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他對公司的「貢獻」。人眼看高不看低,有成就有貢獻,自然可以獲得別人的尊敬與「臣服」;在一個單位裏,「貢獻」更是奠定個人地位的重要條件,也是談判時的重要籌碼。有「貢獻」,說明了你是個有能力的人,也標明了你的「價值」,老闆需要你的能力,你的要求,他應當會接受。若沒有絲毫貢獻就去談判,老闆是不可能基於「善意」而答應你的,因為他不了解你的能力,而且他若答應你,他將如何麵對他人?傑弗森才到公司,工作還不算熟練,這麽草率就去找老闆談,實在是不知天高地厚。


    還有他違背了「平衡」的鐵律,一個無資歷、無貢獻的人是沒有權利要求什麽,也不可能得到什麽的,這是因為一個團體裏需要平衡。不僅老闆或主管會主動去製造、維持平衡,同儕之間也會去製造、維持平衡,能有平衡的狀態,則每個人都可受到「平衡」的庇護,而不致失去立足根本。另外,老闆也需要和下屬維持一種平衡的相對關係,也就是說,老闆不希望他的下屬爬到他頭上去,因為一旦這種平衡遭到破壞,老闆將會在領導統禦上產生困擾;一旦屬下壯大,他將失去統禦的力量,成為被宰製者。以傑弗森為例,如果老闆輕易在各種條件未備的情況下答應傑弗森的要求,以後怎麽辦?是不是任由傑弗森要脅?對其他員工又要如何交代?


    傑弗森不自覺地觸犯了這三條鐵律,期望落空勢所必然,理想的做法是:先做滿三個月,看老闆是否調薪,如果沒有,再去「了解」,確定試用是否「及格」,如果老闆並無不用你的意思,那麽在工作上多表現,再去要求調薪。


    總而言之,沒有力量,是沒有談判的權利的,這是人類社會中的鐵律。社會很現實,有力量才有權利,年青人想在社會上好好生存,就一定要記住:實力就是一切的一切。


    始終保持內心清醒


    獅子被獵人捕捉到,並且關在籠子裏。


    獅子繞著籠了走來走去,一隻蚊子問他:「你走什麽呢?」


    「我在找逃出去的路!」


    獅子並沒有找到可以逃出去的路,於是它躺下來休息,偶而也起來走動走動。


    「獅大王,你現在又在做什麽呢?」蚊子問獅子。


    「我嗎?」獅子靜靜地說:「我找不到路出去,所以我躺下來休息,並且也活動活動筋骨,我在等待機會呀!」


    獅子並沒等到逃走的機會,反而等到了死亡,因為獵人要殺死它,好剝下它的皮去賣錢。


    蚊子問獅子說:「獵人要殺你,你知道嗎?」


    獅子說:「我當然知道!我始終知道我在做什麽、想什麽!」


    一頭獅子在無能為力的環境中,始終保持了內心的清醒。作為我們人類,是不是應該在任何時候都保持最大的清醒呢?


    有時候保持清醒地是痛苦的事,若環境果真無法改變,迷迷糊糊,醉死夢死反而還能保有一些「快樂」。但寓言是寓言,人世是人世,在人世裏,沒有絕對的事,一加一併不一定會等於二,世事的發展,總是會出人意料,也因為如此,人世間才有那麽多的悲喜劇。


    雖然如此,保持內心的清醒還是必要的,因為在沒有絕對的世事中,卻也有一些「必然」,也就是說,有些悲劇是屬於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的人,而有些喜劇是屬於知道自己在做什麽的人。


    為什麽要保持「清醒」?


    因為這樣你才能了解周圍環境的變化,也才能了解你該怎麽做,做了之後的結果,以及這結果所代表的意義。就算有時候你並不能做什麽,但你也要知道你正在「做」什麽,無能為力的「無所作為」也是一種「做」,這是經過評估所做的決定的呀。能保持清醒,你就會有一顆敏感的心,能測知環境,尤其人心的變化,並且有敏銳的判斷,知道自己該怎麽做。能保持清醒,你就不會慌張、憂慮、不安、迷惑,你就會冷靜。


    要保持清醒不容易,因為人是感情動物,各有弱點和盲點,但可以經過練習而成,而做為你的練習的法則便是——反省!


    古代的聖人都強調一日三省吾身,對於不是聖人的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在任何有困難麵對尷尬的時候,反省自己呢?


    所以,我們一定要永遠保持清醒,有時候可能我們不一定能做什麽,但一定要知道你正在做什麽。


    自己身上有最好的地圖


    黃昏時刻,有一個人在森林中迷了路。天色漸漸地暗了,眼看黑幕即將籠罩,黑暗的恐懼和危險,一步步移近。這個人心裏明白:隻要一步走岔,就有掉入深坑或陷入泥沼的可能。還有潛伏在樹叢後麵飢餓的野獸,正虎視眈眈注意著他的動靜,一場狂風暴雨式的恐怖正威脅著他,侵襲著他。萬籟無聲,對他來說是一片死前的寂靜和孤單。


    這時,淒黯的夜空中,幾顆微弱的星光,一閃,一爍,似乎帶來了一線光明,卻又不時地消失在黑暗裏,留給人迷茫。但是對汪洋中的溺水者來說,一根空心的稻草都是珍貴的,都認為是救命的寶筏,雖然一根稻草是那麽的無濟於事。


    突然間,眼前出現一位流浪漢踽踽途中,他不禁歡喜雀躍,上前叫住,探詢出去的路途。這位陌生的流浪漢很友善地答應幫助他。走呀!走!他發現這位陌生人和他一樣的迷途。於是他失望地離開了這位迷途的陌生夥伴,再一次回到自己的路線上來。不久,他又碰上了第二個陌生的人,那人肯定地說他擁有逃出森林精確的地圖,他再跟隨這個新的導引,終於發現這是一個自欺欺人的人,他的地圖隻不過是他自我欺騙情緒的結果而已。於是他陷入深沉的絕望之中,他曾經竭力問他們有關走出森林的知識,但他們的眼神後麵隱藏著憂慮和不安,他知道:他們和他一樣地迷茫。他漫無目的地走著,一路的驚慌和失誤,使他由彷徨、失落而恐懼。無意間,當他把手插入口袋時,找到了一張正確的地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傑出青少年的9大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國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國誠並收藏傑出青少年的9大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