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慢慢放開了醫生的手,慢慢拉上被子,蒙住了你的臉。
是誰將你的被子從臉上拉下來?是同病房的一個老頭,他的床位在你的床位對麵,你一定還記得他的。
他對你說:“孩子,別哭了,哭也沒用,醫生的話是對的。一個人隻有一條命。你沒燒死,夠幸運的了。你總還得活下去……”
全病房的人都圍到了你身旁,同情地瞧著你。你這才意識到,你在哭,哭得那麽絕望,哭得使他們感到不安……你至今銘記著那位五十多歲的、身材瘦小的禿頂的醫生說的話。
醫生曾提出建議,送你到北京或上海整容,但場部黨委經過嚴肅的討論,否定了這一建議。
理由很簡單——你是英雄。
他們認為,一個英雄如果失去了一條手臂,可以為他安假臂;如果失去了一條腿,可以為他安假腿;而如果失去的不過是麵容,那是沒有必要花國家許多錢的。錢當然還在其次,更主要的是,那會使英雄的事跡本身失去宣傳的意義和光輝。
總之,他們認為,臉,對一個人來說,畢竟不如手臂,不如腿那麽重要。臉不過是臉,何況不算“失去”。
但你卻寧願失去的是一條手臂或一條腿,而不是你年輕的、英俊的臉。
你沒有返城。你永遠打消了返城的念頭。你寧肯死,也不願讓你的老父親和老母親看到你燒傷後的臉。
你像無槳無帆的小船,在大返城的浪潮過後,擱淺荒原……
“上山下鄉”的歷史,一代人的歷史,它的最後的一頁,就是你的臉。
你當年愛過的那個姑娘,她重返北大荒看過你。這是不久前的事。她已經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女作家。不是一“個”,是一“位”。談到作家的時候,應用尊敬的字眼。對不?
“我從來也沒有忘記過你。”你們一見麵,她便對你這麽說。
她與當年相比,麵容沒有什麽明顯的變化。她還是那麽漂亮,臉色更白皙,皮膚更細嫩了。
城市裏目前各種潤膚霜暢銷不滯,電視和報刊大登特登這類gg。她變得更年輕是符合時代趨勢的。
“我相信。”你平靜地回答。
你已經能夠平靜地麵對她了。以前你卻不能。
你們並肩走在白樺林中,黃昏的陽光,在每一片樺樹葉子上閃耀。
你們從白樺林中默默無言地走到了小河旁。小河慌慌張張地朝遠處流去,仿佛追趕著什麽,也仿佛被什麽追趕著。
你想到了那句格言——一個人不能夠第二次涉過同一條河流。
因為當人第二次涉過這條河流時,第一次碰疼了腳的那河底的卵石也許還在,而第一次濕人腿足的河水,早已流向遠方去了。
它是無法追上的。
“你知道我為什麽重返北大荒嗎?”
“不知道。”
“是為了你。”
“這很蠢。”
“你還愛我嗎?”
“……”
你還愛她。因為你隻愛過她。更準確地說,你內心裏還渴望著獲得愛情。因為你愛過。即使受到上帝嚴厲懲罰的夏娃,如果有機會,也還會再偷一次禁果的。
但是你卻對她搖了搖頭。
“不,你撒謊!”她哭了,“你恨我,對不?你愛過我,你為救我燒傷了臉,可是在你傷好出院後,我卻像躲避瘟神一樣躲避你,在大返城的浪潮中,我走了,和所有你熟悉的人一塊走了,將你拋棄在這裏……可當時,我太害怕見到你……”
你抬頭望望天空,說:“好像要下雨,我們往回走吧……”
往回走,卻並不是想追上流走的河水。
與其說她是來尋找你的,毋寧說她是來尋找某種解脫的。你體諒她。雖然她哭了,但你使她滿足了。因為你對她搖了頭,而沒有點頭。如果說這兩年你學會了忍受生活,那麽你也同時學會了體諒別人。理解就意味著在某些時候,將心靈獲得解脫的“救生圈”拋給別人。
第二天,你交給她一封信,你自己上山采木耳去了。
你在信裏寫道:“我不能成為女作家的好丈夫,你也不能成為我的好妻子。人的感情是需要培育在現實的土壤中的。農場就要實行承包了——這就是我麵對的現實。我需要的是一個能和我一塊兒征服土地的妻子,而你需要的是一個能給你靈感的丈夫……請求你今後不要再來打擾我,別破壞我心靈的安寧。它安寧下來,花費了整整六年的時間……”
你純粹是為了她的心靈從此獲得安寧才這麽寫的。
因為你“請求”了,她便能夠忘掉你了。
你站在山頂上,俯瞰著村子,望見她坐在一輛馬車上離開了村子。直至那輛馬車在公路上變成了一隻小甲蟲。
“願你幸福……”你心中默默地祝願她,木耳從小籃子裏撒到了綠草中……
火,又一片火,在你的土地的那一頭燃燒起來了。
火光中,一個纖小的身影東奔西跑。
你點燃的火,已將近處的荒草燒光,露出了黑色的土地。它像一條巨蟒,朝那纖小的身影纏繞過去。空氣中瀰漫著草木灰味。
那纖小的身影還在東奔西跑,手中拿著帶火的樹枝,繼續四處點燃起一片片荒火。好像一個漫不經心的玩火的孩子。這身影一會兒被火焰吞噬,一會兒被火焰吐出。你認出了這纖小的身影是誰,她仿佛在對火的精靈進行挑逗。
她會被燒死的。你想。
你朝她衝去,穿過一片片荒火,完全不顧火焰舔著了你的衣服,燒疼了你的臉和手,燒焦了你的頭髮。
你跑到她跟前,覺得你和她四周全是火。火將你和她包圍了。
於是你緊緊摟住她,將她的頭保護在你的雙臂之中,使她的臉貼著你的胸膛,使她在你懷中一動也不能動。
絕不讓火燒傷她的臉,即使我被燒死,你在心裏對自己說。
她就那麽一動不動地被你摟在懷裏。過了多久?是幾分鍾?還是十幾分鍾?也許更長的時間?你忽然意識到,火根本燒不著你們。
你和她原來是站在被火燒過的地方,站在一小片絕對安全的沃土上。
你輕輕推開了她。
“你到這裏來幹什麽?”你生氣地問。
“我從村裏望見了火光,知道一準是你在這裏燒荒,就跑來了。我最愛燒荒了……好玩……”她說完緩緩低下了頭。
“好玩……”簡直是孩子的話!如果別人對你說這種話,你會氣得咬牙切齒。但她是個孩子,你原諒了她。
她在你眼中是個孩子。
你第一次見到她,也在深夜。那是去年的事,還沒有實行承包呢。
你開著一台拖拉機秋翻,兩束燈光中突然出現了她纖小的身影。
你停住拖拉機,從駕駛室探出頭,對她吼:“不要命啦?”她卻大聲問你:“你知道我爸爸在哪台拖拉機上嗎?我是來給他送飯的。”
是誰將你的被子從臉上拉下來?是同病房的一個老頭,他的床位在你的床位對麵,你一定還記得他的。
他對你說:“孩子,別哭了,哭也沒用,醫生的話是對的。一個人隻有一條命。你沒燒死,夠幸運的了。你總還得活下去……”
全病房的人都圍到了你身旁,同情地瞧著你。你這才意識到,你在哭,哭得那麽絕望,哭得使他們感到不安……你至今銘記著那位五十多歲的、身材瘦小的禿頂的醫生說的話。
醫生曾提出建議,送你到北京或上海整容,但場部黨委經過嚴肅的討論,否定了這一建議。
理由很簡單——你是英雄。
他們認為,一個英雄如果失去了一條手臂,可以為他安假臂;如果失去了一條腿,可以為他安假腿;而如果失去的不過是麵容,那是沒有必要花國家許多錢的。錢當然還在其次,更主要的是,那會使英雄的事跡本身失去宣傳的意義和光輝。
總之,他們認為,臉,對一個人來說,畢竟不如手臂,不如腿那麽重要。臉不過是臉,何況不算“失去”。
但你卻寧願失去的是一條手臂或一條腿,而不是你年輕的、英俊的臉。
你沒有返城。你永遠打消了返城的念頭。你寧肯死,也不願讓你的老父親和老母親看到你燒傷後的臉。
你像無槳無帆的小船,在大返城的浪潮過後,擱淺荒原……
“上山下鄉”的歷史,一代人的歷史,它的最後的一頁,就是你的臉。
你當年愛過的那個姑娘,她重返北大荒看過你。這是不久前的事。她已經成了一個小有名氣的女作家。不是一“個”,是一“位”。談到作家的時候,應用尊敬的字眼。對不?
“我從來也沒有忘記過你。”你們一見麵,她便對你這麽說。
她與當年相比,麵容沒有什麽明顯的變化。她還是那麽漂亮,臉色更白皙,皮膚更細嫩了。
城市裏目前各種潤膚霜暢銷不滯,電視和報刊大登特登這類gg。她變得更年輕是符合時代趨勢的。
“我相信。”你平靜地回答。
你已經能夠平靜地麵對她了。以前你卻不能。
你們並肩走在白樺林中,黃昏的陽光,在每一片樺樹葉子上閃耀。
你們從白樺林中默默無言地走到了小河旁。小河慌慌張張地朝遠處流去,仿佛追趕著什麽,也仿佛被什麽追趕著。
你想到了那句格言——一個人不能夠第二次涉過同一條河流。
因為當人第二次涉過這條河流時,第一次碰疼了腳的那河底的卵石也許還在,而第一次濕人腿足的河水,早已流向遠方去了。
它是無法追上的。
“你知道我為什麽重返北大荒嗎?”
“不知道。”
“是為了你。”
“這很蠢。”
“你還愛我嗎?”
“……”
你還愛她。因為你隻愛過她。更準確地說,你內心裏還渴望著獲得愛情。因為你愛過。即使受到上帝嚴厲懲罰的夏娃,如果有機會,也還會再偷一次禁果的。
但是你卻對她搖了搖頭。
“不,你撒謊!”她哭了,“你恨我,對不?你愛過我,你為救我燒傷了臉,可是在你傷好出院後,我卻像躲避瘟神一樣躲避你,在大返城的浪潮中,我走了,和所有你熟悉的人一塊走了,將你拋棄在這裏……可當時,我太害怕見到你……”
你抬頭望望天空,說:“好像要下雨,我們往回走吧……”
往回走,卻並不是想追上流走的河水。
與其說她是來尋找你的,毋寧說她是來尋找某種解脫的。你體諒她。雖然她哭了,但你使她滿足了。因為你對她搖了頭,而沒有點頭。如果說這兩年你學會了忍受生活,那麽你也同時學會了體諒別人。理解就意味著在某些時候,將心靈獲得解脫的“救生圈”拋給別人。
第二天,你交給她一封信,你自己上山采木耳去了。
你在信裏寫道:“我不能成為女作家的好丈夫,你也不能成為我的好妻子。人的感情是需要培育在現實的土壤中的。農場就要實行承包了——這就是我麵對的現實。我需要的是一個能和我一塊兒征服土地的妻子,而你需要的是一個能給你靈感的丈夫……請求你今後不要再來打擾我,別破壞我心靈的安寧。它安寧下來,花費了整整六年的時間……”
你純粹是為了她的心靈從此獲得安寧才這麽寫的。
因為你“請求”了,她便能夠忘掉你了。
你站在山頂上,俯瞰著村子,望見她坐在一輛馬車上離開了村子。直至那輛馬車在公路上變成了一隻小甲蟲。
“願你幸福……”你心中默默地祝願她,木耳從小籃子裏撒到了綠草中……
火,又一片火,在你的土地的那一頭燃燒起來了。
火光中,一個纖小的身影東奔西跑。
你點燃的火,已將近處的荒草燒光,露出了黑色的土地。它像一條巨蟒,朝那纖小的身影纏繞過去。空氣中瀰漫著草木灰味。
那纖小的身影還在東奔西跑,手中拿著帶火的樹枝,繼續四處點燃起一片片荒火。好像一個漫不經心的玩火的孩子。這身影一會兒被火焰吞噬,一會兒被火焰吐出。你認出了這纖小的身影是誰,她仿佛在對火的精靈進行挑逗。
她會被燒死的。你想。
你朝她衝去,穿過一片片荒火,完全不顧火焰舔著了你的衣服,燒疼了你的臉和手,燒焦了你的頭髮。
你跑到她跟前,覺得你和她四周全是火。火將你和她包圍了。
於是你緊緊摟住她,將她的頭保護在你的雙臂之中,使她的臉貼著你的胸膛,使她在你懷中一動也不能動。
絕不讓火燒傷她的臉,即使我被燒死,你在心裏對自己說。
她就那麽一動不動地被你摟在懷裏。過了多久?是幾分鍾?還是十幾分鍾?也許更長的時間?你忽然意識到,火根本燒不著你們。
你和她原來是站在被火燒過的地方,站在一小片絕對安全的沃土上。
你輕輕推開了她。
“你到這裏來幹什麽?”你生氣地問。
“我從村裏望見了火光,知道一準是你在這裏燒荒,就跑來了。我最愛燒荒了……好玩……”她說完緩緩低下了頭。
“好玩……”簡直是孩子的話!如果別人對你說這種話,你會氣得咬牙切齒。但她是個孩子,你原諒了她。
她在你眼中是個孩子。
你第一次見到她,也在深夜。那是去年的事,還沒有實行承包呢。
你開著一台拖拉機秋翻,兩束燈光中突然出現了她纖小的身影。
你停住拖拉機,從駕駛室探出頭,對她吼:“不要命啦?”她卻大聲問你:“你知道我爸爸在哪台拖拉機上嗎?我是來給他送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