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見,能說出來的就是糟粕。真正的好老師,都應該上了講台就一言不發,所謂:


    荃者所以在魚,得魚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與之言哉!(《莊子.外物》)


    荃是釣魚竿,魚釣到了,釣魚竿就用不著了。


    蹄是捕獸夾,兔子逮到了,捕獸夾就用不著了。


    說話是用來表達意義的,心中已經領悟了意義,哪裏還會想得起來說話?


    所以莊子很孤獨,他說,我哪裏去找那忘了說話的人來和他交流呢?


    我經常說,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發騷方式,可見發騷都是暫時的,悶騷才是永恆的。


    悶騷的真諦,就是得意忘言。


    美貌健康不重要


    首先,審美觀念是很不靠譜的東西。


    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莊子.齊物論》)


    毛嬙麗姬,這是當時公認的大美女,可也就是人這麽看啊。要換個其他物種呢?


    說毛嬙在水邊站著呢,一條魚過來了,一抬頭,“這什麽人啊,怎麽長這麽恐怖啊,我躲遠點罷。”“咕嘟咕嘟”,魚沉底了。


    大雁從空中飛過,一低頭看見麗姬,“撲通”,心髒病發作,它就掉下來了。


    當然我這裏改了一下,莊子說的是“沉魚飛雁”。不過不管怎麽說,形容女孩子漂亮得“沉魚落雁”,出典是在莊子這兒。可莊子這麽說的時候,卻不懷好意!


    其實不用扯到其他物種,什麽叫漂亮,人類自身分歧就很大。


    如果算上時間因素,審美觀的變化就更驚人。看兩句《詩經》裏形容美人的詩:


    有美一人,碩大且儼。


    今天你要是跟哪個美女說,“你很碩大”,這已經很欠扁了。什麽叫“儼”呢?下巴肉一層一層的。


    甚至不用扯那麽遠。我教大眾文化課的時候,有一次討論課,一女生發言,她說:“劉老師你說得對,我也覺得審美觀變化特別快,比如說很多古時候的美女,我就覺得一點都不好看。”


    我說成,你舉個例子吧。


    她說:“比如說江青,我就覺得一點都不好看。”


    當時我有點暈,這好歹也是咱新中國的人吶,怎麽能叫古時候?但下課後我反思了一下,我覺得她說得對。時代變化太快了,過個幾年一回頭,就覺得往事特別遙遠,恍如隔世。沒準到了明年,你們聊天就會說:“古時候啊,劉老師給我們講莊子……”


    而且莊子還很強調,一個領悟到了道的人,他身上應該有一種超越形體之上的魅力。《莊子》裏殘疾人特多,各種稀奇古怪。比如內篇裏的《德充符》幾乎就是一個醜人集中營,比巴黎選醜人王還熱鬧。有下巴一直掛到肚臍眼兒的,有倆肩膀比腦門子還高的,有大腿骨直接接上肋巴骨的……可就是這麽一些醜人,魅力太大了。他們的學生比孔子還要多;男的見到他,都要跟他交朋友;女的見了,不僅是要嫁給他,還會回去跟爸媽說,與其給別人做大老婆,不如給他做小老婆。


    諸侯、國君跟他們相處久了,再看我們就都別扭了。“你這人怎麽長的呀?你怎麽腦門子比肩膀還高啊?你怎麽下巴還沒到肚臍眼啊?畸形!”


    總之,世界上的一切熱點,與我無關。


    滑稽的“自衛術”


    為什麽要調戲世界,而不是躲開它就完了?


    一個不容迴避的事實是,世界不是你想躲就躲得了的。春秋戰國之交,還有躲的餘地;到了戰國中期,就真的很難了。


    在講齊國的文化氣氛的時候,我講過一個叫陳仲的人,他品行高潔,主動放棄貴族生活,自己打草鞋謀生,餓得頭昏眼花也不放棄原則。他的名聲傳到國外,外國的當權派卻發表了這樣的議論:


    於陵子仲尚存乎?是其為人也,上不臣於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諸侯。此率民而出於無用者,何為至今不殺乎?(《戰國策.齊策四》)


    隱士對國家沒有用,所以就該殺。這其實宣告了這樣一個發展趨勢:人,沒有沒用的權利。


    後來,韓非子更講過這樣的故事:


    太公望東封於齊。海上有賢者狂矞,太公望聞之往請焉,三卻馬於門,而狂矞不報見也。太公望誅之。當是時也,周公旦在魯,馳往止之,比至,已誅之矣。周公旦曰:“狂矞,天下賢者也,夫子何為誅之?”太公望曰:“狂矞也議不臣天子,不友諸侯,吾恐其亂法易教也,故以為首誅。今有馬於此,形容似驥也,然驅之不往,引之不前,雖臧獲不託足以旋其軫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上》)


    太公望當了齊國國君,去拜訪住在荒野中的一位賢士狂矞。就跟劉備訪諸葛亮一樣,訪了三次。但是狂矞比諸葛亮固執,還是不見他。於是太公望就不再像劉備,而變得像李逵了,把狂矞抓起來,殺了。


    周公對此提出不同意見,太公望於是解釋自己殺人的理由:“狂矞公開鼓吹不給天子做大臣,不跟諸侯交朋友。我怕他會破壞法製建設,幹擾輿論導向,所以要殺的第一個就是他。這就好比說,有一匹馬,看起來倒也是寶馬良駒,但它就像阿凡提的小毛驢,脾氣倔,‘叫它往東不往東,叫它朝南偏向西’,就是個奴隸也不屑騎它。你還留著它幹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戰國五大公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勃並收藏戰國五大公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