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陳香梅傳奇:她在東西方的奮鬥 作者:胡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納德已精疲力竭,但他想做的事終於轟轟烈烈地辦起來了。接著還得上馬尼拉及火奴魯魯採購,他幾乎無暇談情說愛!利用這鬆口氣的短暫時間,他得把婚戀當一場戰爭來打!他急迫又嚴肅地與陳香梅商討:“我們要打的這場戰爭第一步是什麽?”
陳香梅哭笑不得。
與初到江灣機場容光煥發的形象相比,將軍又見蒼老和憔悴。她情不自禁地立起,雙手輕輕地揉搓著他微微鬈曲的黑髮———根根白髮已生其中,霎時間,母怪不性的慈愛和柔情漫山,她不覺得他比她年長許多!也許,再年長再堅強的男人,在搏擊出征後仍渴求一片寧靜溫馨的港灣!一片有著爐火和綠意的家園!
她願做他的港灣。
她要為他建造家園。
他最珍愛的事業,這被聶光坻言中,是不幸抑或幸耶?認清了他性格的這一麵,卻並未削減她的一份愛心;相反,她以為這是他天性中最為她愛戀並欽慕的因素,這因素鑄造他成為一個偉人。或許,他生來就是一名十字軍,窮畢生之年,為他深信正確的事業不屈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明·了這點,她更愛他。她忽然明白了誓言:愛,就是成為一個人。
當然,懷春少女不能不為這聚少離多的戀愛而悵惘!
但是,並不寂寞空虛,她有她自己的事,她也很忙。
隻要有機緣,她定跟方丹結伴採訪。
方丹直到元月中旬才抵滬,旅途坎坷、風塵僕僕,原本皮膚稍黑的她便像塊煤似的,兩隻大眼睛卻愈見有神。但她不再快言快語,是方言的阻隔?是歷經坎坷險惡後消極的自衛?微笑番折騰後她才在一家小報當上了記者,生活自是清苦。
炎夏的一天,她倆去採訪來到上海的周恩來先生。在一大群爭搶著提問的記者中,她倆卻格外地安靜,定定地看著聽著,像生生地被這位不同凡響的人物震懾住了,因為她倆都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共產黨的領導人。
歸來的路上,方丹說:“我很崇敬周先生,人家硬是正氣凜然,義正辭嚴,看來,共產黨比國民黨得人心。”
陳香梅覺得她的話像燃燒的煤塊般灼人,著實嚇了一跳,想起麥筱梅的遭際,便說:“方丹,在外麵可別隨便說嗬。也許,我們看到的接觸的都是國民黨,距離太近,太熟悉,因而看清了種種醜惡和腐敗?”
方丹不以為然:“可是,也許因為距離太遠,太陌生,因而沒看見人家的美好和生機勃勃呢?”想想又說:“我聽說廖仲愷先生是你們家親戚?”
陳香梅點點頭:“是我的二叔公。”
方丹說:“你可知道廖承誌先生而今在南京,就在周先生那兒工作?”
陳香梅說:“我也聽說了。我舅舅雖然還不滿40歲,可是,不知坐了多少回牢了。19歲在日本兩次被捕,20歲時在早稻田大學讀書時又被拘捕並驅逐出境;再到荷蘭、德國,仍是拘捕並驅出境;再後來參加紅軍,說是又被張國燾拘捕;1937年他們一家在香港時,我們倒是常見麵,可後來就不見蹤影了,聽說他在粵北被國民黨逮捕,直到今年年初才釋放。不過我舅舅留給我們的印象,倒的確是美好和生機勃勃的。這在他,也是一種選擇,選擇了,就被使命驅使著,絕對地奉獻。”
艱難的選擇(11)
方丹感嘆道:“你們廖家的家史與國共兩黨倒是糾糾葛葛恩恩怨怨呢,廖夫人何香凝女士我也是極敬佩的,可稱作女中豪傑。”
陳香梅笑道:“我們姊妹倒都不喜歡這位二叔婆,但都怕她,現在想想,二叔婆是很獨立、很有個性的。聽外公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二叔婆領著媳婦和兩個小孫孫,離香港、經海豐、過韶關,一路輾轉,顛沛流離,1942年8月才到達桂林。唉,那也是我們姊妹六人流亡幾千裏抵達桂林的時候嗬。二波婆就在觀音山麓住下,種菜養雞,賣畫度日。蔣價石曾派人送去百萬元支票,但她冷冷退回:‘畫幅歲寒易米,不用人間造孽錢’,你聽聽,我這二叔婆硬氣不?強不?擲地有聲、鏗鏘作響。隻是我們似無緣,這些年再沒見過麵。”
方丹說:“不是無緣,是各選擇了各的路,等到有一天走到一起來了,親緣還是親緣。”
香梅說:“是呀,於公於私,於理於情,我都希望國共和談成功。人們不需要戰爭,需要安定和平、重建家園、振興經濟嗬。
方丹說:“前景難測。馬歇爾來中國調停了七八個月,起伏跌宕,撲朔迷離,可就一條,戰火不僅沒徹底熄滅,還在蔓延。馬歇爾又能怎樣?”
的確,馬歇爾已是回天乏術 。美國政府一麵讓他調停,一麵又繼續給蔣價石軍事援助,蔣價石何能不有恃無恐?7月,馬歇爾向杜魯門提名魏德邁出任駐華大使,他需要有人來分擔他的重壓。魏德邁獲悉,興沖衝去到紐約買回了體在的夜禮服,但是馬歇爾已改了主意,正式提名的是司徒雷登。魏德邁自是惱怒萬分,但是馬歇爾以為司徒雷登更能為協調出力。司徒雷登出生在中國,抗戰時坐過日本人的監獄,現任燕京大學校長,可謂真正的“中國通”。馬歇爾指望這位社會名流能為調停力挽狂瀾。7月18日,馬歇爾領著司徒雷登上廬山見蔣價石。蔣價石與廬山似有奇緣,抗戰前後,這裏都是他的夏都。麵對兩位美國人的調處,他優哉遊哉,軟硬兼施,他很自信,美國政府決不會拋棄他。在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上,他骨子裏傾向武力解決,他隻是在熟練地玩牌而已。從7月18日至9月6日,66歲的馬歇爾七上廬山,希望雙方停戰,仍舊回到談判桌上來。但是,勞而無功!
陳香梅哭笑不得。
與初到江灣機場容光煥發的形象相比,將軍又見蒼老和憔悴。她情不自禁地立起,雙手輕輕地揉搓著他微微鬈曲的黑髮———根根白髮已生其中,霎時間,母怪不性的慈愛和柔情漫山,她不覺得他比她年長許多!也許,再年長再堅強的男人,在搏擊出征後仍渴求一片寧靜溫馨的港灣!一片有著爐火和綠意的家園!
她願做他的港灣。
她要為他建造家園。
他最珍愛的事業,這被聶光坻言中,是不幸抑或幸耶?認清了他性格的這一麵,卻並未削減她的一份愛心;相反,她以為這是他天性中最為她愛戀並欽慕的因素,這因素鑄造他成為一個偉人。或許,他生來就是一名十字軍,窮畢生之年,為他深信正確的事業不屈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明·了這點,她更愛他。她忽然明白了誓言:愛,就是成為一個人。
當然,懷春少女不能不為這聚少離多的戀愛而悵惘!
但是,並不寂寞空虛,她有她自己的事,她也很忙。
隻要有機緣,她定跟方丹結伴採訪。
方丹直到元月中旬才抵滬,旅途坎坷、風塵僕僕,原本皮膚稍黑的她便像塊煤似的,兩隻大眼睛卻愈見有神。但她不再快言快語,是方言的阻隔?是歷經坎坷險惡後消極的自衛?微笑番折騰後她才在一家小報當上了記者,生活自是清苦。
炎夏的一天,她倆去採訪來到上海的周恩來先生。在一大群爭搶著提問的記者中,她倆卻格外地安靜,定定地看著聽著,像生生地被這位不同凡響的人物震懾住了,因為她倆都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共產黨的領導人。
歸來的路上,方丹說:“我很崇敬周先生,人家硬是正氣凜然,義正辭嚴,看來,共產黨比國民黨得人心。”
陳香梅覺得她的話像燃燒的煤塊般灼人,著實嚇了一跳,想起麥筱梅的遭際,便說:“方丹,在外麵可別隨便說嗬。也許,我們看到的接觸的都是國民黨,距離太近,太熟悉,因而看清了種種醜惡和腐敗?”
方丹不以為然:“可是,也許因為距離太遠,太陌生,因而沒看見人家的美好和生機勃勃呢?”想想又說:“我聽說廖仲愷先生是你們家親戚?”
陳香梅點點頭:“是我的二叔公。”
方丹說:“你可知道廖承誌先生而今在南京,就在周先生那兒工作?”
陳香梅說:“我也聽說了。我舅舅雖然還不滿40歲,可是,不知坐了多少回牢了。19歲在日本兩次被捕,20歲時在早稻田大學讀書時又被拘捕並驅逐出境;再到荷蘭、德國,仍是拘捕並驅出境;再後來參加紅軍,說是又被張國燾拘捕;1937年他們一家在香港時,我們倒是常見麵,可後來就不見蹤影了,聽說他在粵北被國民黨逮捕,直到今年年初才釋放。不過我舅舅留給我們的印象,倒的確是美好和生機勃勃的。這在他,也是一種選擇,選擇了,就被使命驅使著,絕對地奉獻。”
艱難的選擇(11)
方丹感嘆道:“你們廖家的家史與國共兩黨倒是糾糾葛葛恩恩怨怨呢,廖夫人何香凝女士我也是極敬佩的,可稱作女中豪傑。”
陳香梅笑道:“我們姊妹倒都不喜歡這位二叔婆,但都怕她,現在想想,二叔婆是很獨立、很有個性的。聽外公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二叔婆領著媳婦和兩個小孫孫,離香港、經海豐、過韶關,一路輾轉,顛沛流離,1942年8月才到達桂林。唉,那也是我們姊妹六人流亡幾千裏抵達桂林的時候嗬。二波婆就在觀音山麓住下,種菜養雞,賣畫度日。蔣價石曾派人送去百萬元支票,但她冷冷退回:‘畫幅歲寒易米,不用人間造孽錢’,你聽聽,我這二叔婆硬氣不?強不?擲地有聲、鏗鏘作響。隻是我們似無緣,這些年再沒見過麵。”
方丹說:“不是無緣,是各選擇了各的路,等到有一天走到一起來了,親緣還是親緣。”
香梅說:“是呀,於公於私,於理於情,我都希望國共和談成功。人們不需要戰爭,需要安定和平、重建家園、振興經濟嗬。
方丹說:“前景難測。馬歇爾來中國調停了七八個月,起伏跌宕,撲朔迷離,可就一條,戰火不僅沒徹底熄滅,還在蔓延。馬歇爾又能怎樣?”
的確,馬歇爾已是回天乏術 。美國政府一麵讓他調停,一麵又繼續給蔣價石軍事援助,蔣價石何能不有恃無恐?7月,馬歇爾向杜魯門提名魏德邁出任駐華大使,他需要有人來分擔他的重壓。魏德邁獲悉,興沖衝去到紐約買回了體在的夜禮服,但是馬歇爾已改了主意,正式提名的是司徒雷登。魏德邁自是惱怒萬分,但是馬歇爾以為司徒雷登更能為協調出力。司徒雷登出生在中國,抗戰時坐過日本人的監獄,現任燕京大學校長,可謂真正的“中國通”。馬歇爾指望這位社會名流能為調停力挽狂瀾。7月18日,馬歇爾領著司徒雷登上廬山見蔣價石。蔣價石與廬山似有奇緣,抗戰前後,這裏都是他的夏都。麵對兩位美國人的調處,他優哉遊哉,軟硬兼施,他很自信,美國政府決不會拋棄他。在戰爭與和平的選擇上,他骨子裏傾向武力解決,他隻是在熟練地玩牌而已。從7月18日至9月6日,66歲的馬歇爾七上廬山,希望雙方停戰,仍舊回到談判桌上來。但是,勞而無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