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唯一的掙紮,停留在心靈層麵。“起坐不能平”四字,狀其在室內坐立不安、來回踱步的景況,更是他內心翻江倒海、不得安寧的寫照。逆境求生,本來是一種本能,就像野生的鳥兒一旦被擒入籠中,縱使頭破血流,也會不停撞擊籠子,想要重歸藍天。李煜自然也不想一直沉浸於痛苦,但他缺乏以命相搏的勇氣。


    很多時候,生活就如今人徐誌摩所言:愛和解脫,都無法徹底。


    懦弱的詞人沒用任何剛烈的手段來反抗,他的解脫方式,就是飲酒,飲到大醉。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和女人一樣,常被視為誤國之物。商紂王曾建酒池肉林,縱情聲色,暴政誤國,後來武王伐紂,紂王自焚而死;東晉司馬曜酒醉後揚言要廢掉張貴人,結果被張貴人殺害;北齊文宣帝高洋本大有作為,但每每酒後殺人,朝廷人心惶惶。古人把美人比作誤國禍水,酒更是庸政迷藥。


    酒自誕生後,慢慢滲入了中國文人的血液。晉有陶淵明,其詩文幾乎篇篇有酒;唐有飲中八仙,如李白、賀知章、張旭等皆位列其中,他們醉後戲君主,脫帽王公前,揮毫潑墨,在一卷史冊上留下段段沁著酒香的風流佳話。


    李煜還是國主時,也常常飲酒。那時他年少風流、位高權重,南唐宮中不乏美酒佳釀。醉後的李煜,更肆無忌憚地拋去帝王身份,展露出文人本色。春風正得意,美酒點綴著李煜愜意的生活。後宮中,他與小周後花屋對飲;禁苑裏,他握住斟酒美人的纖纖玉手;宴席上,他和馮延巳等文人大臣飲酒賦詩;重陽佳節,他與眾兄弟對酒賞菊。


    酒醉後,李煜所做的不過“拈花蕊嗅”之類,盡顯才情與風流。他愛酒,卻未因酒誤國,但是亡國後,他又成了酒鬼。


    北宋劉斧在《翰府名談》中記載,李煜在幽禁期間“務長夜之飲,內日給酒三石”,宋太祖趙匡胤甚至擔心他醉酒而死,禁止再給他供應酒。為此,李煜上表:“不然,何計使之度日?”由此才讓趙匡胤改了主意,下令繼續供酒。


    無酒則不能度日,並非李煜果真貪杯,而是他要藉此麻醉自己。對他來說,想要逃避痛苦,最好的去處莫若醉鄉。


    醉鄉之說,出自初唐文人王績的《醉鄉記》:“其土曠然無涯,無丘陵阪險;其氣和平一揆,無晦朔寒暑;其俗大同,無邑居聚落;其人甚精,無愛憎喜怒。”


    在王績的描述中,醉鄉與世隔絕。那裏的風物人情,像極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阮籍、陶淵明等人都曾遊歷此間,沉迷忘返,甚至願意死在這裏,葬於醉鄉土壤。置身醉鄉,可忘憂解愁,無愛憎喜怒,這臆想出來的福地,不正是李煜所追求的嗎?


    《醉翁亭記》中,歐陽修曾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無論是阮籍、陶淵明還是李煜,之所以想常留醉鄉不願返,恐怕也不是愛酒使然。在那個世外桃源,他們能躲避令人煩憂的種種世事,隨心所欲地自由生活。


    囚居汴京的屈辱,還有不知明日何如的惶惑,都讓李煜心驚膽戰。醉鄉路途平坦,民風淳樸,最能帶給他撫慰,難怪他會說“醉鄉路穩宜頻到”。可是,一句“此處不堪行”又把人從幻想拉回殘酷現實,渲染出更深的絕望。


    靠飲酒才能度過漫漫長夜,已十分可憐,而那片醉鄉,竟也不是輕易就能抵達的,更是可悲。


    喝再多的酒,終有醒來的時刻。


    對於被幽禁的李煜而言,清醒是可怕的。醉夢中見到的景色越美好,醒來後的失落就越強烈。他不忍一遍遍重溫舊日美好被兵戈打碎的往事,於是便想永遠沉淪於醉鄉,不再出來。在無數與孤燈殘漏相伴的夜晚,他飲下一杯又一杯,喝幹一壺又一壺。


    但不知他是否意識到,壺裏杯中,都是自釀的苦酒。


    江南舊夢難留,念國總如新傷


    閑夢遠,南國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麵淥,滿城飛絮滾輕塵,忙殺看花人。


    —— 望江梅


    閑夢遠,南國正清秋。千裏江山寒色遠,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 望江梅


    現代文人朱自清曾說:“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痕跡。你可以揣摩,你可以憑弔,可以悠然遐想。”古董鋪子南京,便是李煜的金陵。


    937年,苦心經營了二十餘年的李昪,終於完成建國宏願,定都金陵。在這之前,已有吳、東晉、宋、齊、梁、陳六朝先後以金陵為都城。千百年間,六朝開國者皆氣吞萬裏如虎,經了幾世,又有子孫把祖宗基業拱手讓人。秦淮河沉默地見證著這一切,它緩緩流淌,寵辱不驚。


    世人卻不像秦淮河,能經歷幾世修煉,培養出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的從容氣度。但凡經過金陵的騷人墨客,多會睹物懷古,留下詩文歌賦,發千古幽思,不斷豐富著和金陵有關的念想。


    在李煜的生命中,金陵是特殊的,他人生的大半都在這裏度過。南唐山河蔓延三千裏,在他眼中不過濃縮成一方金陵城內的景致。以往隔著一堵紅色宮牆,他看不清這座城,如今隔著從汴京到金陵的千裏萬裏,故國的輪廓竟然那麽清晰。


    他有心憑弔,便賦詩詞,兩首《望江梅》抒發的就是對金陵的懷念。亡國前,李煜的作品多擅長白描,亡國後則偏重一瀉千裏式的情緒表達,像《望江梅》這樣通篇以工筆描摹故國細節的詞,並不多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無限江山,一晌貪歡——詞帝李煜的悲情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溪並收藏無限江山,一晌貪歡——詞帝李煜的悲情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