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光景,反而促成了日本軍方見機而作,準備打落水狗的計劃。其時瀋陽人心浮動,老百姓紛紛避難,西關的火車站中,擠滿了老弱婦孺,張作霖每天開會,除了大罵“郭鬼子”、“小六子”以外,束手無策。於是在遼陽的關東軍進駐瀋陽,派出部隊在瀋陽八個城門口站崗,代為維持秩序。


    這樣到了十二月十五日,日本方麵有了新的行動,一方麵在朝鮮日軍有一部分渡鴨綠江,向奉天移動;另一方麵,關東軍司令白川,派了一個叫安河內的中佐,向郭鬆齡的外交代表齊世英,提出了第二次警告,南滿鐵路兩側二十華裏,亦即十二公裏以內,兩軍不得交戰。


    這是不平等條約上所規定的,日軍從來沒有執行過;一旦執行,對郭鬆齡構成了嚴重的抵製,因為自南而北的公路,是與南滿路平行的。郭鬆齡無法利用這條公路就什麽也談不上了。


    但郭鬆齡仍舊相信芳澤謙吉的話是有效的,隻要奉軍一垮,“乘勝追擊”,通過南滿路不成問題。事實上,他亦隻有這條路好走,因此,集中五萬兵力,野炮二百四十門、迫擊炮一百五十門、重機槍一百五十挺,沿京奉線由溝幫子、大虎山一直開到巨流河西岸的新民屯,與張學良指揮的守軍,隔河對峙——這一仗打起來,是一場其硬無比的殲滅戰。


    不過,這隻是郭鬆齡的想法,他的部下並不同心。其時他的部隊中,已流傳了一句口號:“吃老張家的飯,不打老張家。”同時郭部高級將領,鄒作華、高紀毅、張振鷺、劉偉、範浦江等人,在新民屯透過奉天總領事古田茂所派的代表,與張學良取得了聯繫;甚至還利用日本的通訊設備,將郭鬆齡的部署通知了張學良。


    在戰線上,郭軍高級將領,自亦有很“實惠”的支援行動,最明白的一個現象,由河麵打過來的炮彈,落地不爆炸;當然是指揮炮兵的鄒作華動了手腳,將炮彈的引信秘密拆除,或者把螺絲鬆開,引信與炮彈的接觸不良,自然無法引爆。


    話雖如此,張學良還是一步也不敢放鬆,連官長都抬了機關槍上前線。其時巨流河已經結冰,怕郭軍履冰而過,直撲十裏以外的瀋陽,所以士兵除白天作戰以外,晚上還有一個任務便是用鐵鏟鑿冰,使河麵的堅冰,不至連成一片;瀋陽城內每家皆備的鐵鏟,一齊都被徵用。


    這樣到了十二月甘一日,吳俊升所派援兵的先頭部隊,騎兵四團由騎兵第七旅旅長王永清率領,星夜急馳長驅南下,側擊東西對峙的郭鬆齡,而且目標對準新民西南的白旗堡,打算截斷郭鬆齡的歸路。


    這就到了郭鬆齡唱“霸王別姬”的時候了。二十二日晚上,他在一家糧店召開軍事會議,表示將親上前線督戰,作背城借一之計。出席的高級將領,個個麵現疲憊之色,有的瞠目不語;有的索性低下頭去,仿佛倦極入夢。見此光景,郭鬆齡長嘆一聲,宣布散會。壁上的掛鍾,嘡嘡地打了十二下,又是新的一天開始了。


    會後郭鬆齡接到密報,他的部下由參謀長陳在新出麵,代表鄒作華、高紀毅等人,正式經過新民日本領事分館向奉天接洽投降,提出的條件是:第一、赦免郭鬆齡;第二、保護投降者的生命財產。新民分館通知了總領事吉田茂,他親自向張作霖接頭,得到的答覆是:第二條接受;第一條拒絕。理由是奉軍的將領反對。


    郭鬆齡發覺已為部下出賣,就隻能私下逃亡了。新民是七路交會的要衝,正東,越巨流河經張學良司令部所在地的興隆店,而達瀋陽;這條路郭鬆齡想走而走不通,自然不必再談。東南也是越巨流河,經大民屯至遼陽,亦無從考慮;西南到白旗堡,變成自投羅網。他唯一能走一條路是沿著巨流河西岸往南,希望能與占領營口的部隊會合,性命可以保住一半。


    依照郭鬆齡的意思,打算騎馬逃走,但韓淑秀不會騎馬,他又不忍拋棄夫婦兼“同誌”雙重身分的結髮之妻。倉猝間隻好弄來一輛大車,連同林長民、饒漢祥,一起在淩晨二時,於大雪紛飛中,匆匆上路。


    這時,軍用電話中傳來天津的消息:十二月十八日,張之江下奇$%^書*(網!&*$收集整理令總攻擊,與李景林的部隊,激戰了三天三夜;張之江大概讀過唐書,知道“雪夜入蔡州”的故事,命令士兵反穿老羊皮襖,利用雪色作掩護匍匐前進,竟能穿過對方防禦工事的鐵網,一直衝到敵軍陣地前,猝然發動攻擊,李軍大敗。十二月甘二日李景林退入天津租界;部隊則往德州方向撤退。


    天津局勢的變化,如果早幾天發生,作為郭鬆齡盟友的馮玉祥占了上風,或許在聲勢上,能對郭軍產生呼應支援的作用;同時留守山海關,防阻李景林,對郭鬆齡最忠心的魏益三,亦可進兵支援,但此刻對郭鬆齡來說,竟似諷刺他的兵敗如山倒了。


    十二月二十三日,在大風雪中走了一天,入夜到了遼中縣屬的老達房地方,得到警報,外號“天下好”的王永清,已率領騎兵追趕下來了。郭鬆齡雖有衛隊,但都是些年輕魁梧,雖有訓練、卻無戰鬥經驗的新兵,決難抵擋。事急之際,隻有先覓地躲藏,等王永清衝過去之後,再思脫身之計。


    於是找到一家富農家的地窖,郭鬆齡夫婦與饒漢樣錯縮在裏麵;林長民不願“入地”,仍舊住在大車裏麵。將近午夜,人馬喧闐;王永清的部隊到了,他可能已獲得情報,下令搜索。林長民急急下車逃命,卻為流彈所擊斃;郭鬆齡夫婦被捕;饒漢祥卻比林長民來得幸運。奉軍看是個窩窩囊囊的老頭子,一身又髒又臭,還長了一頭的癬,當時就把他放掉了。


    郭鬆齡夫婦被解到老達房西北的白旗堡。作為張作霖討逆軍總司令吳俊升;吳部的第十七師師長萬春麟;以及王永清的直屬長官第十四師師長穆春,都已趕到白旗堡;對於如何處置郭鬆齡當然要向張作霖請示。


    吳俊升接通了瀋陽的電話;張作霖說道:“把他押回來!我倒要問問他,為什麽造反?”


    放下電話,吳俊升沉吟不語;萬福麟問知結果後,主張遵令辦事,將郭鬆齡移交給張學良,可是吳俊升不同意。


    “郭鬼子一見了漢卿,就死不掉啦!不能留著他。”


    吳俊升作此決定當然知道楊宇霆會支持他,張作霖怪罪下來,有楊宇霆在,不必擔心。不過,雖說不能留著他,還是留了半天;將郭鬆齡雙手釘在大車車廂上、遊街示眾,讓所有的奉軍看看造反者的下場,頗有明朝末年處置失律叛逆之將,“傳首九邊”,以勵軍心的味道。


    張學良得知郭鬆齡夫婦遊街以後槍決的消息,對吳俊升頗致不滿;但張作霖卻認為處置明快,著實可嘉。至於投降的郭軍高級將領,由新民日本領事分館護送到瀋陽以後,楊宇霆主張從嚴處置,為首者一律槍決。但張作霖左右手之一的張作相不以為然。


    “郭鬼子鬧出這麽大的亂子,也是有原因的。我們不能不先自己反省一下,自己也有錯處。現在郭鬼子已經槍斃了,其他的人就不必羅織在內。如果一開殺戒,都是東北子弟,我們要結多少冤家?”他提出建議:“善後工作,不妨交給漢卿,讓他從寬處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玉壘浮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陽並收藏玉壘浮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