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二戰將帥傳-軍事家卷:巴頓 作者:彭訓厚/古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此刻,這個仕途一直一帆風順的人也不禁感嘆起命運的莫測來了!
這匹黑馬的出現,也使德拉姆將軍整治巴頓的計劃中途夭折。他就是後來的喬治·馬歇爾將軍!
馬歇爾?是在一戰中與巴頓交往的那個默默無聞的馬歇爾中校嗎?他交了什麽鴻運,竟然一下子超過德拉姆而坐上了陸軍的頭把交椅呢?他的上台對巴頓又有什麽影響呢?
馬歇爾即使是在一戰後的和平時期仍在為自己的軍人生涯而努力奮鬥著。從1924年結束給潘興參謀長做隨從參謀的職務之後,他被派往中國,任駐中國天津的第15步兵團執行官。在任職期滿之後,馬歇爾調往陸軍軍事學院擔任教官。在沒有其他工作可供選擇的情況下,馬歇爾隻好再度離開了他最熱愛的部隊工作。不久之後,他又接到了新的任命,要他擔任喬治亞州本寧堡步兵學校副校長。在那裏他度過了大蕭條時期的5年時光。他和巴頓一樣,渴望在任職期滿之後再擔任一個比較合適的職務。後來他被調到斯克利文堡擔任營長。
1933年,馬歇爾已經53歲了,他希望自己能留在陸軍中得到進一步提升。然而陸軍參謀長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給他的一紙調令,使馬歇爾完全失望了。
調令的內容是這樣的:鑑於馬歇爾在斯克利文堡的傑出貢獻,決定派遣其到伊利諾斯州擔任國民警衛師師長一職。麥克阿瑟在給馬歇爾的信中還說,那裏要求派“陸軍中最好的中校”,因此才考慮到了馬歇爾。信中還告知馬歇爾可得到優厚的薪金。
可為什麽馬歇爾會失望呢?
原來國民警衛師並不是美國正規軍,它隻是一個維護治安的地方部隊。一個正規軍的軍官要是調到這裏,陸軍就再也不會考慮他的升遷了。麥克阿瑟怎麽會這麽做呢?
馬歇爾和麥克阿瑟同齡,同年入伍,都是17歲進入軍校學習,畢業後都是從少尉起步。但馬歇爾卻沒有麥克阿瑟那麽優越的環境和家庭背景,在從軍的道路上磕磕絆絆。當他在利文沃恩堡步騎兵學校的同班同學麥克阿瑟已當上了美國陸軍參謀長這一要職時,馬歇爾仍在美國一個小城鎮裏充當一名小小的中校。
然而,麥克阿瑟的掌權並未能使馬歇爾的生活有什麽向好的方麵轉變的傾向,反之,卻使馬歇爾的境遇雪上加霜了。
這都根源於麥克阿瑟那狹獈的報復心理。為了報在學校中被馬歇爾壓了一頭的怨恨,為了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他失去占領色當這一光榮任務的深仇,麥克阿瑟完全不顧美國國家和軍隊的利益,以及馬歇爾的卓越才幹。
被玩弄於股掌之上的小中校還是不甘心於被如此發落的。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他給老同學寫了一封低聲下氣的信,懇請他收回成命:
“我懇請閣下收回對我的任命,讓我繼續留在現崗位上從事我的這項您認為我還算稱職的工作。這是我從軍36年來第一次向陸軍當局提出一點個人要求。36年來,我從來都是叫幹什麽就幹什麽,沒講過價錢;這次實在是迫不得已。我已經53歲了,當了16年中校;隻有在陸軍部隊繼續幹下去,才能獲得上校軍銜……
盡管馬歇爾如此苦苦相求,也未能打動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那岩石一般堅硬的心。
馬歇爾又求助於老上司,德高望重的潘興將軍。
潘興將軍對喬治·馬歇爾自然是十分垂青,否則也不會讓他當了6年隨從參謀。這是絕無僅有的。老將軍們對馬歇爾的才幹也是認可的。而且由於馬歇爾在一直幫助潘興整理回憶錄,潘興十分感謝。他時常後悔,當初自己怎麽沒有更快地提拔馬歇爾呢?
現在馬歇爾求到自己了,當然是義不容辭。他認為憑著自己在麥克阿瑟跟前的威望,辦這麽點兒小事不成問題。
偏偏麥克阿瑟硬是不買帳。潘興好話說盡,麥克阿瑟始終不肯改變初衷。最後兩個人以一聲冷淡的“再見”掛上了電話!
潘興碰了一鼻子灰,大為惱火。他決心要和麥克阿瑟鬥一鬥。
老將軍鄭重其事地給羅斯福總統和陸軍部長德恩各寫了一封親筆信,盛讚馬歇爾中校的才華,並強烈要求提升他為準將。
潘興的巨大威望使兩個收信人都對馬歇爾給予充分重視。總統特意交給陸軍部長一份《備忘錄》,要他研究一下潘興將軍建議的可行性。
然而三個人的努力都被麥克阿瑟一句搪塞的話敷衍過去,馬歇爾的人生努力未能奏效。他垂頭喪氣地去上任了。
馬歇爾夫人曾談到他在芝加哥頭幾個月的情況時說:“喬治愁容滿麵,這是我過去從未見過的,自那以後也很少見。”
當時,馬歇爾幾乎認為,這就是他陸軍生涯的終結。
和巴頓一樣,馬歇爾並沒有因為失意而丟棄工作,他依然把國民警衛師的工作辦得有聲有色。他在準備著。
有一句話講得很對,機遇隻偏愛有準備的頭腦,也隻有有準備的頭腦才能抓住機遇。
馬歇爾的機會終於來了!
麥克阿瑟任期已滿,被派到了菲律賓。現任參謀長馬林·克雷格也是潘興將軍的人,陸軍部長德恩不忘老上司的委託,把馬歇爾調回陸軍,擔任旅長,並提升他為準將。
1937年,克雷格任命馬歇爾為陸軍部作戰計劃處處長,不久,又提升他為陸軍副參謀長。1938年,克雷格任職期滿,他向總統推薦馬歇爾出任總參謀長。
這匹黑馬的出現,也使德拉姆將軍整治巴頓的計劃中途夭折。他就是後來的喬治·馬歇爾將軍!
馬歇爾?是在一戰中與巴頓交往的那個默默無聞的馬歇爾中校嗎?他交了什麽鴻運,竟然一下子超過德拉姆而坐上了陸軍的頭把交椅呢?他的上台對巴頓又有什麽影響呢?
馬歇爾即使是在一戰後的和平時期仍在為自己的軍人生涯而努力奮鬥著。從1924年結束給潘興參謀長做隨從參謀的職務之後,他被派往中國,任駐中國天津的第15步兵團執行官。在任職期滿之後,馬歇爾調往陸軍軍事學院擔任教官。在沒有其他工作可供選擇的情況下,馬歇爾隻好再度離開了他最熱愛的部隊工作。不久之後,他又接到了新的任命,要他擔任喬治亞州本寧堡步兵學校副校長。在那裏他度過了大蕭條時期的5年時光。他和巴頓一樣,渴望在任職期滿之後再擔任一個比較合適的職務。後來他被調到斯克利文堡擔任營長。
1933年,馬歇爾已經53歲了,他希望自己能留在陸軍中得到進一步提升。然而陸軍參謀長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給他的一紙調令,使馬歇爾完全失望了。
調令的內容是這樣的:鑑於馬歇爾在斯克利文堡的傑出貢獻,決定派遣其到伊利諾斯州擔任國民警衛師師長一職。麥克阿瑟在給馬歇爾的信中還說,那裏要求派“陸軍中最好的中校”,因此才考慮到了馬歇爾。信中還告知馬歇爾可得到優厚的薪金。
可為什麽馬歇爾會失望呢?
原來國民警衛師並不是美國正規軍,它隻是一個維護治安的地方部隊。一個正規軍的軍官要是調到這裏,陸軍就再也不會考慮他的升遷了。麥克阿瑟怎麽會這麽做呢?
馬歇爾和麥克阿瑟同齡,同年入伍,都是17歲進入軍校學習,畢業後都是從少尉起步。但馬歇爾卻沒有麥克阿瑟那麽優越的環境和家庭背景,在從軍的道路上磕磕絆絆。當他在利文沃恩堡步騎兵學校的同班同學麥克阿瑟已當上了美國陸軍參謀長這一要職時,馬歇爾仍在美國一個小城鎮裏充當一名小小的中校。
然而,麥克阿瑟的掌權並未能使馬歇爾的生活有什麽向好的方麵轉變的傾向,反之,卻使馬歇爾的境遇雪上加霜了。
這都根源於麥克阿瑟那狹獈的報復心理。為了報在學校中被馬歇爾壓了一頭的怨恨,為了報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使他失去占領色當這一光榮任務的深仇,麥克阿瑟完全不顧美國國家和軍隊的利益,以及馬歇爾的卓越才幹。
被玩弄於股掌之上的小中校還是不甘心於被如此發落的。他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他給老同學寫了一封低聲下氣的信,懇請他收回成命:
“我懇請閣下收回對我的任命,讓我繼續留在現崗位上從事我的這項您認為我還算稱職的工作。這是我從軍36年來第一次向陸軍當局提出一點個人要求。36年來,我從來都是叫幹什麽就幹什麽,沒講過價錢;這次實在是迫不得已。我已經53歲了,當了16年中校;隻有在陸軍部隊繼續幹下去,才能獲得上校軍銜……
盡管馬歇爾如此苦苦相求,也未能打動道格拉斯·麥克阿瑟將軍那岩石一般堅硬的心。
馬歇爾又求助於老上司,德高望重的潘興將軍。
潘興將軍對喬治·馬歇爾自然是十分垂青,否則也不會讓他當了6年隨從參謀。這是絕無僅有的。老將軍們對馬歇爾的才幹也是認可的。而且由於馬歇爾在一直幫助潘興整理回憶錄,潘興十分感謝。他時常後悔,當初自己怎麽沒有更快地提拔馬歇爾呢?
現在馬歇爾求到自己了,當然是義不容辭。他認為憑著自己在麥克阿瑟跟前的威望,辦這麽點兒小事不成問題。
偏偏麥克阿瑟硬是不買帳。潘興好話說盡,麥克阿瑟始終不肯改變初衷。最後兩個人以一聲冷淡的“再見”掛上了電話!
潘興碰了一鼻子灰,大為惱火。他決心要和麥克阿瑟鬥一鬥。
老將軍鄭重其事地給羅斯福總統和陸軍部長德恩各寫了一封親筆信,盛讚馬歇爾中校的才華,並強烈要求提升他為準將。
潘興的巨大威望使兩個收信人都對馬歇爾給予充分重視。總統特意交給陸軍部長一份《備忘錄》,要他研究一下潘興將軍建議的可行性。
然而三個人的努力都被麥克阿瑟一句搪塞的話敷衍過去,馬歇爾的人生努力未能奏效。他垂頭喪氣地去上任了。
馬歇爾夫人曾談到他在芝加哥頭幾個月的情況時說:“喬治愁容滿麵,這是我過去從未見過的,自那以後也很少見。”
當時,馬歇爾幾乎認為,這就是他陸軍生涯的終結。
和巴頓一樣,馬歇爾並沒有因為失意而丟棄工作,他依然把國民警衛師的工作辦得有聲有色。他在準備著。
有一句話講得很對,機遇隻偏愛有準備的頭腦,也隻有有準備的頭腦才能抓住機遇。
馬歇爾的機會終於來了!
麥克阿瑟任期已滿,被派到了菲律賓。現任參謀長馬林·克雷格也是潘興將軍的人,陸軍部長德恩不忘老上司的委託,把馬歇爾調回陸軍,擔任旅長,並提升他為準將。
1937年,克雷格任命馬歇爾為陸軍部作戰計劃處處長,不久,又提升他為陸軍副參謀長。1938年,克雷格任職期滿,他向總統推薦馬歇爾出任總參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