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領有軍功諸將凱旋長安。


    “該如何是好呢?”


    劉秀在邯鄲城溫明殿內午寢後,茫然有所思。


    他清楚知道更始帝以及其身邊人物的想法。他們對在河北增加不少兵力的劉秀,已開始有所警戒。更始帝最擔心的是劉秀的實力會繼續擴大。


    更始帝當初把劉秀趕到河北,就是怕他的實力增強:倘若劉秀的實力遽增,對更始帝而言是一大威脅。所以,這次召回,為的是要讓他對付西進前來的赤眉軍吧?


    劉秀起身,舉起雙手,大大打了一個嗬欠。


    “我的命運好像是非當皇帝不可……”


    打過嗬欠後,他如此自語。


    剛睡醒的他根本不知隔鄰房間是否有人。


    ——當皇帝……


    這句話已足夠觸犯大逆罪。以為人謹慎著稱的劉秀,說出這樣的話實在相當大膽。


    劉秀卻不認為這是自己大膽。因為,再怎麽想這都是自然歸趨,並不是自己願意如此。


    更始帝使者要回去時,劉秀讓他這樣回奏——


    辱承厚任,不勝感激。但河北尚未平定,此時不宜退兵。懇請準予繼續滯留河北……


    使者大吃一驚地道:“呈上這樣的回奏,不怕會有問題嗎?”


    “沒關係。”劉秀莞爾一笑說。


    他這是拒絕了速歸長安的“勅命”。


    “違勅”同樣也是大逆罪。


    劉秀決定不服從更始帝了。他有了自立之意。


    “並不是我想當皇帝……”


    劉秀再三對自己說這句話。他準備當皇帝,並不是為了野心,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的生命。倘若不當皇帝,他將被殺是一定之事。


    號稱百萬的赤眉軍正在西進。他們齊聲呼叫著——


    長安有金銀財寶!


    為抵禦眉毛塗紅令人戰慄的大軍團,更始帝有意利用膨脹了的劉秀軍隊。


    不論勝負如何,赤眉軍和劉秀激戰的結果,雙方一定都會蒙受極大損失。劉秀軍滿身瘡痍地擊退赤眉軍——這是最理想的。赤眉軍被滅而劉秀的力量削減,這是一石二鳥之策。倘若劉秀軍被打敗,赤眉軍一定也會陷入幾近潰滅的狀態,而無力攻進長安。


    劉秀當然料想得到更始帝打的如意算盤。凱旋長安後,一定會被命令迎戰赤眉軍,結果自己終將喪命——這是意料中事。


    “我還不想死……”


    劉秀為了求生,所以沒有聽從勅命。這同時表示他準備脫離更始帝陣營,開始自立。


    他不回長安,赤眉軍當然會直接與更始軍發生激戰。無論哪一邊獲勝,終是兩敗俱傷。這期間,他會採取隔山觀虎鬥姿態,再一舉攻打雖獲勝而疲憊至極的一方。


    天下一定會歸他取得才對。


    他絕對不是有取得天下的“野心”,而是由於不想死,才成為天下之主,可說是迫不得已。


    為了顧及自身安全,劉秀非討伐銅馬軍以及鐵脛軍這些河北小軍閥不可。這些小團體有二十多個,兵員人數合起來將近百萬,所以不可小覷。


    更始帝擔心劉秀的軍力會再增強,因而命令各地太守,絕不可響應劉秀之徵兵。


    劉秀並未採取徵兵之舉。由於他斷然處斬幽州牧苗曾,各地長官驚駭之餘,紛紛把自己的軍隊獻給劉秀。


    劉秀遂舉大軍攻破銅馬軍。降服者被收編為劉秀軍。但他們因不知何時會被殺而憂心如焚。劉秀卻經常輕裝簡從,騎馬前往視察這批士兵。


    要是有人意圖刺殺,這是很好的機會。劉秀是刻意以這樣的姿態出現在投降將兵麵前的。


    這個舉動暗示——


    我相信你們!


    投降將兵果然都對他心服了——


    蕭王推赤心置人腹,我們應該向他效忠才對!


    劉秀掌握了數十萬大軍。


    長安人都以“銅馬帝”稱呼劉秀。


    劉秀遂於翌年(公元25年)六月登基,並以這一年為“建武元年”。


    赤眉軍這時已以抽籤方式立牧羊的劉盆子為帝。


    在這之前,長沙王子孫中一個叫劉望的皇族於汝南舉兵,且以皇帝自稱。於昆陽之戰,獻計未被採納的參謀長嚴尤,成為劉望的大司馬。


    為王莽所逼而退位的末代皇帝劉嬰,這時候的身份是安定公。而他卻在方望以及弓林等人的簇擁之下,再度成為天子。這情形應該以“復位”相稱吧?


    同為漢皇族之一的梁王劉永也於這一年自稱為天子。


    稍後,公孫述於四川自稱皇帝。在這之前都是由漢皇族稱帝,現在連非劉姓之人也自行以天子自稱了。


    誠可謂遍地皆皇帝。


    這個時候起的劉秀,應該以後漢光武帝稱呼才對。


    他於即位後,任命摯友鄧禹為大司徒,其地位相當於丞相。鄧禹當時二十四歲。副丞相大司空則起用王梁。之所以有此任命,是因為這個人的名字曾在一本叫《赤伏符》的咒文中出現的緣故。相當於國防部長的大司馬,則起用名字在預言書中出現的孫鹹。但由於這個人惡名昭彰,後來改由吳漢擔任。


    第七十八章 娶妻應如斯


    “我並沒有意思要當皇帝,我想當的是執金吾。”即位時,光武帝常對近臣說這句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國的軟肋:大漢王朝四百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陳舜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陳舜臣並收藏帝國的軟肋:大漢王朝四百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