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兩個兒子:信幸(信之)和信繁(幸村),他為信幸娶了德川家本多忠勝之女,打好了腳踩兩條船的如意算盤。關原之戰,上田的昌幸與幸繁隸屬西軍,鎮守沼田城的信幸卻隸屬東軍,父子兄弟之間大演雙簧戲。


    先是,昌幸、信繁率兵前往沼田,信幸卻並不露麵,卻讓老婆披甲著胄、手持薙刀站在城樓上,拒絕公公和小叔入城。繼而,德川秀忠統率三萬八千大軍通過信濃向岐阜進發,卻被昌信的三千步卒牽製於上田城下,最終沒能趕上關原決戰。於是戰後,信幸用自己的戰功,抵償了父親和兄弟的罪過,保證了真田家繼續延續下去。


    大概出於報復心理,德川秀忠命令信幸從名字裏麵舍掉世代傳承的幸字,改名為信之,並將昌幸、信繁父子,流放到九度山中,派淺野長晟嚴密監視。


    大阪冬之陣開始的時候,昌幸已經過世了,其次子信繁兼具祖父、父親的智謀和伯父們的忠勇剛直之心,耍計策把監視他的傢夥都灌得大醉,逃出九度山,進入了大阪城。他最後成為“大阪七將星”的筆頭,戰死於大阪夏之陣中(詳見《德川幕府的建立》)。


    幸繁有一子名為真田大助,或者還有一個女兒(在日本架空歷史小說《龍虎八天狗》中有出場)。另外,傳說中真田氏豢養了一批忍者,著名者稱為“真田十勇士”,包括——


    霧隱才藏、猿飛佐助、三好清海入道、三好伊佐入道、望月六郎、由利鐮之助、穴山小助、筧十郎、根津甚八、海野六郎。


    【最後的甲信越】


    桃山時代,武田氏已經滅亡,上杉氏被遷往奧州的會津若鬆,甲信越大片豐沃領土變成了秀吉的直轄領地。當時,甲州甲府被封給淺野氏(長政、幸長);信州上田在昌幸手中、飯田是京極高知、鬆代是森忠政,還有仙石秀久和石川康長;越後的春日山,秀吉給了手下第一勇士堀秀治,新發田給了溝口秀勝,再往東封給村上義明。


    到了德川幕府時代,又來了一次大移封,把甲州全境作為天領(幕府直轄領地),信濃和越後的諸侯也大都趕走。越後高田封給榊原,長岡封給牧野,新發田仍舊是溝口。真田信之以後沒有幾代,真田家就給捏掉了,信州最大的諸侯變成了保科家(初代保科正之,實際上是德川家康的兒子,過繼給保科家的),再往後,保科恢復鬆平原姓,被移封到會津若鬆,直至明治維新,還產生過很大的(負麵)歷史作用。


    ●花絮·武田兄弟


    武田信虎共有八個兒子和八個女兒(多產兔子)。八個兒子分別為晴信、信繁、信廉、信是、宗智、信實、信籠、信友,當然以前三位最為有名,是武田家的棟樑之才。


    武田信繁官至左馬助,因為這一官職,中國唐朝叫作典廄,所以習慣上稱之為武田典廄。其子信豐也繼承了父親的官位,後世遂稱信繁為“古典廄”,信豐為“今典廄”。


    信繁能征善戰,並且精通漢學,對《論語》、《孝經》、《漢書》、《書經》和《呂氏春秋》等書都很有研究。他死於川中島第四次合戰,電影《天與地》站在上杉的立場,演繹為被柿崎景家單挑所殺。


    武田信廉在政治和軍事上的成就,比起兩個哥哥都差得太遠了,他唯一的長處在於繪畫。另外,他的相貌和信玄很相似。信玄死後,北條氏政派板部岡江雪齋借探病為名,前來察探虛實。信廉遂偽裝信玄,在一間採光不是很好的屋子裏會見了江雪齋。江雪齋信以為真,回去稟報:“信玄病重,但是未死。”


    ●十一章、戰國的名將·東海篇


    日本古代的東海道,從西向東共包括伊勢、誌摩、尾張、三河、遠江、駿河、甲斐、伊豆、相模九國。其中伊勢、誌摩的北畠氏等比較弱智,沒什麽故事可講,尾張是織田信長的根據地和豐臣秀吉的老家,將專文敘述,甲斐的情況詳見《甲信越篇》,伊豆、相模的情況詳見《關東篇》,咱們現在就剩下的駿遠三之歷史和發展,加以詳細說明。


    【雄霸東海的今川氏】


    駿河的領主,是足利同族的今川氏。因為同族,所以今川的家徽也是二引兩,許多遊戲裏畫成一把梳子,不知道何本?


    趕上應仁之亂的,是今川第六代當主義忠,一個很有主見和野心的傢夥。應仁元年(1467年),義忠上京擔任將軍足利義政的護衛,第二年逃歸駿府,應細川勝元和伊勢貞親的邀請,加入東軍。


    當時統治駿河西麵遠江國的,是西軍的斯波氏。陣營既然不同,今川義忠於是名正言順(?)地向遠江發起進攻。位於遠江國東部,與駿河相接壤的,是橫地、勝間田這兩家國人領主的領地。義忠大破橫地和勝間田,但在凱旋迴駿府的途中,卻被敵方殘黨的流矢射中(好象孫策?),1476年4月6日,死於遠江鹽買阪(聽這名字就知道在海邊)。


    義忠死的時候,其子龍王丸隻有六歲,駿河國理所當然地亂了起來,連堀越公方足利政知和扇穀上杉定正也時不時來插一槓子。好在龍王丸有個好媽北川夫人……不,正確地說是有個好舅舅——伊勢盛時(北條早雲)。靠著盛時的幫助,到了1487年,他終於完全戰勝同族小鹿賴滿,繼承了家督之位。這就是駿河國第七代守護,戰國史上鼎鼎大名的今川氏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日本的歷史和文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內藤湖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內藤湖南並收藏日本的歷史和文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