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對部隊士氣低落的抱怨,也使華盛頓方麵對他本人的士氣是否高昂產生了懷疑。顯然,麥克阿瑟認為,除非擴大戰爭,否則就隻有撤出朝鮮;不撤出朝鮮,就會麵臨"重大損失"。艾奇遜稱他的這份電報是一封遺書,其用心之一,是在形勢一旦惡化時為自己開脫一切責任,其二是向華盛頓施加最大壓力,迫使其接受擴大戰爭的建議。杜魯門看了這份電報也"深感不安":它表明麥克阿瑟完全不想執行他的命令。但在1月12日舉行的國家安全會議上,杜魯門仍充滿幻想地認為:"如果給麥克阿瑟以有關政治和外交政策的最新知識,他一定會理解華盛頓的真正意圖。"於是,會議決定採取三種方式同時做麥克阿瑟的工作,即由總統直接寫信向他闡明美國的政策,由參謀長聯席會議再發一個指示"勸說"他執行命令,由陸、空參謀長柯林斯和範登堡親自前往東京做解釋工作。


    12日當天,參謀長聯席會議的電報就發給了麥克阿瑟,指示他在下令撤軍前有必要再爭取一些時間,"以便同參加韓戰的聯合國成員國在外交和軍事上進行磋商";除非由於軍事需要,"確實迫不得已",否則不應放棄朝鮮,而應"實實在在地最大限度地"打擊共產黨軍隊。"這對於美國在世界上的威信,對於聯合國和北約組織的前途,以及對於努力在亞洲組織的反共抵抗運動,都是同樣重要的"。總之,要盡可能堅守,堅守無望才可考慮撤到日本。


    14日,杜魯門的信件以電報形式傳到東京。信中列舉了十條理由,說明在朝鮮盡可能堅持下去所能達到的政治目的,其中主要有:它可以使自由世界圍繞它動員起來以對抗蘇聯的威脅;降低被誇大了的共產黨中國在政治和軍事上的威望;為在中國內部和外部組織非共產黨抵抗運動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直接援助;履行對韓國所承擔的義務以向全世界表明美國友誼的重要性;有利於日本以後的安全地位;鼓舞麵臨共產黨勢力威脅的國家堅定地與其作鬥爭;促進西方各國加強其防衛力量;鞏固對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具有不可估量價值的自由世界聯合陣線。杜魯門最後強調,以現有兵力"要繼續進行這樣的抵抗,在軍事上也許是不可能的……但重要的是,我們應向全世界表明,在最壞的情況下,即使我們被迫撤出朝鮮,這種撤離也隻是出於軍事上的需要,我們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將不會接受這種結果,直到侵略行為被糾正為止"。至於擴大作戰區域的問題,他表示要"審慎行事"。


    麥克阿瑟看了這封信後,似乎領悟了其中的含義。他對手下人宣布說:"先生們,這封信終於解決了我們是否撤出朝鮮的問題。沒有撤軍一說了。"同時他致電華盛頓,"我們一定盡最大努力去執行"抵抗任務。


    第二天,柯林斯和範登堡到達東京。麥克阿瑟向他們宣讀了杜魯門的信,並說他理解這封信下達了"永久"留在朝鮮的"指示"。柯、範二人則把1月12日參謀長聯席會議批準的在形勢惡化時所要採取的行動方案轉達給麥克阿瑟,這更加強了他對杜魯門信件的片麵理解,以為華盛頓方麵已在考慮擴大戰爭的可能性。


    隨後,柯、範二人對朝鮮戰場進行了實地考察。他們同李奇微及其下屬軍官和士兵們進行了接觸,發現士氣並不像麥克阿瑟所說得那樣令人擔心。李奇微向他們保證說,他對第8集團軍"能完成自己的任務是深信不疑的",並已開始了代號為"狼狗行動"的有限攻勢。回到東京,柯林斯馬上給華盛頓發了一份緊急報告。該報告稱,在李奇微領導下,第8集團軍狀況良好,士氣令人十分振奮,目前尚未出現怨天尤人、鬥誌瓦解的現象,而且正準備嚴厲抗擊任何大規模的進攻。這份報告如同一針強心劑,立即使華盛頓感到歡欣鼓舞,如釋重負。在1月17日舉行的國家安全會議上,參謀長聯席會議於12日提交的那項方案未獲批準,被擱置一邊了。從此,華盛頓方麵對麥克阿瑟更加不信任了。他們直接從李奇微那裏獲取信息,而使麥克阿瑟成了一個被架空了的董事會主席式的人物。


    1月25日,李奇微利用中朝軍隊休整之機,在迅速調整部署後發起代號為"霹靂行動"的大規模試探性進攻。10天後,這一行動又發展成代號為"霹靂圍剿"的大規模持續進攻。李奇微吸取了以往分兵冒進的教訓,為防止部隊被分割包圍而採用互相靠攏、齊頭並進、穩紮穩打的戰法,以及始終保持接敵的"磁性戰術"和實施密集火力突擊的"火海戰術",與中朝軍隊打消耗戰,逐步向前推進。到2月10日,西線部隊已進至漢江南岸一線,並占領仁川和永登浦等地;東線部隊則進至砥平裏和橫城以北地區。為粉碎"聯合國軍"的進攻,中朝軍隊於2月11一16日對砥平裏和橫城地區突出之敵實施了反擊,隨後轉入運動防禦。


    這期間,麥克阿瑟曾兩度赴前線視察。2月20日,他再次前往原州會晤李奇微。在那裏,李奇微向他匯報了兩天前製訂的繼續向北推進的"屠夫行動"計劃。麥克阿瑟二話沒說就批準了該計劃,並當著李奇微的麵向記者們宣布:"我剛剛下令恢復攻勢。"這種貪他人之功為己有、"在公眾麵前自我炫耀"的做法,大大刺傷了李奇微的自尊心,使他感到震驚和不快。他寫道:"不用說,總司令和總司令部的參謀人員從未發布過任何有關這次作戰的命令……無論其本人還是其參謀人員在屠夫行動計劃的構想或擬製過程中未起過任何作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二戰將帥傳-桀驁不馴:麥克阿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傅雁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傅雁南並收藏二戰將帥傳-桀驁不馴:麥克阿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