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無限江山,一晌貪歡——詞帝李煜的悲情人生 作者:木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淮河熱鬧依舊,卻已不再是李煜的秦淮河了。他隨凱旋的宋軍順水行船,抵達了曾日夜眺望的汴京。昔日望遠,是掛念著在京城為人質的弟弟從善。如今距離漸漸近了,他卻盼著遠遠逃離。
流水不會因他的悲傷而逆行,一路北上,下舟登車,隊伍抵達了汴京。繁華的街道兩旁都是歡呼的百姓,他們為得勝的軍隊鼓掌吶喊。李煜站在喜盈盈的人群裏,黯然神傷。
不再有富麗堂皇的宮殿,他在偌大的汴京城裏,隻擁有一座受人監視的院落,垂頭喪氣地停駐於此,就像鳥兒折了雙翼。他曾穿著一身明黃衣衫,端坐在大殿內,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清秀的臉上是如江南暖風一般和煦的笑容,但山呼萬歲的喧鬧,還是襯托出了他的貴族氣度。
幾番寒暑,宋朝的使者闖入國門,進了宮門。黃袍換了紫衫,他態度謙恭地迎來送往,而對方隻不過是北宋一名使臣。這時的李煜還沒有想到,等待他的將是更深的屈辱。降宋以後,他連迎來送往的自由都失去了。史冊記載,李煜在汴京的居所門口,“一老卒守門”,以約束他的行為,讓他不得隨意與他人接觸。
再沒有人陪他對弈,沒有人與他詩詞唱和。李煜一個人,望江南、上西樓,看寂寞梧桐,觀彎月如鉤。深深的院落鎖住清秋,卻鎖不住一顆思戀故國的心。
寂寞的時光悠悠而逝,又到秋天,卻仿佛已經過去了一個漫長的世紀。在寂寥時節,往事樁樁件件湧上心頭,催生了這曲纏綿與悲壯交雜的《浪淘沙》。
秋風颯颯,庭院深深。因為很久無人來訪,苔蘚肆無忌憚地蔓延,顯得愈發茂盛。昔日,劉禹錫的居所裏也曾遍布苔蘚,“苔痕上階綠”,十分可喜,與李煜所見,可謂景相似情相異。劉禹錫雖稱自己的居所為“陋室”,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誌同道合的好友相會於此,何等快樂。
可是,這所軟禁著亡國之君的汴京小院裏,卻一片蕭索。詞人懶坐屋中,連珠簾都懶得捲起。“終日誰來?”等人來,盼人來,卻情知無人來。
或許,他也曾高卷珠簾,佇立門前,等著故人來訪。但門前永遠是那個守門老兵的身影,偶爾兩三人影掠過,不過是好奇窺探的路人。
他是在盼著胞弟從善來訪嗎?
從善入宋後,李煜每到重陽怯登高。現在他們同處一城,又逢重陽迫近,兄弟能否一起登上高樓,憑弔故國?李煜盼望能見到從善,即使那熟悉的麵孔會勾起他對年少歲月和舊時宮廷生活的追憶,他還是盼著重逢。
但從善沒有來。宋王朝對從善一向待遇優渥,即使在宋太宗趙光義對降王大開殺戒時,他也沒有受到波及,連他的兩個兒子,都有了北宋的官職。越是被施以更多恩澤,從善越不敢以這些利益為代價,不敢違背宋帝的命令私見李煜,即使那是他的兄長。何況,對這位怯懦的兄長讓自己代他入宋為人質的前嫌,從善未必能夠釋懷。
他是在盼著舊臣張洎前來嗎?
南唐被圍時,大臣張洎反對投降,為了鼓勵李煜,他發誓“若城破,臣當先死”,並派人向各地送蠟丸求救。城破後,張洎卻沒有自殺,不是因為畏懼,他想方設法來到李煜身邊,希望能照顧前途難卜的君王。
有時候,活著比死了更難。
張洎如果選擇死於國難,至少會留個好名聲,可他選擇了活著,屈辱地陪著他的君王一同北上。明德樓下,趙匡胤大聲斥責張洎。張洎梗著脖子說:“各為其主,今能一死,盡為臣之份了。”那時李煜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安危,時刻擔心著張洎。他在那一刻堅定地相信,張洎是難得的忠臣,定會陪伴在自己身邊。
可是後來,趙匡胤邀張洎到北宋為高官,表示欣賞他的風骨和忠心,希望張洎對他可以像對李煜一樣忠心。亡國的苦難、死亡的恐懼都不曾軟化張洎的錚錚鐵骨,軟語撫慰和真心敬重卻讓張洎臣服了。
在翹首盼人來的日子裏,不知李煜是否想起過孟嚐君。
孟嚐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門下曾有三千食客。他落難時,怕受連累的食客紛紛逃散,隻有馮諼一人留下,並幫他東山再起。孟嚐君自認為無愧於門下諸人,痛恨他們漠然的態度,便對馮諼說:假如再見到舊人,定要奚落羞辱一番。
馮諼略一思忖,勸說道:“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
貧賤中的李煜,久不見故人,又沒有如馮諼一樣的智者來開導,久而久之,苦悶難抑。當徐鉉來訪時,他大喜過望,撤去全部戒心,隻想和故人說幾句知心話。言多必失,身處險境的李煜本該把這句話奉為至理,但激動之餘,他竟然口不擇言。
徐鉉是陪李煜北上的南唐大臣之一,以能言善辯著稱。在金陵明德樓下,趙匡胤聲色俱厲地訓斥徐鉉不勸李煜早日投降,徐鉉沒有爭辯,隻說:“臣為江南大臣,國亡罪當死,不當問其他。”忠君愛國之心感天動地,本可流芳青史,但徐鉉最終還是沒能抗拒北宋給予的權勢誘惑。徐鉉本來不敢去探望李煜,作為南唐舊臣,他難免心中有愧,但宋太宗不僅囚困了李煜的人,還想洞察他的心思,於是命徐鉉前去打探。
流水不會因他的悲傷而逆行,一路北上,下舟登車,隊伍抵達了汴京。繁華的街道兩旁都是歡呼的百姓,他們為得勝的軍隊鼓掌吶喊。李煜站在喜盈盈的人群裏,黯然神傷。
不再有富麗堂皇的宮殿,他在偌大的汴京城裏,隻擁有一座受人監視的院落,垂頭喪氣地停駐於此,就像鳥兒折了雙翼。他曾穿著一身明黃衣衫,端坐在大殿內,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清秀的臉上是如江南暖風一般和煦的笑容,但山呼萬歲的喧鬧,還是襯托出了他的貴族氣度。
幾番寒暑,宋朝的使者闖入國門,進了宮門。黃袍換了紫衫,他態度謙恭地迎來送往,而對方隻不過是北宋一名使臣。這時的李煜還沒有想到,等待他的將是更深的屈辱。降宋以後,他連迎來送往的自由都失去了。史冊記載,李煜在汴京的居所門口,“一老卒守門”,以約束他的行為,讓他不得隨意與他人接觸。
再沒有人陪他對弈,沒有人與他詩詞唱和。李煜一個人,望江南、上西樓,看寂寞梧桐,觀彎月如鉤。深深的院落鎖住清秋,卻鎖不住一顆思戀故國的心。
寂寞的時光悠悠而逝,又到秋天,卻仿佛已經過去了一個漫長的世紀。在寂寥時節,往事樁樁件件湧上心頭,催生了這曲纏綿與悲壯交雜的《浪淘沙》。
秋風颯颯,庭院深深。因為很久無人來訪,苔蘚肆無忌憚地蔓延,顯得愈發茂盛。昔日,劉禹錫的居所裏也曾遍布苔蘚,“苔痕上階綠”,十分可喜,與李煜所見,可謂景相似情相異。劉禹錫雖稱自己的居所為“陋室”,但“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誌同道合的好友相會於此,何等快樂。
可是,這所軟禁著亡國之君的汴京小院裏,卻一片蕭索。詞人懶坐屋中,連珠簾都懶得捲起。“終日誰來?”等人來,盼人來,卻情知無人來。
或許,他也曾高卷珠簾,佇立門前,等著故人來訪。但門前永遠是那個守門老兵的身影,偶爾兩三人影掠過,不過是好奇窺探的路人。
他是在盼著胞弟從善來訪嗎?
從善入宋後,李煜每到重陽怯登高。現在他們同處一城,又逢重陽迫近,兄弟能否一起登上高樓,憑弔故國?李煜盼望能見到從善,即使那熟悉的麵孔會勾起他對年少歲月和舊時宮廷生活的追憶,他還是盼著重逢。
但從善沒有來。宋王朝對從善一向待遇優渥,即使在宋太宗趙光義對降王大開殺戒時,他也沒有受到波及,連他的兩個兒子,都有了北宋的官職。越是被施以更多恩澤,從善越不敢以這些利益為代價,不敢違背宋帝的命令私見李煜,即使那是他的兄長。何況,對這位怯懦的兄長讓自己代他入宋為人質的前嫌,從善未必能夠釋懷。
他是在盼著舊臣張洎前來嗎?
南唐被圍時,大臣張洎反對投降,為了鼓勵李煜,他發誓“若城破,臣當先死”,並派人向各地送蠟丸求救。城破後,張洎卻沒有自殺,不是因為畏懼,他想方設法來到李煜身邊,希望能照顧前途難卜的君王。
有時候,活著比死了更難。
張洎如果選擇死於國難,至少會留個好名聲,可他選擇了活著,屈辱地陪著他的君王一同北上。明德樓下,趙匡胤大聲斥責張洎。張洎梗著脖子說:“各為其主,今能一死,盡為臣之份了。”那時李煜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安危,時刻擔心著張洎。他在那一刻堅定地相信,張洎是難得的忠臣,定會陪伴在自己身邊。
可是後來,趙匡胤邀張洎到北宋為高官,表示欣賞他的風骨和忠心,希望張洎對他可以像對李煜一樣忠心。亡國的苦難、死亡的恐懼都不曾軟化張洎的錚錚鐵骨,軟語撫慰和真心敬重卻讓張洎臣服了。
在翹首盼人來的日子裏,不知李煜是否想起過孟嚐君。
孟嚐君是戰國四公子之一,門下曾有三千食客。他落難時,怕受連累的食客紛紛逃散,隻有馮諼一人留下,並幫他東山再起。孟嚐君自認為無愧於門下諸人,痛恨他們漠然的態度,便對馮諼說:假如再見到舊人,定要奚落羞辱一番。
馮諼略一思忖,勸說道:“富貴多士,貧賤寡友,事之固然也。”
貧賤中的李煜,久不見故人,又沒有如馮諼一樣的智者來開導,久而久之,苦悶難抑。當徐鉉來訪時,他大喜過望,撤去全部戒心,隻想和故人說幾句知心話。言多必失,身處險境的李煜本該把這句話奉為至理,但激動之餘,他竟然口不擇言。
徐鉉是陪李煜北上的南唐大臣之一,以能言善辯著稱。在金陵明德樓下,趙匡胤聲色俱厲地訓斥徐鉉不勸李煜早日投降,徐鉉沒有爭辯,隻說:“臣為江南大臣,國亡罪當死,不當問其他。”忠君愛國之心感天動地,本可流芳青史,但徐鉉最終還是沒能抗拒北宋給予的權勢誘惑。徐鉉本來不敢去探望李煜,作為南唐舊臣,他難免心中有愧,但宋太宗不僅囚困了李煜的人,還想洞察他的心思,於是命徐鉉前去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