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特:完全是這樣。我認為一切惡在根本上都是不可挽回的,不僅僅是 因為它產生了,它是不道德的,而且因為它還造成敵意、反抗和相應的惡, 即使有著較好的結局。總之,惡就在這兒,深深地落在此處。
波伏瓦:你年輕時對文學創作的信仰中、你為了藝術工作而獻出自己的 一切的決心中,是不是留有一點對上帝的信仰?
薩特:噢,是的,我說過這事——在《詞語》的結尾。我說道,在我看 來,藝術品就如同基督教的不朽,同時它是不被人注意但應該被上帝的眼睛 所讀到的處於絕對之中的創造物。它獲得絕對的超人的性質是因為它基本上 又是給予這個創造者的。因此,藝術品和上帝之間的最初的關係由我對藝術 的最初概念所確定。我創造了一個作品,而超出任何人的讀者,上帝在察看 它。這種概念消失了,但一個人正在寫作時他仍然賦予自己所寫的東西一種 超人的價值。美表現為人們讚賞的東西,但這種讚賞中的東西超出了人的贊 賞所能達到的範圍。人的讚賞是一種賦予對象超人價值的象徵。這當然是一 種幻覺,它不是真實的,但是,人們在寫作時就包含著這種幻覺。因為如果 一個人寫的作品成功了,它就會超出現在的正存在著的讀者而對著未來的讀 者。它會受到兩三代人的評判,被傳下去,被後代略作改變但保存下來。這 兒有一種既是關於作品的觀點更是關於人的觀點得到增加,得到改變。比如 說,當伏爾泰達到 20 世紀的意識時,他是一個已經被一層光圈映照的伏爾 泰,他被看做是伏爾泰而我們感到他已不是人——我們感到這層光圈來自他 身上而同時也可能是照在他身上的另一個意識。也就是說,是一個類似上帝 的東西。這是在一些非常模糊、非常不相稱的觀念之中,是很難理解的,是 仍然保有的變化了的神學思想因素;我想這些因素將隨著世界的發展而逐漸 失去它們的力量。
波伏瓦:你說過,以唯物主義的方式來認識沒有上帝的世界,在對象中、
事物中,人們來感受這種世界,這是困難的。這有怎樣的困難?你是怎樣做 到這一點的?這兒有一種發展嗎?如果你覺得可以,我想回到你從唯心主義 無神論向唯物主義無神論轉變的問題上來。這要求什麽?
薩特:首先,這需要一種“對象沒有意識”的思想,這是一種人們往往 忽略的根本的思想。人們談到對象時好像他們認為對象有一種模糊的意識。 我們生活在世界上,被人們所包圍,我們常以這種方式看對象。而這是那種 應該消失的意識。一個人應該為自己發現事物是怎樣存在的——這是一種物 質的不透明的存在,除了我們的意識之外,它同照亮事物的一種意識沒有關 係,總之,同事物的任何內在意識沒有關係。
波伏瓦:你的意思是,我們賦予事物以意識是因為這是把它們看作我們 歸因於對象的上帝的意識?
薩特:完全是這樣。這是看著它們的上帝,這是把自己的意識給它們的 上帝。而相反我們看到的東西是這些我們把握著的對象。就是說,意識在我 們之中,對對象說來,它整個是缺乏意識的。它是在自在的水平上存在著。 一個人還沒有確信一個對象是沒有意識時,這是一個應該被注意研究的複雜 問題。一個人在對整個世界的對象是沒有意識的想法作出概括之前,需要作 出巨大的努力,正像我剛才說的,神學意識往往會以這種或那種形式復活,
滑到這些對象之中。而這恰恰是應該避免的,因為這不正確。
波伏瓦:你談到對象的自在,但你沒有說,一個對象具有一種完全限定 的被決定的有賴於人的意識的存在。它是一個自在,它不是一個自為。但這 是不是意味著除了你的意識之外,它有一種強加給意識的實在,也就是被說 成上帝創造的實在?
薩特:這正是我想說的。我認為我在這兒看到的對象確實在我之外存在 著。並不是我的意識使它們存在。它們並不是由於我的意識的緣故和僅僅由 於我的意識的緣故而存在;它們並不是由於整個人類意識的緣故和僅僅由於 整個人類意識的緣故而存在。它們首先是沒有意識而存在。
波伏瓦:它們是在對你的意識的關係中存在而不是存在於由上帝以某種 方式看到它們的存在而產生的最大的客觀性之中。
薩特:它們不是被上帝以某種方式所看到,因為上帝並不存在。它們是 被意識所看到,但意識並不能創造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它們看到的是一個外 在的真實的對象。
波伏瓦:總之,按照你所說,它們看到這些對象各個同樣有根據的方麵。
薩特:對。
波伏瓦:並沒有一種上帝所看到的特別優越的方麵。
薩特:完全是這樣。對象是非常錯綜複雜的,它把各種不同的方麵給予 考察它的人們。而且還有不是人的意識,例如還有動物的意識、昆蟲的意識。 這樣,對象按照理解它的意識將自身棄置於完全不同的方式中。但對象是在 這些意識之外的;它存在,但沒有自我意識;它是自在地存在。雖然自在和 自為顯然是連結著的,但根本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因上帝而連結,而幾乎是 類似斯賓諾莎的那兩種屬性:自在是有著對它的意識的東西,而意識僅僅作 為對於自在的意識而存在。無疑它也可能是關於自為的意識。但隻是在有關 於自在的意識的情況下才有關於自為的意識。因此,被看作上帝存在的自為 的自在是不可能的,這僅僅是理性的觀念,沒有實在性。另一方麵,又有著 自為的自在對於意識和事物的連結,這種連結是自為的自在的另一種形式, 它無時無刻不存在著。在這個特定的時刻我正意識到這兒我麵前的一大堆東 西,它們真實地存在著,我看到了它們的存在本身。我看到一張桌子、一把 椅子或一塊岩石的自在。
波伏瓦:對你說來,無神論是你生活的基礎,是不言自明的事實。那麽 你怎樣看待那些自稱是有信仰的人?他們有些人你認識,你對這些人評價甚 高,麵對另一些人你沒有很高的評價。我認為有些自稱有信仰的人實際上沒 有信仰。但當一個人顯然有著某種文化價值時,你認為這種信仰的事實代表 著什麽?比如說一個類似梅洛-龐蒂的人——梅洛-龐蒂已經不在了——說他 信仰上帝,或者你的教士、耶穌會會士朋友們說他們信仰上帝時,你怎樣看? 總的說來,你怎樣看待這個事實:一個人通過表明他對上帝的信仰來體現他 經歷自己生活的方式?
薩特: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殘存的東西。我認為有一個時期信仰上帝是正 常的,比如說 17 世紀。現在,考慮到人們的生活方式,他們變得自覺地認識 到他們的意識,他們看到上帝怎樣消失不見了,他們沒有了神學直覺。我認 為現在上帝的觀念已經死了,在那些同我談上帝的信仰者身上,我總是感到 有一種陳舊過時的東西。
波伏瓦:你認為他們為什麽墨守這種陳舊過時的觀念?
薩特:嗯,他們這樣做正像人們往往墨守其它陳舊過時的觀念和體係一 樣,例如,因為他們保留著 17 世紀神學綜合的巨大 511 時期的因素,但這些 因素在另一個綜合,一個現代的綜合中不可能找到它們的地位的。他們沒有 這種來自較早世紀的已經死亡的綜合就不能生活,而當你看到他們時,他們 是過時老朽的外在於我們時代的。雖然他們可能是一些優秀的數學家或物理 學家。他們的世界觀是屬於過去時代的。
波伏瓦:你年輕時對文學創作的信仰中、你為了藝術工作而獻出自己的 一切的決心中,是不是留有一點對上帝的信仰?
薩特:噢,是的,我說過這事——在《詞語》的結尾。我說道,在我看 來,藝術品就如同基督教的不朽,同時它是不被人注意但應該被上帝的眼睛 所讀到的處於絕對之中的創造物。它獲得絕對的超人的性質是因為它基本上 又是給予這個創造者的。因此,藝術品和上帝之間的最初的關係由我對藝術 的最初概念所確定。我創造了一個作品,而超出任何人的讀者,上帝在察看 它。這種概念消失了,但一個人正在寫作時他仍然賦予自己所寫的東西一種 超人的價值。美表現為人們讚賞的東西,但這種讚賞中的東西超出了人的贊 賞所能達到的範圍。人的讚賞是一種賦予對象超人價值的象徵。這當然是一 種幻覺,它不是真實的,但是,人們在寫作時就包含著這種幻覺。因為如果 一個人寫的作品成功了,它就會超出現在的正存在著的讀者而對著未來的讀 者。它會受到兩三代人的評判,被傳下去,被後代略作改變但保存下來。這 兒有一種既是關於作品的觀點更是關於人的觀點得到增加,得到改變。比如 說,當伏爾泰達到 20 世紀的意識時,他是一個已經被一層光圈映照的伏爾 泰,他被看做是伏爾泰而我們感到他已不是人——我們感到這層光圈來自他 身上而同時也可能是照在他身上的另一個意識。也就是說,是一個類似上帝 的東西。這是在一些非常模糊、非常不相稱的觀念之中,是很難理解的,是 仍然保有的變化了的神學思想因素;我想這些因素將隨著世界的發展而逐漸 失去它們的力量。
波伏瓦:你說過,以唯物主義的方式來認識沒有上帝的世界,在對象中、
事物中,人們來感受這種世界,這是困難的。這有怎樣的困難?你是怎樣做 到這一點的?這兒有一種發展嗎?如果你覺得可以,我想回到你從唯心主義 無神論向唯物主義無神論轉變的問題上來。這要求什麽?
薩特:首先,這需要一種“對象沒有意識”的思想,這是一種人們往往 忽略的根本的思想。人們談到對象時好像他們認為對象有一種模糊的意識。 我們生活在世界上,被人們所包圍,我們常以這種方式看對象。而這是那種 應該消失的意識。一個人應該為自己發現事物是怎樣存在的——這是一種物 質的不透明的存在,除了我們的意識之外,它同照亮事物的一種意識沒有關 係,總之,同事物的任何內在意識沒有關係。
波伏瓦:你的意思是,我們賦予事物以意識是因為這是把它們看作我們 歸因於對象的上帝的意識?
薩特:完全是這樣。這是看著它們的上帝,這是把自己的意識給它們的 上帝。而相反我們看到的東西是這些我們把握著的對象。就是說,意識在我 們之中,對對象說來,它整個是缺乏意識的。它是在自在的水平上存在著。 一個人還沒有確信一個對象是沒有意識時,這是一個應該被注意研究的複雜 問題。一個人在對整個世界的對象是沒有意識的想法作出概括之前,需要作 出巨大的努力,正像我剛才說的,神學意識往往會以這種或那種形式復活,
滑到這些對象之中。而這恰恰是應該避免的,因為這不正確。
波伏瓦:你談到對象的自在,但你沒有說,一個對象具有一種完全限定 的被決定的有賴於人的意識的存在。它是一個自在,它不是一個自為。但這 是不是意味著除了你的意識之外,它有一種強加給意識的實在,也就是被說 成上帝創造的實在?
薩特:這正是我想說的。我認為我在這兒看到的對象確實在我之外存在 著。並不是我的意識使它們存在。它們並不是由於我的意識的緣故和僅僅由 於我的意識的緣故而存在;它們並不是由於整個人類意識的緣故和僅僅由於 整個人類意識的緣故而存在。它們首先是沒有意識而存在。
波伏瓦:它們是在對你的意識的關係中存在而不是存在於由上帝以某種 方式看到它們的存在而產生的最大的客觀性之中。
薩特:它們不是被上帝以某種方式所看到,因為上帝並不存在。它們是 被意識所看到,但意識並不能創造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它們看到的是一個外 在的真實的對象。
波伏瓦:總之,按照你所說,它們看到這些對象各個同樣有根據的方麵。
薩特:對。
波伏瓦:並沒有一種上帝所看到的特別優越的方麵。
薩特:完全是這樣。對象是非常錯綜複雜的,它把各種不同的方麵給予 考察它的人們。而且還有不是人的意識,例如還有動物的意識、昆蟲的意識。 這樣,對象按照理解它的意識將自身棄置於完全不同的方式中。但對象是在 這些意識之外的;它存在,但沒有自我意識;它是自在地存在。雖然自在和 自為顯然是連結著的,但根本不像人們所想的那樣因上帝而連結,而幾乎是 類似斯賓諾莎的那兩種屬性:自在是有著對它的意識的東西,而意識僅僅作 為對於自在的意識而存在。無疑它也可能是關於自為的意識。但隻是在有關 於自在的意識的情況下才有關於自為的意識。因此,被看作上帝存在的自為 的自在是不可能的,這僅僅是理性的觀念,沒有實在性。另一方麵,又有著 自為的自在對於意識和事物的連結,這種連結是自為的自在的另一種形式, 它無時無刻不存在著。在這個特定的時刻我正意識到這兒我麵前的一大堆東 西,它們真實地存在著,我看到了它們的存在本身。我看到一張桌子、一把 椅子或一塊岩石的自在。
波伏瓦:對你說來,無神論是你生活的基礎,是不言自明的事實。那麽 你怎樣看待那些自稱是有信仰的人?他們有些人你認識,你對這些人評價甚 高,麵對另一些人你沒有很高的評價。我認為有些自稱有信仰的人實際上沒 有信仰。但當一個人顯然有著某種文化價值時,你認為這種信仰的事實代表 著什麽?比如說一個類似梅洛-龐蒂的人——梅洛-龐蒂已經不在了——說他 信仰上帝,或者你的教士、耶穌會會士朋友們說他們信仰上帝時,你怎樣看? 總的說來,你怎樣看待這個事實:一個人通過表明他對上帝的信仰來體現他 經歷自己生活的方式?
薩特:在我看來這是一種殘存的東西。我認為有一個時期信仰上帝是正 常的,比如說 17 世紀。現在,考慮到人們的生活方式,他們變得自覺地認識 到他們的意識,他們看到上帝怎樣消失不見了,他們沒有了神學直覺。我認 為現在上帝的觀念已經死了,在那些同我談上帝的信仰者身上,我總是感到 有一種陳舊過時的東西。
波伏瓦:你認為他們為什麽墨守這種陳舊過時的觀念?
薩特:嗯,他們這樣做正像人們往往墨守其它陳舊過時的觀念和體係一 樣,例如,因為他們保留著 17 世紀神學綜合的巨大 511 時期的因素,但這些 因素在另一個綜合,一個現代的綜合中不可能找到它們的地位的。他們沒有 這種來自較早世紀的已經死亡的綜合就不能生活,而當你看到他們時,他們 是過時老朽的外在於我們時代的。雖然他們可能是一些優秀的數學家或物理 學家。他們的世界觀是屬於過去時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