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東段以南、白崇禧所指揮的第三十七、第四十四等軍、與孫傳芳、徐源泉 等部鏖戰於淮河、徐蚌之間。戰鬥初起,津浦路正麵的北洋軍閥的軍隊佯作
退卻,蔣介石的部隊進展極速。到了逼近徐州,北洋軍閥的軍隊進行了頑強 的抵抗。蔣介石認為徐州到手已是指顧間事,遂親赴前線督師,將所有預備
隊俱調入第一線作戰。戰事處於膠著狀態。北洋軍閥的軍隊突由右翼派出精 銳部隊,向蔣介石部隊的左翼包抄襲擊,結果出現:“我軍首尾不能相顧,
全軍頓形混亂。正麵敵人乘勢出擊,我軍乃全線潰敗。敵軍跟蹤追擊,我軍 無法立足,迅速逃竄、津浦路軌及橋樑均不及破壞。敵軍勢如破竹,我軍潰
敗之慘,實前所未有。”18 月 3 日,蔣介石電示何應欽:“我軍決於本日開 始由徐州撤退至宿州固鎮一帶,預定利用淮河,以蚌埠清江浦為防禦線,請
兄對於上遊動作迅速準備,中定明日到宿州。”8 月 6 日,蔣介石倉皇退回 南京,據江而守。同日,蔣介石電示白崇禧:“此次各部冒無益之犧牲,痛
苦異甚,不知其死傷及損失如何,請復我大略。”10 日,又電示白崇禧:“今 日戰況如何,甚念,偏夯吾兄,尤感銘無已,惟賢者為能獨任其難也,臨沂
克復,務請以任務交燮軒,兄須速回,以軍會期近,及漢事進行,皆俟兄來 決定也,倘臨沂克復無期,可否請兄先來,即以任務轉託燮兄如何。”蔣介
石這次敗北南京後,既羞又憤,就找了一隻替罪羊,把戰敗的責任歸之於前 敵總指揮、第十軍軍長王天培,並將他扣押送到杭州交給蔣鼎文,將其殺害
於杭州拱宸橋,蔣介石企圖借津浦路上的勝仗來抵擋一下內外夾擊,結果化 為泡影,國民黨一些高級將領不僅怨蔣無能,而且對蔣無故殺王天培深為不 滿。
蔣介石在四麵楚歌之下,不得不宣布下野。陳布雷在日記中說:“八月 間寧漢分裂之跡更顯,蔣公命餘先期為準備辭職宣言,願行退讓賢以促成團
結。十三日蔣公及諸元老卒翩然離都,餘亦於十八日離京返裏小住。”28 月
13 日,蔣介石在上海發表《辭職宣言》,蔣介石說:“中正自薰沐總理之教 訓,即以二義自矢:一、認黨高於一切。在黨的利益之下,黨員個人絕無逞
主觀、用感情、計利害之餘地。二、認捍衛黨基為黨員最大之天職。苟有逞 智弄巧,陽奉陰違,篡奪吾黨基礎,剽易吾黨主義,使吾黨名存而實亡者,
必竭全力以剷除之,”蔣介石又說:“由第一義言:進退生死,一以黨之利 益為依歸。??故昔日以黨之命令不能不進者,今若認中正一退,可解糾紛,
中正固無時無刻或忘歸隱者也。由第二義言:苟有侵蝕中國、篡竊本黨如共 產黨之所為,任何黨員,決不能以識解小有異同,而稍追其衛黨之天職,”
2 《李宗仁回憶錄》(上)第 484 頁。
1 《李宗仁回憶錄》(上)第 485 頁。
2 《陳布雷回憶錄》(二)第 12 頁。
又說:“‘幸賴主義之照臨,同誌之用命,曾不數月,湘、鄂、贛、閩全告 克復,此非中正所敢貪天之功,實中央執委會付託之專,用能集中號令,團
結內部,不虞牽掣,以克奏斯績也。”“何圖包孕本黨之共產黨徒,奉鮑羅 廷之發縱指示,造作種種蜚語,提出‘軍閥’、‘獨裁’等口號,冀直接打
倒中正,間接打倒國民革命。而本黨本軍之一部分同誌,不悟其奸,竟被所 惑,遂以為中正真有企圖軍閥及個人獨裁之傾向。??中正又自咎信義未孚
於同誌,言行未見信於朋濟。”最後蔣介石所謂掬誠宣告三項願望:“一、 要求雙方(南京、武漢)同誌悉摒外間挑撥之辭,盡捐意氣猜防之念,武漢
同誌尅期聯袂遷移東來,共同集合於南京,以謀黨國大政之進行。??二、 要求分駐湘、鄂、贛武裝同誌,並力北進,會同津浦線作戰之軍隊,一致完
成革命。??三、要求鄂、贛、湘諸省徹底清黨。??”116 日,蔣介石又 向國民政府辭總司令職權,在 19 日《新聞報》發表的電文說:““中正自愧
譾陋,無補時艱。一年以來,北伐不成,主義不行,徒使黨務糾紛,部屬犧 牲,而民生調敝,國計因窮,尤甚於昔。清夜捫心,益滋惶惑,伏懇準辭國
民革命軍總司令職權,並請重治中正以失職之罪,是為至禱!”
蔣介石下野之後,在上海、溪口各住了一段時間,並進行頻繁的活動。8 月 19 日,奉化各界舉行歡迎蔣介石“錦旋”大會,蔣在會上說:“今天承諸
父老兄弟等開會歡迎,中正非常欣慰,比之他處更甚。不過中正為國奔走, 對於桑梓事情,無甚顧及,殊覺抱歉萬分。幸諸父老熱心舉辦公益事務,故
中正亦得許多安慰。但是我革命事業,無非是要為民眾謀幸福,為黨國謀利 益,所以希望諸同誌,以後努力進行。待到革命成功,人民皆得享衣食住行
四者之幸福,此時再來慶祝,當更為快慰。中正別無他願,望桑梓昇平,諸 父老兄弟皆得安居樂業,是中正之厚望也。”1同日,蔣介石在家鄉雪竇寺接
退卻,蔣介石的部隊進展極速。到了逼近徐州,北洋軍閥的軍隊進行了頑強 的抵抗。蔣介石認為徐州到手已是指顧間事,遂親赴前線督師,將所有預備
隊俱調入第一線作戰。戰事處於膠著狀態。北洋軍閥的軍隊突由右翼派出精 銳部隊,向蔣介石部隊的左翼包抄襲擊,結果出現:“我軍首尾不能相顧,
全軍頓形混亂。正麵敵人乘勢出擊,我軍乃全線潰敗。敵軍跟蹤追擊,我軍 無法立足,迅速逃竄、津浦路軌及橋樑均不及破壞。敵軍勢如破竹,我軍潰
敗之慘,實前所未有。”18 月 3 日,蔣介石電示何應欽:“我軍決於本日開 始由徐州撤退至宿州固鎮一帶,預定利用淮河,以蚌埠清江浦為防禦線,請
兄對於上遊動作迅速準備,中定明日到宿州。”8 月 6 日,蔣介石倉皇退回 南京,據江而守。同日,蔣介石電示白崇禧:“此次各部冒無益之犧牲,痛
苦異甚,不知其死傷及損失如何,請復我大略。”10 日,又電示白崇禧:“今 日戰況如何,甚念,偏夯吾兄,尤感銘無已,惟賢者為能獨任其難也,臨沂
克復,務請以任務交燮軒,兄須速回,以軍會期近,及漢事進行,皆俟兄來 決定也,倘臨沂克復無期,可否請兄先來,即以任務轉託燮兄如何。”蔣介
石這次敗北南京後,既羞又憤,就找了一隻替罪羊,把戰敗的責任歸之於前 敵總指揮、第十軍軍長王天培,並將他扣押送到杭州交給蔣鼎文,將其殺害
於杭州拱宸橋,蔣介石企圖借津浦路上的勝仗來抵擋一下內外夾擊,結果化 為泡影,國民黨一些高級將領不僅怨蔣無能,而且對蔣無故殺王天培深為不 滿。
蔣介石在四麵楚歌之下,不得不宣布下野。陳布雷在日記中說:“八月 間寧漢分裂之跡更顯,蔣公命餘先期為準備辭職宣言,願行退讓賢以促成團
結。十三日蔣公及諸元老卒翩然離都,餘亦於十八日離京返裏小住。”28 月
13 日,蔣介石在上海發表《辭職宣言》,蔣介石說:“中正自薰沐總理之教 訓,即以二義自矢:一、認黨高於一切。在黨的利益之下,黨員個人絕無逞
主觀、用感情、計利害之餘地。二、認捍衛黨基為黨員最大之天職。苟有逞 智弄巧,陽奉陰違,篡奪吾黨基礎,剽易吾黨主義,使吾黨名存而實亡者,
必竭全力以剷除之,”蔣介石又說:“由第一義言:進退生死,一以黨之利 益為依歸。??故昔日以黨之命令不能不進者,今若認中正一退,可解糾紛,
中正固無時無刻或忘歸隱者也。由第二義言:苟有侵蝕中國、篡竊本黨如共 產黨之所為,任何黨員,決不能以識解小有異同,而稍追其衛黨之天職,”
2 《李宗仁回憶錄》(上)第 484 頁。
1 《李宗仁回憶錄》(上)第 485 頁。
2 《陳布雷回憶錄》(二)第 12 頁。
又說:“‘幸賴主義之照臨,同誌之用命,曾不數月,湘、鄂、贛、閩全告 克復,此非中正所敢貪天之功,實中央執委會付託之專,用能集中號令,團
結內部,不虞牽掣,以克奏斯績也。”“何圖包孕本黨之共產黨徒,奉鮑羅 廷之發縱指示,造作種種蜚語,提出‘軍閥’、‘獨裁’等口號,冀直接打
倒中正,間接打倒國民革命。而本黨本軍之一部分同誌,不悟其奸,竟被所 惑,遂以為中正真有企圖軍閥及個人獨裁之傾向。??中正又自咎信義未孚
於同誌,言行未見信於朋濟。”最後蔣介石所謂掬誠宣告三項願望:“一、 要求雙方(南京、武漢)同誌悉摒外間挑撥之辭,盡捐意氣猜防之念,武漢
同誌尅期聯袂遷移東來,共同集合於南京,以謀黨國大政之進行。??二、 要求分駐湘、鄂、贛武裝同誌,並力北進,會同津浦線作戰之軍隊,一致完
成革命。??三、要求鄂、贛、湘諸省徹底清黨。??”116 日,蔣介石又 向國民政府辭總司令職權,在 19 日《新聞報》發表的電文說:““中正自愧
譾陋,無補時艱。一年以來,北伐不成,主義不行,徒使黨務糾紛,部屬犧 牲,而民生調敝,國計因窮,尤甚於昔。清夜捫心,益滋惶惑,伏懇準辭國
民革命軍總司令職權,並請重治中正以失職之罪,是為至禱!”
蔣介石下野之後,在上海、溪口各住了一段時間,並進行頻繁的活動。8 月 19 日,奉化各界舉行歡迎蔣介石“錦旋”大會,蔣在會上說:“今天承諸
父老兄弟等開會歡迎,中正非常欣慰,比之他處更甚。不過中正為國奔走, 對於桑梓事情,無甚顧及,殊覺抱歉萬分。幸諸父老熱心舉辦公益事務,故
中正亦得許多安慰。但是我革命事業,無非是要為民眾謀幸福,為黨國謀利 益,所以希望諸同誌,以後努力進行。待到革命成功,人民皆得享衣食住行
四者之幸福,此時再來慶祝,當更為快慰。中正別無他願,望桑梓昇平,諸 父老兄弟皆得安居樂業,是中正之厚望也。”1同日,蔣介石在家鄉雪竇寺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