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被拘禁,直至 1949 年 9 月,蔣介石在逃離大陸前,密令毛人鳳將其殺害。
對“西安事變”,蔣介石是很痛心的,他認為:“此次事變,為我國民 革命過程中一大頓挫。八年剿匪之功,預計將於二星期(至多一個月)可竟
全功者,幾乎隳於一旦。而西北國防交通、經濟建設,竭國家社會數年之心 力,經營敷設,粗有規模,經此變亂,損失難計。欲使地方秩序、經濟信用
恢復舊觀,又決非咄嗟可辦。質言之:建設進程,至少要後退三年。可痛至 此!”1蔣介石在這裏是講準了一點,即他的“剿匪”是受到了“頓挫”,逼
使他走上抗日的路。蔣自己也表示:“今後我絕不剿共。”所以,“西安事 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1 蔣介石,《西安半月記》。
第四章 蔣介石的抗戰、妥協和反共
第一節 蔣介石決定抗日
一、“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的態度開始有限度的變化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於 1937 年 1 月 2 日由南京乘飛機去奉 化老家溪口靜加療治。“居溪口一月,寓慈庵”。2 月 2
日,蔣介石由溪口 到杭州受 x 光的檢查,以療治他在西安事變越牆時所受背上的跌傷。9 日, 他趕赴上海,就某骨科專家用夾骨的療法,以醫治他的脊骨。12
日,他飛往 南京,籌備中央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在這段期間,蔣介石對“剿共”和抗 日問題上的態度已有顯著變化。1937 年 1
月,國民黨軍隊已中止了“剿匪”, 撤銷設於西安的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另設軍事委員會西北行營,任命顧祝同 為行營主任。1 月 31
日,顧祝同直接打電話向蔣介石報告了“周恩來要求派 代表來,其意在協商共軍接受政府收編事宜”。蔣介石回答說:“在政府立
場,姑且每月支付二、三十萬元軍費,由楊虎城間接頒發,共軍番號暫時照 舊,其駐軍地點及收編事宜,視情況再作商量,”但是,反共這一點,蔣介
石始終沒有放棄。他在 2 月 8 日給顧祝同關於徵求共產黨的同意的指示中說:
“最要注意之一點,不在形式之統一,而在精神實質上統一;一國之中,決 不能有性質與精神不同之軍隊。簡言之,要其共同實行三民主義,不作赤化
宣傳工作。若在此點同意,則其他當易商量。如彼與兄1麵談,可以此言切實 直告。蓋以總理與越飛共同聲明2中,越飛已承認中國不能施行共產主義,而
贊成三民主義也。”這個時候,蔣介石的態度最集中地反映在他 2 月 5 日的 日記上。在這一天的日記中,他說當時五項方針:“一、對內避免內戰。然
一遇內亂,即不放棄戡亂安內之責。二、政治、軍事仍應漸進,由近及遠, 預定三年至五年內為統一時間。三、不說排日,而說抗戰。四、加強軍隊之
訓練。五、分省物色品行方正之人才。”
1937 年 2 月 15 日,國民黨召開了中央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五屆三中 全會)。會前,在 2 月 10
日,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國共兩黨的重新合作,致電 國民黨三中全會,提出五項要求和四項保證。在三中全會上,國民黨各派展 開了劇烈的爭論。15
日,宋慶齡、何香凝、馮玉祥等在會上提出了“恢復孫 中山先生手訂的三大政策案”。提案說:“近半年來,迭接中國共產黨致我
黨中央委員會書函通電,屢次提議國共合作,聯合抗日,足證團結禦侮已成 國人一致之要求。”“應乘此機會恢復總理三大政策,以救黨國於危亡,以
竟革命之功業。”18 日,宋慶齡以《實行孫中山的遺囑》為題在會上發表演 說。她首先斥責了患有恐日病的國民黨政客汪精衛等。她指出,為了抗日,
必須實行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停止內戰,團結包括共產黨在內的全國抗日力 量。她又駁斥了“抗日必先剿共”的濫調。她說:“這是多麽荒謬!我們要
先打斷一隻手臂之後再去抗日嗎?”宋慶齡等的提案,在會上是被通過,但 不準發表。馮玉祥在回憶中說:“到了二月十五日,國民黨開三中全會,何
1 這裏的”彼”指周恩來,“兄”指顧祝同。
2 “共同聲明”是指 1923 年 1 月蘇俄特命全權大使越飛到達上海與孫中山會晤,1 月 26 日發表了《孫文越 飛宣言》。
香凝女士來到南京,要提恢復中山手訂的聯蘇、容共、擁護農工的三大政策。 我看見提案上,孫夫人宋慶齡和廖夫人何香凝都簽了名,我也簽了名。??
那一次簽名的人共有十三人。把那個案提到大會,就有說:‘還是把三大政 策都擴大為好,就更成了聯絡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國家,聯合各黨各派,聯
合各階級:工、農、商、學、兵。’??案子通過了,不許發表。”1相反地, 在會上通過了《關於根除赤禍之決議案》,以答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五項要
求和四項保證。此案提出了“目前最低限度之辦法”四條:“第一,一國之 軍隊,必須統一編製,統一號令,方能收指臂之效,斷無一國家可許主義絕
對“西安事變”,蔣介石是很痛心的,他認為:“此次事變,為我國民 革命過程中一大頓挫。八年剿匪之功,預計將於二星期(至多一個月)可竟
全功者,幾乎隳於一旦。而西北國防交通、經濟建設,竭國家社會數年之心 力,經營敷設,粗有規模,經此變亂,損失難計。欲使地方秩序、經濟信用
恢復舊觀,又決非咄嗟可辦。質言之:建設進程,至少要後退三年。可痛至 此!”1蔣介石在這裏是講準了一點,即他的“剿匪”是受到了“頓挫”,逼
使他走上抗日的路。蔣自己也表示:“今後我絕不剿共。”所以,“西安事 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
1 蔣介石,《西安半月記》。
第四章 蔣介石的抗戰、妥協和反共
第一節 蔣介石決定抗日
一、“西安事變”後蔣介石的態度開始有限度的變化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蔣介石於 1937 年 1 月 2 日由南京乘飛機去奉 化老家溪口靜加療治。“居溪口一月,寓慈庵”。2 月 2
日,蔣介石由溪口 到杭州受 x 光的檢查,以療治他在西安事變越牆時所受背上的跌傷。9 日, 他趕赴上海,就某骨科專家用夾骨的療法,以醫治他的脊骨。12
日,他飛往 南京,籌備中央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在這段期間,蔣介石對“剿共”和抗 日問題上的態度已有顯著變化。1937 年 1
月,國民黨軍隊已中止了“剿匪”, 撤銷設於西安的西北剿匪總司令部,另設軍事委員會西北行營,任命顧祝同 為行營主任。1 月 31
日,顧祝同直接打電話向蔣介石報告了“周恩來要求派 代表來,其意在協商共軍接受政府收編事宜”。蔣介石回答說:“在政府立
場,姑且每月支付二、三十萬元軍費,由楊虎城間接頒發,共軍番號暫時照 舊,其駐軍地點及收編事宜,視情況再作商量,”但是,反共這一點,蔣介
石始終沒有放棄。他在 2 月 8 日給顧祝同關於徵求共產黨的同意的指示中說:
“最要注意之一點,不在形式之統一,而在精神實質上統一;一國之中,決 不能有性質與精神不同之軍隊。簡言之,要其共同實行三民主義,不作赤化
宣傳工作。若在此點同意,則其他當易商量。如彼與兄1麵談,可以此言切實 直告。蓋以總理與越飛共同聲明2中,越飛已承認中國不能施行共產主義,而
贊成三民主義也。”這個時候,蔣介石的態度最集中地反映在他 2 月 5 日的 日記上。在這一天的日記中,他說當時五項方針:“一、對內避免內戰。然
一遇內亂,即不放棄戡亂安內之責。二、政治、軍事仍應漸進,由近及遠, 預定三年至五年內為統一時間。三、不說排日,而說抗戰。四、加強軍隊之
訓練。五、分省物色品行方正之人才。”
1937 年 2 月 15 日,國民黨召開了中央執行委員會全體會議(五屆三中 全會)。會前,在 2 月 10
日,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國共兩黨的重新合作,致電 國民黨三中全會,提出五項要求和四項保證。在三中全會上,國民黨各派展 開了劇烈的爭論。15
日,宋慶齡、何香凝、馮玉祥等在會上提出了“恢復孫 中山先生手訂的三大政策案”。提案說:“近半年來,迭接中國共產黨致我
黨中央委員會書函通電,屢次提議國共合作,聯合抗日,足證團結禦侮已成 國人一致之要求。”“應乘此機會恢復總理三大政策,以救黨國於危亡,以
竟革命之功業。”18 日,宋慶齡以《實行孫中山的遺囑》為題在會上發表演 說。她首先斥責了患有恐日病的國民黨政客汪精衛等。她指出,為了抗日,
必須實行孫中山的三大政策,停止內戰,團結包括共產黨在內的全國抗日力 量。她又駁斥了“抗日必先剿共”的濫調。她說:“這是多麽荒謬!我們要
先打斷一隻手臂之後再去抗日嗎?”宋慶齡等的提案,在會上是被通過,但 不準發表。馮玉祥在回憶中說:“到了二月十五日,國民黨開三中全會,何
1 這裏的”彼”指周恩來,“兄”指顧祝同。
2 “共同聲明”是指 1923 年 1 月蘇俄特命全權大使越飛到達上海與孫中山會晤,1 月 26 日發表了《孫文越 飛宣言》。
香凝女士來到南京,要提恢復中山手訂的聯蘇、容共、擁護農工的三大政策。 我看見提案上,孫夫人宋慶齡和廖夫人何香凝都簽了名,我也簽了名。??
那一次簽名的人共有十三人。把那個案提到大會,就有說:‘還是把三大政 策都擴大為好,就更成了聯絡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國家,聯合各黨各派,聯
合各階級:工、農、商、學、兵。’??案子通過了,不許發表。”1相反地, 在會上通過了《關於根除赤禍之決議案》,以答覆中國共產黨提出的五項要
求和四項保證。此案提出了“目前最低限度之辦法”四條:“第一,一國之 軍隊,必須統一編製,統一號令,方能收指臂之效,斷無一國家可許主義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