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蔣介石命令宋哲元抵抗


    “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消息沒有馬上傳到廬山。“七月七日日軍 攻戰盧溝橋,山中問信較遲,於九日以後始悉其便概。”1這時蔣介石採取的


    總對策是“不屈服不擴大之方針”2。


    事先,日軍在華北的挑釁行動日益露骨。日軍以北平郊外的盧溝橋附近 為演習場所,逐日不斷地訓練、示威,更且計劃以由豐臺到盧溝橋一帶的六


    十多公頃土地建造飛機場,執拗不休地要求中國方麵賣給這塊土地,由於中 國方麵不予理采,日軍就一方麵向中國地方行政當局施壓力,一方麵更增加


    了在盧溝橋一帶挑釁演習的頻度。最初演習不過是每月或半月一次,後來漸 漸增加到三天或五天一次;最初用虛彈射擊,後來改用實彈射擊;最初是白


    晝演習,後來是夜間演習。演習部隊有幾次竟要求穿過宛平縣城,都被中國 守軍嚴厲拒絕。這些情況,在“七七”前嚴寬發給何應欽的密電中談及:“盧


    1 《苦笑錄》第 253 至 254 頁。


    1 《陳布雷回憶錄》(二)第 68、69 頁。


    2 《陳布雷回憶錄》(二)第 68、69 頁。


    1 《陳布雷回憶錄》(二)第 69 頁。


    2 《陳布雷回憶錄》(二)第 69 頁。


    溝橋、長辛店、回龍橋、平漢線上附近日軍實彈演習約一周,鄉民甚恐。” 事變一發生,嚴寬又馬上兩次密電何應欽轉蔣介石:“日軍在盧溝橋實彈演


    習、示威多日。陽夜,日軍強迫入市,遂與我馮師駐盧一營發生衝突,現正 在對峙中。”“1.紹文、治安談:昨夜日軍強迫侵入盧溝橋鎮,遂與我師駐


    盧部隊發生衝突。現檢查我軍死傷 180 餘名。刻日軍企圖侵入盧鎮,要求我 軍退出。秦謂:‘盧鎮絕不能退出。’刻正在對峙中。2.秦談:日軍示威多


    日,此次在盧發生衝突,係日軍有計劃行動。3.我軍士氣極盛。”


    7 月 9 日,蔣介石馬上給當時的第二十六路軍總指揮孫連仲和二十九軍 軍長、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宋哲元分頭髮了密電。給孫連仲的電報說:“希


    即由平漢路方麵派兩師,即向石家莊或保定集中。至車輛等事,徑與經扶主 任商洽可也。”給宋哲元的電報說:“此間已派孫仿魯兩師向石家莊集中,


    希兄速回保定指揮可也。”1當時宋哲元住在山東老家樂陵,他對蔣介石、對 日本、對救亡都有兩麵性。對蔣介石,他是一麵保持上下級關係,一麵又行


    使自治,例如在用人、行政、關稅、鹽稅、統稅等都歸自己支配,成為獨立 化的政權。對日本,他是一麵妥協,一麵敷衍,碰到最大問題就推到南京政


    府去解決。對救亡,他是一麵反共,一麵主張“槍口不對內”;一麵不敢公 開鎮壓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救亡運動,一麵反對在冀察兩省舉行抗日遊行示


    威,他所領導的二十九軍將士在當時是奮起反擊日軍入侵。這是為什麽呢? 一是形勢所迫。救亡這是大勢所趨,任何人也阻攔不住,中國共產黨在二十


    九軍教導團進行了抗日工作,黨領導下的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發動學生展開 抗日救亡運動,支持二十九軍保衛華北,二十九軍演習時,北平學生到部隊


    去慰問並宣傳抗日道理,以激發二十九軍官兵的抗日情緒。二是地勢所迫。 當時北平外圍敵人的態勢是這樣:東北麵,北寧路沿線西起豐臺東至北海關,


    均有日軍駐防;東麵,有完全聽命於日軍的冀東偽組織——“冀東防共自治 政府”,北麵,有在熱河集結的敵偽軍:西北麵,有日軍收買的李守信、王


    英等土匪部隊。僅有北平的西南麵,為二十九軍駐防。所以,盧溝橋是北平 的唯一門戶。二十九軍掌握了這個據點,就進可以攻,退可以守,而一旦被


    日軍所掌握,則北平就變成了一座孤立無援的死城。鑑於上述形勢與地勢, 所以日軍一進犯盧溝橋,二十九軍就起來抗擊。宋哲元一接到蔣介石的電報


    後立即回電說:“職決遵照鈞座‘不喪權、不失土’之意旨,誓與周旋。倘 中樞大戰準備完成,則固囿民心理夙夜禱企者也。”7 月 10 日,蔣介石又兩


    次往樂陵發電報給宋哲元:“務望在此期間,從速構築預定之國防線工事, 星夜趕築,如限完成為要。”


    “‘守土應具決死決戰之決心與積極準備之精神應付。至談判,尤須防 其奸狡之慣技,務期不喪絲毫主權為原則。吾兄忠直亮節,中所素稔。此後


    尚希共為國家民族前途互勉。”11 日,宋哲元由樂陵到了天津。12、13、16、


    17、18、22、23、24、26、27 和 28 日蔣介石先後十一次致電宋哲元。12 日


    致電宋哲元,說明中央不屈服、不擴大的方針,命令他就地抵抗。13 日當日 本發表出兵華北的聲明後即致電宋哲元說:“盧案必不能和平解決。無論我


    方允其任何條件,而其目的則在以冀察為不駐兵區域與區域內組織用人皆得 其同意,造成第二冀東。若不做到此步,則彼得寸進尺,決無已時。中央已


    決心運用全力抗戰,寧為玉碎,毋為瓦全,以保持我國家之人格。”同時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蔣介石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揚樹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揚樹標並收藏蔣介石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