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在收到一份電傳後才命秘書取出合同文本的。那是一份很普通的電傳,文字極短,通告全權代表何日到達而已。他看那合同文本時心理很特殊,似乎有幾分不情願,有幾分被迫,似乎與自己的命運緊密相關,又似乎與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他對這個廠有深厚的感情,卻對自己的去留持無所謂的態度。兒子已經上大學了,學費全由嶽父母包管了。嶽父母都是離休的師級幹部,他們隻有一個女兒。兒子的大學和嶽父母安度晚年的幹休所在同一城市,使他們夫妻倆簡直半點兒都不必為兒子操什麽心。至於他自己,他的幾名當“總裁”當“董事長”的大學同窗,已向他發來了又鄭重又誠摯的邀請信,希望他去助他們“一臂之力”,當位副經理什麽的,許下的月薪也是很可觀很令他滿意的。何況,他這位廠長,並非上級紅頭文件正式委任的。廠都將不廠了,還委任的什麽廠長呢?說得體麵點兒,是“代理”廠長。說得不敬,其實不過是短期的“維持會長”。在這個廠還沒被接收前,總得有個人臨時維持著不是?不能叫人家來接收一盤散沙無首人群吧?
但他看過那份合同後,震驚極了。呆坐了半天,接連吸了三支煙,仍緩不過神兒來。一半還多的工人明擺著將要麵臨失業呀!他媽的怎麽能這麽賣廠!這不是賣廠,已經意味著是出賣一千幾百名工人弟兄的最根本利益了呀!他媽的這樣的人怎麽還能升官呢?走時還受到許多工人們自發的歡送,工人們還依依不捨千恩萬謝。
他恨得七竅生煙。如果對方正在他麵前,他定會一個大嘴巴子狠狠地扇過去。
他又將那合同文本鎖進了保險櫃,沒敢將他看到的內容向任何人透露。如果合同的兩個百分數被工人們知道了,後果不堪設想。憤怒起來的工人們,也許會變成三千頭憤怒的獅子吧?
從那一天起,他沒再睡過一個踏實覺。
從那一天起,他覺得他肩上擔起了一份責任。他想他章華勛,要為工人弟兄們的根本利益義正詞嚴地向港商的全權代表提出修改合同的建議。不錯,使合同生效的是法,但在這個國家裏,與法同在的,總該還有點兒良心吧?三千多幾代工人並不情願是包袱呀!他們平均拿一百七十多元的月薪,每月幹的可絕不是隻值一百七十多元的活呀!說他們是包袱,太昧良心了吧?就算他們是沉重的不知該往哪兒甩的包袱,那麽又是誰將他們變成了包袱的呢?往小了說還不是這個廠嗎?往大了說還不是這個國家嗎?還不是這個國家將他們牢牢地死死地幾十年如一日一代代按住在這個廠裏的嗎?歷史事實是,誰如果進了這個廠穿上了這個廠的工作服,那就等於是在無期限的生死契約上按了手印畫了押,若想活著離開這個廠,幾乎是癡心妄想。都說當年的知青返城難,成了這個廠的工人再想離開這個廠,絕不比當年的知青想返城容易。他章華勛當年就曾因企圖調離這個廠,不但受到了大會小會的批判幫助,還險險乎被開除黨籍牎…
這種時候,是一個人最需要與別人商議的時候,也是需要黨委作出理性的“集體決定”的時候,但章華勛卻不知該去與誰商議。老書記已經離休,回原籍去了。一位副書記在那份合同以後調走了。另一位副書記便是他自己。還有三四位黨委成員,章華勛認為他們的嘴巴又都不夠嚴謹。與他們商議的結果,無非有兩種可能——或者真情泄漏,全廠義憤填膺,鬧靜坐請願,鬧示威遊行,鬧集體上訪,最終將合同鬧成廢紙一張拉倒。或者他們藉口合同已簽,廠已實際上易主,黨委已沒有存在的意義,不肯和他一起作出什麽決定。因為道理是那麽的簡單——不管作出的是怎樣的決定,誰一旦參與了意見,誰就將對那決定負擔起一切責任。請願、上訪的責任,誰肯與他分擔呢?將合同鬧成廢紙一張的責任,誰肯與他分擔呢?這種時候,誰還有那麽許多責任感呢?
最初的震驚與憤慨平息下去以後,章華勛甚至也不再生他的前任廠長的氣了。兩億多貸款,港商全部替還。拖欠工人的工資,港商全部替發。將被解僱的工人,由港商給予補貼,將一個生產步槍的廠,改造成一個服裝廠,港商非再投入數億而難達目的。一千多人的服裝廠,已然是一個規模不小的服裝廠了,非要求人家將三千多工人全部安排了,人家做不到呀。轉產要對工人進行集體培訓,人家願多保留年輕的工人,也是理所當然的啊!前任廠長能簽定這麽一份合同,其談判過程,可想而知該是多麽的艱難啊!其功勞也是不可抹煞的啊!起碼是功大於過的啊!而港商的條件一點也不算苛刻麽。人家能做到的,人家都做到了啊!犛肫淙千多人捆綁在一起淪於有廠無薪的困境,莫如先給一千多人找條出路,也不失為上策啊牐
章華勛真後悔不該在這麽特殊的時期當上了什麽代理廠長。他覺得自己所麵對的現實,簡直是在對他進行刻毒的嘲弄,說是耍弄也不過分牎…
港商的全權代表一見到他,便客氣地對他說:“章先生,我方誠意聘請您出任新廠的副總經理,不知您願不願今後與我們同舟共濟?”
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
全權代表年輕得很,才三十一二歲,風度翩翩,躊躇滿誌,對他所表現出的客氣,是那種很矜持的客氣,矜持中有幾分居高臨下的意味兒。
盡管,對方居高臨下的心態,是以相當客氣甚至不失敬意的語調“包裝”了的,比對方年長近二十歲的章華勛,還是感到自尊心被什麽尖銳又細長的東西深深刺了一下。
他怔了幾秒鍾,一笑,不置可否地說:“我非常感謝貴方對我本人的信賴。我想提醒對方,難道就不需要對我進行一番起碼的了解和考察了麽?……”
對方也一笑,說早了解過了,也考察過了,對他在工人中的群眾基礎和威信,對他管理方麵的能力,是絲毫也不懷疑的。還如背個人簡歷似的,道出他在哪一年畢業於什麽大學什麽專業,哪一年開始當車間主任,哪幾年成功過哪幾項技術改革,哪幾年當過一時期的廠長助理……
“為了表達我們的誠意,現在就可以由我向您頒發委任證書。”——對方打開拷克箱,取出大紅證書,鄭重地雙手向他呈送。
剛握過手沒幾分鍾,就當麵頒發委任證書,對方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使他內心暗暗欽佩。
但他並沒伸出手去接證書。
他遲疑了一下,說:“可我是有二十餘年黨齡的黨員……”
對方又一笑:“這沒什麽。章先生太多慮了。我們對信仰不幹涉的。隻要不影響將來的企業管理和發展,我們絕不要求任何是黨員的人退黨。”
他仍猶豫著不接證書。一想到將有半數以上工人失業,他內心裏矛盾極了。仿佛接了證書,就等於從道義上背叛了那半數以上的工人似的。
“章先生有什麽,盡管講出來。隻要不過分,我們都可以考慮的牎!
但他看過那份合同後,震驚極了。呆坐了半天,接連吸了三支煙,仍緩不過神兒來。一半還多的工人明擺著將要麵臨失業呀!他媽的怎麽能這麽賣廠!這不是賣廠,已經意味著是出賣一千幾百名工人弟兄的最根本利益了呀!他媽的這樣的人怎麽還能升官呢?走時還受到許多工人們自發的歡送,工人們還依依不捨千恩萬謝。
他恨得七竅生煙。如果對方正在他麵前,他定會一個大嘴巴子狠狠地扇過去。
他又將那合同文本鎖進了保險櫃,沒敢將他看到的內容向任何人透露。如果合同的兩個百分數被工人們知道了,後果不堪設想。憤怒起來的工人們,也許會變成三千頭憤怒的獅子吧?
從那一天起,他沒再睡過一個踏實覺。
從那一天起,他覺得他肩上擔起了一份責任。他想他章華勛,要為工人弟兄們的根本利益義正詞嚴地向港商的全權代表提出修改合同的建議。不錯,使合同生效的是法,但在這個國家裏,與法同在的,總該還有點兒良心吧?三千多幾代工人並不情願是包袱呀!他們平均拿一百七十多元的月薪,每月幹的可絕不是隻值一百七十多元的活呀!說他們是包袱,太昧良心了吧?就算他們是沉重的不知該往哪兒甩的包袱,那麽又是誰將他們變成了包袱的呢?往小了說還不是這個廠嗎?往大了說還不是這個國家嗎?還不是這個國家將他們牢牢地死死地幾十年如一日一代代按住在這個廠裏的嗎?歷史事實是,誰如果進了這個廠穿上了這個廠的工作服,那就等於是在無期限的生死契約上按了手印畫了押,若想活著離開這個廠,幾乎是癡心妄想。都說當年的知青返城難,成了這個廠的工人再想離開這個廠,絕不比當年的知青想返城容易。他章華勛當年就曾因企圖調離這個廠,不但受到了大會小會的批判幫助,還險險乎被開除黨籍牎…
這種時候,是一個人最需要與別人商議的時候,也是需要黨委作出理性的“集體決定”的時候,但章華勛卻不知該去與誰商議。老書記已經離休,回原籍去了。一位副書記在那份合同以後調走了。另一位副書記便是他自己。還有三四位黨委成員,章華勛認為他們的嘴巴又都不夠嚴謹。與他們商議的結果,無非有兩種可能——或者真情泄漏,全廠義憤填膺,鬧靜坐請願,鬧示威遊行,鬧集體上訪,最終將合同鬧成廢紙一張拉倒。或者他們藉口合同已簽,廠已實際上易主,黨委已沒有存在的意義,不肯和他一起作出什麽決定。因為道理是那麽的簡單——不管作出的是怎樣的決定,誰一旦參與了意見,誰就將對那決定負擔起一切責任。請願、上訪的責任,誰肯與他分擔呢?將合同鬧成廢紙一張的責任,誰肯與他分擔呢?這種時候,誰還有那麽許多責任感呢?
最初的震驚與憤慨平息下去以後,章華勛甚至也不再生他的前任廠長的氣了。兩億多貸款,港商全部替還。拖欠工人的工資,港商全部替發。將被解僱的工人,由港商給予補貼,將一個生產步槍的廠,改造成一個服裝廠,港商非再投入數億而難達目的。一千多人的服裝廠,已然是一個規模不小的服裝廠了,非要求人家將三千多工人全部安排了,人家做不到呀。轉產要對工人進行集體培訓,人家願多保留年輕的工人,也是理所當然的啊!前任廠長能簽定這麽一份合同,其談判過程,可想而知該是多麽的艱難啊!其功勞也是不可抹煞的啊!起碼是功大於過的啊!而港商的條件一點也不算苛刻麽。人家能做到的,人家都做到了啊!犛肫淙千多人捆綁在一起淪於有廠無薪的困境,莫如先給一千多人找條出路,也不失為上策啊牐
章華勛真後悔不該在這麽特殊的時期當上了什麽代理廠長。他覺得自己所麵對的現實,簡直是在對他進行刻毒的嘲弄,說是耍弄也不過分牎…
港商的全權代表一見到他,便客氣地對他說:“章先生,我方誠意聘請您出任新廠的副總經理,不知您願不願今後與我們同舟共濟?”
這是他萬萬沒想到的。
全權代表年輕得很,才三十一二歲,風度翩翩,躊躇滿誌,對他所表現出的客氣,是那種很矜持的客氣,矜持中有幾分居高臨下的意味兒。
盡管,對方居高臨下的心態,是以相當客氣甚至不失敬意的語調“包裝”了的,比對方年長近二十歲的章華勛,還是感到自尊心被什麽尖銳又細長的東西深深刺了一下。
他怔了幾秒鍾,一笑,不置可否地說:“我非常感謝貴方對我本人的信賴。我想提醒對方,難道就不需要對我進行一番起碼的了解和考察了麽?……”
對方也一笑,說早了解過了,也考察過了,對他在工人中的群眾基礎和威信,對他管理方麵的能力,是絲毫也不懷疑的。還如背個人簡歷似的,道出他在哪一年畢業於什麽大學什麽專業,哪一年開始當車間主任,哪幾年成功過哪幾項技術改革,哪幾年當過一時期的廠長助理……
“為了表達我們的誠意,現在就可以由我向您頒發委任證書。”——對方打開拷克箱,取出大紅證書,鄭重地雙手向他呈送。
剛握過手沒幾分鍾,就當麵頒發委任證書,對方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使他內心暗暗欽佩。
但他並沒伸出手去接證書。
他遲疑了一下,說:“可我是有二十餘年黨齡的黨員……”
對方又一笑:“這沒什麽。章先生太多慮了。我們對信仰不幹涉的。隻要不影響將來的企業管理和發展,我們絕不要求任何是黨員的人退黨。”
他仍猶豫著不接證書。一想到將有半數以上工人失業,他內心裏矛盾極了。仿佛接了證書,就等於從道義上背叛了那半數以上的工人似的。
“章先生有什麽,盡管講出來。隻要不過分,我們都可以考慮的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