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的大致輪廓,然後是全書的內容,而讀者具有一種暫時性 的思想,完成了自己的活動,這是暫時的,因為它是由時間來形成自身。我 就是這樣看到那些東西的。
波伏瓦:你年輕時,在文科預備班或一年級時,你寫了可以嚴格稱作隨 筆的東西嗎?
薩特:在文科預備班之前沒有。那時我寫了些什麽?當時我和尼贊都是 獨自工作,但我們相互給對方看自己寫的東西,我們的小說同時又是隨筆。
我們想把自己的東西貫穿進去,這樣一來,小說的時間長度同時變為被表達 的思想的持續時間。尼贊在《無題雜誌》上的短篇小說有點像隨筆。那時我 寫了第一篇隨筆《真理傳奇》。
波伏瓦:還有《亞美尼亞人埃爾》——你怎麽看這篇東西?
薩特:對,這是逐漸實現的。開始它沒有來臨。但它在那兒。一個人必 須有一個主題,對我說來主題就是世界,而且我想所有的作家都是這樣的。 一個作家隻有一個主題,這就是世界。
波伏瓦:有些作家經由自身而到達世界,他們由於熟悉和談及自己的體 驗而進入這個世界。
薩特: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不知道為什麽,我不寫我自 己,至少不是作為主觀的人物、作為一個有著主觀性和思想的人物來寫。對 我說來,決不存在著寫我自己、寫某種對我發生的事的問題。實質上這仍然 完全是一個我的問題。但在小說中我寫的目的不是去描述我自己。
波伏瓦:就是說,這是被你理解的世界。 薩特:這是無疑的,《噁心》的主題首先是世界。 波伏瓦:這是一種必須被展現的世界的形上學方麵。 薩特:正是這樣。這是一個跟文學思想不同的思想。文學也展現關於世 界的真理,但那是在一種不同於哲學的方式中。哲學中有一個開頭和一個結 尾,因此有一段持續期間;但哲學又拒絕這個持續時間。你必須寫作這本書。 直到你完成它你才能理解它,這樣,在那個階段是沒有持續時間的。你沒有 把你開始辯論它和理解它的時間注入這本書中。你從書中提取出來的思想隻 是一種理想的思想。你把它作為一個組織得很好的整體保持在自己的頭腦 中。這書可能談到持續時間——可能有一章或兩章談它——但在那時它是一 個概念,不是對象的一個方麵。就這方麵說來,我已經改變了,因為現在我 相反地認為我的哲學著作包含有時間性的思想,不僅僅是每一個人在讀這書 時都可能有的那種必然性,從開頭或結尾出發意味著時間的花費,而且在創 造哲學自身的說明和討論中花費了時間。一個決定另一個。
波伏瓦:寫《噁心》時,你有必然性的思想嗎?
薩特:有。 波伏瓦:對你說來,美的思想是同寫一本書的思想聯繫在一起的吧? 薩特:啊,不!我覺得如果你隻是注意自己的遣詞造句、自己的風格和 講故事的方式,那麽美是比這些還要多的東西。這些都是形式方麵的問題,
我不太擔心。我的問題是發現這個故事的底層的世界。
波伏瓦:而你剛剛對我說過,甚至在你很年輕時,你就賦予詞語一種重 要性了。
薩特:是的。這是美的一種因素,但也是精確、真實的一種因素。一個 由選擇得很好的詞語組成的語句是一個真實精確的語句。
波伏瓦:在《噁心》的結尾處,當主人公聽到“在這些日於裏”時他說 他願意創造某種像這樣的東西。打動他的東西可以說是這首歌曲美。
薩特:對,但“在這些日子裏”感動洛根丁的原因是,這是一個由人—
—由一個離得很遠的人——創造的東西;這人以詩句為手段打動了他。這倒 不是因為他是一個人道主義者;使他感動和歡喜的是,這是一個人的創造物。
波伏瓦:換句話說,這是一個交流的問題而不是美的問題?
薩特:這些物體一旦製造出來就存在下去,它們作為物質的實在是存在 於圖書館中。但它們也是在一種僅能用智力了解的極樂世界之中,而不是在 想像的極樂世界中。這仍然保有一種實在。我記得《噁心》有點落後於我自 己的思想。那時我已不再關心創造超出這個世界的真的或美的物體,而我認 識你之前卻正是這樣想的。我已超越了這一點。我並不確切地知道我所希望 的東西,但我知道這不是一個美的物體、一個文學的物體、一個某人創造的 書本上的東西。從這一點看,洛根丁並不是另一個時期開始的標誌,而代表 著一個時期的結束。
波伏瓦:我還沒有完全弄懂你的意思。福樓拜認為,一本書是一個能完 全自生的物體,它不需要讀者,他認為讀者是完全沒有用處的。在《噁心》 之前你也是這樣的吧?
薩特:多少有點,但我並不認為一本書可以不要讀者。 波伏瓦:那麽,寫了《噁心》後,或者正在寫它時,你是怎樣看待它的? 薩特:我認為它是一個形上學的本質。我創造了一個形上學的物 體。可以說這類似柏拉圖的理念,但這也是一種特殊化的理念,一種讀者讀 這本書時會發現的理念。我開始寫《噁心》時就相信這個,到後來我不再相 信它了。
波伏瓦:後來你相信什麽呢?
薩特:我說不準。
波伏瓦:你寫短篇小說的時候呢?你寫一個短篇小說時,覺得自己是在 做什麽?
薩特:短篇小說有一種較直接的必然性,因為一個短篇小說隻有三五十 頁長。這樣我不僅僅構思這個必然性,我在讀這個小說時還特別看到這一點。 就短篇小說來說,我有比寫《噁心》時更明顯的遠見,《噁心》是太長了。 波伏瓦:對;但確切地說寫這些短篇小說對你有什麽意義?寫《噁心》 是十分清楚的。這是展示這個世界,從根本上說是同你那樣重視的偶然性緊 相伴隨。但這些短篇小說呢?
薩特:短篇小說。這很奇怪。它們改變了自己的意義。我試圖寫一篇小 說,以詞語為工具來表達某種自發的印象。《午夜的太陽》,我失掉的一篇 小說,就是這一種。
波伏瓦:你打算寫一篇小說是??
薩特:是關於環境的。例如,那不勒斯。我想寫一篇有助於人們遊覽那 不勒斯的小說。
波伏瓦:後來呢?這改變了嗎?
薩特:改變了。我說不清是什麽原因。《艾羅斯特拉特》是博斯特的一 個夢。
波伏瓦:對,但你為什麽選擇了這個夢?
薩特:我的計劃具有較廣泛的性質。短篇小說可以是對我最要緊的時刻 的想像,也可以是某種類似西班牙戰爭的重要事件。這是一個有關瘋狂的故 事。這樣,它就成了一個很嚴肅的跟我開始設想完全不同的東西。一開始我 主要是想寫一個關於巴黎大道的夜晚、關於一個公園、關於那不勒斯或者一 次橫渡海峽的故事。
波伏瓦:這些正是你要廢除的故事,這些環境的故事。你失落了一個這 樣的故事,但你沒有打算重新寫它。你去掉了女管弦樂隊橫渡海峽的情景, 雖然後來你又拾起了它。好吧。通過這一切,你後來稱為文學“本質”的屬 性是什麽?它在這兒仍然是描述性的。 薩特:確實是描述性的。甚至一篇隨筆也是描述性的。 波伏瓦:但寫一篇關於賈科米泰的隨筆同寫《牆》總不是一回事吧。 薩特:這不是一回事。但也需要時間進入賈科米泰的圖畫之中。有閱讀 的時間。它跟創作的時間不完全相同,但兩者相互聯繫。讀者讀這隨筆時, 就他是一個讀者說來,他也在創作,他造成一個關於這物體的幻象:好像它 是為他設計的。
波伏瓦:你年輕時,在文科預備班或一年級時,你寫了可以嚴格稱作隨 筆的東西嗎?
薩特:在文科預備班之前沒有。那時我寫了些什麽?當時我和尼贊都是 獨自工作,但我們相互給對方看自己寫的東西,我們的小說同時又是隨筆。
我們想把自己的東西貫穿進去,這樣一來,小說的時間長度同時變為被表達 的思想的持續時間。尼贊在《無題雜誌》上的短篇小說有點像隨筆。那時我 寫了第一篇隨筆《真理傳奇》。
波伏瓦:還有《亞美尼亞人埃爾》——你怎麽看這篇東西?
薩特:對,這是逐漸實現的。開始它沒有來臨。但它在那兒。一個人必 須有一個主題,對我說來主題就是世界,而且我想所有的作家都是這樣的。 一個作家隻有一個主題,這就是世界。
波伏瓦:有些作家經由自身而到達世界,他們由於熟悉和談及自己的體 驗而進入這個世界。
薩特: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不知道為什麽,我不寫我自 己,至少不是作為主觀的人物、作為一個有著主觀性和思想的人物來寫。對 我說來,決不存在著寫我自己、寫某種對我發生的事的問題。實質上這仍然 完全是一個我的問題。但在小說中我寫的目的不是去描述我自己。
波伏瓦:就是說,這是被你理解的世界。 薩特:這是無疑的,《噁心》的主題首先是世界。 波伏瓦:這是一種必須被展現的世界的形上學方麵。 薩特:正是這樣。這是一個跟文學思想不同的思想。文學也展現關於世 界的真理,但那是在一種不同於哲學的方式中。哲學中有一個開頭和一個結 尾,因此有一段持續期間;但哲學又拒絕這個持續時間。你必須寫作這本書。 直到你完成它你才能理解它,這樣,在那個階段是沒有持續時間的。你沒有 把你開始辯論它和理解它的時間注入這本書中。你從書中提取出來的思想隻 是一種理想的思想。你把它作為一個組織得很好的整體保持在自己的頭腦 中。這書可能談到持續時間——可能有一章或兩章談它——但在那時它是一 個概念,不是對象的一個方麵。就這方麵說來,我已經改變了,因為現在我 相反地認為我的哲學著作包含有時間性的思想,不僅僅是每一個人在讀這書 時都可能有的那種必然性,從開頭或結尾出發意味著時間的花費,而且在創 造哲學自身的說明和討論中花費了時間。一個決定另一個。
波伏瓦:寫《噁心》時,你有必然性的思想嗎?
薩特:有。 波伏瓦:對你說來,美的思想是同寫一本書的思想聯繫在一起的吧? 薩特:啊,不!我覺得如果你隻是注意自己的遣詞造句、自己的風格和 講故事的方式,那麽美是比這些還要多的東西。這些都是形式方麵的問題,
我不太擔心。我的問題是發現這個故事的底層的世界。
波伏瓦:而你剛剛對我說過,甚至在你很年輕時,你就賦予詞語一種重 要性了。
薩特:是的。這是美的一種因素,但也是精確、真實的一種因素。一個 由選擇得很好的詞語組成的語句是一個真實精確的語句。
波伏瓦:在《噁心》的結尾處,當主人公聽到“在這些日於裏”時他說 他願意創造某種像這樣的東西。打動他的東西可以說是這首歌曲美。
薩特:對,但“在這些日子裏”感動洛根丁的原因是,這是一個由人—
—由一個離得很遠的人——創造的東西;這人以詩句為手段打動了他。這倒 不是因為他是一個人道主義者;使他感動和歡喜的是,這是一個人的創造物。
波伏瓦:換句話說,這是一個交流的問題而不是美的問題?
薩特:這些物體一旦製造出來就存在下去,它們作為物質的實在是存在 於圖書館中。但它們也是在一種僅能用智力了解的極樂世界之中,而不是在 想像的極樂世界中。這仍然保有一種實在。我記得《噁心》有點落後於我自 己的思想。那時我已不再關心創造超出這個世界的真的或美的物體,而我認 識你之前卻正是這樣想的。我已超越了這一點。我並不確切地知道我所希望 的東西,但我知道這不是一個美的物體、一個文學的物體、一個某人創造的 書本上的東西。從這一點看,洛根丁並不是另一個時期開始的標誌,而代表 著一個時期的結束。
波伏瓦:我還沒有完全弄懂你的意思。福樓拜認為,一本書是一個能完 全自生的物體,它不需要讀者,他認為讀者是完全沒有用處的。在《噁心》 之前你也是這樣的吧?
薩特:多少有點,但我並不認為一本書可以不要讀者。 波伏瓦:那麽,寫了《噁心》後,或者正在寫它時,你是怎樣看待它的? 薩特:我認為它是一個形上學的本質。我創造了一個形上學的物 體。可以說這類似柏拉圖的理念,但這也是一種特殊化的理念,一種讀者讀 這本書時會發現的理念。我開始寫《噁心》時就相信這個,到後來我不再相 信它了。
波伏瓦:後來你相信什麽呢?
薩特:我說不準。
波伏瓦:你寫短篇小說的時候呢?你寫一個短篇小說時,覺得自己是在 做什麽?
薩特:短篇小說有一種較直接的必然性,因為一個短篇小說隻有三五十 頁長。這樣我不僅僅構思這個必然性,我在讀這個小說時還特別看到這一點。 就短篇小說來說,我有比寫《噁心》時更明顯的遠見,《噁心》是太長了。 波伏瓦:對;但確切地說寫這些短篇小說對你有什麽意義?寫《噁心》 是十分清楚的。這是展示這個世界,從根本上說是同你那樣重視的偶然性緊 相伴隨。但這些短篇小說呢?
薩特:短篇小說。這很奇怪。它們改變了自己的意義。我試圖寫一篇小 說,以詞語為工具來表達某種自發的印象。《午夜的太陽》,我失掉的一篇 小說,就是這一種。
波伏瓦:你打算寫一篇小說是??
薩特:是關於環境的。例如,那不勒斯。我想寫一篇有助於人們遊覽那 不勒斯的小說。
波伏瓦:後來呢?這改變了嗎?
薩特:改變了。我說不清是什麽原因。《艾羅斯特拉特》是博斯特的一 個夢。
波伏瓦:對,但你為什麽選擇了這個夢?
薩特:我的計劃具有較廣泛的性質。短篇小說可以是對我最要緊的時刻 的想像,也可以是某種類似西班牙戰爭的重要事件。這是一個有關瘋狂的故 事。這樣,它就成了一個很嚴肅的跟我開始設想完全不同的東西。一開始我 主要是想寫一個關於巴黎大道的夜晚、關於一個公園、關於那不勒斯或者一 次橫渡海峽的故事。
波伏瓦:這些正是你要廢除的故事,這些環境的故事。你失落了一個這 樣的故事,但你沒有打算重新寫它。你去掉了女管弦樂隊橫渡海峽的情景, 雖然後來你又拾起了它。好吧。通過這一切,你後來稱為文學“本質”的屬 性是什麽?它在這兒仍然是描述性的。 薩特:確實是描述性的。甚至一篇隨筆也是描述性的。 波伏瓦:但寫一篇關於賈科米泰的隨筆同寫《牆》總不是一回事吧。 薩特:這不是一回事。但也需要時間進入賈科米泰的圖畫之中。有閱讀 的時間。它跟創作的時間不完全相同,但兩者相互聯繫。讀者讀這隨筆時, 就他是一個讀者說來,他也在創作,他造成一個關於這物體的幻象:好像它 是為他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