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軍喋血,一心死守,苦戰四十八天,最後傷亡殆盡,陣地全毀,衡陽被日 軍攻陷。


    日軍陷衡陽後,為了打通“西南大陸交通線”,以維持其對中南半島的 運輸,並破壞國民黨西南空軍基地,以減少其空軍威脅,又糾集十五萬兵力,


    沿湘桂路及西江迄邕龍線,北東南三個方麵,以大弧形分途進犯桂柳。1944 年 10 月,日軍用五個師團的兵力,齊頭並進,突破桂林外圍陣地。11 月 4


    日,日軍使用毒氣猛攻城南七星岩陣地,雙方死亡枕藉,陣地被突破。至 8 日夜,在國民黨守軍浴血抵抗、寸土必爭之後,桂林陷落。由西江西進和邕


    龍北犯的日軍,在連陷懷集、梧州、容縣、南平、南寧、遷縣等地之後,直 撲柳州。11 月 6 日,柳州陷落。


    麵臨上述的軍事態勢,蔣介石又將他的部隊的戰鬥序列作了重新調整。 他自己仍兼陸海空軍大元帥、軍委會委員長,由何應欽任參謀總長。下分十


    個戰區,即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代);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 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第六戰區,司令


    長官孫連仲;第七戰區,司令長官餘漢謀;第八戰區,司令長官朱紹良,第 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第十戰區,司令長官李品仙,冀察戰區,總司令高


    樹勛。十個戰區外旯設駐印軍。同時,為了連繫盟軍對日軍轉移攻勢,蔣介


    1 《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下冊第 815 頁。


    石還特地設立中國陸軍總司令部於昆明,負責西南各戰區諸部隊統一指揮及 整訓。總司令由何應欽兼任,下轄遠征軍衛立煌部、黔桂湘邊區湯恩伯部、


    第四戰區張發奎部、滇越邊區盧漢部及社聿明、李玉堂兩個集團軍,共二十 八個軍、八十個師。此時史迪威公路業已開放,美國的武器及作戰物資,可


    大量輸入,預計有三十六個步兵師可得美械裝備及充分的炮兵火力,對反攻 各部隊的後勤設備,亦大加改善,一時士氣大振。當時為了適應將來攻勢作


    戰需要起見,又將所轄兵力縮編為四個方麵軍,即第一方麵軍,司令官盧漢; 第二方麵軍,司令官張發奎,第三方麵軍,司令官湯恩伯,第四方麵軍,司


    令官王耀武。另在昆明設防守司令部,司令杜幸明。總部還有三個軍加二個 師、四個炮兵團、一個通訊兵團、一個憲兵團的直轄部隊。1945 年元旦,蔣


    介石在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中也不得不認承 1944 年“為危險最大而憂患最深的 一年”。他說:“敵人侵豫犯湘,審擾桂柳,猖獗盲進,在最深入的時候,


    侵犯到貴州境年的獨山。我們在這八個月來,國土喪失之廣,戰地同胞流離 痛苦之深,國家所受的恥辱之重,實在是第二期抗戰史中最堪悲痛的一頁。”


    進入 1945 年後,主要會戰有三次。1945 年 3 月,日軍為確保平漢南段 交通,企圖破壞國民黨陝南豫西空軍基地,在豫鄂各地集結七萬多兵力,向


    西蠢動。鄂北方麵,日軍由荊門北竄,陷宜城、南漳,攻占襄陽,並以一部 西迸,威脅老河口。豫南方麵,日軍由沙河店、舞陽、葉縣、魯山分兵三路


    進犯,連陷南召、方城、南陽、鄧縣,進撲老河口。在日軍進犯途中,國民 黨第五戰區和第一戰區的部隊進行過多次激戰,逐次消耗日軍。之後,又協


    力反攻,先後收復南漳、襄陽、樊陽,擊潰由鄂北前進的日軍,反攻老河口, 在西峽口、長水鎮各地,阻擊豫南日軍的西進。“計是役作戰經七十二日(三


    月二十一口至五月三十一日),斃敵一五七六○人”1。在豫西鄂北會戰的末 期,湘桂的日軍為鞏固其湘桂、粵漢路的交通,並阻止國民黨軍隊反攻準備,


    在全縣、東安、邵陽、湘潭各地集結八萬兵力,於 4 月初旬,分三路向湘西 進犯。先是第四方麵軍王耀武部在武岡、江口、新化一帶進行堅強抵抗,挫


    日軍於雪峰山;第十集團軍玉敬久部於寧鄉、益陽一帶阻擊由湘譚前進的日 軍,並牽製其行動,繼由第三方麵軍湯恩伯部進出武陽攻擊日軍的側背。5 月 8


    日,國民黨空軍協助全線反攻,對日軍施行鉗形攻勢,將日軍分別包圍, 予以殲滅,至 6 月 2 日完全恢復原態勢。蔣介石對王耀武所部傳令嘉獎。日


    軍經湘西會戰的挫敗,在中國大陸上遂一蹶不振。是時盟軍已攻占琉磺琉球 諸島,日本本土日形危急。於是蔣介石下令開始東南戰場的反攻。張發奎的


    第二方麵軍一部出都陽山脈,奪取邕寧,湯恩伯的第三方麵軍一部沿柳宜路 直取柳州,主力沿桂穗路越城嶺山脈攻略桂林。日軍望風披靡,國民黨軍於


    6 月 27 日克邕寧,繼收復柳州、桂林諸重鎮,進展七百餘公裏。 從武漢失守到抗戰勝利這近六年的時間,蔣介石的抗戰是不如武漢失守


    前那樣比較努力,但自始至終在堅持抗戰,廣大國民黨愛國官兵是熱血奮戰,


    前仆後繼,給日軍的進犯以極大的消耗,直至爭取抗戰的勝利。


    1 何應欽:《八年抗戰之經過》。


    第三節 蔣介石同汪精衛的分歧


    一、汪精衛投降日本建立偽政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蔣介石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揚樹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揚樹標並收藏蔣介石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