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
陳香梅傳奇:她在東西方的奮鬥 作者:胡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謝你,聶兄。”她也啜了一小口白蘭地,“可我,偏偏已深深地愛上了他。”
他苦笑了:“這我就無話可說了,甚至不能指責他橫刀奪愛。但我還要重複陽後一句:他最珍愛的決不是你,這個滿天飛的美國將軍嗬,他最珍愛的是天空。”
她淡淡地一笑,昨日,她已經明·,所以,她能平靜地接受一切。
一早,陳納德就離開了上海,不過,他登上的是黃浦江的客輪。他將溯長江西行,取道南京、漢口而至重慶等地。八年前走過的路,經過的地方,他都將一一踏訪。舊地重遊,不隻是緬懷過去,更是為了今天的開拓。
哀鴻遍野,怵目驚心!
饑荒、瘟疫和死亡籠罩著幾千裏鄉野。樹皮剝盡、草根挖盡、觀音土掘盡,見不著一條野狗或一隻老鼠,隻要能充飢的都讓人們吃掉了。日本鬼子大潰退時搶掠了所有的糧食和種了,屠殺掉所有的家畜家禽。真是一個荒涼又荒蕪的世界呀!而陳納德仍看到,荒地上一家老小代替耕牛背負梨鏵的重軛,艱難地耕耘著!希望在中國人的心中並沒有死去!
戰爭毀滅了城市。長沙城已成了半廢墟,衡陽、零陵、桂林、柳州隻見斷牆殘坦、瓦砥遍地,小點的城鎮化為一片焦土!鐵路被毀、橋樑被炸,船隻被擊沉、公路被破壞,所有的交通運輸處於癱瘓的狀態。這是日軍的焦土政策所致,也有14航空隊的轟炸———為了陰攔敵軍殲滅敵軍,必須破壞!而今,陳納德行走在這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的土地上,怎能不百感交集?他依稀記起了1944年6月在芷江機場閱兵式上為遠征日本機組人員送行時他的演講。
“英勇的美國空中之鷹,我向你們致敬!你們最寶貴的青春年華,是在一個可以大肆渲染的時代裏度過的。你們正用火與劍搗毀一個舊秩序,你們也必將用火與劍,鍛造出一塊嶄新的天地。
“正在上次大戰的時候,陰憂的美國母親孕育了你們這一代兒女。你們這些在兩次浩劫間歇中出生的,在吶喊中長大的孩子,最渴望和平與安寧。可是,這困惑的天宇塌了下來,大地又成了一片廢墟;你們嚮往鮮花和海水浴,嚮往朋友和情人,可是,你們看到的卻是生活中那些獸性的、粗暴的東西。你們還沒有開始生活,那生活已被極權主義吞噬。
“戰鬥吧,戰鬥吧,英勇的美國空中之鷹!隻有用不停頓的戰鬥,才能奪回你們失去的一切。隻有在地上布滿彈坑,才能徹底剷除那黑暗的、野蠻的、邪惡的勢力。隻有以牙還牙,以血還血,才能重新獲得幸福和安寧。
“那些搏擊長空的人們有福了!那些能夠參與這一壯舉的人們有福了!那些親眼看見敵人倒下的人有福了!那些親手埋葬舊時代的人們有福了!
“願上帝保佑你們。
“阿門。”
這篇慷慨激昂的演說辭,也就是他陳納德對戰爭與和平的辯證觀。
仰望天空,南方的春天雨雲沉鬱,但他相信,他能重新拉起飛虎隊,解決中國交通運輸的燃眉之急,幫助中國人重建破碎山河。事實上,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運往中國的物資在沿海的中國港口堆積如山,卻無法及時運輸到內地!要麽黴爛,要麽進入權貴的手掌,要麽流入黑市的渠道。
陳納德去南京會見蔣價石與宋美齡。不輕易動感情的蔣價石對陳納德戰後再來中國卻很是激動。蔣價石在陳納德勝利前夕離別中國時也曾很動情地說過:“他像一位辛勤的農民,在我們這塊土地上播下了友誼的種子,不待收穫就要離去,更使我們充滿留戀之情。”陳納德直截了當提出成立一家民航空運公司以幫助中國人民。宋美齡當即表示她和委員長都將盡力幫助他。她寫了一封贊助信,讓他去找她的哥哥宋子文、國家航空委員會主任周至柔及交通部長俞飛鵬,因申辦航空公司得行政院和交通部兩家批準。
艱難的選擇(10)
陳納德的心中又一次湧動著對蔣價石宋美齡的感激之情:此謂知我者也。他們的友情似更深更濃。但是這一次次的知遇之恩積澱在陳納德這條硬漢的心間,實際上已變成一筆筆恩情債務,在日後全麵發的內戰中,陳納德別無選擇地傾向了國民黨。當然,他的心目中,也視共產主義為洪水猛獸。
民航公司的事辦起來卻費盡了周折。其時中國已有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都由有權勢有背景的人物控製著,他們極不情願陳納德插足,因為這是發大財的好機緣。陳納德不屈不撓該找的能找的人都找遍了,他知道這兩家公司任不了救災任務,而他的飛虎隊對飛越沒有航標的中國上空可謂駕輕就熟。蔣價石畢竟是玩牌的老手,頗費心機既不得罪那兩家公司,又終於讓陳納德成立了公司。資金問題仍困擾著陳納德。他不遺餘力,在大洋兩岸飛來飛去,哪怕四處碰壁焦頭爛額,他也仍作不懈的努力。雖然56歲之年才開始經營民航空運的新事業,但他在所不計。像他以往辦任何事一樣,總要深陷在困難之中時,幸運之神才肯向他伸出手。此時,前駕駛員紐約市市長拉瓜地亞出任聯總署長,他了解並信任陳納德,他支持陳納德的計劃,通過他,行總給予200萬美元的貸款,讓陳納德作為購買飛機和其他設備的記嗑 資金。陳納德和威勞爾也聯絡上一些有誌於此事業的中美人士投資入股。1946年10月25日,陳納德與威勞爾終於與行總簽約,成立了“行總空運大隊”,不久即被稱為民航空運大隊。董事會由中美兩方各3人組成;美方是陳納德、威勞爾和泰勒,泰勒抗戰時任國民黨政府西南公路局顧問;中方是王維新、王文山和徐國懋,徐國懋是上海金城銀行經理,王文山是南京金城銀行經理,王維新曾做過張學良將軍的秘書,抗戰時期發了大財。王維新出資最多,當選為董事長。董事會聘陳納德任總經理,威勞爾和陳廣沅為副總經理,並且在上海外灘17號設立了辦事處。
他苦笑了:“這我就無話可說了,甚至不能指責他橫刀奪愛。但我還要重複陽後一句:他最珍愛的決不是你,這個滿天飛的美國將軍嗬,他最珍愛的是天空。”
她淡淡地一笑,昨日,她已經明·,所以,她能平靜地接受一切。
一早,陳納德就離開了上海,不過,他登上的是黃浦江的客輪。他將溯長江西行,取道南京、漢口而至重慶等地。八年前走過的路,經過的地方,他都將一一踏訪。舊地重遊,不隻是緬懷過去,更是為了今天的開拓。
哀鴻遍野,怵目驚心!
饑荒、瘟疫和死亡籠罩著幾千裏鄉野。樹皮剝盡、草根挖盡、觀音土掘盡,見不著一條野狗或一隻老鼠,隻要能充飢的都讓人們吃掉了。日本鬼子大潰退時搶掠了所有的糧食和種了,屠殺掉所有的家畜家禽。真是一個荒涼又荒蕪的世界呀!而陳納德仍看到,荒地上一家老小代替耕牛背負梨鏵的重軛,艱難地耕耘著!希望在中國人的心中並沒有死去!
戰爭毀滅了城市。長沙城已成了半廢墟,衡陽、零陵、桂林、柳州隻見斷牆殘坦、瓦砥遍地,小點的城鎮化為一片焦土!鐵路被毀、橋樑被炸,船隻被擊沉、公路被破壞,所有的交通運輸處於癱瘓的狀態。這是日軍的焦土政策所致,也有14航空隊的轟炸———為了陰攔敵軍殲滅敵軍,必須破壞!而今,陳納德行走在這歷經血與火的洗禮的土地上,怎能不百感交集?他依稀記起了1944年6月在芷江機場閱兵式上為遠征日本機組人員送行時他的演講。
“英勇的美國空中之鷹,我向你們致敬!你們最寶貴的青春年華,是在一個可以大肆渲染的時代裏度過的。你們正用火與劍搗毀一個舊秩序,你們也必將用火與劍,鍛造出一塊嶄新的天地。
“正在上次大戰的時候,陰憂的美國母親孕育了你們這一代兒女。你們這些在兩次浩劫間歇中出生的,在吶喊中長大的孩子,最渴望和平與安寧。可是,這困惑的天宇塌了下來,大地又成了一片廢墟;你們嚮往鮮花和海水浴,嚮往朋友和情人,可是,你們看到的卻是生活中那些獸性的、粗暴的東西。你們還沒有開始生活,那生活已被極權主義吞噬。
“戰鬥吧,戰鬥吧,英勇的美國空中之鷹!隻有用不停頓的戰鬥,才能奪回你們失去的一切。隻有在地上布滿彈坑,才能徹底剷除那黑暗的、野蠻的、邪惡的勢力。隻有以牙還牙,以血還血,才能重新獲得幸福和安寧。
“那些搏擊長空的人們有福了!那些能夠參與這一壯舉的人們有福了!那些親眼看見敵人倒下的人有福了!那些親手埋葬舊時代的人們有福了!
“願上帝保佑你們。
“阿門。”
這篇慷慨激昂的演說辭,也就是他陳納德對戰爭與和平的辯證觀。
仰望天空,南方的春天雨雲沉鬱,但他相信,他能重新拉起飛虎隊,解決中國交通運輸的燃眉之急,幫助中國人重建破碎山河。事實上,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運往中國的物資在沿海的中國港口堆積如山,卻無法及時運輸到內地!要麽黴爛,要麽進入權貴的手掌,要麽流入黑市的渠道。
陳納德去南京會見蔣價石與宋美齡。不輕易動感情的蔣價石對陳納德戰後再來中國卻很是激動。蔣價石在陳納德勝利前夕離別中國時也曾很動情地說過:“他像一位辛勤的農民,在我們這塊土地上播下了友誼的種子,不待收穫就要離去,更使我們充滿留戀之情。”陳納德直截了當提出成立一家民航空運公司以幫助中國人民。宋美齡當即表示她和委員長都將盡力幫助他。她寫了一封贊助信,讓他去找她的哥哥宋子文、國家航空委員會主任周至柔及交通部長俞飛鵬,因申辦航空公司得行政院和交通部兩家批準。
艱難的選擇(10)
陳納德的心中又一次湧動著對蔣價石宋美齡的感激之情:此謂知我者也。他們的友情似更深更濃。但是這一次次的知遇之恩積澱在陳納德這條硬漢的心間,實際上已變成一筆筆恩情債務,在日後全麵發的內戰中,陳納德別無選擇地傾向了國民黨。當然,他的心目中,也視共產主義為洪水猛獸。
民航公司的事辦起來卻費盡了周折。其時中國已有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都由有權勢有背景的人物控製著,他們極不情願陳納德插足,因為這是發大財的好機緣。陳納德不屈不撓該找的能找的人都找遍了,他知道這兩家公司任不了救災任務,而他的飛虎隊對飛越沒有航標的中國上空可謂駕輕就熟。蔣價石畢竟是玩牌的老手,頗費心機既不得罪那兩家公司,又終於讓陳納德成立了公司。資金問題仍困擾著陳納德。他不遺餘力,在大洋兩岸飛來飛去,哪怕四處碰壁焦頭爛額,他也仍作不懈的努力。雖然56歲之年才開始經營民航空運的新事業,但他在所不計。像他以往辦任何事一樣,總要深陷在困難之中時,幸運之神才肯向他伸出手。此時,前駕駛員紐約市市長拉瓜地亞出任聯總署長,他了解並信任陳納德,他支持陳納德的計劃,通過他,行總給予200萬美元的貸款,讓陳納德作為購買飛機和其他設備的記嗑 資金。陳納德和威勞爾也聯絡上一些有誌於此事業的中美人士投資入股。1946年10月25日,陳納德與威勞爾終於與行總簽約,成立了“行總空運大隊”,不久即被稱為民航空運大隊。董事會由中美兩方各3人組成;美方是陳納德、威勞爾和泰勒,泰勒抗戰時任國民黨政府西南公路局顧問;中方是王維新、王文山和徐國懋,徐國懋是上海金城銀行經理,王文山是南京金城銀行經理,王維新曾做過張學良將軍的秘書,抗戰時期發了大財。王維新出資最多,當選為董事長。董事會聘陳納德任總經理,威勞爾和陳廣沅為副總經理,並且在上海外灘17號設立了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