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治理老百姓


    企業稅負太重,足額交稅必死。為此修訂相關法規,這是理想中的現代法製;死不死的不管,稅你給我交了再說,這是法家;法律不合理由它去,稅就別交了,這是儒家;平常你少交稅我記著但不管,哪天看你不順眼就把這當成治你的罪名,這叫陽儒陰法。


    韓非說,明主治國,治吏不治民。


    他勸國君收拾壞蛋。照他的標準,體製內的壞蛋固然都是朝廷顯貴;體製外的壞蛋,大體也稱得上社會賢達。換普羅大眾的觀點,上述二者都進入了中上層階級,是成功人士。


    韓同學為君主出謀劃策,對這些成功人士的內心陰暗麵抉隱發微,抓痛腳、點死穴的手法尤其精妙,足以成為後世君主收拾他們的九陰真經。中上層階級對這本書也是神經高度緊張,知識分子罵不絕口不說,再有著名的例子如,在門閥強盛的東晉,晉元帝司馬睿一給太子看《韓非子》,世家大族就立刻行動起來,一邊上書表示抗議,一邊覺得有策劃一場政變的必要。


    中上層階級的功能,一是對暴君的掣肘,二是構成了暴君和暴民之間的緩衝。韓非知其一不知其二,相信其理論的秦始皇出雷霆手段,企圖把中間等級掃蕩幹淨,結果是“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秦朝亡了。


    小韓這“一雙冷眼”何等犀利,為什麽竟會見不及此?一方麵,是直到戰國末期,歷史還是“敵人內部矛盾”的歷史,統治階級打來打去,人民群眾確實沒折騰出什麽大動靜。另一方麵,大概還得怨他貴族出身,兩眼隻盯著上看,沒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所以看不到民眾的厲害,也就不覺得有留個緩衝區的必要。


    韓非反智,但並不怎樣熱衷直接談愚民。他的“術”,精彩紛呈、詭詐百出的地方全在收拾成功人士。《顯學》裏一段關於老百姓的論述是被反覆引用的,大意說:人民的智商就跟嬰兒差不多,不能懂得政府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很多政策明明是為他們好,他們卻怨氣很大。大概韓非認為,愚民誠然是對的,但民愚已經是事實,所以就不用怎麽額外浪費精神了。


    事實尚不止此。另引一段也主張人民是笨蛋的話來做比較,希羅多德《歷史》裏說:


    沒有比不好對付的群眾更愚蠢和橫暴無禮的了。把我們自己從一個暴君的橫暴無禮的統治之下拯救出來,卻又用它來換取那肆無忌憚的人民大眾的專擅,那是不能容忍的事情。不管暴君做什麽事情,他還是明明知道這件事才做的;但是人民大眾連這一點都做不到而完全是盲目的;你想民眾既然不知道、他們自己也不能看到什麽是最好的最妥當的,而是直向前沖,像一條泛濫的河那樣地盲目向前奔流,那他們怎麽能懂得他們所做的是什麽呢?


    區別很明顯。韓非把人民當嬰兒,希臘人卻和儒生們一樣,比之為奔流、泛濫的河。嬰兒柔弱,洪水卻幾乎是不可抗力。


    認為人民愚蠢而強大,接下來才會恐懼“水能覆舟”或者琢磨如何使“民心可用”;但像韓非這樣把人民看得既愚蠢又軟弱,對老百姓的反抗,就隻會喊“用刑用刑用刑!”小韓雖然給老子做過注釋,但“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些警句,他卻給看漏了,或者解偏了。


    該怎樣糊弄老百姓或操縱民意,小韓這個陰謀大師可能是最沒招的一個。相反,其餘諸子卻往往都有一套。


    老子說,“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政策越精明,老百姓就越會鑽空子,所以要愚民效果好,政策也要含混。這等於是預言:小韓你這麽搞,是在誘導老百姓變成刁民嘛。


    再如跟小韓一樣屬法家的商鞅,因為在基層摸爬滾打鍛鍊過,對民眾的認識,就跟小韓很不同。要“弱民”,他是有成套的執行方案可以拿出來。


    孔夫子有“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名言,後半句怎麽解釋聚訟紛紜,其實真正的微言大義卻在前一半。什麽叫“使由之”?就是順毛捋,不折騰。後來孟子進一步提煉了一個聽起來就非常儒法合一的詞,叫“仁術”。小韓鄙視仁義道德,對這些門麵貨的安撫、防震功能,認識就很不夠。


    孟子有些毛病,和現在的某些輿論領袖其實很像。談歷史,往往捏造;談地理,河流改道;談治國,不考慮行政成本;談學術,來來去去隻會引用幾句經典。但他民本立場鮮明,對當權派抨擊猛烈,點評時事善於說尖刻的俏皮話。要跟“普世價值”對接,先秦諸子中沒有誰比他更合適。假如今天孟老師跟小韓在微博上展開罵戰,拚邏輯小韓勝過不止一籌,但孟老師的粉絲肯定直接把小韓同學給淹了。


    墨子是宗教領袖,裝神弄鬼是絕活。靠宗教狂熱發動群眾,全世界都是慣技。秦以後墨家號稱絕跡,但其實在歷朝歷代的農民起義裏,都飄蕩著他的幽靈。小韓是唯物主義者不信邪,但人家已經篝火狐鳴,把群眾煽乎起來了,你沒法跟群眾普及無神論。這時該怎麽應對,小韓也隻能一翻兩瞪眼。


    所以說,在中國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統治術傳承三千年,薈萃了九流十家的蔫損壞。小韓當然是影響特別大的一個,但屎盆子扣他一個人頭上,他擔不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五大公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勃並收藏戰國五大公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