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裏不好了?我怎麽可能有錯?
——出言挑釁的不是這個臭婆娘嗎?
——我才是被害人。我完全沒有錯。
「不管有什麽……我都……不該動粗……」
貫一強自壓抑無法忍耐地湧上心頭的感情,鎮靜心情。這應該是與妻子無關的感情。隻是被妻子的言行舉止誘發出來罷了。
那是無處排遣的憤怒——不,不明就理的煩躁——與其說是煩躁,更接近不安——的這 類東西。
然而如同貫一是被害人,妻子也是被害人,兒子也是被害人。在這種情況下,並不存在著能發泄憤怒與不安的加害人。
——妻子的心情也和我一樣。
「原……原諒我……」
貫一低下頭去。
妻子激動得抽噎了好一陣子,不久後以更加怨恨的眼神瞪住了貫一。
歉意傳達不出去。
貫一盡可能地謙虛、收斂、讓歩,然而隻靠著浮麵的話語,他的誠意似乎傳達不出半分。
就這樣,彼此陷入了一陣漫長的沉默。
顯而易見,多說無益於修補關係,話雖如此,年輕時候姑且不論,現在兩個人都已經老大不小了,即使事到如今靠上去摟抱,也無法解決事情吧。那麽,隻能夠以沉默以對了。
可是……這段寂靜隻是徒然地延長靜止的時間,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自我主張是很簡單,但是要別人接受自己的主張,卻不是件易事。
同樣地,喜歡上別人很簡單,但是要別人喜歡上自己不是件易事。
不管是夫婦還是親子,人與人之間要維持良好的關係,需要的不是高邁的主義主張,也不是崇高的慈愛精神。
需要的是漫長得令人難以想像的、毫無起伏的反覆——名為日常性的漫長經驗性時間。反覆再反覆,唯有透過累積日常,才能夠傳達出誠意和好意。
但是……
例如,暴力就能夠在一瞬間傳達出惡意。
它可以在瞬間破壞過去所累積的感情。而那些累積起來的日常,一旦遭到破壞,就到此為止了。無法輕易地加以修補。想要修補成原來的樣子,必須再花上漫長的時間。
——然而,現在連時間都停止了。
貫一望著妻子不斷喘息的背影。
停止的時間,不管經過多久都是無為。
在沒有經過的經過當中,似乎連原本井然有序的思考都無法隨心所欲。盡管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處在迫切的狀況裏,貫一的意識卻不受限地飛往無關的方向,伴隨著毫無連貫性的意像,不斷地擴散與聚攏。
不久後……貫一衰弱的眼瞳,在妻子嬌小的背上幻視到格格不入的過去情景。
幼子或哭或笑。
搖搖晃晃地爬向貫一。
——隆之。
是出征前的記憶。
妻子在廚房工作。
爸爸……這是爸爸唷……
前來迎接的人們。哭泣的妻子。陌生的孩子。
復員時,隆之已經六歲了。一個理光頭的骯髒小孩,以有些警戒的眼神瞪著貫一。貫一的語彙中,找不到該對這個孩子說的話。
隆一併不是貫一的親生孩子。
美代子與貫一結婚後,很快就懷孕了,但是那個孩子流掉了。
原因是過勞。
當時是個既貧瘠又黑暗的時代,所以比起悲傷,貫一更感到空虛。至少那並不是絕望。添了新家人,生活和心情都煥然一新——這種所謂的希望雖然破滅了,但是相反地,當時貫一感覺到一種這下子就可以不必改變的安心感。
在這種時代,或是這樣的自己,真的有辦法好好地扶養孩子嗎?
這樣的不安,與疼愛即將出世的孩子的心情,同樣占據了當時的貫一的部分心情。流掉的孩子很可憐,令人同情,但是就算孩子平安出生,貫一也沒有自信能夠將他健康地扶養成人。
什麽自信,什麽安心。
當時的貫一確實沒有那類健全的心靈。不曉得什麽時候會收到召集令,那個時候的貫一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
無論如何,他本來就無法浸淫在幸福的夢中。
美代子說,要是你就這樣被徵召入伍,就隻剩下我一個人了,哭了。
貫一安慰她說,要帶著繈褓中的嬰兒生活在後方,非常辛苦,所以這樣反倒好。
這樣反倒好——就算撕破嘴巴,也不該說這種話。
——根本算不上安慰。
貫一覺得自己很蠢。並不是隻要誠實就好。而且妻子應詼也不是隻靠著希望就決定生產。那麽與希望相反的不安,應該也同樣地隨著流產消失了,所以當時妻子的心境應該與貫一相去不遠——貫一這麽想。即使如此——不,正因為如此,才更不應該說那種話吧。
那個時候,就算是謊話,貫一也應該假裝絕望才是。貫一是真的覺得悲傷,而且反正話語本來就是不誠實的……
可是貫一什麽都不明白。他一直強烈地認定,自己沒有任何惡意,隻要實話實說,對方就能夠了解自己的誠意。
為什麽你老是這樣……?
床上的妻子被貫一的話深深地刺傷了。
要是出征,你就回不來了啊……
我們就不可能再有孩子了啊……
妻子哭著這麽說。「你這是叫我去死嗎!」貫一怒吼。「隻會說那種自私自利的話,要去打仗的可是我啊!去死的也是我啊!最害怕的人是我啊!」貫一大吼大叫。
貫一也被妻子的話剌傷了。
從那個時候起,兩個人就沒有任何進展了。
那時,貫一怒吼完後,也深深地陷入了自我嫌惡。
因為妻子把他的話當成惡意,所以生氣。會被話語刺傷,錯不在說話的對方,而總是接收話語的自己。冷靜想想,就能知道妻子也是出於不希望貫一上戰場的心情才這樣說的。要是妻子覺得貫一最好去死,就絕對不會那樣說。
於是……貫一決定領養孩子。
——隆之。
隆之的親生父母是什麽樣的人?貫一也不知道。
據被委託處理此事的人說,隆之的父母因迫不得已的理由,無法養育他,但是貫一沒有詢問是什麽樣的理由。貫一與妻子商量後,妻子二話不說地答應,說無論有什麽樣的理由,孩子都沒有過錯,那孩子一定是上天賜予的。
雖然領養孩子的手續相當麻煩,但孩子很快就收養到了。
妻子高興地抱著別人的孩子。貫一也很快地湧出做父親的親情,然而赤紙卻彷佛等待著這個時機似地,送達了。
貫一有種很不可思議的心境。
貫一在眾人揮舞著小旗歡送下離開,一次又一次地吿訴自己:這樣就好了,這樣就好了。
——其實一開始就錯了嗎?
不可能順利的。
他們打從一開始就是虛偽的一家人。一切都是假的。
——出言挑釁的不是這個臭婆娘嗎?
——我才是被害人。我完全沒有錯。
「不管有什麽……我都……不該動粗……」
貫一強自壓抑無法忍耐地湧上心頭的感情,鎮靜心情。這應該是與妻子無關的感情。隻是被妻子的言行舉止誘發出來罷了。
那是無處排遣的憤怒——不,不明就理的煩躁——與其說是煩躁,更接近不安——的這 類東西。
然而如同貫一是被害人,妻子也是被害人,兒子也是被害人。在這種情況下,並不存在著能發泄憤怒與不安的加害人。
——妻子的心情也和我一樣。
「原……原諒我……」
貫一低下頭去。
妻子激動得抽噎了好一陣子,不久後以更加怨恨的眼神瞪住了貫一。
歉意傳達不出去。
貫一盡可能地謙虛、收斂、讓歩,然而隻靠著浮麵的話語,他的誠意似乎傳達不出半分。
就這樣,彼此陷入了一陣漫長的沉默。
顯而易見,多說無益於修補關係,話雖如此,年輕時候姑且不論,現在兩個人都已經老大不小了,即使事到如今靠上去摟抱,也無法解決事情吧。那麽,隻能夠以沉默以對了。
可是……這段寂靜隻是徒然地延長靜止的時間,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自我主張是很簡單,但是要別人接受自己的主張,卻不是件易事。
同樣地,喜歡上別人很簡單,但是要別人喜歡上自己不是件易事。
不管是夫婦還是親子,人與人之間要維持良好的關係,需要的不是高邁的主義主張,也不是崇高的慈愛精神。
需要的是漫長得令人難以想像的、毫無起伏的反覆——名為日常性的漫長經驗性時間。反覆再反覆,唯有透過累積日常,才能夠傳達出誠意和好意。
但是……
例如,暴力就能夠在一瞬間傳達出惡意。
它可以在瞬間破壞過去所累積的感情。而那些累積起來的日常,一旦遭到破壞,就到此為止了。無法輕易地加以修補。想要修補成原來的樣子,必須再花上漫長的時間。
——然而,現在連時間都停止了。
貫一望著妻子不斷喘息的背影。
停止的時間,不管經過多久都是無為。
在沒有經過的經過當中,似乎連原本井然有序的思考都無法隨心所欲。盡管清楚地認識到自己處在迫切的狀況裏,貫一的意識卻不受限地飛往無關的方向,伴隨著毫無連貫性的意像,不斷地擴散與聚攏。
不久後……貫一衰弱的眼瞳,在妻子嬌小的背上幻視到格格不入的過去情景。
幼子或哭或笑。
搖搖晃晃地爬向貫一。
——隆之。
是出征前的記憶。
妻子在廚房工作。
爸爸……這是爸爸唷……
前來迎接的人們。哭泣的妻子。陌生的孩子。
復員時,隆之已經六歲了。一個理光頭的骯髒小孩,以有些警戒的眼神瞪著貫一。貫一的語彙中,找不到該對這個孩子說的話。
隆一併不是貫一的親生孩子。
美代子與貫一結婚後,很快就懷孕了,但是那個孩子流掉了。
原因是過勞。
當時是個既貧瘠又黑暗的時代,所以比起悲傷,貫一更感到空虛。至少那並不是絕望。添了新家人,生活和心情都煥然一新——這種所謂的希望雖然破滅了,但是相反地,當時貫一感覺到一種這下子就可以不必改變的安心感。
在這種時代,或是這樣的自己,真的有辦法好好地扶養孩子嗎?
這樣的不安,與疼愛即將出世的孩子的心情,同樣占據了當時的貫一的部分心情。流掉的孩子很可憐,令人同情,但是就算孩子平安出生,貫一也沒有自信能夠將他健康地扶養成人。
什麽自信,什麽安心。
當時的貫一確實沒有那類健全的心靈。不曉得什麽時候會收到召集令,那個時候的貫一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
無論如何,他本來就無法浸淫在幸福的夢中。
美代子說,要是你就這樣被徵召入伍,就隻剩下我一個人了,哭了。
貫一安慰她說,要帶著繈褓中的嬰兒生活在後方,非常辛苦,所以這樣反倒好。
這樣反倒好——就算撕破嘴巴,也不該說這種話。
——根本算不上安慰。
貫一覺得自己很蠢。並不是隻要誠實就好。而且妻子應詼也不是隻靠著希望就決定生產。那麽與希望相反的不安,應該也同樣地隨著流產消失了,所以當時妻子的心境應該與貫一相去不遠——貫一這麽想。即使如此——不,正因為如此,才更不應該說那種話吧。
那個時候,就算是謊話,貫一也應該假裝絕望才是。貫一是真的覺得悲傷,而且反正話語本來就是不誠實的……
可是貫一什麽都不明白。他一直強烈地認定,自己沒有任何惡意,隻要實話實說,對方就能夠了解自己的誠意。
為什麽你老是這樣……?
床上的妻子被貫一的話深深地刺傷了。
要是出征,你就回不來了啊……
我們就不可能再有孩子了啊……
妻子哭著這麽說。「你這是叫我去死嗎!」貫一怒吼。「隻會說那種自私自利的話,要去打仗的可是我啊!去死的也是我啊!最害怕的人是我啊!」貫一大吼大叫。
貫一也被妻子的話剌傷了。
從那個時候起,兩個人就沒有任何進展了。
那時,貫一怒吼完後,也深深地陷入了自我嫌惡。
因為妻子把他的話當成惡意,所以生氣。會被話語刺傷,錯不在說話的對方,而總是接收話語的自己。冷靜想想,就能知道妻子也是出於不希望貫一上戰場的心情才這樣說的。要是妻子覺得貫一最好去死,就絕對不會那樣說。
於是……貫一決定領養孩子。
——隆之。
隆之的親生父母是什麽樣的人?貫一也不知道。
據被委託處理此事的人說,隆之的父母因迫不得已的理由,無法養育他,但是貫一沒有詢問是什麽樣的理由。貫一與妻子商量後,妻子二話不說地答應,說無論有什麽樣的理由,孩子都沒有過錯,那孩子一定是上天賜予的。
雖然領養孩子的手續相當麻煩,但孩子很快就收養到了。
妻子高興地抱著別人的孩子。貫一也很快地湧出做父親的親情,然而赤紙卻彷佛等待著這個時機似地,送達了。
貫一有種很不可思議的心境。
貫一在眾人揮舞著小旗歡送下離開,一次又一次地吿訴自己:這樣就好了,這樣就好了。
——其實一開始就錯了嗎?
不可能順利的。
他們打從一開始就是虛偽的一家人。一切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