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叫當堂掌握所學的知識呢?知識的掌握要經歷領會、鞏固和應用三個階段。


    什麽叫領會?領會是掌握知識的初級階段。也可以說是信息輸入和加工的階段。


    在上課時,通過看板書、實物標本、掛圖、模型和演示實驗,通過看幻燈片和教學電影,通過聽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頭腦中逐步形成了一些感性認識,在教師進一步的啟發和引導下,再積極動腦思考,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從而對一類事物形成了本質的和規律性的認識。


    本質是指同一類事物共同的、不可缺少的,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徵。一般是用概念來表示,用詞來標誌的。例如,看一看「單質」、「化合物」、「蒸發」、「擴散」等詞所標誌的概念的內涵外延,就可以知道,它們表示了一類事物共同的、不可缺少的、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根本特徵。


    規律是指事物之間的內在的必然的聯繫,如科學的原理。初中物理所說的「能的轉化和守恆定律」,電的「歐姆定律」,初中化學中的「質量守恆定律」等原理,都客觀地反映了事物之間的因果的必然聯繫。


    我們每天學習的學科理論,正是由概念和原理(規律性知識的統稱)所組成的知識係統,因此,可以把在頭腦中形成概念和原理的過程叫做領會,一般也叫理解,但實際上兩者還是有點區別的,這裏就不細加說明了。


    上課時,教師常說:「大家明白不明白?」或者說:「理解不理解?」如果說明白了理解了,也就是說領會了,就是初步形成了對一類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例如對角、平行線、酸、鹼、鹽等概念的領會,就經歷了一個從感性到理性、從個別到一般、從具體到抽象的認識過程。這個過程並不是深不可測的,而是天天在課上和課下進行著的。


    什麽叫知識的鞏固呢?知識的鞏固是指在頭腦中所保存知識的持久記憶。當然,要想記憶持久,就需要在記憶之前,對知識有深刻的領會,記憶之後,還要不斷地複習和使用這些知識才行。


    如果通過領會得到的新知識不能在頭腦中持久記憶,或者說,知識不能在頭腦中鞏固,那麽知識就無法積累,在獨立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時,就會束手無策。


    什麽叫知識的應用呢?所謂知識的應用,就是用已經領會和鞏固了的知識,去解決有關問題。通過應用,不僅能檢查知識是不是真正領會了,是不是真正記住了,還可以促進知識的領會和鞏固。


    由於學生認識能力的差別,因此,一節課下來後,學生之間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往往有明顯的差別。有的進入了領會階段;有的進入了鞏固階段;有的進入了應用階段;有的則處於糊塗狀態,對所學的知識還一點兒沒有掌握。


    從學生課後完成作業的情況看,可以明顯地感到對上課所學知識掌握程度上的巨大差別。


    有的學生做作業時,不看書便可一氣嗬成,看來,通過上課,他對這部分知識已經很好地掌握了,當然,還要看他做的作業是不是能檢驗出這部分知識的掌握程度。


    有的學生在做作業時,還需要稍微翻一翻書,看一下,查查自己記的概念或原理對不對,這說明他上課已經領會了,或者說明白了,但還沒有記住,或沒有完全記住。


    有的學生在做作業時,一籌莫展,這說明他對上課所學的知識,既沒有領會,也沒有記住,自然就更不會應用了。


    要想當堂掌握所學的知識,最重要的是要認真觀察,專心聽講,積極思考,要把重點放在認識事物的思考過程上,千萬不要跳過認識事物的艱苦思考過程而直接去背結論。


    例如,初三學生往往不易搞清氧化反應、還原反應、氧化劑、還原劑等概念。對這些概念,不少學生是死記硬背下來的,當教師指出:「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是指物質的化學變化,氧化劑和還原劑指的是物質」時,有的學生才恍然大悟,因為背了半天,對概念的適用範圍,所指的對象還很不清楚,也就是說,還沒有真正領會。


    有人把上課能積極思考問題,善於抓認識過程,抓領會與理解的學習類型叫做「理解型」。那麽,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學習類型則是屬於「死記型」,他們的特點是跳過認識事物的艱苦思考過程,直接背結論,或者說不明白就背。


    這些學生的學習方法可以叫「四記學習法」,即「上課記筆記,下課對筆記,考試背筆記,考後全忘記」。這種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重結論輕過程的聽課態度和方法,使不少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學習過程中,一開始就走進了死胡同,導致一部分學生掉進了後進生的行列。


    如果課堂學習時的領會過程發生了「卡殼」現象(聽不懂了)怎麽辦?這時千萬不要停下來找原因,而可以在筆記本上記隨筆的地方做個記號,隻當已經聽懂,繼續努力往下聽,不懂之處,課下再說。


    有的學生,由於把主要精力放在思考問題上,因而與記筆記發生了矛盾怎麽辦?有一個優秀生是這麽處理的:「如果記筆記妨礙了聽課的話,幹脆不記,以聽懂為惟一目的。但上課的時候也要拿一支筆,並非記教師的原話,而是當教師講到某個對自己有啟發的地方時,在紙上記下符號或簡要地記上幾筆,下課後再去考慮。」有的學生上課,不動腦筋,把精力全放在記筆記上,往往造成下課後筆記一大本,而問題卻是一大堆的被動學習局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7S倍速考試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效能學習研究機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效能學習研究機構並收藏7S倍速考試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