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道光十九年:從禁菸到戰爭 作者:沈渭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由此,我們可以對清代鴉片輸入中國的增長數字有一個基本認識;在鴉片戰爭前,其增長速度有兩次飛躍:一次是在幹隆末年、嘉慶初年,從每年200箱猛增至4000箱,增長約20倍;一次是在道光年間,從4000箱增至3.5萬箱以上,最高年份達40000箱,增長約10倍。這個增長趨勢表明,從18世紀末年起,外國資本主義已經找到了扭轉中英貿易中西方處於不利地位的手段,這個手段就是以最無恥最卑劣的行徑殘害中國人民,掠奪中國財富的鴉片走私貿易。
在中國從事鴉片走私的西方國家,有葡萄牙、英國、美國和沙俄。葡萄牙是早期從事鴉片貿易的國家,清初開海禁後,葡萄牙仍占據優勢。直到幹隆四十五年(1780)後,葡萄牙輸華鴉片的優勢逐漸被英國所取代。
英國是西方各國對中國進行鴉片侵略最主要的國家,它的輸華總額大大地超過了其他國家輸華鴉片的總和。可以說,當我們一提及鴉片貿易時,在主要意義上,就是指鴉片的最大販毒者英國,前引1800~1839年鴉片輸入中國的龐大數字中,英國的輸華量占了90%以上。現將鴉片輸華總量和其中英國輸華量的每年平均數列表如下:表4-2
(資料來源:【美】馬士著,張匯文等合譯:《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1卷,第238~239頁附表。)
鴉片販賣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的最大項目。自1765年大冒險家克萊武擔任孟加拉民政官後,公司職員在商業的特權之上又加了官銜。“在市場上與商人交往時他們是地方長官的身份”。[11]亦官亦商的東印度公司職員,開始排斥印度商人,壓倒了荷蘭、法國等商人,逐漸取得了鴉片銷售的特權[12]
1773年,英國國會通過改革法案,華倫·哈斯丁被任命為公司孟加拉參事會總督,統轄馬德拉斯和孟買公司領地事務,並負責將東印度公司從商業機構轉變為政府機關。哈斯丁是東印度公司鴉片專賣政策的製定人。1773年對華鴉片試銷成功後,東印度公司逐漸地把中國作為它銷售鴉片的主要市場。
一般地說,鴉片在印度的種植是由公司事先撥款協助承包商,用放青苗債的方式向農民事先貸款,在收割時以低價勒行收買,經過熬煎,然後在加爾各答市場公開拍賣。為了招徠私商,[13]拍賣的條件是相當寬容的,繳納的現鈔僅是標價的30%,餘款10天內交清,有困難者可延長3個月,如果廣州市場鴉片價格低落,公司還可以設法幫助私商渡過難關[14]這樣寬容的條件,無非是“為走私事業提供貨品,並鼓勵私商將這些貨品運送到中國去”[15]
東印度公司根據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控製拍賣與銷售間的平衡,當市場活躍時,就以擴大拍賣攫取利潤;市場疲滯,就控製拍賣來保持高額利潤,但總的來說,兩者中,主要是以擴大運銷為主的。這不僅從前麵所作的英國鴉片逐年增長的趨勢統計中可以看出,也可以從麻窪鴉片的大量輸華中可以看出。
麻窪鴉片的大量傾銷,是東印度公司和私商們長期對抗的產物。長期來,孟加拉土價格,由於公司的壟斷而日趨高漲,一些私商於1815年前後開始在當時尚未被公司控製的東印度西部地區,找尋價格比較低廉的貨源。他們在東印度土邦和刺日普德拿一帶,找到了理想的麻窪土(也叫孟買土,中國人稱白皮土),擺脫了公司的控製,由葡萄牙人經營的達曼口岸輸入中國。從此,麻窪土輸華數量不斷增加,由過去僅500餘箱躍增至1816~1817年的1242箱,1820~1821年的1653箱[16]在1817年,麻窪土每箱售價僅680銀元,大量傾銷的結果,迫使孟加拉土的售價大跌:1817年孟加拉土每箱售價1300銀元,到1818年跌至840銀元。於是很多外國煙販在孟買紛紛添設代理處,準備對麻窪土進行大規模販運,嚴重地打擊了東印度公司的壟斷政策。
而對這樣激烈的鬥爭,東印度公司先嚴厲禁止孟買船販運麻窪煙土,並在孟買搶購麻窪土,以求控製,隨後又積極擴大孟加拉公班土的生產,以便壓低價格,最後還設法同中印度各土邦王公訂立合同,企圖借頒發補助金的手段來削減麻窪土的種植。但這些措施收效都不大,麻窪土繼續湧入中國,逐漸取得孟加拉土原先所占的優勢地位。
1832年,英國國會改革後,工業資產階級開始直接參與政治。為了替英國製造品開闢中國市場,他們以自由貿易為名,於次年迫使國會通過法案,剝奪了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壟斷權,但是延長了公司存在的年限,並授權它治理英屬印度領土。他們還召集了東印度公司官吏和有關鴉片販運的人員,聽取了意見。經過辯論,一致認為:“孟加拉的鴉片壟斷銷售,為政府提供的收入,每年為數8459425新鑄盧比,亦即981293英鎊;而稅收是按成本價格的30又3/4徵收的。在印度目前收入的情況下,要放棄這樣一個收入來源是不適當的。鴉片稅是由外國消費者負擔的稅收,所以總的來說,它較之任何其他可以替代的稅收,更不致遭到反對。”[17]這等於是倫敦政府對鴉片販運承擔責任的公開聲明。英國政府的公開支持,是造成19世紀30年代英國煙販在華猖狂活動的第一個原因。
1831年,東印度公司最後找到解決麻窪土競爭的政策。它允許麻窪土繳納過境稅每箱175盧比,繼減為125盧比,由孟買公開出口。過去是由中印度土邦偷運到葡萄牙口岸達曼,長途跋涉,花兩個多月的時間,大大增加了成本,改由孟買出口,煙販們夢寐以求。因此從1832~1833年間,達到了1.4萬箱,較前增長了2倍。東印度公司的稅收因此而增加。20多年來長期成為公司負擔的麻窪鴉片,成了公司稅收的源泉。東印度公司政策的改變——對麻窪土由以前的控製生產運銷,到確保稅收、鼓勵販運,這是19世紀30年代鴉片走私在中國惡性膨脹的第二個原因。
在中國從事鴉片走私的西方國家,有葡萄牙、英國、美國和沙俄。葡萄牙是早期從事鴉片貿易的國家,清初開海禁後,葡萄牙仍占據優勢。直到幹隆四十五年(1780)後,葡萄牙輸華鴉片的優勢逐漸被英國所取代。
英國是西方各國對中國進行鴉片侵略最主要的國家,它的輸華總額大大地超過了其他國家輸華鴉片的總和。可以說,當我們一提及鴉片貿易時,在主要意義上,就是指鴉片的最大販毒者英國,前引1800~1839年鴉片輸入中國的龐大數字中,英國的輸華量占了90%以上。現將鴉片輸華總量和其中英國輸華量的每年平均數列表如下:表4-2
(資料來源:【美】馬士著,張匯文等合譯:《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第1卷,第238~239頁附表。)
鴉片販賣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的最大項目。自1765年大冒險家克萊武擔任孟加拉民政官後,公司職員在商業的特權之上又加了官銜。“在市場上與商人交往時他們是地方長官的身份”。[11]亦官亦商的東印度公司職員,開始排斥印度商人,壓倒了荷蘭、法國等商人,逐漸取得了鴉片銷售的特權[12]
1773年,英國國會通過改革法案,華倫·哈斯丁被任命為公司孟加拉參事會總督,統轄馬德拉斯和孟買公司領地事務,並負責將東印度公司從商業機構轉變為政府機關。哈斯丁是東印度公司鴉片專賣政策的製定人。1773年對華鴉片試銷成功後,東印度公司逐漸地把中國作為它銷售鴉片的主要市場。
一般地說,鴉片在印度的種植是由公司事先撥款協助承包商,用放青苗債的方式向農民事先貸款,在收割時以低價勒行收買,經過熬煎,然後在加爾各答市場公開拍賣。為了招徠私商,[13]拍賣的條件是相當寬容的,繳納的現鈔僅是標價的30%,餘款10天內交清,有困難者可延長3個月,如果廣州市場鴉片價格低落,公司還可以設法幫助私商渡過難關[14]這樣寬容的條件,無非是“為走私事業提供貨品,並鼓勵私商將這些貨品運送到中國去”[15]
東印度公司根據中國市場的銷售情況,控製拍賣與銷售間的平衡,當市場活躍時,就以擴大拍賣攫取利潤;市場疲滯,就控製拍賣來保持高額利潤,但總的來說,兩者中,主要是以擴大運銷為主的。這不僅從前麵所作的英國鴉片逐年增長的趨勢統計中可以看出,也可以從麻窪鴉片的大量輸華中可以看出。
麻窪鴉片的大量傾銷,是東印度公司和私商們長期對抗的產物。長期來,孟加拉土價格,由於公司的壟斷而日趨高漲,一些私商於1815年前後開始在當時尚未被公司控製的東印度西部地區,找尋價格比較低廉的貨源。他們在東印度土邦和刺日普德拿一帶,找到了理想的麻窪土(也叫孟買土,中國人稱白皮土),擺脫了公司的控製,由葡萄牙人經營的達曼口岸輸入中國。從此,麻窪土輸華數量不斷增加,由過去僅500餘箱躍增至1816~1817年的1242箱,1820~1821年的1653箱[16]在1817年,麻窪土每箱售價僅680銀元,大量傾銷的結果,迫使孟加拉土的售價大跌:1817年孟加拉土每箱售價1300銀元,到1818年跌至840銀元。於是很多外國煙販在孟買紛紛添設代理處,準備對麻窪土進行大規模販運,嚴重地打擊了東印度公司的壟斷政策。
而對這樣激烈的鬥爭,東印度公司先嚴厲禁止孟買船販運麻窪煙土,並在孟買搶購麻窪土,以求控製,隨後又積極擴大孟加拉公班土的生產,以便壓低價格,最後還設法同中印度各土邦王公訂立合同,企圖借頒發補助金的手段來削減麻窪土的種植。但這些措施收效都不大,麻窪土繼續湧入中國,逐漸取得孟加拉土原先所占的優勢地位。
1832年,英國國會改革後,工業資產階級開始直接參與政治。為了替英國製造品開闢中國市場,他們以自由貿易為名,於次年迫使國會通過法案,剝奪了東印度公司對華貿易壟斷權,但是延長了公司存在的年限,並授權它治理英屬印度領土。他們還召集了東印度公司官吏和有關鴉片販運的人員,聽取了意見。經過辯論,一致認為:“孟加拉的鴉片壟斷銷售,為政府提供的收入,每年為數8459425新鑄盧比,亦即981293英鎊;而稅收是按成本價格的30又3/4徵收的。在印度目前收入的情況下,要放棄這樣一個收入來源是不適當的。鴉片稅是由外國消費者負擔的稅收,所以總的來說,它較之任何其他可以替代的稅收,更不致遭到反對。”[17]這等於是倫敦政府對鴉片販運承擔責任的公開聲明。英國政府的公開支持,是造成19世紀30年代英國煙販在華猖狂活動的第一個原因。
1831年,東印度公司最後找到解決麻窪土競爭的政策。它允許麻窪土繳納過境稅每箱175盧比,繼減為125盧比,由孟買公開出口。過去是由中印度土邦偷運到葡萄牙口岸達曼,長途跋涉,花兩個多月的時間,大大增加了成本,改由孟買出口,煙販們夢寐以求。因此從1832~1833年間,達到了1.4萬箱,較前增長了2倍。東印度公司的稅收因此而增加。20多年來長期成為公司負擔的麻窪鴉片,成了公司稅收的源泉。東印度公司政策的改變——對麻窪土由以前的控製生產運銷,到確保稅收、鼓勵販運,這是19世紀30年代鴉片走私在中國惡性膨脹的第二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