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尤一聽,自己的金玉良言再一次被人家槍斃了,隻得嘆息著退到一邊。
王邑見昆陽漢軍防守嚴密,絞盡腦汁,想出了新的攻城方法,立刻命道:“傳令下去,命人連夜打造雲車。本公不相信攻不下昆陽。”昆陽在激戰,成國上公王鳳雖然把指揮權交給了劉秀和王常,可是將士們都在浴血奮戰,成國上公總不能躲在營帳裏讓人們笑話。因此王鳳也登上了城頭,跟張印一起指揮漢軍守衛南門。眼見新軍鋪天蓋地而來,攻勢愈來愈猛,王鳳心裏七上八下,尋思半天,把南門交給張印防守,隻身往北門來尋王常。北門的爭奪更是激烈,王邑的精銳部隊和巨無霸、獸軍都在此門,隻不過巨無霸和他的獸軍在攻城中發揮不了作用,盡管如此,新軍在王邑、王尋的督率下,仍一波接一波,拚命攻城。王常率將士們剛剛打退敵人的進攻,新軍的攻勢稍緩,一轉身,見王鳳疾步走來,王常忙丟下手中的鼓槌,上前問道:“成國上公,南門的情況怎麽樣?”王鳳不說南門戰況,卻道:“王廷尉,新軍兵多勢大,攻城越來越猛,昆陽城小兵少,支撐不了幾日,一旦城破,勢必玉石俱焚。我們應該另想對策才是。”王鳳的聲音雖不大,但附近的漢軍將士聽得清楚,頓時麵露驚慌之色。
王常一言不發,拉起王鳳的衣袖就走,到了偏僻之處,才責怪道:“成國上公何出此言,眼下正是昆陽的生死關頭,千萬不可擾亂軍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王廷尉也知道後果難料麽?本公來找廷尉就是商議如何對付王邑、王尋的。”
“成國上公有何退敵妙計?”
“退敵之計倒沒有,不過,保全昆陽全體將士性命的辦法有一個,不妨一試。”
王常驚異地問:“什麽辦法?”
“眼下昆陽被重重包圍,退敵無計,逃命也不可能。惟今之計,要活命,隻有投降這一條路了。”“投降?”王常強壓著怒火,道,“太常偏將軍他們已順利突圍出去,援兵很快就到。何況,昆陽一旦投降,我宛城主力豈不處於腹背受敵的險地。成國上公不該有此想法。”
王鳳不高興地道:“顏卿(王常的字),難道隻有劉秀他們是英雄,我王鳳是貪生怕死之徒?本公所慮的是昆陽百姓和八千多弟兄的生死。至於宛城方麵,劉縯、劉玄和咱們本不是一路人,人家是劉漢後裔,是正牌的皇族,咱們犯不著為他們賣命。何況,咱們投降不是沒有條件的,必須得到王邑、王尋赦免死罪的承諾。俗語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能逃脫此劫,保全性命,以後還可以尋找機會,再次舉旗反莽麽!”
王常抑製不住怒氣,冷笑道:“成國上公想得太天真了,你以為王邑、王尋是什麽一諾千金的君子?隻怕到頭來既丟了骨氣、又丟了性命。落得後人嗤笑。”
這話說得夠刺人的了。若在平時,成國上公早已雷霆震怒,可是今天王鳳自知所言見不得人,便沒有發怒,反而緩和了一下口氣道:“廷尉說的也有道理。這麽著,你繼續督率將士們守城,本公試探一下王邑、王尋之意,不管怎麽說,全城軍民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說完,不等王常答應,自己先走了。
“呸,”王常啐了一口,罵道,“說得好聽,還不是自己貪生怕死。張機靈!”
一直站在不遠處的一名親兵立刻跑到跟前應道:“小人在,廷尉大將軍有何吩咐?”
“你跟蹤成國上公,有什麽情況隨時報告,記住,不許跟任何人說。”
“您放心,小人明白!”張機靈領命,追王鳳去了。王常剛走出牆角,隻見一名漢軍兵卒跑來,稟道:“大將軍,新軍又爬上來了!”
“傳我將令,死守城池,決不讓一個新軍踏進昆陽一步。告訴將士們,多用滾木,擂石,沸水,節約箭枝。最艱苦的戰鬥還在後麵呢。”王常堅定地道。
“遵命!”兵卒如飛而去。
北門城下,新軍踩著同伴的屍首,再一次發起猛攻。可是,城頭上的漢軍頑強抵抗,滾木,擂石,沸汁一古腦兒往下扔。一個時辰過去了,新軍除丟下更多的屍體,一無所獲。王邑、王尋正在焦躁不安,忽然,一名卒長跑到跟前,跪倒稟道:“稟大司空,大司徒,二十輛雲車打造完畢,正在帳外待命。”王邑、王尋大喜,親率將佐、六十三家軍吏前往觀看。隻見二十輛雲車整齊地排列,高約十幾丈,直插藍天,比昆陽城牆還要高出一大截,頂部是個方形車廂,可容納十幾個兵卒。站在雲車裏,如鳥俯瞰,可以清楚地看到城裏的情形。這樣高的雲車,新軍工兵隊一天兩夜就打造了二十輛,速度夠快的了。
有了雲車,王邑、王尋更加驕橫,正要傳令用雲車攻城,忽然一名兵卒飛馬來報:“稟大司空、大司徒,南門的叛軍投下一封信來,交大司空來啟。”說著將一封帛書呈上。
王邑接過,拆開細看。哈哈大笑道:“昆陽叛軍已是人心惶惶。這是叛賊成國上公親自手書的乞降書。可見叛賊已被我軍嚇破了膽,昆陽指日可下。眾兒郎推起雲車,準備攻城。”
嚴尤大惑不解,叛賊既然願降,大司空為何還要攻城。他猶豫了片刻,還是硬著頭皮阻攔道:“大司空,且慢!”
王邑見昆陽漢軍防守嚴密,絞盡腦汁,想出了新的攻城方法,立刻命道:“傳令下去,命人連夜打造雲車。本公不相信攻不下昆陽。”昆陽在激戰,成國上公王鳳雖然把指揮權交給了劉秀和王常,可是將士們都在浴血奮戰,成國上公總不能躲在營帳裏讓人們笑話。因此王鳳也登上了城頭,跟張印一起指揮漢軍守衛南門。眼見新軍鋪天蓋地而來,攻勢愈來愈猛,王鳳心裏七上八下,尋思半天,把南門交給張印防守,隻身往北門來尋王常。北門的爭奪更是激烈,王邑的精銳部隊和巨無霸、獸軍都在此門,隻不過巨無霸和他的獸軍在攻城中發揮不了作用,盡管如此,新軍在王邑、王尋的督率下,仍一波接一波,拚命攻城。王常率將士們剛剛打退敵人的進攻,新軍的攻勢稍緩,一轉身,見王鳳疾步走來,王常忙丟下手中的鼓槌,上前問道:“成國上公,南門的情況怎麽樣?”王鳳不說南門戰況,卻道:“王廷尉,新軍兵多勢大,攻城越來越猛,昆陽城小兵少,支撐不了幾日,一旦城破,勢必玉石俱焚。我們應該另想對策才是。”王鳳的聲音雖不大,但附近的漢軍將士聽得清楚,頓時麵露驚慌之色。
王常一言不發,拉起王鳳的衣袖就走,到了偏僻之處,才責怪道:“成國上公何出此言,眼下正是昆陽的生死關頭,千萬不可擾亂軍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王廷尉也知道後果難料麽?本公來找廷尉就是商議如何對付王邑、王尋的。”
“成國上公有何退敵妙計?”
“退敵之計倒沒有,不過,保全昆陽全體將士性命的辦法有一個,不妨一試。”
王常驚異地問:“什麽辦法?”
“眼下昆陽被重重包圍,退敵無計,逃命也不可能。惟今之計,要活命,隻有投降這一條路了。”“投降?”王常強壓著怒火,道,“太常偏將軍他們已順利突圍出去,援兵很快就到。何況,昆陽一旦投降,我宛城主力豈不處於腹背受敵的險地。成國上公不該有此想法。”
王鳳不高興地道:“顏卿(王常的字),難道隻有劉秀他們是英雄,我王鳳是貪生怕死之徒?本公所慮的是昆陽百姓和八千多弟兄的生死。至於宛城方麵,劉縯、劉玄和咱們本不是一路人,人家是劉漢後裔,是正牌的皇族,咱們犯不著為他們賣命。何況,咱們投降不是沒有條件的,必須得到王邑、王尋赦免死罪的承諾。俗語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要能逃脫此劫,保全性命,以後還可以尋找機會,再次舉旗反莽麽!”
王常抑製不住怒氣,冷笑道:“成國上公想得太天真了,你以為王邑、王尋是什麽一諾千金的君子?隻怕到頭來既丟了骨氣、又丟了性命。落得後人嗤笑。”
這話說得夠刺人的了。若在平時,成國上公早已雷霆震怒,可是今天王鳳自知所言見不得人,便沒有發怒,反而緩和了一下口氣道:“廷尉說的也有道理。這麽著,你繼續督率將士們守城,本公試探一下王邑、王尋之意,不管怎麽說,全城軍民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說完,不等王常答應,自己先走了。
“呸,”王常啐了一口,罵道,“說得好聽,還不是自己貪生怕死。張機靈!”
一直站在不遠處的一名親兵立刻跑到跟前應道:“小人在,廷尉大將軍有何吩咐?”
“你跟蹤成國上公,有什麽情況隨時報告,記住,不許跟任何人說。”
“您放心,小人明白!”張機靈領命,追王鳳去了。王常剛走出牆角,隻見一名漢軍兵卒跑來,稟道:“大將軍,新軍又爬上來了!”
“傳我將令,死守城池,決不讓一個新軍踏進昆陽一步。告訴將士們,多用滾木,擂石,沸水,節約箭枝。最艱苦的戰鬥還在後麵呢。”王常堅定地道。
“遵命!”兵卒如飛而去。
北門城下,新軍踩著同伴的屍首,再一次發起猛攻。可是,城頭上的漢軍頑強抵抗,滾木,擂石,沸汁一古腦兒往下扔。一個時辰過去了,新軍除丟下更多的屍體,一無所獲。王邑、王尋正在焦躁不安,忽然,一名卒長跑到跟前,跪倒稟道:“稟大司空,大司徒,二十輛雲車打造完畢,正在帳外待命。”王邑、王尋大喜,親率將佐、六十三家軍吏前往觀看。隻見二十輛雲車整齊地排列,高約十幾丈,直插藍天,比昆陽城牆還要高出一大截,頂部是個方形車廂,可容納十幾個兵卒。站在雲車裏,如鳥俯瞰,可以清楚地看到城裏的情形。這樣高的雲車,新軍工兵隊一天兩夜就打造了二十輛,速度夠快的了。
有了雲車,王邑、王尋更加驕橫,正要傳令用雲車攻城,忽然一名兵卒飛馬來報:“稟大司空、大司徒,南門的叛軍投下一封信來,交大司空來啟。”說著將一封帛書呈上。
王邑接過,拆開細看。哈哈大笑道:“昆陽叛軍已是人心惶惶。這是叛賊成國上公親自手書的乞降書。可見叛賊已被我軍嚇破了膽,昆陽指日可下。眾兒郎推起雲車,準備攻城。”
嚴尤大惑不解,叛賊既然願降,大司空為何還要攻城。他猶豫了片刻,還是硬著頭皮阻攔道:“大司空,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