盛住又被幹隆皇帝重新起用,官復原職。
第二件事,處理李天培假公濟私案。幹隆五十四年(1789年),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濟私,借進京之機順路用官船運送私人木料給福康安。此事本來是小事一件,但和珅、和琳兄弟二人想抓住這次機會來打擊福康安,於是由和琳向幹隆皇帝彈劾李天培。幹隆皇帝正想整頓吏治,於是派大學士、軍機大臣阿桂前往調查、處理此事。此事的最終結果是:李天培被流放到邊疆;福康安也因縱容部下被幹隆指責,罰總督俸祿三年;和琳迅速地被擢升為內閣學士、兼署工部左侍郎、正藍旗漢軍副都統。
從這兩件事的處理情況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問題:前麵我們說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性格、思維方式、辦事習慣都完全不同。但是剛剛這兩件事,兄弟二人的想法為什麽卻又驚人的一致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兄弟二人的性格、思維方式、辦事習慣雖然完全不同,但是他們畢竟是親兄弟,他們的最終追求是一樣的——利用一切手段創造仕途飛升的奇蹟,在不同的舞台上徹底超過所有的人。他們知道,兄弟二人必須齊心協力、互相配合、互相補台,才能最終達到成功。
通過和珅的巧妙安排,和琳在這兩樁案子中顯示出卓越的處事才能,使幹隆皇帝看到和珅一家人才輩出。於是,和琳也像兄長和珅那樣創造了仕途飛升的奇蹟。
應該說,此時的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已經完全應驗了袁枚對於他們的評價了。他們一個擎天,另一個捧日,都是國家所倚重的股肱之臣嘛。二人都各自真正達到了他們人生的鼎盛時期了。
到了人生鼎盛時期,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思想、二人的關係又有了什麽新的變化呢?兩個人的關係是沆瀣一氣、“王八找綠豆——對上眼了”呢?還是道不同不相謀、分道揚鑣呢?還是像小說《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呢?
就在這個時候,就在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人生都真正達到了他們人生鼎盛時期的時候,和珅又決定利用一切可以接近福康安的機會,把和琳派到大將軍福康安手下。這又是為什麽呢?
根據咱們前麵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福康安與大學士阿桂一樣,本身是非常看不起和珅的;而在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濟私案件中,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又得罪了福康安。應該說,福康安是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死對頭了,雙方隻要一見麵就應該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的。
我們可以看到,和珅這一次得罪福康安,與上一次得罪阿桂不同:上次得罪阿桂,是無意而為之;這次得罪福康安,是經過精心準備、刻意安排的。
對於阿桂的這一點認識,其實和珅也有同感。隻不過文人的和珅對此理解得比作為武將的阿桂更加深刻且側重點也有所不同而已。在和珅的心目中,這應該屬於官場遊戲規則中的第三條:輕易不要得罪其他官員,尤其是皇帝看中的、有真才實學的、像阿桂、福康安這樣的國家的股肱之臣。如果已經不小心得罪了的話,就一定要千方百計地用自己的真心去彌補回來。
正是因為和珅與阿桂都有這樣的一種基本認識——雖然認識的程度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可以肯定地說,阿桂肯定會接受和琳在自己的手下工作。
但是,我們知道,接受你不等於給你發展的機會。和琳在阿桂手下的工作幹得會如何呢?阿桂會給和琳大力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嗎?
這就要靠和琳自己了。
前麵我們講過,和琳與他的哥哥和珅的性格完全不同,思維方式、辦事習慣等各個方麵都不一樣。正是這一點幫助和琳迅速得到了阿桂的肯定。這種在各個方麵與和珅完全不一樣的風格,也正是阿桂能夠把和琳留下來的重要原因之一。
正是因為這兄弟倆對於官場遊戲規則第三條的認識程度比阿桂要深刻許多,所以在和珅的幫助下,和琳在阿桂手下,工作不但幹得相當漂亮,而且在幹隆皇帝的心目中,甚至幹得比阿桂還要出色一些。
在大學士、軍機大臣阿桂手下的和琳有兩件事幹得都很漂亮。
第一件事,處理盛住貪汙案。幹隆五十一年(1786年)五月,受幹隆皇帝派遣,和琳隨軍機大臣阿桂赴浙江查詢杭州織造盛住貪汙案,盛住與福康安的父親一樣,也是幹隆皇帝的小舅子。幹隆皇帝的小舅子是很多的啊!盛住呢,他在進京朝見皇上時攜帶大量貴重財物,被禦史竇光鼐(幹隆七年進士,授編修,官至左都禦史、上書房總師傅)發現,向幹隆皇帝參了一本。幹隆皇帝當然想包庇自己的小舅子,可又不能做得太過火。和珅深解聖意,向幹隆啟奏,派自己的弟弟和琳與阿桂一同去處理。此事的最終結果是:阿桂辦事過於認真,被幹隆皇帝責罰;和琳辦事妥帖,被幹隆皇帝升為湖廣道禦史。一年多之後,盛住又被幹隆皇帝重新起用,官復原職。
第二件事,處理李天培假公濟私案。幹隆五十四年(1789年),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濟私,借進京之機順路用官船運送私人木料給福康安。此事本來是小事一件,但和珅、和琳兄弟二人想抓住這次機會來打擊福康安,於是由和琳向幹隆皇帝彈劾李天培。幹隆皇帝正想整頓吏治,於是派大學士、軍機大臣阿桂前往調查、處理此事。此事的最終結果是:李天培被流放到邊疆;福康安也因縱容部下被幹隆指責,罰總督俸祿三年;和琳迅速地被擢升為內閣學士、兼署工部左侍郎、正藍旗漢軍副都統。
從這兩件事的處理情況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問題:前麵我們說過,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性格、思維方式、辦事習慣都完全不同。但是剛剛這兩件事,兄弟二人的想法為什麽卻又驚人的一致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兄弟二人的性格、思維方式、辦事習慣雖然完全不同,但是他們畢竟是親兄弟,他們的最終追求是一樣的——利用一切手段創造仕途飛升的奇蹟,在不同的舞台上徹底超過所有的人。他們知道,兄弟二人必須齊心協力、互相配合、互相補台,才能最終達到成功。
通過和珅的巧妙安排,和琳在這兩樁案子中顯示出卓越的處事才能,使幹隆皇帝看到和珅一家人才輩出。於是,和琳也像兄長和珅那樣創造了仕途飛升的奇蹟。
應該說,此時的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已經完全應驗了袁枚對於他們的評價了。他們一個擎天,另一個捧日,都是國家所倚重的股肱之臣嘛。二人都各自真正達到了他們人生的鼎盛時期了。
到了人生鼎盛時期,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思想、二人的關係又有了什麽新的變化呢?兩個人的關係是沆瀣一氣、“王八找綠豆——對上眼了”呢?還是道不同不相謀、分道揚鑣呢?還是像小說《三國演義》中說的那樣,“話說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呢?
就在這個時候,就在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人生都真正達到了他們人生鼎盛時期的時候,和珅又決定利用一切可以接近福康安的機會,把和琳派到大將軍福康安手下。這又是為什麽呢?
根據咱們前麵的敘述,我們可以知道,福康安與大學士阿桂一樣,本身是非常看不起和珅的;而在湖北按察使李天培假公濟私案件中,和珅、和琳兄弟二人又得罪了福康安。應該說,福康安是和珅、和琳兄弟二人的死對頭了,雙方隻要一見麵就應該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的。
我們可以看到,和珅這一次得罪福康安,與上一次得罪阿桂不同:上次得罪阿桂,是無意而為之;這次得罪福康安,是經過精心準備、刻意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