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命財產,直接間接由戰爭而受之損失,何可勝計,國家財富之耗喪,更 無論矣。??凡此空前重大之犧牲,悉為此次統一和平之代價。”怎麽來完
成訓政時期的任務呢?蔣介石認為必須“對於訓政之理論,應有正確之了 解”。他說:“綜察現在統治世界各國之政府,雖形式互殊,而其理論之立
場,大要除傳統的君權神聖說不必計議外,約可概分為三,而主張黨治者有 其二。”接著,蔣介石詳細地論述了他的看法:“第一,法西斯蒂之政治理
論,本超象主義之精神,依國家機體學說為根據,以工團組織為運用。認為 國家為至高無上之實體,國家得要求國民任何之犧牲,為民族生命之綿延,
非以目前福利為準則,統治權乃與社會並存,而無後先,操之者即係進化階 段中統治最有效能者。國家主權,既為神聖,縱橫發展,遑恤其他,國際上
之影響,是否合於大同原則,不待智者而知。第二,共產主義之政治理論, 以唯物史觀為立場,依定命主義作推論。認為國家及統治權係階級合為一體,
以為昔者由資產階級據為己有,今則無產階級亦當據為己有,以消滅其他階 級,待其他階級消滅盡淨,乃可同躋於共產社會,國家亦即從此消滅。故以
一黨當政之國家,而階級鬥爭,反更殘酷,消滅反對者之過程,雖列寧亦難 為之預期,但斷其不久。此種殘酷手段,尤不適於中國產業落後情形及中國
固有道德,中國亦無需乎此,可斷言也。第三,自由民治主義之政治理論, 本以個人主義為出發點,附以天賦人權之說,持主權屬於全民之論,動以個
人自由為重。英美民治,本長期演進之歷史,人民習於民權之運用,雖有時 不免生效能遲鈍之感,然亦可以進行。若在無此項歷史社會背景之國家行之,
則義大利在法西斯蒂黨當政以前之紛亂情形,可為借鑑,聯邦會議政治之弱 點,已充分暴露,而於論者以疑難,自由必與責任並存,自由乃有意義,否
則發言盈庭,誰任其咎,此事之最可痛心者。”在分析比較了這三種主義之 後,蔣介石亮出了他的底牌,他說:“挽救迫不及待之國家危難,領導素無
政治經驗之民族,是非藉經過較有效能的統治權之施行不可。”又說:“今 日舉國所要求者,為有效能的統治權之行施,以達到解除民眾痛苦之目的。”
很顯然,蔣介石主張用“統治最有效能”的法西斯主義來治理中國,可以消 除已經出現的“非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征,明年不戰,使共產黨、軍
閥坐大於中原”。
會議通過了《訓政時期約法》,規定“訓政時期由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 大會代表國民大會行使中央統治權,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時,其職
權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行使之。”這樣,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政治體
製用國家大法的形式明文規定下來了。會議還通過了《昭告全國擁護和平統 一案》,聲稱這個決定是針對“軍閥餘孽及政治官僚”和紅軍的“破壞舉動”。
會議確定了所謂當前最緊要之工作是“撲滅赤匪”,為此發布了《剿滅赤匪 報告書》,說國民政府“已集中全力於剿除赤匪之工作,聚大軍於贛鄂等省,
努力痛剿,期於最短期內,徹底殲滅赤匪之毒禍”。可見,中原大戰後,蔣 介石已把圍攻紅軍作為重要任務。
國民會議開了十二天,最後由蔣介石致詞,向與會者提出了“鞏固統一 與完成建設”的六大要求。即鞏固統一於尊崇法治;確認民生為建國首要;
培養民族之毅力;推進教育之設施;安定地方秩序;完成地方自治。蔣介石 說,這六條的關鍵是第一條。而第一條的中心點是要全國人國“隻須以全力
維護約法之尊嚴”就可萬事俱成。
這次會議公然把法西斯主義作為國民黨治理國家的政治理論,從法製上 鞏固了蔣介石的統治。
二、法西斯主義在中國出現的社會基礎
法西斯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產物。當時一個宣傳法西斯主義的 刊物說:“歐戰以後,資本主義經濟恐怖逐漸擴大,資本主義就到了一個決
定沒落抑或再生的歧路,法西斯運動是在這種時期發生的。資本主義的恐慌, 不論在先進國或在後進國,產生國民經濟的不安,社會大眾的動搖,以及對
外鬥爭的激化等各種危機。社會主義的政黨和社會民主黨及共產黨的政治上 紛爭,擾亂全社會的組織秩序,結果法西斯運動就應運而生,排斥各派,恢
復秩序。”同樣地,法西斯主義在中國出現是有一定的社會基礎的。雖然不 能象中國宣傳法西斯主義刊物所吹噓的那樣“法西斯蒂的產生,純然由於社
會的需要,是社會自然產生的”,但也不能說成是某一個人或某一種刊物的 鼓吹就冒出地麵並轟動一時。這種社會基礎既有反動的,也有不是反動的。
歸結起來,有這樣四個情況:
一是“九一八”事變後,民族危亡使一些人感到要振興中國來抵抗日本 帝國主義的入侵。要振興中國靠什麽呢?他們認為要在中國推行法西斯主
成訓政時期的任務呢?蔣介石認為必須“對於訓政之理論,應有正確之了 解”。他說:“綜察現在統治世界各國之政府,雖形式互殊,而其理論之立
場,大要除傳統的君權神聖說不必計議外,約可概分為三,而主張黨治者有 其二。”接著,蔣介石詳細地論述了他的看法:“第一,法西斯蒂之政治理
論,本超象主義之精神,依國家機體學說為根據,以工團組織為運用。認為 國家為至高無上之實體,國家得要求國民任何之犧牲,為民族生命之綿延,
非以目前福利為準則,統治權乃與社會並存,而無後先,操之者即係進化階 段中統治最有效能者。國家主權,既為神聖,縱橫發展,遑恤其他,國際上
之影響,是否合於大同原則,不待智者而知。第二,共產主義之政治理論, 以唯物史觀為立場,依定命主義作推論。認為國家及統治權係階級合為一體,
以為昔者由資產階級據為己有,今則無產階級亦當據為己有,以消滅其他階 級,待其他階級消滅盡淨,乃可同躋於共產社會,國家亦即從此消滅。故以
一黨當政之國家,而階級鬥爭,反更殘酷,消滅反對者之過程,雖列寧亦難 為之預期,但斷其不久。此種殘酷手段,尤不適於中國產業落後情形及中國
固有道德,中國亦無需乎此,可斷言也。第三,自由民治主義之政治理論, 本以個人主義為出發點,附以天賦人權之說,持主權屬於全民之論,動以個
人自由為重。英美民治,本長期演進之歷史,人民習於民權之運用,雖有時 不免生效能遲鈍之感,然亦可以進行。若在無此項歷史社會背景之國家行之,
則義大利在法西斯蒂黨當政以前之紛亂情形,可為借鑑,聯邦會議政治之弱 點,已充分暴露,而於論者以疑難,自由必與責任並存,自由乃有意義,否
則發言盈庭,誰任其咎,此事之最可痛心者。”在分析比較了這三種主義之 後,蔣介石亮出了他的底牌,他說:“挽救迫不及待之國家危難,領導素無
政治經驗之民族,是非藉經過較有效能的統治權之施行不可。”又說:“今 日舉國所要求者,為有效能的統治權之行施,以達到解除民眾痛苦之目的。”
很顯然,蔣介石主張用“統治最有效能”的法西斯主義來治理中國,可以消 除已經出現的“非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征,明年不戰,使共產黨、軍
閥坐大於中原”。
會議通過了《訓政時期約法》,規定“訓政時期由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 大會代表國民大會行使中央統治權,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時,其職
權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行使之。”這樣,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政治體
製用國家大法的形式明文規定下來了。會議還通過了《昭告全國擁護和平統 一案》,聲稱這個決定是針對“軍閥餘孽及政治官僚”和紅軍的“破壞舉動”。
會議確定了所謂當前最緊要之工作是“撲滅赤匪”,為此發布了《剿滅赤匪 報告書》,說國民政府“已集中全力於剿除赤匪之工作,聚大軍於贛鄂等省,
努力痛剿,期於最短期內,徹底殲滅赤匪之毒禍”。可見,中原大戰後,蔣 介石已把圍攻紅軍作為重要任務。
國民會議開了十二天,最後由蔣介石致詞,向與會者提出了“鞏固統一 與完成建設”的六大要求。即鞏固統一於尊崇法治;確認民生為建國首要;
培養民族之毅力;推進教育之設施;安定地方秩序;完成地方自治。蔣介石 說,這六條的關鍵是第一條。而第一條的中心點是要全國人國“隻須以全力
維護約法之尊嚴”就可萬事俱成。
這次會議公然把法西斯主義作為國民黨治理國家的政治理論,從法製上 鞏固了蔣介石的統治。
二、法西斯主義在中國出現的社會基礎
法西斯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的產物。當時一個宣傳法西斯主義的 刊物說:“歐戰以後,資本主義經濟恐怖逐漸擴大,資本主義就到了一個決
定沒落抑或再生的歧路,法西斯運動是在這種時期發生的。資本主義的恐慌, 不論在先進國或在後進國,產生國民經濟的不安,社會大眾的動搖,以及對
外鬥爭的激化等各種危機。社會主義的政黨和社會民主黨及共產黨的政治上 紛爭,擾亂全社會的組織秩序,結果法西斯運動就應運而生,排斥各派,恢
復秩序。”同樣地,法西斯主義在中國出現是有一定的社會基礎的。雖然不 能象中國宣傳法西斯主義刊物所吹噓的那樣“法西斯蒂的產生,純然由於社
會的需要,是社會自然產生的”,但也不能說成是某一個人或某一種刊物的 鼓吹就冒出地麵並轟動一時。這種社會基礎既有反動的,也有不是反動的。
歸結起來,有這樣四個情況:
一是“九一八”事變後,民族危亡使一些人感到要振興中國來抵抗日本 帝國主義的入侵。要振興中國靠什麽呢?他們認為要在中國推行法西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