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裏,或許有很多人都會想到,這不就是現如今的銀行存款嗎?不同的是,現在的銀行是返給存錢人多少作為利息。沒錯,交子是最早的紙幣,也是最好的“銀行”。
百姓們有了需求,朝廷自然也不會坐視不管。1023年,也就是宋仁宗天聖元年,政府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弊”,嚴格控製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這可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600多年。
和民間自發的寄存方法不同的是,“官交子”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寄存票據,而是真正的紙幣,它能夠真正在社會中流通。宋仁宗時,一律改為5貫和10貫兩種。到宋神宗時,又改為1貫和500文兩種。發行額也有限製,規定分界發行,每二年,以新換舊。
關於“交子”的出現,還有很多種說法。朱契說:中國歷史學家,向以交鈔之製,始於唐之飛錢。劉厚滋認為飛錢是一種匯票,一曰飛子。其後買飛子者不復支錢,轉相授受,乃漸成一種習慣上的通用貨幣。《宋史·食貨誌》下會子條的開頭說:“交子之法蓋有取於唐之飛錢。”
彭信威認為,大概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已經有紙幣性質的流通手段。例如楚的馬殷時期(907-930年),在長沙鑄幹封泉寶大鐵錢,又大又重,使得市麵上用契券指垛來交易,這豈不是和紙幣的性質一樣嗎?當時使用鐵錢的地方很多,而四川比湖南還更厲害。四川正是最先使用兌換券的地方。
日本人野開三郎認為,中唐以後,貨幣經濟益形發達,營金融業者之櫃坊,益為社會所需要。其經濟信用既漸增長,其票據的流通力遂亦愈大。同時商人皆感現錢交易之不便,竟以現錢存入櫃坊而換用票據,於是票據乃與現錢同時流通於市麵。而櫃坊之性質,亦由財物保管者,進為票據發行者。櫃坊初起於長安,後經五代及宋,漸次波及各地,而尤以益州為甚。此票據的流通,及金融機關的發達,乃交子的前提。交子的發達即票據流通的延長,而主發交子之鋪(亦稱交子戶)蓋即由櫃坊性質而來者也。
而《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九·真宗景德二年》二月庚辰條記載說:
先是益、邛、嘉、眉等州(本無眉州,有雅州)歲鑄錢五十餘萬貫,自李順作亂,遂罷鑄,民間錢益少,私以交子為市,奸弊百出,獄訟滋多……
根據這條記載,有學者認為,李順作亂後,蜀罷鑄錢,民間私造交子。
6.清明上河圖,宋之極致
宋朝的經濟發展,百姓們安居樂業,這等繁榮的景象,有很多詩詞都描述過這樣的場景:
州橋夜市煎茶鬥漿,相國寺內品果博魚。
金明池畔填詞吟詩,白礬樓頭宴飲聽琴。
從這短短幾句詩詞之中,我們似乎依然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麵:
在一條繁榮的街道上,很多商販都在高聲叫賣著自己的商品。百姓們穿梭在其中,有的人是閑來無事,隻是來這裏逛逛;也有些富家小姐的丫鬟婆子,來街上選些女子的胭脂水粉、絲綢錦緞;也有些文人墨客,坐在旁邊的酒樓裏,點上一壺小酒,坐在臨街的位置,看著眼下的繁榮……
這不就是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嗎?沒錯,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圖》正是記錄了北宋徽宗時期,首都汴京,也就是現如今的東京,清明時節郊區、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城內建築和民生的繁華景象:讀書人、妓女、藝術家、販夫走卒、平民、工匠,都在《清明上河圖》的畫卷裏恬然自樂;東京城的名號舉世皆聞,流行歌曲宋詞從上到下,從廟堂到民間,猶如今天的流行音樂,傳唱天下;最著名的詞人蘇軾、柳永,一有新詞好詞,如今天的新單曲一樣,總是風靡一時。
如何判斷一個朝代是否繁榮,除了那些看著非常暈眩的數字之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看看那個朝代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他們的娛樂活動。如果這個朝代的百姓娛樂活動頻繁,至少說明它解決了人類最根本的需求——溫飽;如果連最簡單的生存條件都無法滿足,那又何談娛樂呢?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大多數朝代之中,夜晚似乎就是用來睡覺的,因為在這些朝代之中,多半都會有“宵禁”的規定。如果哪家的公子想要打破“宵禁”,就算沒有被官府抓到,也難免會麵臨被鎖在城門之外的尷尬處境。看過《紅樓夢》的人一定都記得這樣一個場景:賈瑞想要趁著夜色和王熙鳳行那苟且之事,結果不僅掉進了鳳姐設下的“相思局”之中,還被關在了夾巷之中一夜。
可是在宋朝,並沒有“宵禁”一說。北宋初期,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重新確立戶籍製度,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將城市居民與鄉村居民區別開來,將城市居民列為坊郭戶,並在全國範圍內按城市居民財產狀況分為10等。而在之前的隋、唐,坊和市是分別設置的。坊是居民區,市是商品交易區,二者不能夾雜,不遵守這樣的城市居住管理的則要受到處罰。北宋時期打破裏坊製,這種城市商業化進程的推進,逐漸形成了城市的時尚生活方式與市民的消費觀念。
百姓們有了需求,朝廷自然也不會坐視不管。1023年,也就是宋仁宗天聖元年,政府設益州交子務,由京朝官一二人擔任監官主持交子發行,並“置抄紙院,以革偽造之弊”,嚴格控製其印製過程。這便是我國最早由政府正式發行的紙幣——“官交子”,這可比美國(1692年)、法國(1716年)等西方國家發行紙幣要早600多年。
和民間自發的寄存方法不同的是,“官交子”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寄存票據,而是真正的紙幣,它能夠真正在社會中流通。宋仁宗時,一律改為5貫和10貫兩種。到宋神宗時,又改為1貫和500文兩種。發行額也有限製,規定分界發行,每二年,以新換舊。
關於“交子”的出現,還有很多種說法。朱契說:中國歷史學家,向以交鈔之製,始於唐之飛錢。劉厚滋認為飛錢是一種匯票,一曰飛子。其後買飛子者不復支錢,轉相授受,乃漸成一種習慣上的通用貨幣。《宋史·食貨誌》下會子條的開頭說:“交子之法蓋有取於唐之飛錢。”
彭信威認為,大概在五代十國的時候,已經有紙幣性質的流通手段。例如楚的馬殷時期(907-930年),在長沙鑄幹封泉寶大鐵錢,又大又重,使得市麵上用契券指垛來交易,這豈不是和紙幣的性質一樣嗎?當時使用鐵錢的地方很多,而四川比湖南還更厲害。四川正是最先使用兌換券的地方。
日本人野開三郎認為,中唐以後,貨幣經濟益形發達,營金融業者之櫃坊,益為社會所需要。其經濟信用既漸增長,其票據的流通力遂亦愈大。同時商人皆感現錢交易之不便,竟以現錢存入櫃坊而換用票據,於是票據乃與現錢同時流通於市麵。而櫃坊之性質,亦由財物保管者,進為票據發行者。櫃坊初起於長安,後經五代及宋,漸次波及各地,而尤以益州為甚。此票據的流通,及金融機關的發達,乃交子的前提。交子的發達即票據流通的延長,而主發交子之鋪(亦稱交子戶)蓋即由櫃坊性質而來者也。
而《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五九·真宗景德二年》二月庚辰條記載說:
先是益、邛、嘉、眉等州(本無眉州,有雅州)歲鑄錢五十餘萬貫,自李順作亂,遂罷鑄,民間錢益少,私以交子為市,奸弊百出,獄訟滋多……
根據這條記載,有學者認為,李順作亂後,蜀罷鑄錢,民間私造交子。
6.清明上河圖,宋之極致
宋朝的經濟發展,百姓們安居樂業,這等繁榮的景象,有很多詩詞都描述過這樣的場景:
州橋夜市煎茶鬥漿,相國寺內品果博魚。
金明池畔填詞吟詩,白礬樓頭宴飲聽琴。
從這短短幾句詩詞之中,我們似乎依然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麵:
在一條繁榮的街道上,很多商販都在高聲叫賣著自己的商品。百姓們穿梭在其中,有的人是閑來無事,隻是來這裏逛逛;也有些富家小姐的丫鬟婆子,來街上選些女子的胭脂水粉、絲綢錦緞;也有些文人墨客,坐在旁邊的酒樓裏,點上一壺小酒,坐在臨街的位置,看著眼下的繁榮……
這不就是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嗎?沒錯,那幅著名的《清明上河圖》正是記錄了北宋徽宗時期,首都汴京,也就是現如今的東京,清明時節郊區、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城內建築和民生的繁華景象:讀書人、妓女、藝術家、販夫走卒、平民、工匠,都在《清明上河圖》的畫卷裏恬然自樂;東京城的名號舉世皆聞,流行歌曲宋詞從上到下,從廟堂到民間,猶如今天的流行音樂,傳唱天下;最著名的詞人蘇軾、柳永,一有新詞好詞,如今天的新單曲一樣,總是風靡一時。
如何判斷一個朝代是否繁榮,除了那些看著非常暈眩的數字之外,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看看那個朝代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他們的娛樂活動。如果這個朝代的百姓娛樂活動頻繁,至少說明它解決了人類最根本的需求——溫飽;如果連最簡單的生存條件都無法滿足,那又何談娛樂呢?
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大多數朝代之中,夜晚似乎就是用來睡覺的,因為在這些朝代之中,多半都會有“宵禁”的規定。如果哪家的公子想要打破“宵禁”,就算沒有被官府抓到,也難免會麵臨被鎖在城門之外的尷尬處境。看過《紅樓夢》的人一定都記得這樣一個場景:賈瑞想要趁著夜色和王熙鳳行那苟且之事,結果不僅掉進了鳳姐設下的“相思局”之中,還被關在了夾巷之中一夜。
可是在宋朝,並沒有“宵禁”一說。北宋初期,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重新確立戶籍製度,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將城市居民與鄉村居民區別開來,將城市居民列為坊郭戶,並在全國範圍內按城市居民財產狀況分為10等。而在之前的隋、唐,坊和市是分別設置的。坊是居民區,市是商品交易區,二者不能夾雜,不遵守這樣的城市居住管理的則要受到處罰。北宋時期打破裏坊製,這種城市商業化進程的推進,逐漸形成了城市的時尚生活方式與市民的消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