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話說的就是,你給我銀子,我就回老家去,否則就別怪我不客氣!闖王李自成將這次攻打北京當成了“撈金”的手段,以此來威脅朝廷。可是此時的大明王朝早已不再是曾經那個經濟強大、國庫充裕的時代,而是國庫赤字嚴重,皇宮也沒有餘糧了,如何能夠和闖王達成協議呢?
現在有一些史學家說,當時崇禎皇帝有自己的小金庫,而且金額還不小,但是這並不符合邏輯,崇禎皇帝雖然是一個亡國之君,但是這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操守上,還是非常不錯的,就連李自成在《登極詔》中也說:“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意思就是說,現在明朝的這個皇帝還不算是糟糕,至少在形勢孤立的情況之下還能夠嚴懲貪官。而崇禎皇帝自己也是個比較節儉的人,如果他真的有一筆所謂的小金庫,為什麽不在關鍵時刻拿出來,而是跑到山上吊死呢?亡國和散財哪個更嚴重?
而在此之前,崇禎皇帝也有多次機會能夠處理掉李自成這個威脅。比如在崇禎十年的冬天,李自成率領部隊圍攻成都多日都沒有成功,又想要移師迎戰明總兵左光先、曹變蛟,也是失敗,眼看久攻不下,隻好選擇原路返回。在返回的途中,遭明朝軍隊的伏擊,這時候的李自成身邊隻剩下十八個人,眼看自己性命不保,他選擇被招安。可是招安之後兩年的時間,再一次率兵攻打明朝。
如果當時崇禎皇帝沒有同意,李自成的部隊早就已經被全數消滅,即使張獻忠等人再起兵,缺少了李自成的領導,也難成氣候。
除了內憂之外,還有外患,最開始的後金,並沒有想要如何,甚至都沒有想過要和明朝平起平坐,隻是要求議和,可崇禎皇帝卻堅持不肯。一方麵是李自成的出爾反爾,另一方麵是後金的逐步壓進,崇禎皇帝將為數不多且戰鬥力不強的隊伍分成兩批,這種兩線作戰的方式是兵家大忌,畢竟這已經不是明成祖朱棣時代的戰鬥力的軍隊了,想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根本就不可能。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明朝不滅亡都困難!
5.崇禎的偏執
作為明朝的亡國之君,如果非要找出四個字來概括崇禎的一生,我想“偏執固執”最為合適,由於他的偏執,導致了太多太多歷史的遺憾。
【堅持不議和】
明朝祖訓——“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是明朝列為皇帝都要遵守的一條規定,可是到了崇禎皇帝這裏,不議和就意味著要兩線作戰,相比於明軍的奸淫擄掠,闖王李自成那軍紀嚴明的隊伍,自然更能夠得到百姓們的愛戴,可以說,是明軍自己將百姓的天平推向了李闖王那邊。當李闖王攻打北京的時候,其實擺在明朝麵前有兩條路,一個是和李闖王死扛到底,另一個就是和大清聯手,這時候的崇禎皇帝已然不再是最初那個對皇太極置之不理的傲慢君主了。
崇禎十五年,崇禎便想和滿清議和,以便專心對付李自成、張獻忠。但是礙於祖訓,以及自己的麵子,他並沒有在朝廷之上,非常明確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選擇讓兵部尚書陳新甲偷偷地去議和。
就在崇禎皇帝和陳新甲秘密商議的時候,朝廷中其他大臣們聽到了風聲,於是他們就在上朝的時候,紛紛上奏,無非就是要將崇禎皇帝議和的念頭扼殺在搖籃之中。理由有二,一個就是祖訓,另一個則是怕滿清最後會吞併明朝。
麵對文武百官的集體彈劾,崇禎皇帝矢口否認,說自己絕對沒有議和之心,你們就不用擔心了。可是轉過頭來,他又給陳新甲寫信,商量著議和的細枝末節,在結尾之處,崇禎皇帝仍然不忘囑咐他說:“這議和可是我們倆才知道的事情,是天大的機密,你絕對不能泄露給別人。”
碰巧信使到陳新甲府中的時候,他沒有在家,外出辦事去了,信使就將這封信交給了陳府的僕人。這僕人常常都會替自己老爺接信,就以為這些信和以往送來的沒啥區別,並沒有留意,隻是隨手送到了各省辦事處傳抄。
這樣一來,皇帝暗中在主持和議的事就公開了出來,群臣拿到了證據,登時譁然,立刻上奏章反對。皇帝再也無法抵賴,惱怒之極,下詔要陳新甲解釋,責問他為什麽主張議和,罪大惡極之至。陳新甲的申辯書中引述了不少皇帝手詔中的句子,證明這是出於皇上的聖意。
崇禎更失麵子,惱羞成怒,下旨:陳新甲著即斬決。理由是流寇破城,害死皇帝的親藩,兵部尚書應負全責。那時距明朝之亡已不過一年半,局麵的惡劣可想而知,但群臣還是堅決反對議和,連皇帝也不得不偷偷和國防部長暗中商量,表麵上堅決不肯承認,最後消息泄露,便殺了國防部長以卸自己責任。從這件事中,可以見到當時對“議和”是如何的忌諱,輿論壓力是如何沉重。連崇禎這樣狠辣的皇帝,也不敢對群臣承認有議和之意。中國讀書人的傳統思想認為談和就是投降、就是漢奸、就是秦檜。那是一個非此即彼、決不容忍異見的時代,明末,更是中國歷史上讀書人道德價值最受重視的時期。
【要死一起死】
就在李自成決定攻占北京的時候,很多大臣都建議崇禎皇帝——逃命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啊!甚至有的大臣已經將路線圖都給崇禎皇帝部署好了,那就是南京。
現在有一些史學家說,當時崇禎皇帝有自己的小金庫,而且金額還不小,但是這並不符合邏輯,崇禎皇帝雖然是一個亡國之君,但是這個亡國之君在政治操守上,還是非常不錯的,就連李自成在《登極詔》中也說:“君非甚暗,孤立而煬灶恆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意思就是說,現在明朝的這個皇帝還不算是糟糕,至少在形勢孤立的情況之下還能夠嚴懲貪官。而崇禎皇帝自己也是個比較節儉的人,如果他真的有一筆所謂的小金庫,為什麽不在關鍵時刻拿出來,而是跑到山上吊死呢?亡國和散財哪個更嚴重?
而在此之前,崇禎皇帝也有多次機會能夠處理掉李自成這個威脅。比如在崇禎十年的冬天,李自成率領部隊圍攻成都多日都沒有成功,又想要移師迎戰明總兵左光先、曹變蛟,也是失敗,眼看久攻不下,隻好選擇原路返回。在返回的途中,遭明朝軍隊的伏擊,這時候的李自成身邊隻剩下十八個人,眼看自己性命不保,他選擇被招安。可是招安之後兩年的時間,再一次率兵攻打明朝。
如果當時崇禎皇帝沒有同意,李自成的部隊早就已經被全數消滅,即使張獻忠等人再起兵,缺少了李自成的領導,也難成氣候。
除了內憂之外,還有外患,最開始的後金,並沒有想要如何,甚至都沒有想過要和明朝平起平坐,隻是要求議和,可崇禎皇帝卻堅持不肯。一方麵是李自成的出爾反爾,另一方麵是後金的逐步壓進,崇禎皇帝將為數不多且戰鬥力不強的隊伍分成兩批,這種兩線作戰的方式是兵家大忌,畢竟這已經不是明成祖朱棣時代的戰鬥力的軍隊了,想要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根本就不可能。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之下,明朝不滅亡都困難!
5.崇禎的偏執
作為明朝的亡國之君,如果非要找出四個字來概括崇禎的一生,我想“偏執固執”最為合適,由於他的偏執,導致了太多太多歷史的遺憾。
【堅持不議和】
明朝祖訓——“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這是明朝列為皇帝都要遵守的一條規定,可是到了崇禎皇帝這裏,不議和就意味著要兩線作戰,相比於明軍的奸淫擄掠,闖王李自成那軍紀嚴明的隊伍,自然更能夠得到百姓們的愛戴,可以說,是明軍自己將百姓的天平推向了李闖王那邊。當李闖王攻打北京的時候,其實擺在明朝麵前有兩條路,一個是和李闖王死扛到底,另一個就是和大清聯手,這時候的崇禎皇帝已然不再是最初那個對皇太極置之不理的傲慢君主了。
崇禎十五年,崇禎便想和滿清議和,以便專心對付李自成、張獻忠。但是礙於祖訓,以及自己的麵子,他並沒有在朝廷之上,非常明確地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選擇讓兵部尚書陳新甲偷偷地去議和。
就在崇禎皇帝和陳新甲秘密商議的時候,朝廷中其他大臣們聽到了風聲,於是他們就在上朝的時候,紛紛上奏,無非就是要將崇禎皇帝議和的念頭扼殺在搖籃之中。理由有二,一個就是祖訓,另一個則是怕滿清最後會吞併明朝。
麵對文武百官的集體彈劾,崇禎皇帝矢口否認,說自己絕對沒有議和之心,你們就不用擔心了。可是轉過頭來,他又給陳新甲寫信,商量著議和的細枝末節,在結尾之處,崇禎皇帝仍然不忘囑咐他說:“這議和可是我們倆才知道的事情,是天大的機密,你絕對不能泄露給別人。”
碰巧信使到陳新甲府中的時候,他沒有在家,外出辦事去了,信使就將這封信交給了陳府的僕人。這僕人常常都會替自己老爺接信,就以為這些信和以往送來的沒啥區別,並沒有留意,隻是隨手送到了各省辦事處傳抄。
這樣一來,皇帝暗中在主持和議的事就公開了出來,群臣拿到了證據,登時譁然,立刻上奏章反對。皇帝再也無法抵賴,惱怒之極,下詔要陳新甲解釋,責問他為什麽主張議和,罪大惡極之至。陳新甲的申辯書中引述了不少皇帝手詔中的句子,證明這是出於皇上的聖意。
崇禎更失麵子,惱羞成怒,下旨:陳新甲著即斬決。理由是流寇破城,害死皇帝的親藩,兵部尚書應負全責。那時距明朝之亡已不過一年半,局麵的惡劣可想而知,但群臣還是堅決反對議和,連皇帝也不得不偷偷和國防部長暗中商量,表麵上堅決不肯承認,最後消息泄露,便殺了國防部長以卸自己責任。從這件事中,可以見到當時對“議和”是如何的忌諱,輿論壓力是如何沉重。連崇禎這樣狠辣的皇帝,也不敢對群臣承認有議和之意。中國讀書人的傳統思想認為談和就是投降、就是漢奸、就是秦檜。那是一個非此即彼、決不容忍異見的時代,明末,更是中國歷史上讀書人道德價值最受重視的時期。
【要死一起死】
就在李自成決定攻占北京的時候,很多大臣都建議崇禎皇帝——逃命吧!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啊!甚至有的大臣已經將路線圖都給崇禎皇帝部署好了,那就是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