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女真和明朝度過了一段相對穩定的時期,如果能夠長此以往,女真族並不太可能被推上明朝的對立麵,更不可能成為大明王朝的終結者,可事情並沒有這樣發展下去,因為雙方都發生了改變。
有很多清史資料在形容女真族和大明王朝的關係時,總是喜歡把女真族描寫成一個隻能被動挨打的愛哭鬼一樣,似乎女真族受了天大的委屈,明朝要把他們趕盡殺絕一樣。事實上,並非如此,其實讀者們想想也能猜出來,一個能夠在馬背上奪天下的人,又豈能是一個隻會哭的軟包呢?關於女真族和大明王朝之間的恩怨,隻能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雙方都變了,這才導致原本平衡的天平失衡了。
自從進入公元1451 年,明朝東北的邊關似乎就不太平,史料上記載著這樣幾件事情:
景泰二年十月乙酉載:“建州等衛女直都督李滿住、董山等,自正統十四年以來,乘間竊掠邊境,遼東為之困蔽”。
成化二年冬十月甲寅載:“海西、建州等夷人結勾三衛,屢擾邊疆”。
成化三年正月、二月、三月,都有關於建州、海西女真侵擾遼東地區的記載。
成化三年秋七月甲子朔載,建州女真“恃強為惡,自開原以及遼陽六百餘裏,數萬餘家,率被殘破”等等記載在《明實錄》更是隨處可見。
因此,大明政府的“懷遠之仁”,換來的並不是邊境的長治久安,相反,換來的是屠刀、是殺戮。
此其一。
其二,在大明王朝遭遇到危機的時候,女真族做出了“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舉動,巡撫遼東都禦史陳越奏摺:“今朵顏窮迫,潛結海西,轉市於我,而海西藉彼馬力,數犯我邊,甚為非便。”
正統十四年發生的土木堡之變,是大明政府一次嚴重的危機,英宗朱祁鎮被俘,瓦剌大軍進逼北京城。即便這樣的國難,大明政府隻是“革朵顏三衛互市”,依然保留了與女真的互市。然而,女真卻在李滿住、董山等帶領下,趁火打劫,滋擾邊關。
不僅如此,女真還勾結叛亂的朵顏三衛,利用馬市為朵顏三衛走私,擾亂大明政府懲治叛亂的計劃。
其三,女真族在朝接受大明的官銜之後,卻頻頻向朝鮮國稱臣納貢,據《清史稿》載:“天順二年正月,李滿住朝於明。二月,進董山右都督。時董山陰附朝鮮,朝鮮授以中樞密使。”
有了以上三點,明朝又豈能坐視不理呢?不過他們反擊的手段很簡單,並非是要真槍真刀地和女真族士兵們開戰,遼東官吏們因為遠離天子腳下,所以對女真族常常進行一番搜刮,當然這些銀子自然是落入了他們自己的囊中,不僅如此,他們還擅自切斷了和女真族的貿易往來,這無疑是給女真族一大重創,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來到中原地區販馬。
在這種情況之下,女真族對於明朝的感激逐漸變成了一種憤怒,當然,光是經濟上的不滿,還不足以激起女真的仇恨,明朝皇帝其實從一開始,就並沒有真心的將女真族和自己的朝廷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利用女真族。到了明朝中期,他們對於女真族的態度更為惡劣,因為明朝的統治者看到了女真族即將崛起的苗頭,於是他們選擇了“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的策略。
在萬曆年間,明朝甚至強行低價格收入女真族的人參,更有甚者,在公開場合之下進行搶奪,可是當時駐守在東北邊關的將領李成梁絲毫不當回事,極力推行歧視、不平等的民族政策。這個時期明廷的民族政策有著根本性的改變,變得愈加黑暗。統治者早已忘掉他們的祖先,明太祖、成祖所倡導的“夷漢一家”“共享太平之福”的遺訓。迷信武力征服、肆意剿殺,真正成為屠殺屬夷的劊子手。
經過一段時間休整的女真人,很快便走出穀底。16 世紀末,女真人除求生存避免殺戮外,為防止敵人的侵擾,在民族集居地區,以血緣集團形式組織起來的各自軍事防禦體係,紛紛營建起城堡和山寨。由於這種軍事防禦體係,無法應付大規模外來勢力的衝擊,逐步發展形成為地域形式的聯盟,以此來達到軍事上互保互援的目的。在這種軍事聯盟下,建州女真又一次得到發展和壯大。由於女真的凝聚,由原來的建州三衛,逐漸演變成建州五部。
隨著建州女真又一次崛起,同時也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女真首領如:多貝勒、王杲、覺昌安、塔克世等,對於明王朝的黑暗統治和壓榨,女真人無不納於胸中,勢必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明王朝對欣欣向榮的建州女真和王杲勢力的迅速強大,無疑視為朝廷心中之大患。
對於所發生的一切,昏庸的明王朝,無視建州女真人蓄怨積仇日深,不滿明廷邊政,不堪官吏欺淩,更不詳察地方官吏督撫、監司等魚肉女真人的罪行及犯邊的因由,便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對建州女真進行鎮壓。這個時期的明廷,早已沒有撫喻之政策,隻是一味地變本加厲地剿殺。
就在女真族對於明朝已經到了最痛恨的關頭時候,出現了一個人,他不僅改變了女真族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明朝的命運,這就是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是女真族的英雄,他清楚地看到,女真族之所以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都沒有能夠形成一定的規模,甚至連國家都算不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內部不夠團結。於是在他的有生之年裏,他一共做了兩件事——統一和外侵。統一一個部落,不算太難,畢竟同族的人身上都留著相同的血,在七年的時間裏,他完成了統一這個使命,並且建立了後金。
有很多清史資料在形容女真族和大明王朝的關係時,總是喜歡把女真族描寫成一個隻能被動挨打的愛哭鬼一樣,似乎女真族受了天大的委屈,明朝要把他們趕盡殺絕一樣。事實上,並非如此,其實讀者們想想也能猜出來,一個能夠在馬背上奪天下的人,又豈能是一個隻會哭的軟包呢?關於女真族和大明王朝之間的恩怨,隻能說,一個巴掌拍不響,雙方都變了,這才導致原本平衡的天平失衡了。
自從進入公元1451 年,明朝東北的邊關似乎就不太平,史料上記載著這樣幾件事情:
景泰二年十月乙酉載:“建州等衛女直都督李滿住、董山等,自正統十四年以來,乘間竊掠邊境,遼東為之困蔽”。
成化二年冬十月甲寅載:“海西、建州等夷人結勾三衛,屢擾邊疆”。
成化三年正月、二月、三月,都有關於建州、海西女真侵擾遼東地區的記載。
成化三年秋七月甲子朔載,建州女真“恃強為惡,自開原以及遼陽六百餘裏,數萬餘家,率被殘破”等等記載在《明實錄》更是隨處可見。
因此,大明政府的“懷遠之仁”,換來的並不是邊境的長治久安,相反,換來的是屠刀、是殺戮。
此其一。
其二,在大明王朝遭遇到危機的時候,女真族做出了“落井下石”、“趁火打劫”的舉動,巡撫遼東都禦史陳越奏摺:“今朵顏窮迫,潛結海西,轉市於我,而海西藉彼馬力,數犯我邊,甚為非便。”
正統十四年發生的土木堡之變,是大明政府一次嚴重的危機,英宗朱祁鎮被俘,瓦剌大軍進逼北京城。即便這樣的國難,大明政府隻是“革朵顏三衛互市”,依然保留了與女真的互市。然而,女真卻在李滿住、董山等帶領下,趁火打劫,滋擾邊關。
不僅如此,女真還勾結叛亂的朵顏三衛,利用馬市為朵顏三衛走私,擾亂大明政府懲治叛亂的計劃。
其三,女真族在朝接受大明的官銜之後,卻頻頻向朝鮮國稱臣納貢,據《清史稿》載:“天順二年正月,李滿住朝於明。二月,進董山右都督。時董山陰附朝鮮,朝鮮授以中樞密使。”
有了以上三點,明朝又豈能坐視不理呢?不過他們反擊的手段很簡單,並非是要真槍真刀地和女真族士兵們開戰,遼東官吏們因為遠離天子腳下,所以對女真族常常進行一番搜刮,當然這些銀子自然是落入了他們自己的囊中,不僅如此,他們還擅自切斷了和女真族的貿易往來,這無疑是給女真族一大重創,他們的主要經濟來源就是來到中原地區販馬。
在這種情況之下,女真族對於明朝的感激逐漸變成了一種憤怒,當然,光是經濟上的不滿,還不足以激起女真的仇恨,明朝皇帝其實從一開始,就並沒有真心的將女真族和自己的朝廷放在平等的位置上,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利用女真族。到了明朝中期,他們對於女真族的態度更為惡劣,因為明朝的統治者看到了女真族即將崛起的苗頭,於是他們選擇了“搗其巢穴,絕其種類”的策略。
在萬曆年間,明朝甚至強行低價格收入女真族的人參,更有甚者,在公開場合之下進行搶奪,可是當時駐守在東北邊關的將領李成梁絲毫不當回事,極力推行歧視、不平等的民族政策。這個時期明廷的民族政策有著根本性的改變,變得愈加黑暗。統治者早已忘掉他們的祖先,明太祖、成祖所倡導的“夷漢一家”“共享太平之福”的遺訓。迷信武力征服、肆意剿殺,真正成為屠殺屬夷的劊子手。
經過一段時間休整的女真人,很快便走出穀底。16 世紀末,女真人除求生存避免殺戮外,為防止敵人的侵擾,在民族集居地區,以血緣集團形式組織起來的各自軍事防禦體係,紛紛營建起城堡和山寨。由於這種軍事防禦體係,無法應付大規模外來勢力的衝擊,逐步發展形成為地域形式的聯盟,以此來達到軍事上互保互援的目的。在這種軍事聯盟下,建州女真又一次得到發展和壯大。由於女真的凝聚,由原來的建州三衛,逐漸演變成建州五部。
隨著建州女真又一次崛起,同時也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女真首領如:多貝勒、王杲、覺昌安、塔克世等,對於明王朝的黑暗統治和壓榨,女真人無不納於胸中,勢必形成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明王朝對欣欣向榮的建州女真和王杲勢力的迅速強大,無疑視為朝廷心中之大患。
對於所發生的一切,昏庸的明王朝,無視建州女真人蓄怨積仇日深,不滿明廷邊政,不堪官吏欺淩,更不詳察地方官吏督撫、監司等魚肉女真人的罪行及犯邊的因由,便採取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對建州女真進行鎮壓。這個時期的明廷,早已沒有撫喻之政策,隻是一味地變本加厲地剿殺。
就在女真族對於明朝已經到了最痛恨的關頭時候,出現了一個人,他不僅改變了女真族的命運,同時也改變了明朝的命運,這就是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是女真族的英雄,他清楚地看到,女真族之所以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都沒有能夠形成一定的規模,甚至連國家都算不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內部不夠團結。於是在他的有生之年裏,他一共做了兩件事——統一和外侵。統一一個部落,不算太難,畢竟同族的人身上都留著相同的血,在七年的時間裏,他完成了統一這個使命,並且建立了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