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居粗得計,蜃市轉生疑。
獨惜炎洲路,春來斷子規。
此為鄭成功取台灣而作。全謝山所輯《張蒼水年譜》,於康熙元年紀"公有《得故人書至台灣》詩",下雲:"延平以長江之敗喪師,自度無若國朝何,以得台灣為休息之計,故不聽相國之言。""國朝"指清朝,"相國"指蒼水。當鄭成功與荷蘭(紅夷)相持不下時,遣參軍羅綸,早返廈門,其言如此:"古人雲:寧進一寸死,無退一寸生。使殿下奄有台灣,亦不免於退步;孰若早返思明,別圖所進哉!昔年長江之役,雖敗猶榮;倘尋徐福之行蹤,思盧敖之故跡,縱偷安一時,必詒譏千古,觀史載陳宜中、張世傑兩人褒貶,可為明鑑。夫虯髯一劇,隻是傳奇濫說,豈真有扶餘足王乎!若箕子之君朝鮮,又非可語於今日也。"
《感事》期望鄭成功為田橫而勿為徐福,期望未免過高。原句作"童女三千笑,孤兒五百嗔"。田橫五百壯士集體自裁,身後未聞有何孤兒,則此"孤兒"實兼用"東林孤兒"故事,意謂黃梨洲輩亦不以鄭成功的舉動為然。
按:順治年間用兵的主要對象為西南;經略洪承疇一直不願對永曆施以過重的壓力,意中似有所待。及至順治十六年秋,鄭成功功敗垂成,知事不可為,東南之患既解,必以全力經營西南,永曆雖已入緬,亦終難免,因而以目疾乞解任回京,原因即在不願為陳洪範第二。至於吳三桂,起先亦不大起勁,及至鄭成功思為海外扶餘,知道他已失恢復中原的大誌,清朝終於可以立定了,方始與愛星河積極進兵,賄通緬甸土著,於康熙元年將永曆騙至昆明,四月間遇害。凡此銅山崩,洛鍾東應的因果關係,為論史者所不可思。鄭成功如仍守廈門,力圖進取,不僅牽製清軍,亦係遺臣誌士之望,關係甚重,此所以張蒼水阻鄭成功入台;而當永曆遇害的噩耗一傳,鄭成功旋於五月間病歿,殆深悔失計,抑鬱而終。全輯鄭譜,康熙元年述張蒼水《甌行誌慨》詩,加按語雲:
是詩為延平世子(按:鄭經)而作。島事自延平歿後,世子無意西出,親族、兵將大都望風投款以封爵。於是朝議銳意南征,合紅毛夷夾攻,鄭人退守銅山。官軍入島,墮中左、金門兩郭,收其婦女、寶貨而北,兩島之民爛焉。世子入台郡,分諸將地,頗有箕裘之誌,度曲征歌,偷安歲月,軍不滿千,船不滿百,兵甲戈矛一切頓闕。相國兩詩,深有慨乎言之矣!
第104節:第四章 世祖(42)
總之,鄭成功生平如果脫出政治上號召的意義,純就史家的眼光來看,尚需另作評價。此處僅就張蒼水的誌節作一歸宿。全謝山傳張蒼水雲:
初,公之航海也,倉卒不得盡室以行,有司繫纍其家以入告。世祖以公有父,弗籍其家,即令公父以書諭公。公復書曰:"願大人有兒如李通,弗為徐庶;兒他日不憚作趙苞以自贖。"公父亦潛寄語曰:"汝弗以我為憂也!"壬辰,公父以天年終,鄞人李鄴嗣任其後事。大吏又強公之夫人及子以書招公,公不發書,焚之。己亥,始籍公家,然猶令鎮江將軍善撫公夫人及子而弗囚也。嗚呼!世祖之所以待公者如此,蓋亦自來亡國大夫所未有,而公百死不移,不遂其誌不已,其亦悲夫!
按:此文中前之所謂"世祖",實指多爾袞。其時世祖方幼,尚未親政。己亥為順治十六年。金陵之役以後,方始抄家。而世祖之遇亡國大夫格外優厚者,因為漢化已深,基本上是同情甚至佩服遺民誌士的。
於是浙之提督張傑懼公終為患,期必得公而後已。公之諸將孔元章、符瑞源等皆內附,已而募得公之故校,使居舟山之補陀為僧,以伺公。會公告糴之舟至,以其為校,且已為僧,不之忌也。故校出刀以脅之,其將赴水死;又擊殺數人,最後者乃告之,曰:"雖然,公不可得也。公畜雙猿以候動靜,舟在十裏之外,則猿鳴木杪,公得為備矣。"故校乃以夜半出山之背,攀藤而入。暗中執公,並子木、冠玉、舟子三人;七月十七日也。
按:"補陀"即普陀。時張蒼水避居舟山外海,屬於浙江南田縣所轄的一小島,名為懸嶴。此"故校",據《魯春秋》記為寧波人孫惟法;"將"則吳國華;"子木"即羅綸;"冠玉"姓楊,為張蒼水鄉人子,故家後裔,父母雙亡,從張蒼水於海上,臨刑時,當事者見其年幼,憐而欲釋,楊冠玉表示義不獨生,竟延頸就刃。
十九日,公至寧,傑以轎迎之,方巾葛衣而入。至公署,嘆曰:"此沈文恭故第也,而今為馬廄乎?"傑以客禮延之,舉酒屬曰:"遲公久矣!"公曰:"父死不能葬、國亡不能救,今日之舉,速死而已!"數日,送公於杭,出寧城門,再拜嘆曰:"某不肖,有負故鄉父老二十年來之望!"
又"闕名"著《兵部左侍郎張公傳》,記此更翔實而生動:
甲辰秋,邏者獲二卒為導,突往執之。被執登舟,所畜一小猴相向哀鳴,躍入水死。至郡城,提督張待以客禮;角巾葛衣,輿而入。張曰:"張先生何以屢邀而不至?"答曰:"父死不葬,不孝;國難無匡,不忠。不孝、不忠,羞見江東!"勸之降,不答。次日,送之赴省,前此投誠諸將卒者幾千人,齊聲號慟。煌言神色自若,出西門,曰:"姑緩!"望北四拜,辭闕也;望郭門四拜,辭鄉也。隨與岸上送者拱手而別。登舟,左右翼而行,慮其赴水;笑曰:"無庸!此非我死地!"
按:此為目擊者所記,故推斷"闕名"當為萬斯同。萬氏兄弟與張蒼水交好;斯同生於崇禎十六年,康熙三年為廿二歲,當親見張蒼水從容就義,故所記如此。斯同復應聘入史館,恐有所觸忌,遂致"闕名"。
"闕名"又記其解往杭州的情形:
至武林,處於舊府。時總督趙廷臣勸降甚力,始終不答。自被執,即不食,日賦詩自娛。守者叩頭哀懇,煌言徐曰:"既辦一死,何苦累若等。"乃復食,亦唯啖時果數枚而已。一日,督院赴館,蹙額曰:"老先生部文到矣!"煌言即起。肩輿至官巷口,口占曰:"我年四十五,今朝九月亡;含哭從文山,一死萬事畢。"端坐於地而正命焉。會城義士朱亶生、張文嘉等葬其遺骸於西湖南屏山(杭人稱為南屏先生)淨慈寺左邵皇親墳翁仲後之左側,遙與嶽武穆、於忠肅兩墓相望。煌言詩:"西子湖頭有我師。"從初誌也。夫人董,先死;子萬祺,前三日亦被刑於京口。幕客句容羅綸、鄞人楊冠玉,與煌言同死,俱葬於左右,三塚巍然。楊冠玉者,大家後裔,與煌言比鄰。父母死,從之海上。臨刑,當事見其幼,欲釋之,冠玉曰:"司馬公死於忠,某義不忍獨生!"延頸就刃。今寒食酒漿,春風紙蝶,歲時澆奠不絕;而部曲過其墓者,猶聞野哭雲。
第105節:第四章 世祖(43)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中國的知識分子,以臨難不苟免為人格修養上的基本要求,但真所謂"慷慨成仁易,從容就義難",因為成仁常在情勢極度急迫之際,一方麵不暇計及其他,一方麵自我為悲壯義烈的情緒所鼓舞,輕生並不難;如果時機上有容人多想一想的片刻,往往就會遲疑躊躇,貪生之念,倏焉而起,一發不可抑。明臣殉節有脫靴入水,以水冷而怯,別謀自盡之道,這一來就死不成了。
獨惜炎洲路,春來斷子規。
此為鄭成功取台灣而作。全謝山所輯《張蒼水年譜》,於康熙元年紀"公有《得故人書至台灣》詩",下雲:"延平以長江之敗喪師,自度無若國朝何,以得台灣為休息之計,故不聽相國之言。""國朝"指清朝,"相國"指蒼水。當鄭成功與荷蘭(紅夷)相持不下時,遣參軍羅綸,早返廈門,其言如此:"古人雲:寧進一寸死,無退一寸生。使殿下奄有台灣,亦不免於退步;孰若早返思明,別圖所進哉!昔年長江之役,雖敗猶榮;倘尋徐福之行蹤,思盧敖之故跡,縱偷安一時,必詒譏千古,觀史載陳宜中、張世傑兩人褒貶,可為明鑑。夫虯髯一劇,隻是傳奇濫說,豈真有扶餘足王乎!若箕子之君朝鮮,又非可語於今日也。"
《感事》期望鄭成功為田橫而勿為徐福,期望未免過高。原句作"童女三千笑,孤兒五百嗔"。田橫五百壯士集體自裁,身後未聞有何孤兒,則此"孤兒"實兼用"東林孤兒"故事,意謂黃梨洲輩亦不以鄭成功的舉動為然。
按:順治年間用兵的主要對象為西南;經略洪承疇一直不願對永曆施以過重的壓力,意中似有所待。及至順治十六年秋,鄭成功功敗垂成,知事不可為,東南之患既解,必以全力經營西南,永曆雖已入緬,亦終難免,因而以目疾乞解任回京,原因即在不願為陳洪範第二。至於吳三桂,起先亦不大起勁,及至鄭成功思為海外扶餘,知道他已失恢復中原的大誌,清朝終於可以立定了,方始與愛星河積極進兵,賄通緬甸土著,於康熙元年將永曆騙至昆明,四月間遇害。凡此銅山崩,洛鍾東應的因果關係,為論史者所不可思。鄭成功如仍守廈門,力圖進取,不僅牽製清軍,亦係遺臣誌士之望,關係甚重,此所以張蒼水阻鄭成功入台;而當永曆遇害的噩耗一傳,鄭成功旋於五月間病歿,殆深悔失計,抑鬱而終。全輯鄭譜,康熙元年述張蒼水《甌行誌慨》詩,加按語雲:
是詩為延平世子(按:鄭經)而作。島事自延平歿後,世子無意西出,親族、兵將大都望風投款以封爵。於是朝議銳意南征,合紅毛夷夾攻,鄭人退守銅山。官軍入島,墮中左、金門兩郭,收其婦女、寶貨而北,兩島之民爛焉。世子入台郡,分諸將地,頗有箕裘之誌,度曲征歌,偷安歲月,軍不滿千,船不滿百,兵甲戈矛一切頓闕。相國兩詩,深有慨乎言之矣!
第104節:第四章 世祖(42)
總之,鄭成功生平如果脫出政治上號召的意義,純就史家的眼光來看,尚需另作評價。此處僅就張蒼水的誌節作一歸宿。全謝山傳張蒼水雲:
初,公之航海也,倉卒不得盡室以行,有司繫纍其家以入告。世祖以公有父,弗籍其家,即令公父以書諭公。公復書曰:"願大人有兒如李通,弗為徐庶;兒他日不憚作趙苞以自贖。"公父亦潛寄語曰:"汝弗以我為憂也!"壬辰,公父以天年終,鄞人李鄴嗣任其後事。大吏又強公之夫人及子以書招公,公不發書,焚之。己亥,始籍公家,然猶令鎮江將軍善撫公夫人及子而弗囚也。嗚呼!世祖之所以待公者如此,蓋亦自來亡國大夫所未有,而公百死不移,不遂其誌不已,其亦悲夫!
按:此文中前之所謂"世祖",實指多爾袞。其時世祖方幼,尚未親政。己亥為順治十六年。金陵之役以後,方始抄家。而世祖之遇亡國大夫格外優厚者,因為漢化已深,基本上是同情甚至佩服遺民誌士的。
於是浙之提督張傑懼公終為患,期必得公而後已。公之諸將孔元章、符瑞源等皆內附,已而募得公之故校,使居舟山之補陀為僧,以伺公。會公告糴之舟至,以其為校,且已為僧,不之忌也。故校出刀以脅之,其將赴水死;又擊殺數人,最後者乃告之,曰:"雖然,公不可得也。公畜雙猿以候動靜,舟在十裏之外,則猿鳴木杪,公得為備矣。"故校乃以夜半出山之背,攀藤而入。暗中執公,並子木、冠玉、舟子三人;七月十七日也。
按:"補陀"即普陀。時張蒼水避居舟山外海,屬於浙江南田縣所轄的一小島,名為懸嶴。此"故校",據《魯春秋》記為寧波人孫惟法;"將"則吳國華;"子木"即羅綸;"冠玉"姓楊,為張蒼水鄉人子,故家後裔,父母雙亡,從張蒼水於海上,臨刑時,當事者見其年幼,憐而欲釋,楊冠玉表示義不獨生,竟延頸就刃。
十九日,公至寧,傑以轎迎之,方巾葛衣而入。至公署,嘆曰:"此沈文恭故第也,而今為馬廄乎?"傑以客禮延之,舉酒屬曰:"遲公久矣!"公曰:"父死不能葬、國亡不能救,今日之舉,速死而已!"數日,送公於杭,出寧城門,再拜嘆曰:"某不肖,有負故鄉父老二十年來之望!"
又"闕名"著《兵部左侍郎張公傳》,記此更翔實而生動:
甲辰秋,邏者獲二卒為導,突往執之。被執登舟,所畜一小猴相向哀鳴,躍入水死。至郡城,提督張待以客禮;角巾葛衣,輿而入。張曰:"張先生何以屢邀而不至?"答曰:"父死不葬,不孝;國難無匡,不忠。不孝、不忠,羞見江東!"勸之降,不答。次日,送之赴省,前此投誠諸將卒者幾千人,齊聲號慟。煌言神色自若,出西門,曰:"姑緩!"望北四拜,辭闕也;望郭門四拜,辭鄉也。隨與岸上送者拱手而別。登舟,左右翼而行,慮其赴水;笑曰:"無庸!此非我死地!"
按:此為目擊者所記,故推斷"闕名"當為萬斯同。萬氏兄弟與張蒼水交好;斯同生於崇禎十六年,康熙三年為廿二歲,當親見張蒼水從容就義,故所記如此。斯同復應聘入史館,恐有所觸忌,遂致"闕名"。
"闕名"又記其解往杭州的情形:
至武林,處於舊府。時總督趙廷臣勸降甚力,始終不答。自被執,即不食,日賦詩自娛。守者叩頭哀懇,煌言徐曰:"既辦一死,何苦累若等。"乃復食,亦唯啖時果數枚而已。一日,督院赴館,蹙額曰:"老先生部文到矣!"煌言即起。肩輿至官巷口,口占曰:"我年四十五,今朝九月亡;含哭從文山,一死萬事畢。"端坐於地而正命焉。會城義士朱亶生、張文嘉等葬其遺骸於西湖南屏山(杭人稱為南屏先生)淨慈寺左邵皇親墳翁仲後之左側,遙與嶽武穆、於忠肅兩墓相望。煌言詩:"西子湖頭有我師。"從初誌也。夫人董,先死;子萬祺,前三日亦被刑於京口。幕客句容羅綸、鄞人楊冠玉,與煌言同死,俱葬於左右,三塚巍然。楊冠玉者,大家後裔,與煌言比鄰。父母死,從之海上。臨刑,當事見其幼,欲釋之,冠玉曰:"司馬公死於忠,某義不忍獨生!"延頸就刃。今寒食酒漿,春風紙蝶,歲時澆奠不絕;而部曲過其墓者,猶聞野哭雲。
第105節:第四章 世祖(43)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中國的知識分子,以臨難不苟免為人格修養上的基本要求,但真所謂"慷慨成仁易,從容就義難",因為成仁常在情勢極度急迫之際,一方麵不暇計及其他,一方麵自我為悲壯義烈的情緒所鼓舞,輕生並不難;如果時機上有容人多想一想的片刻,往往就會遲疑躊躇,貪生之念,倏焉而起,一發不可抑。明臣殉節有脫靴入水,以水冷而怯,別謀自盡之道,這一來就死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