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7年,爆發了第三次川中島合戰,又是稍一接觸、長期對峙、各自撤兵,已經成為模式,乏善可陳。但是這種戰法,大合信玄的脾胃,卻把謙信憋個半死,他在戰後稍加修整,便西去擊破了越中聯軍,斬斷信玄一條臂膀。
永祿三年(1560年),即著名的桶狹間之戰的同一年,謙信終於得到了機會,開始關東攻略(具體過程,將在《關東篇》中詳細描述)。次年閏三月,他在鎌倉鶴岡八幡宮正式繼承關東管領之位,更姓上杉。當年夏末,謙信回到了春日山,隨即修書請莊內的大寶寺義增和會津的蘆名盛氏協助出兵,秋八月十九日來到了川中島。
武田氏在川中島地區修築了一座可容納上萬兵馬的大城——海津城,以春日虎綱為守將,眼看完工在即。如果海津能夠在川中島站穩,對上杉將是巨大的威脅,因此謙信火速進軍,希望一舉將其攻克。
然而來到川中島,他卻發現尚無大軍進駐海津,於是不去圍城,重施故伎,東上死地妻女山紮寨,引誘武田軍前來圍山,好進行主力決戰。
第二日,即八月二十日,信玄統帶甲信諏三國大軍整整兩萬兵馬,進駐了海津城。諸將紛紛請令,包圍妻女山,困死越後軍。但是,信玄一眼就看透了謙信之所想,謙信又不是馬謖,故意陷入死地,能沒有後著嗎?他帶兵繞過妻女山,翻上了更東邊的茶臼山,與海津呈夾擊妻女山之勢,給越後軍以巨大的壓力,逼迫謙信下山。
然而,這回輪到謙信以靜製動了,整天飲酒練兵,“我自巋然不動”,就是不下山。信玄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裝作失去了耐心,原路返回海津城,卻於途中設下埋伏,引誘上杉軍前來阻擊。謙信雖然渴望主力決戰,但是沒有勝算的決戰是沒興趣的,信玄的“移營之計”依舊沒能騙過他,就象劉備騙不過陸遜一樣。
恰在此時,軍師山本勘介獻上了“啄木鳥戰法”,這是一條妙計,但也是他畢生最失敗的計策,終究,謙信的智慧,隻有梟雄信玄才能夠給予最正確的評價。山本建議,將兩萬大軍分為二路,一路一萬三千,以馬場、春日、飯富、真田四將統帶,從背後趁大霧夜襲妻女山,認為謙信見不到信玄本陣,必然避戰下山,而信玄便可將本陣八千人埋伏在必經之路的八幡原上,前後夾擊上杉軍。
當日黃昏,謙信在妻女山上遙望海津城,隻見炊煙裊裊,卻全無往日歡樂景象,立刻料到武田軍夜間將有所行動。他先發製人,搶先率全部兵力一萬六千人潛下妻女山,夜渡千曲川,於黎明時來到了八幡原。
上杉以兩倍兵力趁霧來攻,信玄急忙排布魚鱗之陣(一說為諸葛亮八陣圖),堅固防守,等待奇襲別動隊前來。而謙信則布置車懸之陣(車輪戰術),向信玄本陣展開不停息的輪番進攻。這一仗慘烈異常,武田方因為少主太郎義信中了謙信誘敵之計,不守反攻,破壞了陣勢的完整性,幾乎一敗不可收拾。這是武田氏最大的兩次危機之一(第二次為長篠之戰),名將死傷無數,如軍師山本勘介、副將一門眾武田典廄信繁、老臣諸角豐後守虎定、初鹿野源五郎等,全都戰死沙場。
激戰至午前,武田軍接近全麵崩潰的邊緣,馬場等人終於趕到了戰場,上杉軍腹背受敵,隻好停止進攻,向善光寺坪方向撤退。謙信就是在此時,演出了著名的單騎闖陣的活劇。
謙信分派好撤兵事宜,單人匹馬闖入武田本陣,所向披靡,直到信玄麵前。當時,信玄正端坐陣後,手持軍配(軍扇)指揮戰事,眼見謙信摧馬揮刀而來,急忙用軍配格擋。第一刀,被軍配格住;第二刀,正中肩頭,幸好不是重傷;第三刀,武田的護衛蜂擁趕來,扶走了信玄,擋住謙信。三刀砍罷,謙信仰天大笑,駁馬離開了戰場。
對於這場大戰的勝負,後世學者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武田軍損失大於上杉軍,上杉勝;有的認為,上杉最早被迫撤退,脫離戰場,武田勝;還有的和稀泥,說午前上杉勝,午後武田勝。筆者以為,雙方都是勝負參半,並不存在失敗者,也不存在勝利者,不過上杉方在氣勢上稍占優勢而已。
1564年,又發生了第五次合戰,依舊是不勝不負的局麵。
三年後,信玄統率甲相聯軍進攻上野,包圍箕輪城。箕輪守將是舊管領上杉憲政重臣長野業正之子業盛,業盛勇猛可比乃父,智謀卻差得太遠,最終箕輪失陷,長野一族滅亡,謙信失去了半個上野國。
對應信玄的策略,三年後,謙信擊滅椎名康胤,又三年完全吞併越中。
【雙雄的最期】
武田信玄老奸巨滑,根本沒有把三國聯盟貫徹始終的念頭。正如日本電視劇集《武田信玄》中,女官八重所言:“盟約嘛,隻有在撕毀前有效。看準時機撕毀盟約的人,才能在亂世生存下去。”當初上杉關東攻略,信玄隻是在碓冰嶺附近佯動,威脅上杉的側翼,並不真正前往增援盟友北條氏。今川義元死在桶狹間,信玄幸災樂禍,已經存下等待時機撕毀盟約之心了。
信玄有名的兒子共六個:長子太郎義信統領赤備,是理所當然的繼承者;次子龍芳自幼雙目失明,出家為僧;三子信之十歲夭折;四子四郎勝賴是諏訪夫人(就是那個諏訪賴重之女)所生,繼承了諏訪的家業;五子勝信繼承了信州仁科家;還有一個氏秀,是北條氏康的七子,送來做養子兼人質的(這個傢夥,以後還將在上杉家中見到他)。義信娶了今川義元之女為妻,天天叫喊著要幫助駿河,進取三河和尾張,為丈人報仇,搞得信玄頭疼腦熱的。
永祿三年(1560年),即著名的桶狹間之戰的同一年,謙信終於得到了機會,開始關東攻略(具體過程,將在《關東篇》中詳細描述)。次年閏三月,他在鎌倉鶴岡八幡宮正式繼承關東管領之位,更姓上杉。當年夏末,謙信回到了春日山,隨即修書請莊內的大寶寺義增和會津的蘆名盛氏協助出兵,秋八月十九日來到了川中島。
武田氏在川中島地區修築了一座可容納上萬兵馬的大城——海津城,以春日虎綱為守將,眼看完工在即。如果海津能夠在川中島站穩,對上杉將是巨大的威脅,因此謙信火速進軍,希望一舉將其攻克。
然而來到川中島,他卻發現尚無大軍進駐海津,於是不去圍城,重施故伎,東上死地妻女山紮寨,引誘武田軍前來圍山,好進行主力決戰。
第二日,即八月二十日,信玄統帶甲信諏三國大軍整整兩萬兵馬,進駐了海津城。諸將紛紛請令,包圍妻女山,困死越後軍。但是,信玄一眼就看透了謙信之所想,謙信又不是馬謖,故意陷入死地,能沒有後著嗎?他帶兵繞過妻女山,翻上了更東邊的茶臼山,與海津呈夾擊妻女山之勢,給越後軍以巨大的壓力,逼迫謙信下山。
然而,這回輪到謙信以靜製動了,整天飲酒練兵,“我自巋然不動”,就是不下山。信玄一計不成,又生一計,裝作失去了耐心,原路返回海津城,卻於途中設下埋伏,引誘上杉軍前來阻擊。謙信雖然渴望主力決戰,但是沒有勝算的決戰是沒興趣的,信玄的“移營之計”依舊沒能騙過他,就象劉備騙不過陸遜一樣。
恰在此時,軍師山本勘介獻上了“啄木鳥戰法”,這是一條妙計,但也是他畢生最失敗的計策,終究,謙信的智慧,隻有梟雄信玄才能夠給予最正確的評價。山本建議,將兩萬大軍分為二路,一路一萬三千,以馬場、春日、飯富、真田四將統帶,從背後趁大霧夜襲妻女山,認為謙信見不到信玄本陣,必然避戰下山,而信玄便可將本陣八千人埋伏在必經之路的八幡原上,前後夾擊上杉軍。
當日黃昏,謙信在妻女山上遙望海津城,隻見炊煙裊裊,卻全無往日歡樂景象,立刻料到武田軍夜間將有所行動。他先發製人,搶先率全部兵力一萬六千人潛下妻女山,夜渡千曲川,於黎明時來到了八幡原。
上杉以兩倍兵力趁霧來攻,信玄急忙排布魚鱗之陣(一說為諸葛亮八陣圖),堅固防守,等待奇襲別動隊前來。而謙信則布置車懸之陣(車輪戰術),向信玄本陣展開不停息的輪番進攻。這一仗慘烈異常,武田方因為少主太郎義信中了謙信誘敵之計,不守反攻,破壞了陣勢的完整性,幾乎一敗不可收拾。這是武田氏最大的兩次危機之一(第二次為長篠之戰),名將死傷無數,如軍師山本勘介、副將一門眾武田典廄信繁、老臣諸角豐後守虎定、初鹿野源五郎等,全都戰死沙場。
激戰至午前,武田軍接近全麵崩潰的邊緣,馬場等人終於趕到了戰場,上杉軍腹背受敵,隻好停止進攻,向善光寺坪方向撤退。謙信就是在此時,演出了著名的單騎闖陣的活劇。
謙信分派好撤兵事宜,單人匹馬闖入武田本陣,所向披靡,直到信玄麵前。當時,信玄正端坐陣後,手持軍配(軍扇)指揮戰事,眼見謙信摧馬揮刀而來,急忙用軍配格擋。第一刀,被軍配格住;第二刀,正中肩頭,幸好不是重傷;第三刀,武田的護衛蜂擁趕來,扶走了信玄,擋住謙信。三刀砍罷,謙信仰天大笑,駁馬離開了戰場。
對於這場大戰的勝負,後世學者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武田軍損失大於上杉軍,上杉勝;有的認為,上杉最早被迫撤退,脫離戰場,武田勝;還有的和稀泥,說午前上杉勝,午後武田勝。筆者以為,雙方都是勝負參半,並不存在失敗者,也不存在勝利者,不過上杉方在氣勢上稍占優勢而已。
1564年,又發生了第五次合戰,依舊是不勝不負的局麵。
三年後,信玄統率甲相聯軍進攻上野,包圍箕輪城。箕輪守將是舊管領上杉憲政重臣長野業正之子業盛,業盛勇猛可比乃父,智謀卻差得太遠,最終箕輪失陷,長野一族滅亡,謙信失去了半個上野國。
對應信玄的策略,三年後,謙信擊滅椎名康胤,又三年完全吞併越中。
【雙雄的最期】
武田信玄老奸巨滑,根本沒有把三國聯盟貫徹始終的念頭。正如日本電視劇集《武田信玄》中,女官八重所言:“盟約嘛,隻有在撕毀前有效。看準時機撕毀盟約的人,才能在亂世生存下去。”當初上杉關東攻略,信玄隻是在碓冰嶺附近佯動,威脅上杉的側翼,並不真正前往增援盟友北條氏。今川義元死在桶狹間,信玄幸災樂禍,已經存下等待時機撕毀盟約之心了。
信玄有名的兒子共六個:長子太郎義信統領赤備,是理所當然的繼承者;次子龍芳自幼雙目失明,出家為僧;三子信之十歲夭折;四子四郎勝賴是諏訪夫人(就是那個諏訪賴重之女)所生,繼承了諏訪的家業;五子勝信繼承了信州仁科家;還有一個氏秀,是北條氏康的七子,送來做養子兼人質的(這個傢夥,以後還將在上杉家中見到他)。義信娶了今川義元之女為妻,天天叫喊著要幫助駿河,進取三河和尾張,為丈人報仇,搞得信玄頭疼腦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