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也知道我們票號的妙處了?”
“反正是這次逃難,叫她另眼看我們了。她一再對康老太爺說:予與皇上回京後,爾等替予挑選些掙錢好手,為朝廷開一間銀號!你想,太後真要開起銀號來,還不把我們西幫手裏的利源奪盡?官款京餉,哪還輪得上我們兜攬?所以,正盼著太後回宮後,重享至高排場,忘了開銀號這檔事!現在,袁世凱這樣搶先要開官銀號,辦法也與西太後相同。這消息傳進宮,能不提醒太後重溫舊夢嗎?我們如不斷然回絕袁世凱,太後一旦下旨叫我們給她開皇家銀號,那我們連託詞也尋不出了!西幫既肯伺候袁世凱,哪還敢藉故不伺候皇太後!”
“我真是不大知道這些詳情。”
“既不知,即無過。何老爺也不贊成伺候袁世凱吧?”
“十分不贊成。我也十分不贊成。隻是,袁世凱畢竟是北洋大臣,如何駁他,想聽戴老幫指點。以戴老幫眼光看,袁世凱在北洋大臣任上,能否長久?”
戴膺又斷然說:“不論能否長久,都得斷然回絕他!回津後,不管別家如何拖延,你都要及早回覆:天成元無法奉命!託詞有現成的兩條,舉出即可:一曰剛歷庚子大劫,字號虧空太甚,無力參股;一曰敝號人員都係無功名的白丁,按朝廷大製,進官銀號隻能做仆傭,不能主事做生意。”
邱泰基低聲說了句:“何老爺可是有功名的。”
“何老爺也不能伺候他們!”
“那就聽戴老幫的。老號、東家那裏,不會有異議吧?”
“老號、東家那裏,我來稟報。怪罪下來,與你無關。”
“那我回津後,即刻照辦!”
邱泰基早聽說京號戴老幫敢作敢為,卻又不貪功,不諉過,今親身領受,果然叫人欽佩。而在戴膺的印象中,邱泰基是個很自負的人,但到津以來卻全不是這樣。眼前這件事,他本可用信報、電報就商於京號的,倒親自跑一趟。這很出戴膺意料,也就更多了對邱泰基的好感。
議事後,戴膺擺了一桌很講究的酒席,招待邱泰基。席間,兩人相談甚洽。
等邱泰基返回天津,其他幾家大號也已得到指示:趕緊婉拒袁世凱,恕不能奉命。託詞與戴膺所舉出的兩條,大致相同。西幫老號一向也沒這樣痛快過,即便回絕,也是笑裏藏刀,雲遮霧罩,這次是怎麽了?除了有戴膺那種考慮,顯然還因為袁世凱人望太差,避之惟恐不及,哪裏敢與他合股!
於是,邱泰基與其他幾位津號老幫,分別給北洋大臣衙門遞上了婉拒的呈帖。令他們意外的是,袁世凱大人似乎並未動怒,反而又不斷派人來遊說,語氣也婉轉了許多。
雖如此,邱泰基他們也隻是虛以應付,老主意還是:拒不奉命。
2
京號這邊,送走邱泰基沒幾天,就見宮禁中那位小宮監二福子登門而來。櫃上夥友還以為他來存銀子,也就隻殷勤伺候,不想驚動戴老幫了。
哪想,二福子剛坐下就說:“快請你們戴掌櫃出來!”
一夥友忙說:“我們戴掌櫃……”還未等說完,二福子就厲聲說:
“不管你們戴掌櫃到了哪,也得趕緊給我請回來!”
“有急事?”
“可不呢,天大的急事!”
二福子還從未這麽發過威,櫃上夥友趕緊跑進去請戴老幫了。
戴膺出來,還沒說話,二福子就說:“戴掌櫃,趕緊吧,崔總管在宮門等著呢!遲了,誰也吃罪不起!”
戴膺一時摸不著頭腦,就問了一句:“崔總管?”
二福子卻說:“趕緊吧,跟我走,反正有好事!”
戴膺要進去更衣,二福子也不讓,隻好跟著這位宮監火速去了。趕到皇城宮禁的神武門,二福子就叫戴膺遠遠站著等候,他一人跑了進去。
戴膺在京號幾十年了,還是頭一回經歷這種場麵:站到紫禁城宮門之外等候!這分明是皇家大內要交辦什麽事,能是什麽事?二福子隻說反正是好事,能是什麽好事?戴膺緊張地想了半天,才忽然有悟:隻怕是皇太後想起了開銀號的事吧?老太爺在徐溝陛見兩宮時,就是大內的崔總管領進去的。一定就是這件事,可這算什麽好事!皇太後若真發旨叫西幫給她開銀號,那是既不能斷然回絕,又不能應承,該如何措辭?
在宮門外站了很久,想了很久,既未謀出良策,也未等來宮內動靜。戴膺正生疑呢,才見二福子跑出來,拉他走近宮門,命他跪下。他跪下低頭趴了很一陣,才聽見一個粗糙又尖利的聲音遠遠傳過來:
“你是太穀康家的京號掌櫃嗎?”
戴膺不敢抬頭看,隻低頭說:“就是。”
“聽見了沒有?怎麽不說話呀?啞巴?”
二福子忙踢了踢戴膺,低聲說:“高聲答應!”
戴膺才稍抬起頭來,大聲說:“小的就是太穀康家的京號掌櫃戴膺!”說時,向前掃了一眼,幾位小宮監簇擁著的那位大宮監,站在宮門之內。模樣沒看清楚,隻看清相隔一二十步遠呢,難怪得大聲說話。
“那你聽好了,本總管要傳老佛爺口諭:‘庚子年在西安過萬壽,正是患難時候,難得太穀康家孝敬!所捐禮金算我們暫借,人家也不容易。再挑幅宮裏藏的稀罕畫兒,送出去借給康財主看幾天,以嘉其忠。’聽清了吧?”
戴膺趕緊高聲答應:“聽清了,謝皇太後聖恩!”
那遠處的喝叫,依然嚴厲:“聽清了,就畫個押,把畫兒拿走。此為朝廷內府藏品,價值連城,記著:不可示人,更不敢毀了丟了,還要跟你們要呢!”
二福子跑過去,先拿來一個黃皮摺子,雙手抻著,另一小宮監拿來筆墨,叫戴膺畫押。翻開的那一頁,空無一字!文字顯然折在前頭了,二福子又緊捏著,不好翻看。戴膺是商人,未見字據寫著什麽,習慣地猶豫了。正想低聲求二福子展開前頭幾頁,遠處就又傳來喝叫:“怎麽了,字也不會寫?真掌櫃,還是假掌櫃?”
戴膺也隻好匆匆寫下了自家的名字。
二福子收了摺子跑進去,轉眼就捧了一個尺許見方的錦匣。戴膺接住,忙高喊了聲:“謝皇太後聖恩!”
喊過,才覺出這錦匣不輕,多少還有些分量。字畫,本也沒有多少分量。可這麽方方正正一個小錦匣,也不是裝一般字畫的尺寸。裏麵究竟裝著什麽稀罕的字畫?
今天這樣宮門接寶,更是大出戴膺意料!威懾天下的皇太後,竟也如此不忘患難之交?
回到京號,戴膺也隻把副幫梁子威叫進內帳房,細說了剛才經過。梁子威聽了,也是驚詫不已。
“宮中藏品,價值連城,那會是一幅什麽畫?”梁子威不由得說道,“我們先看看?” ┐麾咼λ擔骸藹我們不能動!宮裏怎樣送出來,我原封不動送回太穀。”
“怕損壞?”
“反正是這次逃難,叫她另眼看我們了。她一再對康老太爺說:予與皇上回京後,爾等替予挑選些掙錢好手,為朝廷開一間銀號!你想,太後真要開起銀號來,還不把我們西幫手裏的利源奪盡?官款京餉,哪還輪得上我們兜攬?所以,正盼著太後回宮後,重享至高排場,忘了開銀號這檔事!現在,袁世凱這樣搶先要開官銀號,辦法也與西太後相同。這消息傳進宮,能不提醒太後重溫舊夢嗎?我們如不斷然回絕袁世凱,太後一旦下旨叫我們給她開皇家銀號,那我們連託詞也尋不出了!西幫既肯伺候袁世凱,哪還敢藉故不伺候皇太後!”
“我真是不大知道這些詳情。”
“既不知,即無過。何老爺也不贊成伺候袁世凱吧?”
“十分不贊成。我也十分不贊成。隻是,袁世凱畢竟是北洋大臣,如何駁他,想聽戴老幫指點。以戴老幫眼光看,袁世凱在北洋大臣任上,能否長久?”
戴膺又斷然說:“不論能否長久,都得斷然回絕他!回津後,不管別家如何拖延,你都要及早回覆:天成元無法奉命!託詞有現成的兩條,舉出即可:一曰剛歷庚子大劫,字號虧空太甚,無力參股;一曰敝號人員都係無功名的白丁,按朝廷大製,進官銀號隻能做仆傭,不能主事做生意。”
邱泰基低聲說了句:“何老爺可是有功名的。”
“何老爺也不能伺候他們!”
“那就聽戴老幫的。老號、東家那裏,不會有異議吧?”
“老號、東家那裏,我來稟報。怪罪下來,與你無關。”
“那我回津後,即刻照辦!”
邱泰基早聽說京號戴老幫敢作敢為,卻又不貪功,不諉過,今親身領受,果然叫人欽佩。而在戴膺的印象中,邱泰基是個很自負的人,但到津以來卻全不是這樣。眼前這件事,他本可用信報、電報就商於京號的,倒親自跑一趟。這很出戴膺意料,也就更多了對邱泰基的好感。
議事後,戴膺擺了一桌很講究的酒席,招待邱泰基。席間,兩人相談甚洽。
等邱泰基返回天津,其他幾家大號也已得到指示:趕緊婉拒袁世凱,恕不能奉命。託詞與戴膺所舉出的兩條,大致相同。西幫老號一向也沒這樣痛快過,即便回絕,也是笑裏藏刀,雲遮霧罩,這次是怎麽了?除了有戴膺那種考慮,顯然還因為袁世凱人望太差,避之惟恐不及,哪裏敢與他合股!
於是,邱泰基與其他幾位津號老幫,分別給北洋大臣衙門遞上了婉拒的呈帖。令他們意外的是,袁世凱大人似乎並未動怒,反而又不斷派人來遊說,語氣也婉轉了許多。
雖如此,邱泰基他們也隻是虛以應付,老主意還是:拒不奉命。
2
京號這邊,送走邱泰基沒幾天,就見宮禁中那位小宮監二福子登門而來。櫃上夥友還以為他來存銀子,也就隻殷勤伺候,不想驚動戴老幫了。
哪想,二福子剛坐下就說:“快請你們戴掌櫃出來!”
一夥友忙說:“我們戴掌櫃……”還未等說完,二福子就厲聲說:
“不管你們戴掌櫃到了哪,也得趕緊給我請回來!”
“有急事?”
“可不呢,天大的急事!”
二福子還從未這麽發過威,櫃上夥友趕緊跑進去請戴老幫了。
戴膺出來,還沒說話,二福子就說:“戴掌櫃,趕緊吧,崔總管在宮門等著呢!遲了,誰也吃罪不起!”
戴膺一時摸不著頭腦,就問了一句:“崔總管?”
二福子卻說:“趕緊吧,跟我走,反正有好事!”
戴膺要進去更衣,二福子也不讓,隻好跟著這位宮監火速去了。趕到皇城宮禁的神武門,二福子就叫戴膺遠遠站著等候,他一人跑了進去。
戴膺在京號幾十年了,還是頭一回經歷這種場麵:站到紫禁城宮門之外等候!這分明是皇家大內要交辦什麽事,能是什麽事?二福子隻說反正是好事,能是什麽好事?戴膺緊張地想了半天,才忽然有悟:隻怕是皇太後想起了開銀號的事吧?老太爺在徐溝陛見兩宮時,就是大內的崔總管領進去的。一定就是這件事,可這算什麽好事!皇太後若真發旨叫西幫給她開銀號,那是既不能斷然回絕,又不能應承,該如何措辭?
在宮門外站了很久,想了很久,既未謀出良策,也未等來宮內動靜。戴膺正生疑呢,才見二福子跑出來,拉他走近宮門,命他跪下。他跪下低頭趴了很一陣,才聽見一個粗糙又尖利的聲音遠遠傳過來:
“你是太穀康家的京號掌櫃嗎?”
戴膺不敢抬頭看,隻低頭說:“就是。”
“聽見了沒有?怎麽不說話呀?啞巴?”
二福子忙踢了踢戴膺,低聲說:“高聲答應!”
戴膺才稍抬起頭來,大聲說:“小的就是太穀康家的京號掌櫃戴膺!”說時,向前掃了一眼,幾位小宮監簇擁著的那位大宮監,站在宮門之內。模樣沒看清楚,隻看清相隔一二十步遠呢,難怪得大聲說話。
“那你聽好了,本總管要傳老佛爺口諭:‘庚子年在西安過萬壽,正是患難時候,難得太穀康家孝敬!所捐禮金算我們暫借,人家也不容易。再挑幅宮裏藏的稀罕畫兒,送出去借給康財主看幾天,以嘉其忠。’聽清了吧?”
戴膺趕緊高聲答應:“聽清了,謝皇太後聖恩!”
那遠處的喝叫,依然嚴厲:“聽清了,就畫個押,把畫兒拿走。此為朝廷內府藏品,價值連城,記著:不可示人,更不敢毀了丟了,還要跟你們要呢!”
二福子跑過去,先拿來一個黃皮摺子,雙手抻著,另一小宮監拿來筆墨,叫戴膺畫押。翻開的那一頁,空無一字!文字顯然折在前頭了,二福子又緊捏著,不好翻看。戴膺是商人,未見字據寫著什麽,習慣地猶豫了。正想低聲求二福子展開前頭幾頁,遠處就又傳來喝叫:“怎麽了,字也不會寫?真掌櫃,還是假掌櫃?”
戴膺也隻好匆匆寫下了自家的名字。
二福子收了摺子跑進去,轉眼就捧了一個尺許見方的錦匣。戴膺接住,忙高喊了聲:“謝皇太後聖恩!”
喊過,才覺出這錦匣不輕,多少還有些分量。字畫,本也沒有多少分量。可這麽方方正正一個小錦匣,也不是裝一般字畫的尺寸。裏麵究竟裝著什麽稀罕的字畫?
今天這樣宮門接寶,更是大出戴膺意料!威懾天下的皇太後,竟也如此不忘患難之交?
回到京號,戴膺也隻把副幫梁子威叫進內帳房,細說了剛才經過。梁子威聽了,也是驚詫不已。
“宮中藏品,價值連城,那會是一幅什麽畫?”梁子威不由得說道,“我們先看看?” ┐麾咼λ擔骸藹我們不能動!宮裏怎樣送出來,我原封不動送回太穀。”
“怕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