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剛的控製下,法國最高統帥部已經浸 透了失敗主義情緒。雖然如此,有些法國部隊還是極為勇敢和頑強地戰鬥著,在一些地方甚 至暫時阻止了希特勒的裝甲部隊,並且堅決不向德國空軍的不斷轟炸┣服。


    但這是眾寡懸殊的戰鬥。希特勒在消滅了英法的主力之後,德軍像潮水一般地湧向法國。6 月10日,法國政府匆忙地撤離巴黎。6月14日,這個未設防的偉大城市,法蘭西的光榮,被 馮?庫希勒將軍的第十八軍團占領了。巴黎鐵塔


    上立即高懸起巫製臁6月16日,雷諾總理 辭職,他的政府已經逃到波爾多,貝當接任總理。貝當在任職的第二天,就通過西班牙大使 向德國要求停戰。希特勒於同一天答覆說,他首先要和他的盟友墨索裏尼商量。墨索裏尼這 個趾高


    氣揚的鬥士,在弄清楚法國軍隊已經受到絕望的打擊以後,就像鷹犬一樣,在6月10 日投入戰爭,企圖分得戰利品。


    然而,義大利的戰鬥簡直算不了什麽。到6月18日,當希特勒召喚他的小夥伴到慕尼黑來討 論 與法國停戰問題的時候,義大利的大約32個師已進行了一周的"戰鬥"。但他們在阿 爾卑斯 山前線和南方的海岸一帶,絲毫沒有迫使力量


    單薄的6師法國軍隊後退一步,雖然守方此時 正遭到沿羅尼河流域掃蕩的德軍從背後攻擊的威脅。齊亞諾在6月21日的日記中寫道:" 墨 索裏尼已十分丟臉,因為我們的部隊還沒有前進一步。甚至到今天他們也沒有向 前推進, 還停在


    進行抵抗的法國第一道防禦工事的陣


    地前。"


    當他們在慕尼黑元首府與希特勒進行會談的時候,希特勒的"最後決定"使義大利人感到特 別驚訝。這個獨裁者認定,最重要的問題是不讓法國艦隊落到英國的手裏。他還擔心法國政 府逃到北非或倫敦去繼續戰鬥。由於這個理由,


    停戰條件一定要溫和一點,要能保持"一個 在法國本土行使職權的政府",並且使"法國艦隊中立化"。他斷然拒絕了墨索裏尼關於由 義大利占領包括土倫和馬賽在內的羅尼河流域並使科西嘉、突尼西亞和吉布地解除武裝的要求 。


    第二十章 在法蘭西戰場(3)


    墨索裏尼甚至沒有能使希特勒同意他參加與法國進行的停戰談判。"元首"並不想在一個歷 史上富有盛名的地點,與這個遲到的夥伴分享他的勝利。但他答應墨索裏尼,在法國和意大 利也簽訂一個停戰條約以前,他和法國之間的停


    戰條約將不生效。就這樣,墨索裏尼灰心喪 氣地離開了慕尼黑。


    希特勒和法國的停戰談判,是在貢比涅森林中的一塊小小的空地上舉行的。這個地方就是19 18年11月11日德意誌帝國向法國及其盟國投降的地方。希特勒將在這兒報仇雪恥,因為這個 地方本身會增加他報仇雪恥的甜美滋味。1918


    年,法國福煦元帥就是在這裏博物館保存的一 節舊臥車上同德國簽訂的停戰條約。如今,工兵遵照希特勒的命令,用風鎬把牆壁推倒,把 車子推到空地中間的軌道上。這就是1918年11月11日上午5時德國使節遵照福煦的命令在停 戰協


    定上簽字時,車子停放的確實地點。


    6月21日下午3時15分,希特勒乘著他的曼賽德斯牌汽車來了。同行的有戈林、勃勞希契 、雷德爾、裏賓特洛甫和赫斯,他們都身穿各種各樣的製服。獨一無二的帝國元帥戈 林,手裏還拿著他的陸軍元帥節杖。他們在離空地大約200


    碼的阿爾薩斯-洛林的雕像前走 下汽車。雕像用德國軍旗覆蓋著,為的是不讓希特勒看到那把大劍。那是1918年獲得勝利的 盟國的一把大劍,插在一隻有氣無力的鷹身上,這鷹代表霍亨佐侖王朝的德意誌帝國。希特 勒向紀念碑投了一


    瞥,繼續大踏步地走去。


    他走到這塊小小林間空地以後,空地中央升起了他的最高統帥旗。他的注意力給離地約三英 尺高的一大塊花崗石吸引住了。希


    特勒後麵跟著一些人,慢步走上前去,讀著石頭上刻著的大字


    碑文:


    1918年11月11日,德意誌帝國在此屈膝投降--被它所企圖奴役的自由人民所 擊敗。


    希特勒讀著,戈林也讀著。他們站在6月的陽光下,在一片沉靜中讀完了它。周圍的人都在 注意希特勒麵部的表情。他的臉上燃燒的是蔑視、憤怒、仇恨、報復和勝利。


    然後,希特勒及其隨行人員走進停戰談判的車廂,他坐在1918年福煦坐過的那把椅子上。五 分鍾以後,法國代表團來了。這個代表團以色當的第二軍團司令查理?亨茨格將軍為首,成 員有一個海軍將領、 一個空軍將領和一個文職


    官員利昂?諾爾。利┌?諾爾曾任駐波 蘭大使 ,他現在正親身經歷著德軍造成的第二次崩潰。他們看起來都精神頹喪,但還保持著一種悲 慘的尊嚴。他們事先並不知道會把他們帶到法國人引為驕傲的這個聖地來受這種屈辱。他們


    的這種震驚,無疑正是希特勒所期望的。


    在凱特爾將軍對法國人宣讀了停戰條款的序文以後,希特勒和他的隨行人員馬上離開了車廂 。談判工作交由最高統帥部長官繼續進行,但對於他親手所擬訂的條件沒有留出絲毫的回 旋餘地。


    凱特爾把這些條款讀完以後,亨茨格馬上對德國人說,條件太"冷酷無情"了,比1918年法 國 在這裏向德國提出的條件壞得多。而且,"如果阿爾卑斯山那一邊的、一個沒有打敗法國的 國家,也提出類似的要求,法國決不投降。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盜世奸雄:希特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解力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解力夫並收藏盜世奸雄:希特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