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芒的三個孩子都是音樂家,長子叫皮埃爾—路易·庫普蘭,那時已經在聖·熱爾維教堂任職了,爸爸的意外去世對皮埃爾—路易·庫普蘭的打擊很大,幾個月之後他也因為抑鬱撒手塵寰,死時年僅三十幾歲。他的弟弟名叫熱爾維—弗朗索瓦·庫普蘭,在哥哥死後他接任其職位,熱爾維是弗朗索瓦·庫普蘭三姐弟中最有成就的一位音樂家,人們稱它“管風琴演奏之王”。在1789年法國大革命期間,熱爾維的職務中綴,但他設法保存管風琴未遭損壞,終於在1795年復職。熱爾維的人生頂峰是在聖·蘇勒皮斯教堂擔任管風琴師,拿破崙是最尊重的客人之一。他在小的妹妹安托瓦內特·維克托瓦爾·庫普蘭是管風琴家、豎琴家和歌唱家。


    熱爾維—弗朗索瓦·庫普蘭的女兒埃勒斯特·泰雷茲·庫普蘭在熱爾維死後擔任了幾個月的聖·熱爾維教堂管風琴師,便轉去聖—讓—弗朗索瓦教堂任職。但她在那裏被迫辭職,人們認為她演技的太差。埃勒斯特是庫普蘭家族這個“音樂王朝”最後一個音樂家,也是庫普蘭家族的第五代—最後一代。


    庫普蘭家族從發展到興盛,從興盛至敗落,綿延五代經歷了家族的榮辱和社會的興衰,庫普蘭家族給世界音樂界留下了一個奇蹟。也可以這樣說,庫普蘭家族傳承的不僅是一項事業,更是一種音樂精神,一種以繼承傳統為美德和以宗教信仰為內心追求的人類精神。


    縱觀法國文學藝術界,由庫普蘭家族引開來還有一個現象,就是音樂、藝術和文學界歷來善於“拉幫結派”,很多歐美重要的流派都起源於法國,有些流派隨萌芽於其他國家,但移植到法國後發揚光大。比如1886年法國詩人莫雷亞斯在《費加羅》報發表了“象徵主義宣言”,昭示著象徵主義的萌芽。1924年法國作家安德烈·博樂東提出的“超現實主義宣言”,預示著超現實主義的興起。再如巴黎的巴比鬆畫派和莫奈、德彪西等人開創的印象主義藝術流派。巴黎各類藝術形式之所以漸成氣候,正與它“自由出思想,浪漫出藝術”濃鬱的文化氛圍息息相關。


    回覽法蘭西幾百年來的音樂史,官方有至高無上的法蘭西藝術學院,民間有提倡和保護法國民族音樂的法國民族音樂學會,藝術家中有法國六人團、法國青年四人團、法國音樂天地等集體組織。從上到下,國家的權威機構和民間的堅實的堡壘,加之藝術人的集體智慧,都對法國民族音樂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屹立於民族之林,起到了積極和深遠的意義。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衷心希翼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有更蓬勃的發展,因為中華藝術的興旺與中華民族的崛起與騰飛的宏旨相輔相成、息息相關的。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要達到這一弘大理想,核心便是:“團結就是力量!”


    踏雪尋梅(1)


    冼星海


    踏雪尋梅-冼星海的巴黎生活


    題記:在當今的中國,大概很少有人知道現今被譽為“人民音樂家”的冼星海先生,在巴黎留學期間竟是這樣的生活困頓,受盡屈辱,險些成為了漂流異鄉的孤魂。


    冼星海在巴黎的生活隻有一個字可以形容得透-“苦”。


    在冼星海冰清玉潔的人生歷程裏,講述他個人生活的文章稀如珠玉,而記載他留法生涯的文字堪比珠璣,字字含情,蘊藏著冼星海語意難盡的苦難和真摯熱烈的赤子情懷。


    冼星海回憶留法原由時這樣說:“我在廣州嶺南大學教音樂的時候,感到國內學音樂的環境不方便,很想到法國去。同時,我奢想把我的音樂技巧學得更好,成為‘國際的’音樂家……於是我下了很大的決心,不顧自己的貧困,在1929年離開祖國到巴黎去。”冼星海到了巴黎,為生活所迫,先在餐館裏做跑堂。法國著名小提琴家保羅·奧波多費爾收他為私人學生,知道他貧困,不收他的學費。法國著名作曲家諾耶·卡隆教他作曲,知道他貧困,也不收他的學費。後來,冼星海註冊了法國思格蘭·卡多夢姆聖樂學校,跟隨法國著名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但第學習作曲課程。


    法國思格蘭·卡多夢姆聖樂學校現今還在,學校坐落於巴黎拉丁區聖·雅克大街的法國軍事博物館一旁。學校是一座古樸渾厚的老式建築,大門是蒼石壘就,門垛為方石,門楣是條石,門楣上掛一黑色條牌,上寫:“思格蘭·卡多夢姆”。灰色圍牆的標牌上寫有學校的簡介:思格蘭·卡多夢姆創建於1896年,創辦人夏爾勒·波爾德、阿爾桑德·古爾芒和凡尚·但第。設置有音樂、舞蹈、戲劇表演專業。思格蘭·卡多夢姆當時被法國音樂界稱為“巴黎聖樂學校”,法國著名音樂家拉威爾、魯賽爾、科托、卡斯杜、梅西安等都曾在此學校任教,學校培養出了薩蒂、肖鬆、歐仁·伊薩耶等眾多法國傑出的音樂家。冼星海入此學校的目的,主要是該校作曲係在當時與巴黎音樂學院作曲係齊名。另外,該校不限製入學年齡,在教學方向上注重天才音樂家的培養。冼星海入此學校還有找機會再考入巴黎音樂學院的想法。


    冼星海在巴黎聖樂學校學習期間,生活極度貧困,常常因為打工而妨礙學習。冼星海自己說:“我在失業與飢餓中,而且求助無門,在找到了職業時,學習的時間卻又太少。”工友們常常欺負他,故意在冼星海要去上課的時候找事給他做。冼星海自己說“也常常打架”。冼星海在聖樂學校學習時期做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像餐館跑堂,理髮店的雜役,做過西崽和守電話的傭人……冼星海在繁重瑣屑的工作裏,隻能忙裏抽閑“學習提琴,看看譜,練習寫曲”,冼星海就是穿著襤褸的舊衣和跑堂的工服,帶著滿身油煙和疲憊走進巴黎聖樂學校的大門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情懷巴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遠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遠並收藏情懷巴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