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女性不但不應該再扮演冰山美人,板著臉孔堅決維護“男女授受不親”的古訓,杜絕一切異性交往,反而應該善用自己的性別優勢,與男同事和平相處,在自己的周圍營造一種和諧的工作氣氛,並在這種氣氛中,憑藉自身的實力和才幹,用女性的魅力包裝自己。


    滿懷愛心,為幫助別人而快樂


    龔如心一生的慈善捐贈無法計數。離世前一星期,她捐出了3000萬元給祖國大陸一個機構作醫療發展;至2007年,為中國社會工作協會捐贈了5000萬元用於慈善事業;2004年,向雲南泥石流災區捐贈3000噸大米;“非典”期間,給香港老人院捐贈防sars藥品,還協助香港大學對sars病毒防治的研究;1999年,捐款500萬港元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用於興建如心國際會議中心。


    龔如心曾說:“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做人的本分,有幫助別人的能力我會感到安慰。”


    她的名字不斷出現在一方有難、需要社會各界幫助和支持的時候。她在慈善事業上的捐款究竟有多少,她自己也說不上來,隨便提一下其中的幾筆,其數目就足以驚人:


    1993年華東水災時,她捐出2300多萬元賑災。


    中國社會工作協會孤殘兒童救助基金收到龔如心一筆1000萬港元的捐贈。


    西部11個省收到她從美國引來的耐幹旱、生長快、護沙功能強的“優質毛白楊”樹種。


    1996年,她與外交部在偏遠的雲南邊境共同設立了兩所“龔如心職業中學”,為那些被地雷炸傷致殘的人們提供職業培訓。她覺得他們是非常需要幫助的,國家照顧了他們的生活,她來幫他們學到一技之長,以便擁有獨立的能力。


    1999年,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為幫助台灣地震災區重建家園,香港舉辦“送暖到台灣”賑災籌款晚會,她在晚會一開場便宣布捐款。


    2004年,雲南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遇到特大洪澇泥石流災害,龔如心聞訊向災民捐運3000噸大米。


    她在香港發起籌建“中國老區發展基金會”,並向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捐贈500萬港元。


    她覺得農民最辛苦,生活改善得太少,因此,她很關心中國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生活的改善。1994年,她設立了“如心農業獎勵金”,每周在全國範圍內評選1人,每人獎勵1萬元。她一再強調,“如心農業獎勵金”獎勵的是普普通通的農民,而不是名聲很大的農民企業家或勞動模範——他們已有來自國家、政府的獎勵。她希望通過對這些樸實勞作者的獎勵,對其他默默務實的農民也能起到一點小小的鼓勵作用。


    龔如心說,自己對金錢的需求很小,穿金戴銀太奢侈了,完全沒有必要。她說,快餐最好,快速、節省,不是花錢才是享受,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幫助他人就是享受。


    請求龔如心贊助公益事業的人士發現,一般需要走上好幾圈才能募得富豪的錢,不過這些富豪們事後一般也並不過問;她卻會答應得非常爽快,但在事後也會非常留意款項的用途。如果捐款未能用好,她就不會再多給。她不是捨不得為公益事業捐款,而是要求自己捐出的錢要用在值得的地方,真正能幫到需要的人。


    龔如心說:“能幫人,是件好開心的事。”


    “小甜甜”點心:愛心是成就偉大的通道


    施比受快樂


    幫助別人是件快樂的事,從中,我們可以真切地感覺到自己生存的價值。


    一個人能成功,並不是他從別人那裏獲取了很多,但絕對是有很多人願意支持他。


    不要老是想著從別人身上得到什麽,應該想自己能夠給予別人什麽。當你能持續這麽做,並且大量幫助別人獲得價值的時候,也就是你該成功的時候了。因為那些獲得你幫助的人會慢慢累積成一股龐大的力量,回饋給你所需要的幫助與支持。


    成功的人都是主動付出的人,領導者都是先服務別人的人。然而一般人都等待別人先付出,都希望別人先服務他。隻想獲取,不願先付出,人們會遠離你。你失去了人群的支持,也自然失去了成功。


    成功者以付出為目的。大量付出、大量服務人群,不斷提供給別人有價值的服務與產品,滿足大眾需求,做到最好,那一定是行業中的頂尖、人群中的領導。


    別人需要你的幫助時,量力、盡力、真誠相待。給對方以微笑、關心、勉勵和良性的暗示,那麽你也會得到更多微笑、關心、勉勵,還有更多的知己。


    隻有幫助別人,才能成就自己。很多人非常希望別人尊重自己,卻總在消極等待。他們不明白,尊重並不是空等就能夠等來的,隻有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成功才可能獲得別人的尊重。幫別人做的事情越多,所獲得的尊重才會越多。


    以友善的態度處世


    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創立了儒家思想,其核心內容就是“仁者愛人”。


    友善的處世方法,對現代女性而言尤為重要。


    人與人之間和睦、友善的相處可以提高我們的生活質量,給我們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我們要努力淡化自己的不良情緒,對他人的生活方式持寬容和友善的態度。


    哲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說過:“如果你能夠使別人樂意同你合作,不論做任何事情,你都可以無往不勝。”


    友善,它表現在“愛人”,也就是說,對他人有同情心,樂於關心、體恤和幫助他人。大家都有愛心,就能相互感應、相互同情,從而架起人們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橋樑,並在相互溝通中達到人與人的相互理解。


    當他人遭到困難、挫折時,應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幫助。良好的人際關係往往是雙向互利的,你給別人種種關心和幫助,當你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也會得到相應回報。


    女性的堅強與成功並不與溫柔、善良相衝突,相反,那些極具個性,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建功立業的女子,骨子裏總是堅守著女性最本真的一麵。


    女性的善良,使這個世界變得美好。


    胸懷家國,回報社會


    龔如心說,賺了錢回饋社會是應該的。看到需要自己出力的事情,她都想去做,覺得這是一種感情、一種責任。


    主政華懋以後,她的名字就經常出現在各種公益活動的名單中。


    企業家不僅僅要賺錢,更有著回報社會的責任。龔如心熱心為香港特區、為祖國大陸,盡自己的力量。她自己一個月的生活支出不超過3000港幣,在參與公益活動、慈善事業的時候,卻不惜重金。


    龔如心愛香港。她特別強調自己對香港的強烈感情,一直關心香港的發展,對香港的經濟前景充滿信心。在很多市民擔憂樓市走向的時候,她說,香港樓價已下跌了許多,買比租還要劃算,樓市前景應不會太差。她坐言起行,多次向政府建言,香港應利用一切有利條件發展創新科技,特別是生物科技。她非常欣賞特區政府提出的各項發展創新科技的設想,稱隻要條件成熟,華懋一定全力支持。她認為,香港不能夠丟掉工業,這是服務業的基礎。關心之情,溢於言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龔如心人生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龔蘭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龔蘭心並收藏龔如心人生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