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
道光十九年:從禁菸到戰爭 作者:沈渭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白銀外流下的中國銀錢比價一覽表
(資料來源:《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資料》第1冊,第346頁,另見《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第37頁。)
* * *
[1] 《刑部奏酌加買食鴉片煙罪名》,《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1冊,第414頁。
[2] 《黃少司寇奏疏》,《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1冊,第463頁。
[3] 雷瑾輯:《蓉城閑話》,同上書、冊,第296頁。
[4] 俞正燮:《癸巳類稿·鴉片煙事述》,同上書、冊,第289頁。
[5] 雷瑾輯:《蓉城閑話》,同上書、冊,第299頁。
[6] 嚴中平等編:《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科學出版社,1955 年版,第34 頁,表27。
[7] 嘉慶四年(1799)兩廣總督覺羅吉慶的奏摺中已提到這一問題:“以外夷之泥土,易中國之貨銀”雲雲,但原奏未見,不能了解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達到了什麽程度。
[8]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外交史料》嘉慶朝,卷四,第六頁。
[9]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外交史料》道光朝,卷一,第十四頁。
[10]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外交史料》道光朝,卷三,第五頁。又中國史學會主編:《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1冊,第149頁。
[11] 白銀外流下的中國銀錢比價一覽表[12] 林則徐:《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中國史學會主編:《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2冊,第140~141頁。
[13] 包世臣:《安吳四種》,中國史學會主編:《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1冊,第537頁。
第五章 大清帝國的反應
道光帝手書“政貴有恆”
5-1 嘉道年間的禁菸
對於道光皇帝來說,這樣一個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自不能等閑視之,不聞不問。事實上,他自接位以來,何嚐不想把這股黑色毒流遏止下去,以完成先帝未竟的宏願呢?然而,外而鴉片不絕,內而誹議叢生,鴉片問題竟成了朝廷急需解決的頭等大事!每當他想起先帝厲禁洋菸的事來,總感到自己有責任要堅持到底,但現實則使他深感棘手,左右為難。他曾經不止一次地回顧先帝禁菸的措施和自己的政策,覺得自己在做法上並沒有錯誤,但為什麽隻有少數幾個漢員支持,而不少滿族大員並不熱心呢?就連自己深為依靠的首揆穆彰阿,也態度曖昧,令人摸不準頭緒。撫今憶昔,他對先帝的果斷作風,充滿了敬慕之情。正是先帝不顧祖宗成法,毅然修改對待鴉片入口抽稅的老例,申令禁菸,才使鴉片貿易成為非法,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和朝廷的權威。
朝廷對鴉片的申禁,最早要追溯到雍正七年(1729)。那年,雍正皇帝眼見煙毒蔓延到了王公貴族和世家子弟,感到不禁不行,便下令禁止鴉片興販,規定:興販者,“照收買違禁貨物例,枷號一月,發近邊充軍”;開館者,“照邪教惑眾律,擬絞監候”;附從者,“杖一百,流三千裏”[1]這是鴉片貿易史上,中國政府的第一道禁令。但雍正爺的這道禁令,不僅未定吸食者之罪,而且也沒有禁止鴉片進口,仍允許以“洋藥”照常抽稅放入。幹隆皇帝在位期間,一準抽稅入口的老例,隻在稅則上作了些改動。幹隆二十年(1755),規定每斤鴉片估稅價五錢,即每百斤五兩[2]較之前例每百斤稅三兩提高的幅度較大,但相對其他貨物稅仍屬輕稅。稅是提高了,鴉片的入口數量不惟沒有減少,反而日見增加。到幹隆末年,已由雍正朝每年平均200箱左右增至每年平均4000箱,增加了20倍。這說明,企圖以加重稅則的辦法遏止鴉片流入是不行的。嘉慶皇帝有鑑於此,甫告接位,便不顧住在養心殿的太上皇幹隆爺會如何不快,下令停徵鴉片稅,禁止外洋鴉片入口。四年以後即1800年,再申禁令,並嚴禁國內種植罌粟。於是,從明代以來作為“洋藥”入口的鴉片貿易,從嘉慶元年起成了非法,外國的鴉片躉船也從泊於黃埔不得不避到了伶仃洋及急水門洋麵。
老皇帝對鴉片的態度是嚴峻的。作為父皇最得寵的王子旻寧,由於已經成年並且正在父皇指導下熟悉經國大政,所以對嘉慶一朝的各項禁菸措施記憶猶新。其中發生的若幹件事情更印象深刻。嘉慶十三年(1810),京師廣寧門一帶巡役,盤獲了一個楊姓人犯,搜出身藏的六盒鴉片煙。事情由步軍統領、五城禦史奏到朝廷,嘉慶帝勃然色變。以往隻聽說廣東有人興販,如今在堂堂京師居然也有鴉片販子,足見癮君子愈來愈多。皇上當即頒發上諭,明白指出:“近聞購食者頗多,奸商牟利販賣接踵而來”,必須痛加禁止。雖然崇文門專理稅務,但僅於所屬口岸地方稽查,恐怕無法周到。上諭責成步軍統領、五城禦史必須在京師各門嚴密訪緝,並於閩粵產地禁止種植罌粟,以斷來源[3]這道禁令,不僅涉及興販,也是朝廷第一次明令禁止國內種植,這就使洋菸、土煙一起成了非法買賣。
緊接著,第二年又發生了廣東巡船借緝私為名,勾結私販包運鴉片的醜聞。嘉慶帝命兩廣總督鬆筠等嚴定章程,規定凡設有巡船的州縣,都需將所管地域及巡役姓名造冊,一旦出事,該管司道即按冊限期緝捕,若發現有訛索私運等事,參照本律治罪[4]
(資料來源:《中國近代對外貿易史資料》第1冊,第346頁,另見《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第37頁。)
* * *
[1] 《刑部奏酌加買食鴉片煙罪名》,《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1冊,第414頁。
[2] 《黃少司寇奏疏》,《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1冊,第463頁。
[3] 雷瑾輯:《蓉城閑話》,同上書、冊,第296頁。
[4] 俞正燮:《癸巳類稿·鴉片煙事述》,同上書、冊,第289頁。
[5] 雷瑾輯:《蓉城閑話》,同上書、冊,第299頁。
[6] 嚴中平等編:《中國近代經濟史統計資料選輯》,科學出版社,1955 年版,第34 頁,表27。
[7] 嘉慶四年(1799)兩廣總督覺羅吉慶的奏摺中已提到這一問題:“以外夷之泥土,易中國之貨銀”雲雲,但原奏未見,不能了解他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達到了什麽程度。
[8]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外交史料》嘉慶朝,卷四,第六頁。
[9]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外交史料》道光朝,卷一,第十四頁。
[10] 北京故宮博物院編:《清代外交史料》道光朝,卷三,第五頁。又中國史學會主編:《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1冊,第149頁。
[11] 白銀外流下的中國銀錢比價一覽表[12] 林則徐:《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中國史學會主編:《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2冊,第140~141頁。
[13] 包世臣:《安吳四種》,中國史學會主編:《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第1冊,第537頁。
第五章 大清帝國的反應
道光帝手書“政貴有恆”
5-1 嘉道年間的禁菸
對於道光皇帝來說,這樣一個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自不能等閑視之,不聞不問。事實上,他自接位以來,何嚐不想把這股黑色毒流遏止下去,以完成先帝未竟的宏願呢?然而,外而鴉片不絕,內而誹議叢生,鴉片問題竟成了朝廷急需解決的頭等大事!每當他想起先帝厲禁洋菸的事來,總感到自己有責任要堅持到底,但現實則使他深感棘手,左右為難。他曾經不止一次地回顧先帝禁菸的措施和自己的政策,覺得自己在做法上並沒有錯誤,但為什麽隻有少數幾個漢員支持,而不少滿族大員並不熱心呢?就連自己深為依靠的首揆穆彰阿,也態度曖昧,令人摸不準頭緒。撫今憶昔,他對先帝的果斷作風,充滿了敬慕之情。正是先帝不顧祖宗成法,毅然修改對待鴉片入口抽稅的老例,申令禁菸,才使鴉片貿易成為非法,維護了國家的尊嚴和朝廷的權威。
朝廷對鴉片的申禁,最早要追溯到雍正七年(1729)。那年,雍正皇帝眼見煙毒蔓延到了王公貴族和世家子弟,感到不禁不行,便下令禁止鴉片興販,規定:興販者,“照收買違禁貨物例,枷號一月,發近邊充軍”;開館者,“照邪教惑眾律,擬絞監候”;附從者,“杖一百,流三千裏”[1]這是鴉片貿易史上,中國政府的第一道禁令。但雍正爺的這道禁令,不僅未定吸食者之罪,而且也沒有禁止鴉片進口,仍允許以“洋藥”照常抽稅放入。幹隆皇帝在位期間,一準抽稅入口的老例,隻在稅則上作了些改動。幹隆二十年(1755),規定每斤鴉片估稅價五錢,即每百斤五兩[2]較之前例每百斤稅三兩提高的幅度較大,但相對其他貨物稅仍屬輕稅。稅是提高了,鴉片的入口數量不惟沒有減少,反而日見增加。到幹隆末年,已由雍正朝每年平均200箱左右增至每年平均4000箱,增加了20倍。這說明,企圖以加重稅則的辦法遏止鴉片流入是不行的。嘉慶皇帝有鑑於此,甫告接位,便不顧住在養心殿的太上皇幹隆爺會如何不快,下令停徵鴉片稅,禁止外洋鴉片入口。四年以後即1800年,再申禁令,並嚴禁國內種植罌粟。於是,從明代以來作為“洋藥”入口的鴉片貿易,從嘉慶元年起成了非法,外國的鴉片躉船也從泊於黃埔不得不避到了伶仃洋及急水門洋麵。
老皇帝對鴉片的態度是嚴峻的。作為父皇最得寵的王子旻寧,由於已經成年並且正在父皇指導下熟悉經國大政,所以對嘉慶一朝的各項禁菸措施記憶猶新。其中發生的若幹件事情更印象深刻。嘉慶十三年(1810),京師廣寧門一帶巡役,盤獲了一個楊姓人犯,搜出身藏的六盒鴉片煙。事情由步軍統領、五城禦史奏到朝廷,嘉慶帝勃然色變。以往隻聽說廣東有人興販,如今在堂堂京師居然也有鴉片販子,足見癮君子愈來愈多。皇上當即頒發上諭,明白指出:“近聞購食者頗多,奸商牟利販賣接踵而來”,必須痛加禁止。雖然崇文門專理稅務,但僅於所屬口岸地方稽查,恐怕無法周到。上諭責成步軍統領、五城禦史必須在京師各門嚴密訪緝,並於閩粵產地禁止種植罌粟,以斷來源[3]這道禁令,不僅涉及興販,也是朝廷第一次明令禁止國內種植,這就使洋菸、土煙一起成了非法買賣。
緊接著,第二年又發生了廣東巡船借緝私為名,勾結私販包運鴉片的醜聞。嘉慶帝命兩廣總督鬆筠等嚴定章程,規定凡設有巡船的州縣,都需將所管地域及巡役姓名造冊,一旦出事,該管司道即按冊限期緝捕,若發現有訛索私運等事,參照本律治罪[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