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拭淚而起,激昂地道:“舂陵劉氏,早已蓄勢待發,隻是苦於無外援內應,功敗垂成。今有二位英雄相助,還有什麽可擔憂的。劉某不才,可代表宗族決斷一切。李兄有何高見,請盡管說。”
李通大喜,起身離座,道:“文叔果然爽快。李通不才,願作籌謀。南陽府郡,故人頗多,消息靈通。我弟兄二人願結城內豪傑故舊,以作內應。半月之後,便是材官都試騎士日,甄阜、梁立賜必親臨校場檢閱騎士,我們趁機劫持他二人,以號令百姓。你們舂陵劉氏同時舉兵相應,兵臨城下,威懾新軍,宛城可得!”
“李兄好計謀,大事可成!”劉秀讚嘆道,異常欽佩李通的謀略過人。材官都試騎士日就是每年的立秋日,這一天地方官府最高官員檢閱軍隊,並考檢選拔善於騎射、武藝非凡的士卒。李通選在這一天劫持甄阜、梁立賜起事,既可出其不意,又可擴大影響,可見是經過周密考慮的。
計議已定,三人相擁歡笑。劉秀還有些不放心,說道:“事關大家的性命,李兄千萬要小心謹慎,有什麽難辦之事,盡管開口,我舂陵漢室一定鼎力相助。”
李通笑道:“文叔盡管放心,我弟兄二人已謀劃多日了,諸事俱備。隻是家父尚在長安,我已命族侄李季昨日動身去長安。離起事之日尚有半月,家父有足夠的時間潛歸宛城。”
劉秀完全放心了。這時,天已擦黑,李通一邊命人備辦酒宴,一邊請來劉稷。劉秀告以真情,劉稷沒想到有此異外收穫,高興萬分,忙與李氏兄弟施禮拜謝。
酒宴備齊,李通、李軼盛情邀請客人入席,酒筵之上觥籌交錯,談笑風聲,四人都被一項偉大的事業激勵著,情緒激動,酒也喝得爽快,不知不覺,全喝得酩酊大醉。劉秀、劉稷當晚宿在李府。第二天,劉秀、劉稷回舂陵,李通、李軼一直送出城外,一路上,劉秀又反覆叮嚀他務必小心謹慎,確保行動萬無一失,李通李軼一一答應。
四人依依惜別,劉秀、劉稷依舊趕著牛車上路。兩人想著舉事,心裏高興,恨不得一步跨到舂陵。劉秀的這頭大黃牛,腿粗體健,春天播種耕地,秋天拉車載運,為主人的田地豐收出過大力,劉秀最愛惜這頭牛,平日耕作駕車,從不允許家人鞭打它,有時還親自伺候。但是,劉秀今天歸心似箭,嫌大黃牛走得太慢,便讓劉稷坐在旁邊,親自駕車,手舉鞭子“啪啪啪”就是三聲響鞭,大黃牛從沒受過這份虐待,不知道主人犯了哪根神經,出手這麽狠,它登時發出了牛脾氣,沒命地往前奔跑,牛車行駛飛快,兩旁的樹木、行人被飛快甩到後麵。
黃牛跑得快,比起馬車慢不了多少,劉稷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文叔,你這頭大黃牛的腳力比起馬匹遜色不了多少,將來起來,說不定能馱你上陣衝鋒,殺敵立功呢!”劉秀得意地一笑。
“騎牛上陣,古已有之。古時黃飛虎騎五色牛衝鋒陷陣,屢立戰功,幫助西岐姬昌打下周朝天下。道家的祖師爺李耳,騎一頭青牛,得道成仙,名載汗青。我劉文叔難道就不能騎牛上陣,建功立業麽?”
“以文叔雄才大略,何愁不能建功立業。”
兩人又是一陣哈哈大笑。大黃牛跑得更歡。突然,劉稷用手一指前方,叫道:“前麵有官軍!”
劉秀仔細一看,果然前麵一裏多地的官道上,行進著一支儀仗隊,隊列中一麵杏黃的彩旗隨風飄擺,隱約可見繡著飛龍在天的圖案,另有一麵紅色旗子上繡著一個“蘇”。劉秀嚇了一跳,驚叫道:“飛龍旗!肯定是新朝王室顯貴。”
劉稷慌忙叫道:“快,停車迴避!”
劉秀看見飛龍旗的時候,雙手就忙著去拉牛韁繩,可是,大黃牛仿佛牛脾氣還沒有發作完,毫不反應,還是一個勁兒地往前跑。劉稷趕緊跑到前頭幫忙,兩人用力去拉韁繩。“籲,籲籲籲……”
忽然,韁繩一鬆,把兩人閃倒在車廂裏。大黃牛“哞”地,慘叫一聲,不但沒停止,反而發瘋似的往前飛奔。原來牛鼻子被拉穿了,血流如注。眼看的牛車沖向儀仗隊,劉秀、劉稷暗道:“完了,衝撞了朝臣顯貴,非被殺頭不可!”
還真是被劉秀猜著了。前麵來的正是新朝皇帝的心腹,王莽的特遣繡衣使者蘇伯阿,蘇伯阿奉旨出巡南陽地方,剛在新野巡視完,返回宛城。蘇伯阿車轎的左邊是新野尉屠天剛,右邊是心腹家將蘇地龍,前後簇擁著二十名甲冑鮮明執戈背箭的羽林軍。大黃牛離蘇伯阿的儀仗越來越近,前頭的羽林軍一看,嚇了一跳。保護大人這麽多天,還沒遇著過這樣的敵手。頓時不知所措亂成一片。眨眼的功夫,牛車衝進隊伍。十幾個羽林軍被撞倒在地,其餘的往兩邊一閃。眼看大黃牛往蘇伯阿的車轎奔來。新野尉屠天剛慌忙扔戈下馬,迎著大黃牛衝上來。突然,他張開雙臂猛地抱住牛頭,大喝一聲:“籲!”
隻見大黃牛像被釘住似的,“咯噔”一聲停了下來。跌倒在馬車裏的劉秀、劉稷爬起來,正要下車,卻被羽林軍的刀劍逼住。蘇地龍提馬上前,用手一指,罵道:“好小子,敢衝撞使臣大人的儀仗,活得不耐煩了。”
劉秀暗忖脫身之計,悄悄給劉稷使了個眼色,慌忙在車廂裏跪下,故作驚慌地道:“小民該死,衝撞了大人,您大人大量,饒了小民吧!”
李通大喜,起身離座,道:“文叔果然爽快。李通不才,願作籌謀。南陽府郡,故人頗多,消息靈通。我弟兄二人願結城內豪傑故舊,以作內應。半月之後,便是材官都試騎士日,甄阜、梁立賜必親臨校場檢閱騎士,我們趁機劫持他二人,以號令百姓。你們舂陵劉氏同時舉兵相應,兵臨城下,威懾新軍,宛城可得!”
“李兄好計謀,大事可成!”劉秀讚嘆道,異常欽佩李通的謀略過人。材官都試騎士日就是每年的立秋日,這一天地方官府最高官員檢閱軍隊,並考檢選拔善於騎射、武藝非凡的士卒。李通選在這一天劫持甄阜、梁立賜起事,既可出其不意,又可擴大影響,可見是經過周密考慮的。
計議已定,三人相擁歡笑。劉秀還有些不放心,說道:“事關大家的性命,李兄千萬要小心謹慎,有什麽難辦之事,盡管開口,我舂陵漢室一定鼎力相助。”
李通笑道:“文叔盡管放心,我弟兄二人已謀劃多日了,諸事俱備。隻是家父尚在長安,我已命族侄李季昨日動身去長安。離起事之日尚有半月,家父有足夠的時間潛歸宛城。”
劉秀完全放心了。這時,天已擦黑,李通一邊命人備辦酒宴,一邊請來劉稷。劉秀告以真情,劉稷沒想到有此異外收穫,高興萬分,忙與李氏兄弟施禮拜謝。
酒宴備齊,李通、李軼盛情邀請客人入席,酒筵之上觥籌交錯,談笑風聲,四人都被一項偉大的事業激勵著,情緒激動,酒也喝得爽快,不知不覺,全喝得酩酊大醉。劉秀、劉稷當晚宿在李府。第二天,劉秀、劉稷回舂陵,李通、李軼一直送出城外,一路上,劉秀又反覆叮嚀他務必小心謹慎,確保行動萬無一失,李通李軼一一答應。
四人依依惜別,劉秀、劉稷依舊趕著牛車上路。兩人想著舉事,心裏高興,恨不得一步跨到舂陵。劉秀的這頭大黃牛,腿粗體健,春天播種耕地,秋天拉車載運,為主人的田地豐收出過大力,劉秀最愛惜這頭牛,平日耕作駕車,從不允許家人鞭打它,有時還親自伺候。但是,劉秀今天歸心似箭,嫌大黃牛走得太慢,便讓劉稷坐在旁邊,親自駕車,手舉鞭子“啪啪啪”就是三聲響鞭,大黃牛從沒受過這份虐待,不知道主人犯了哪根神經,出手這麽狠,它登時發出了牛脾氣,沒命地往前奔跑,牛車行駛飛快,兩旁的樹木、行人被飛快甩到後麵。
黃牛跑得快,比起馬車慢不了多少,劉稷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文叔,你這頭大黃牛的腳力比起馬匹遜色不了多少,將來起來,說不定能馱你上陣衝鋒,殺敵立功呢!”劉秀得意地一笑。
“騎牛上陣,古已有之。古時黃飛虎騎五色牛衝鋒陷陣,屢立戰功,幫助西岐姬昌打下周朝天下。道家的祖師爺李耳,騎一頭青牛,得道成仙,名載汗青。我劉文叔難道就不能騎牛上陣,建功立業麽?”
“以文叔雄才大略,何愁不能建功立業。”
兩人又是一陣哈哈大笑。大黃牛跑得更歡。突然,劉稷用手一指前方,叫道:“前麵有官軍!”
劉秀仔細一看,果然前麵一裏多地的官道上,行進著一支儀仗隊,隊列中一麵杏黃的彩旗隨風飄擺,隱約可見繡著飛龍在天的圖案,另有一麵紅色旗子上繡著一個“蘇”。劉秀嚇了一跳,驚叫道:“飛龍旗!肯定是新朝王室顯貴。”
劉稷慌忙叫道:“快,停車迴避!”
劉秀看見飛龍旗的時候,雙手就忙著去拉牛韁繩,可是,大黃牛仿佛牛脾氣還沒有發作完,毫不反應,還是一個勁兒地往前跑。劉稷趕緊跑到前頭幫忙,兩人用力去拉韁繩。“籲,籲籲籲……”
忽然,韁繩一鬆,把兩人閃倒在車廂裏。大黃牛“哞”地,慘叫一聲,不但沒停止,反而發瘋似的往前飛奔。原來牛鼻子被拉穿了,血流如注。眼看的牛車沖向儀仗隊,劉秀、劉稷暗道:“完了,衝撞了朝臣顯貴,非被殺頭不可!”
還真是被劉秀猜著了。前麵來的正是新朝皇帝的心腹,王莽的特遣繡衣使者蘇伯阿,蘇伯阿奉旨出巡南陽地方,剛在新野巡視完,返回宛城。蘇伯阿車轎的左邊是新野尉屠天剛,右邊是心腹家將蘇地龍,前後簇擁著二十名甲冑鮮明執戈背箭的羽林軍。大黃牛離蘇伯阿的儀仗越來越近,前頭的羽林軍一看,嚇了一跳。保護大人這麽多天,還沒遇著過這樣的敵手。頓時不知所措亂成一片。眨眼的功夫,牛車衝進隊伍。十幾個羽林軍被撞倒在地,其餘的往兩邊一閃。眼看大黃牛往蘇伯阿的車轎奔來。新野尉屠天剛慌忙扔戈下馬,迎著大黃牛衝上來。突然,他張開雙臂猛地抱住牛頭,大喝一聲:“籲!”
隻見大黃牛像被釘住似的,“咯噔”一聲停了下來。跌倒在馬車裏的劉秀、劉稷爬起來,正要下車,卻被羽林軍的刀劍逼住。蘇地龍提馬上前,用手一指,罵道:“好小子,敢衝撞使臣大人的儀仗,活得不耐煩了。”
劉秀暗忖脫身之計,悄悄給劉稷使了個眼色,慌忙在車廂裏跪下,故作驚慌地道:“小民該死,衝撞了大人,您大人大量,饒了小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