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上無法解決,最後弄下了台。
在財政問題上,孫科自掌政府後,由黃漢梁署理財政部長,宋子文在交 職時帶走了財政部的重要檔案,部內科長以上職員一律發薪三個月暫時離
職,使財政部剩下一個空招牌。當時南京政府的財政收入因東北被占以及稅 款在廣東、山東、湖北等省被扣,每月收入隻有六百萬元,而軍費一項就要
一千八百萬元。蔣介石授意何應欽天天向孫科要錢,為了彌補財政赤字,孫 科計劃暫時停付內債本息。上海銀行界是給南京政府的公債養肥了的,停付
本息對他們當然不利,於是一致起來反對,上海證券交易所還聲明要以停止 交易相要挾。這一切,證明了廣東資產階級的力量是薄弱的,他沒有獨立掌
權的經濟基礎,不論汪精衛也好,胡漢民也好,孫科也好,隻有心甘情願地 去當蔣介石的“叔孫通”,要獨立掌權則是不可能的。所以,孫科固守石頭
1 《自反錄》第二集卷 3。
城,一籌莫展。 在外交問題上,孫科用陳友仁代顧維鈞任外交部長,要張學良保衛錦州,
建議同日本絕交,公開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這時,日本已決心要在中 國東南發動武裝進犯,長江中的日本軍艦揚言一有事態就向南京開炮。孫科
處在一個朝不保夕的危城中。
實際上,財政與外交這兩個難題是蔣介石下台時給孫科政府的兩道催命 符。
1932 年 1 月 2 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舉行緊急會議,依據會議決定由 林森、孫科邀請蔣介石重返南京,共商大計。孫科給蔣介石打了一份電報,
說:“新政府雖已產生,以先生及展堂、季新兩兄均不來京,黨國失卻重心。?? 國事不易收拾,先生平昔愛黨愛國,想不忍袖手而坐視也。務望蒞京坐鎮,
則中樞有主,人心自安。”孫科自己也悄悄地坐上去上海的火車,離開南京, 孫科政府就這樣夭亡了。
同年 1 月 18 日,蔣介石、汪精衛、孫科、張繼、張靜江等,在杭州西湖 風景幽靜的煙霞洞舉行了會議。會前,12 日,蔣由奉化到了杭州。16 日,汪
精衛接到蔣介石的信赴杭,行前發出兩電,一致胡漢民,一致孫科、陳銘樞, 說他已應邀赴杭。當夜,蔣、汪晤麵。17 日,蔣、汪合電孫科,說他們將候
胡漢民來後就一起去南京,並要孫科電胡速駕,同時蔣、汪又電胡,請他北 來,“一同入京,協照哲生及諸同誌”。同日,胡漢民復電汪精衛,稱病謂
“非長期休養不可”,拒絕北上。就在這一天,張繼、張靜江由南京乘汽車 赴杭,當晚與蔣密談。18 日,蔣介石派自備飛機去接孫科來杭,孫科即與何
應欽、吳鐵城同去,當天下午一時許抵杭,即赴煙霞洞。其時正為張繼、張 靜江宴在杭各中委。蔣、汪均在座。宴畢即在別室密談。蔣介石當時對汪、
孫表示:“餘不入京,則政府必貿然與日絕交,絕無通盤計劃,妄呈一時血 氣,孤注一擲,國必亡滅。故餘不顧一切,決計入京,以助林主席挽救危機,
本我良心,盡我天職而已。”1
煙霞洞會議否定了陳友仁對日絕交的外交方針,成立了以親日派蔣作賓 為首的外交委員會,同意了孫科辭職,商定由汪精衛出場組織行政院。
20 日,汪精衛到了南京,第二天蔣也到了南京。蔣介石在離杭時對記者 發表談話說:“餘此次晉京,個人當然苦痛,然國事如此,亦不能計個人之
苦痛。??當為公義私交而盡力贊助政府,共紓國難。”26 日,蔣介石約汪 精衛晤談,對汪說:“行政院長不可虛懸,請兄速行組織行政院,主持大政,
中願不受名位,竭誠相助。”28 日,由蔣介石主持中政會議,通過由汪精衛 任行政院長。
“一二八”鬆滬抗戰爆發後,國民黨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臨時遷至洛陽。
1932 年 3 月 1 日至 6 日,國民黨在洛陽召開了四屆二中全會,由汪精衛主持,
討論了上海戰事,決定對日方針,並決議成立軍事委員會,以蔣介石為委員 長。18 日,蔣介石發表就職視事通電全國說:“國難至此,遑計短拙,許身
革命,義不容辭,進退去留,一惟黨國之命是從,始終生死,無敢或苟。” 這樣,蔣介石在第二次下台後過了幾十天又重新上台了。蔣介石不僅收服了
汪精衛,逼走了胡漢民,玩弄了孫科,他自己由“蔣主席”變成了權勢更大 的“蔣委員長”。
1 《蔣總統秘錄》第 1898 頁。
第三章 蔣介石的法西斯統治
第一節 法西斯主義在中國的出現
一、國民會議
中原大戰結束後,幾個大的軍事集團在表麵上都歸順於蔣介石。蔣介石 為了在法統上製造剝奪反蔣各派藉口的依據,通電全國主張召開國民會議。
1931 年 5 月 5 日,國民會議正式在南京開張。 在開幕式上,蔣介石致開幕詞。他認為訓政時期已經開始,召開國民會
議的目的“在於和平統一救中國”。他說:“自國民革命軍北伐,迄於討伐 馮閻軍事告終,我革命將士之死亡者,已達三十餘萬人,傷者且倍於此,民
在財政問題上,孫科自掌政府後,由黃漢梁署理財政部長,宋子文在交 職時帶走了財政部的重要檔案,部內科長以上職員一律發薪三個月暫時離
職,使財政部剩下一個空招牌。當時南京政府的財政收入因東北被占以及稅 款在廣東、山東、湖北等省被扣,每月收入隻有六百萬元,而軍費一項就要
一千八百萬元。蔣介石授意何應欽天天向孫科要錢,為了彌補財政赤字,孫 科計劃暫時停付內債本息。上海銀行界是給南京政府的公債養肥了的,停付
本息對他們當然不利,於是一致起來反對,上海證券交易所還聲明要以停止 交易相要挾。這一切,證明了廣東資產階級的力量是薄弱的,他沒有獨立掌
權的經濟基礎,不論汪精衛也好,胡漢民也好,孫科也好,隻有心甘情願地 去當蔣介石的“叔孫通”,要獨立掌權則是不可能的。所以,孫科固守石頭
1 《自反錄》第二集卷 3。
城,一籌莫展。 在外交問題上,孫科用陳友仁代顧維鈞任外交部長,要張學良保衛錦州,
建議同日本絕交,公開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這時,日本已決心要在中 國東南發動武裝進犯,長江中的日本軍艦揚言一有事態就向南京開炮。孫科
處在一個朝不保夕的危城中。
實際上,財政與外交這兩個難題是蔣介石下台時給孫科政府的兩道催命 符。
1932 年 1 月 2 日,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舉行緊急會議,依據會議決定由 林森、孫科邀請蔣介石重返南京,共商大計。孫科給蔣介石打了一份電報,
說:“新政府雖已產生,以先生及展堂、季新兩兄均不來京,黨國失卻重心。?? 國事不易收拾,先生平昔愛黨愛國,想不忍袖手而坐視也。務望蒞京坐鎮,
則中樞有主,人心自安。”孫科自己也悄悄地坐上去上海的火車,離開南京, 孫科政府就這樣夭亡了。
同年 1 月 18 日,蔣介石、汪精衛、孫科、張繼、張靜江等,在杭州西湖 風景幽靜的煙霞洞舉行了會議。會前,12 日,蔣由奉化到了杭州。16 日,汪
精衛接到蔣介石的信赴杭,行前發出兩電,一致胡漢民,一致孫科、陳銘樞, 說他已應邀赴杭。當夜,蔣、汪晤麵。17 日,蔣、汪合電孫科,說他們將候
胡漢民來後就一起去南京,並要孫科電胡速駕,同時蔣、汪又電胡,請他北 來,“一同入京,協照哲生及諸同誌”。同日,胡漢民復電汪精衛,稱病謂
“非長期休養不可”,拒絕北上。就在這一天,張繼、張靜江由南京乘汽車 赴杭,當晚與蔣密談。18 日,蔣介石派自備飛機去接孫科來杭,孫科即與何
應欽、吳鐵城同去,當天下午一時許抵杭,即赴煙霞洞。其時正為張繼、張 靜江宴在杭各中委。蔣、汪均在座。宴畢即在別室密談。蔣介石當時對汪、
孫表示:“餘不入京,則政府必貿然與日絕交,絕無通盤計劃,妄呈一時血 氣,孤注一擲,國必亡滅。故餘不顧一切,決計入京,以助林主席挽救危機,
本我良心,盡我天職而已。”1
煙霞洞會議否定了陳友仁對日絕交的外交方針,成立了以親日派蔣作賓 為首的外交委員會,同意了孫科辭職,商定由汪精衛出場組織行政院。
20 日,汪精衛到了南京,第二天蔣也到了南京。蔣介石在離杭時對記者 發表談話說:“餘此次晉京,個人當然苦痛,然國事如此,亦不能計個人之
苦痛。??當為公義私交而盡力贊助政府,共紓國難。”26 日,蔣介石約汪 精衛晤談,對汪說:“行政院長不可虛懸,請兄速行組織行政院,主持大政,
中願不受名位,竭誠相助。”28 日,由蔣介石主持中政會議,通過由汪精衛 任行政院長。
“一二八”鬆滬抗戰爆發後,國民黨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臨時遷至洛陽。
1932 年 3 月 1 日至 6 日,國民黨在洛陽召開了四屆二中全會,由汪精衛主持,
討論了上海戰事,決定對日方針,並決議成立軍事委員會,以蔣介石為委員 長。18 日,蔣介石發表就職視事通電全國說:“國難至此,遑計短拙,許身
革命,義不容辭,進退去留,一惟黨國之命是從,始終生死,無敢或苟。” 這樣,蔣介石在第二次下台後過了幾十天又重新上台了。蔣介石不僅收服了
汪精衛,逼走了胡漢民,玩弄了孫科,他自己由“蔣主席”變成了權勢更大 的“蔣委員長”。
1 《蔣總統秘錄》第 1898 頁。
第三章 蔣介石的法西斯統治
第一節 法西斯主義在中國的出現
一、國民會議
中原大戰結束後,幾個大的軍事集團在表麵上都歸順於蔣介石。蔣介石 為了在法統上製造剝奪反蔣各派藉口的依據,通電全國主張召開國民會議。
1931 年 5 月 5 日,國民會議正式在南京開張。 在開幕式上,蔣介石致開幕詞。他認為訓政時期已經開始,召開國民會
議的目的“在於和平統一救中國”。他說:“自國民革命軍北伐,迄於討伐 馮閻軍事告終,我革命將士之死亡者,已達三十餘萬人,傷者且倍於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