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哈佛女孩劉亦婷之二:劉亦婷的學習方法和培養細節 作者:欣武/劉衛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是喊著口令跳著舞步進的會場,成了入場方式最特別的一隊。遺憾的是,我們沒有親臨現場 感受那鮮花著錦、烈火烹油般的熱烈氣氛。
因為,從冬末到夏初,一種可怕的新型急性傳染病sars(“非典型肺炎”)一直在中國 部分地區肆虐,內地和港澳台有8千多人落入sars的魔掌,數百條寶貴的生命成了sars的犧 牲品……直到6月中下旬,中國內地才全部脫離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疫區名單。考慮到sars流 行期間在國內外旅行的諸多不便,我們認為最負責任的選擇是不去哈佛,留在家裏寫書,免 得萬一途中染病傳染婷兒和她的老師同學們。為此,婷兒忍不住流了淚……隨後,哈佛也做 出規定:疫區來客要在非疫區自行隔離10天才能進入哈佛。婷兒才不再勸我們改變決定。
在畢業典禮前夕,拉瑞夫婦發來的郵件讓我們甚感欣慰:“很遺憾你們不能來這裏,但 我們會自豪地站在你們的位置上,見證亦婷生命中值得紀念的時刻。”
仿佛為了彌補我們似的,畢業典禮之後,哈佛學院網站的主頁便登出了婷兒在畢業慶典 中的照片。照片上的婷兒頭戴學士帽,身著學士袍,在畢業生的隊伍裏和其他人一起高興地 唱著歌,還動感十足地拍著手呢!婷兒在網絡電話裏說:“照片拍的就是我們喊著口令跳著 舞步進會場的時候。”在2003年暑假結束之前,任何時候進入哈佛學院的主頁,都可以看到 這份定格的快樂。
時間過得多快呀,婷兒都大學畢業了!轉眼之間,她就要在自己喜歡的公司和行業裏開 始職業生涯了。在踏上新的起跑線之前,我們又看到了與4年前相似的情景——婷兒已經把 在哈佛取得的成績歸零,她的注意力已迅速地轉移到人生新階段的新挑戰上去了。
親愛的,好好幹吧!
什麽是劉亦婷心目中的“成功”?
說來您可能不信,這一章的開場白我們反覆重寫了十幾稿,仍然不能滿意。
因為我們一提“成功”,人們就會聯想起婷兒被哈佛等4所名牌大學錄取的事,甚至誤認為我們把考上名校當作育兒的終極目的。為了避免誤解,還是直接解釋幾句吧。
其實,我們培養婷兒的目的,是想讓她成長為“素質優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創建
幸福生活的人”。在《哈佛女孩劉亦婷》裏,我們曾三次提到這一終極目標(見初版第21、51、69頁,增訂本第25、55、72頁)。每次提到這個目標,都是因為生活麵臨重大改變(婷兒誕生、父母離異、回到單親之家),需要再次確認這一目標。但就像一粒瓜籽無法和一個西瓜爭奪注意力一樣,一個抽象的培養目標,也敵不過活生生的求學經歷。加上婷兒的成長故事又是講到上哈佛為止,有人忽略了我們看重的培養目標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我們眼裏,求學成功隻是整體素質培養的成果之一。婷兒人格的健全和成熟則是比名校錄取通知書更讓我們重視的培養成果。因為名校也有勸退、犯罪、自殺的學生,而一個整體素質優秀的孩子卻會主動避開許多人生陷阱,孩子離陷阱越遠,離成功就越近。
題外話就說到這兒吧。本章旨在回答不少讀者提到的三個問題:一是婷兒怎樣看待求學成功和人生成功?二是哈佛看重的“優秀素質和綜合能力”究竟指的是什麽?三是我們有意培養了哪些堪稱“成功基礎”的個人素質?希望我們的所思所想,對您有一點參考價值。
什麽是劉亦婷心目中的“成功”?
自從婷兒被哈佛等4所美國名校錄取,就常有人把她的名字和“成功”聯在一起。有人說考上名校就是成功!有人說考上名校算什麽成功?也有人說現在成功不等於將來成功……婷兒說:“上哈佛隻是考上了一所好大學而已,離成功還差得遠呢!”這是她2000年大一暑假時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李櫻子的話。婷兒很清楚,“求學成功隻是達成了一個階段性目標,人生的路還長著呢!”回想起婷兒接到錄取通知書後的種種表現,我們相信她說的是心裏話。1999年4月8日,婷兒收到哈佛錄取通知書的第二天,便向學校遞交了“退出高考申請報告”。校方立即向成都市教委請示匯報,市教委中學處的官員隨即把消息透露給了《成都商報》的記者,並建議他們報導。採訪是在學校進行的,婷兒沒覺得和以前的校園採訪有什麽不同,周末回家也忘了告訴我們。等12日的頭版頭條一出,我們的驚訝可想而知——我們原計劃讓婷兒悄悄地走,我們安安靜靜地寫書,這下計劃全打亂了!還沒回過神兒來呢,學校領導就來了電話,通知我們明天和婷兒及一位校長一起到報社接熱線電話。我們再三推辭,可領導說校方已經答應了報社,希望家長用行動報答學校……我們隻好同意了,但要求校方幫忙推掉此後的所有採訪和邀請。婷兒知道後,連說:“謝謝爸爸媽媽!”後來又向多次幫她“擋駕”的老師和校領導們表達了謝意和歉意(“擋駕”可是件費口舌又得罪人的事)。我們及時提醒婷兒:會不會被讚譽和名聲沖昏頭腦?婷兒卻調皮地笑著說:“你看你看,對我沒有信心了吧!”但我們仍要仔細觀察,看婷兒是否會得意忘形停滯不前?——觀察的結果令人滿意,婷兒和過去一樣“重實力、輕虛榮”,她的注意力全都聚集到新起點帶來的新挑戰上了。在準備赴美那幾個月的忙碌裏,除了去湖北和姥姥告別,婷兒的興趣主要集中在三件事情上:一是跑了好幾家快餐店去學著找工作,後來在“德客士”當上臨時工,交了一群有趣的新朋友,在企劃組幹得很投入;二是為適應全英語教學做準備,婷兒的辦法是自學訪美時帶回來的高中化學教材,婷兒很欣賞其探索式的課程設計,常有驚喜的發現要講給我們聽;三是為適應美式作業做準備,婷兒請學校的英國外教出了10道論文題目來做練習,道道題目都大得“嚇人”(印象最深的是“美國攻打伊拉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雖說因為當時缺乏搜集資料的起碼條件和時間,隻能理理思路列列提綱,但新奇的命題常把大人也吸引過來參加討論。另外,還要看其他書;會一些朋友;跑很多商店去準備行裝;不再住校後還要承擔部分家務活;每天還要專門想想:今天為爸爸媽媽做點什麽?哪怕是倒杯開水,遞雙拖鞋……一個剛滿18歲的孩子,麵對足以把她淹沒的讚譽和關注,能夠如此淡靜,不失本色,讓我們深感欣慰。有記者問婷兒為什麽不覺得驕傲?婷兒說:“因為從小養成了把已有的成績歸零的習慣。”仔細想想婷兒走過的路,的確是在不斷地“把已有的成績歸零”。這也是婷兒能腳踏實地快速前進的原因之一。這種“勝不驕,敗不餒”的個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的傳家寶。婷兒繼承了它,真讓人高興。《哈佛女孩劉亦婷》出版後,引起了人們對婷兒的更多關注。婷兒仍是寵辱不驚,仍是一顆平常心。大二期間,有篇自由撰稿人的文章到處刊載,內容連抄帶編,標題極其誇張,不是“讓哈佛震驚的中國女孩”,就是“中國女孩讓哈佛震驚”。婷兒知道後又好氣又好笑地說:“哈佛不會為任何人感到震驚,除非你幹了什麽壞事!在哈佛,成功就像家常便飯,一點都不稀奇。”在哈佛,婷兒一直保持低調。盡管哈佛圖書館2001年就收藏了我們的書,但婷兒從不和人談起這些。2001年暑假,哈佛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教授到中國訪問時聽說了這本書,恰好他隨後就到婷兒參與籌辦的“第10屆亞洲與國際關係研討會”擔任講演嘉賓,在新加坡認識了婷兒,校方這才有人知道了她的“秘密”。開學後,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多次指導婷兒所在的學生社團,發現婷兒的夥伴們都不知道她是中國暢銷書的主人公,他還誇獎婷兒,說她謙虛。直到2002年4月《紐約時報》報導了我們的書,才有更多的同學知道了這個背景。2002年暑假,婷兒返校前途經廣州、深圳,應邀參加和讀者直接交流的活動(她把這看作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廣州日報》的記者李桂文採訪時問婷兒:“你說過上哈佛離成功還差得遠呢,那你心目中的成功又是怎樣的呢?”說實話,婷兒和我們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因為它不符合我們家的思考習慣。我們家的習慣是:近期目標要實,實到每一步怎麽走,以確保完成任務;遠期目標要虛,虛到隻剩個大方向,以容納各種變數。記者問的顯然是婷兒不去多想的遠期目標,我們也猜不到她會怎麽回答。當時,婷兒認真想了想才說:“成功並不是一個人獲得的名利可以定義的,我心目中的成功就是造福全人類,如果不行就造福自己的國家,再不行那就造福自己的家庭吧。”嗬嗬,這就是婷兒心目中的成功,真高興她有如此豁達的人生觀——既誌存高遠,又不鑽牛角尖!不論以後順與不順、成就如何,隻要盡力而為了,就可以問心無愧。這也是我們對女兒的真心期盼。
因為,從冬末到夏初,一種可怕的新型急性傳染病sars(“非典型肺炎”)一直在中國 部分地區肆虐,內地和港澳台有8千多人落入sars的魔掌,數百條寶貴的生命成了sars的犧 牲品……直到6月中下旬,中國內地才全部脫離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疫區名單。考慮到sars流 行期間在國內外旅行的諸多不便,我們認為最負責任的選擇是不去哈佛,留在家裏寫書,免 得萬一途中染病傳染婷兒和她的老師同學們。為此,婷兒忍不住流了淚……隨後,哈佛也做 出規定:疫區來客要在非疫區自行隔離10天才能進入哈佛。婷兒才不再勸我們改變決定。
在畢業典禮前夕,拉瑞夫婦發來的郵件讓我們甚感欣慰:“很遺憾你們不能來這裏,但 我們會自豪地站在你們的位置上,見證亦婷生命中值得紀念的時刻。”
仿佛為了彌補我們似的,畢業典禮之後,哈佛學院網站的主頁便登出了婷兒在畢業慶典 中的照片。照片上的婷兒頭戴學士帽,身著學士袍,在畢業生的隊伍裏和其他人一起高興地 唱著歌,還動感十足地拍著手呢!婷兒在網絡電話裏說:“照片拍的就是我們喊著口令跳著 舞步進會場的時候。”在2003年暑假結束之前,任何時候進入哈佛學院的主頁,都可以看到 這份定格的快樂。
時間過得多快呀,婷兒都大學畢業了!轉眼之間,她就要在自己喜歡的公司和行業裏開 始職業生涯了。在踏上新的起跑線之前,我們又看到了與4年前相似的情景——婷兒已經把 在哈佛取得的成績歸零,她的注意力已迅速地轉移到人生新階段的新挑戰上去了。
親愛的,好好幹吧!
什麽是劉亦婷心目中的“成功”?
說來您可能不信,這一章的開場白我們反覆重寫了十幾稿,仍然不能滿意。
因為我們一提“成功”,人們就會聯想起婷兒被哈佛等4所名牌大學錄取的事,甚至誤認為我們把考上名校當作育兒的終極目的。為了避免誤解,還是直接解釋幾句吧。
其實,我們培養婷兒的目的,是想讓她成長為“素質優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創建
幸福生活的人”。在《哈佛女孩劉亦婷》裏,我們曾三次提到這一終極目標(見初版第21、51、69頁,增訂本第25、55、72頁)。每次提到這個目標,都是因為生活麵臨重大改變(婷兒誕生、父母離異、回到單親之家),需要再次確認這一目標。但就像一粒瓜籽無法和一個西瓜爭奪注意力一樣,一個抽象的培養目標,也敵不過活生生的求學經歷。加上婷兒的成長故事又是講到上哈佛為止,有人忽略了我們看重的培養目標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我們眼裏,求學成功隻是整體素質培養的成果之一。婷兒人格的健全和成熟則是比名校錄取通知書更讓我們重視的培養成果。因為名校也有勸退、犯罪、自殺的學生,而一個整體素質優秀的孩子卻會主動避開許多人生陷阱,孩子離陷阱越遠,離成功就越近。
題外話就說到這兒吧。本章旨在回答不少讀者提到的三個問題:一是婷兒怎樣看待求學成功和人生成功?二是哈佛看重的“優秀素質和綜合能力”究竟指的是什麽?三是我們有意培養了哪些堪稱“成功基礎”的個人素質?希望我們的所思所想,對您有一點參考價值。
什麽是劉亦婷心目中的“成功”?
自從婷兒被哈佛等4所美國名校錄取,就常有人把她的名字和“成功”聯在一起。有人說考上名校就是成功!有人說考上名校算什麽成功?也有人說現在成功不等於將來成功……婷兒說:“上哈佛隻是考上了一所好大學而已,離成功還差得遠呢!”這是她2000年大一暑假時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李櫻子的話。婷兒很清楚,“求學成功隻是達成了一個階段性目標,人生的路還長著呢!”回想起婷兒接到錄取通知書後的種種表現,我們相信她說的是心裏話。1999年4月8日,婷兒收到哈佛錄取通知書的第二天,便向學校遞交了“退出高考申請報告”。校方立即向成都市教委請示匯報,市教委中學處的官員隨即把消息透露給了《成都商報》的記者,並建議他們報導。採訪是在學校進行的,婷兒沒覺得和以前的校園採訪有什麽不同,周末回家也忘了告訴我們。等12日的頭版頭條一出,我們的驚訝可想而知——我們原計劃讓婷兒悄悄地走,我們安安靜靜地寫書,這下計劃全打亂了!還沒回過神兒來呢,學校領導就來了電話,通知我們明天和婷兒及一位校長一起到報社接熱線電話。我們再三推辭,可領導說校方已經答應了報社,希望家長用行動報答學校……我們隻好同意了,但要求校方幫忙推掉此後的所有採訪和邀請。婷兒知道後,連說:“謝謝爸爸媽媽!”後來又向多次幫她“擋駕”的老師和校領導們表達了謝意和歉意(“擋駕”可是件費口舌又得罪人的事)。我們及時提醒婷兒:會不會被讚譽和名聲沖昏頭腦?婷兒卻調皮地笑著說:“你看你看,對我沒有信心了吧!”但我們仍要仔細觀察,看婷兒是否會得意忘形停滯不前?——觀察的結果令人滿意,婷兒和過去一樣“重實力、輕虛榮”,她的注意力全都聚集到新起點帶來的新挑戰上了。在準備赴美那幾個月的忙碌裏,除了去湖北和姥姥告別,婷兒的興趣主要集中在三件事情上:一是跑了好幾家快餐店去學著找工作,後來在“德客士”當上臨時工,交了一群有趣的新朋友,在企劃組幹得很投入;二是為適應全英語教學做準備,婷兒的辦法是自學訪美時帶回來的高中化學教材,婷兒很欣賞其探索式的課程設計,常有驚喜的發現要講給我們聽;三是為適應美式作業做準備,婷兒請學校的英國外教出了10道論文題目來做練習,道道題目都大得“嚇人”(印象最深的是“美國攻打伊拉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雖說因為當時缺乏搜集資料的起碼條件和時間,隻能理理思路列列提綱,但新奇的命題常把大人也吸引過來參加討論。另外,還要看其他書;會一些朋友;跑很多商店去準備行裝;不再住校後還要承擔部分家務活;每天還要專門想想:今天為爸爸媽媽做點什麽?哪怕是倒杯開水,遞雙拖鞋……一個剛滿18歲的孩子,麵對足以把她淹沒的讚譽和關注,能夠如此淡靜,不失本色,讓我們深感欣慰。有記者問婷兒為什麽不覺得驕傲?婷兒說:“因為從小養成了把已有的成績歸零的習慣。”仔細想想婷兒走過的路,的確是在不斷地“把已有的成績歸零”。這也是婷兒能腳踏實地快速前進的原因之一。這種“勝不驕,敗不餒”的個性,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的傳家寶。婷兒繼承了它,真讓人高興。《哈佛女孩劉亦婷》出版後,引起了人們對婷兒的更多關注。婷兒仍是寵辱不驚,仍是一顆平常心。大二期間,有篇自由撰稿人的文章到處刊載,內容連抄帶編,標題極其誇張,不是“讓哈佛震驚的中國女孩”,就是“中國女孩讓哈佛震驚”。婷兒知道後又好氣又好笑地說:“哈佛不會為任何人感到震驚,除非你幹了什麽壞事!在哈佛,成功就像家常便飯,一點都不稀奇。”在哈佛,婷兒一直保持低調。盡管哈佛圖書館2001年就收藏了我們的書,但婷兒從不和人談起這些。2001年暑假,哈佛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教授到中國訪問時聽說了這本書,恰好他隨後就到婷兒參與籌辦的“第10屆亞洲與國際關係研討會”擔任講演嘉賓,在新加坡認識了婷兒,校方這才有人知道了她的“秘密”。開學後,這位德高望重的教授多次指導婷兒所在的學生社團,發現婷兒的夥伴們都不知道她是中國暢銷書的主人公,他還誇獎婷兒,說她謙虛。直到2002年4月《紐約時報》報導了我們的書,才有更多的同學知道了這個背景。2002年暑假,婷兒返校前途經廣州、深圳,應邀參加和讀者直接交流的活動(她把這看作回報社會的一種方式),《廣州日報》的記者李桂文採訪時問婷兒:“你說過上哈佛離成功還差得遠呢,那你心目中的成功又是怎樣的呢?”說實話,婷兒和我們都沒想過這個問題,因為它不符合我們家的思考習慣。我們家的習慣是:近期目標要實,實到每一步怎麽走,以確保完成任務;遠期目標要虛,虛到隻剩個大方向,以容納各種變數。記者問的顯然是婷兒不去多想的遠期目標,我們也猜不到她會怎麽回答。當時,婷兒認真想了想才說:“成功並不是一個人獲得的名利可以定義的,我心目中的成功就是造福全人類,如果不行就造福自己的國家,再不行那就造福自己的家庭吧。”嗬嗬,這就是婷兒心目中的成功,真高興她有如此豁達的人生觀——既誌存高遠,又不鑽牛角尖!不論以後順與不順、成就如何,隻要盡力而為了,就可以問心無愧。這也是我們對女兒的真心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