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絲讀著:“‘復仇者:一種……’”停頓了一下,下麵的字眼令她相當迷惑。然而,她還是勇敢地念了出來,“‘一種理論。’”
班丁太太輕聲地對客人說:“進去呀,幹嘛站在外麵受凍?真奇怪。”
“我不想打斷黛絲小姐。”千德勒低聲地說,聲音相當嘶啞。
“進去可以聽得更清楚,別認為黛絲會因此而停止,她可是一點都不會害羞的!”
這年輕人很討厭她這種尖酸刻薄的語氣,他自語道:“這就是繼母和親生媽媽不同的地方!”
不過,他還是照班丁太太的話做了,而且一點也不後悔,因為黛絲剛好抬起頭來看他,美麗的臉龐掠過一絲光彩。
“喬希望你不要停下來,繼續念吧!”班丁太太命令道,“現在,喬,你就坐到黛絲身邊,這樣就不會漏掉半個字了。”
她的語氣裏帶著嘲諷,連千德勒都感受到了,但是他也很爽快地遵照她的吩咐,穿過房間,坐在黛絲背後的椅子上。從這個角度,他可以欣賞她那一頭迷人的秀髮,自細長的頸背往上挽起。
黛絲清了清喉嚨,接著念下去:
“親愛的先生:我有個冗長的見解。‘復仇者’為自己取這個名字很顯然是想要成名。他很可能將路易斯·史蒂文生的小說《吉柯醫生與海德》中,那個具有善惡雙重人格的英雄的特質溶入他自己的人格中。
“就我的觀點,犯罪者應該是個性格安靜,外表頗為體麵的紳士,住在倫敦的西區,曾經有過悲劇式的生活。他可能有個酗酒的妻子,由她寡母或姐妹照顧。人們可能注意到他最近變得憂鬱而好沉思,但他每天仍和過去一樣規律地生活,每天沉溺於一些無傷大雅的嗜好。每到濃霧籠罩的夜晚,萬籟俱寂,大約一兩點左右,他就會悄悄地溜出屋外,進行謀殺犯罪。選中了受害人之後,他便以《聖經》中的猶大般虛偽的君子風度靠近受害人,著手犯案後又悄悄潛回屋內。洗完澡,吃了早點後,他會顯得很愉快,再度成為人們眼中的好兒子、好兄弟。或是親友敬愛的紳士。現在,警方正在各個現場搜尋,想找出公認是典型精神異常者犯罪的證據。
“我提出這套理論有其存在價值,但我承認,對於警方將搜尋的範圍隻限定在案發現場地區一事,我深感驚訝。我確信根據各種公開的資料顯示——別忘了,新聞界從來沒有獲得充分的資料——復仇者應該是在西區,而非在倫敦東區。誠摯的……”
黛絲猶疑了一下,很吃力地念了他的署名:“‘加—伯黎—奧’——”
“多麽滑稽的名字!”班丁疑惑地說。
喬這時插嘴說:“這是一個法國偵探小說家的名字,他寫過不少好作品。”
“這麽說,這位偵探小說家是來這裏研究我們的犯罪事件囉?”班丁問。
“噢,不,寫這封信的人隻是為了好玩而簽上這個名字罷了。”喬自信十足地說。
“真是封愚蠢的信。”班丁太太插嘴進來說,“沒想到這麽知名的報紙會刊登這些垃圾。”
“真是不可思議!復仇者竟然可能是位紳士!”黛絲驚嘆,聲音充滿敬畏。
“這些話可能有些道理,”她父親若有所思地說,“總之,這人一定是躲在什麽地方,此時此刻,正躲在某處。”
“當然,他是在某處。”班丁太太語帶嘲諷。
這時她聽見樓上史勞斯先生走動的聲音。
“我該為房客弄晚餐了。”她又匆忙地說,“我不認為這個人住在西區。有人說,他是個水手,這還比較有可能。反正,這個話題已經令我厭煩了,談點別的吧,不要三句話離不開復仇者。”
“我想喬今晚要對我們說什麽新消息吧!喬,有什麽新鮮事嗎?”班丁愉快地問。
“爸爸,你聽,”黛絲打斷他的話,“‘警方考慮使用警犬。’”
“警犬?”班丁太太重複著,聲音中帶著恐懼,“為什麽要用警犬?這個主意真可怕!”
班丁看著她,微微一驚。
“這個主意不錯呀!如果在倫敦行得通的話。隻是倫敦有這麽多肉店和屠宰場,這行得通嗎?”
黛絲又繼續念著,聽得她的繼母膽戰心驚,而她年輕的聲音中卻似乎充滿了興奮、雀躍與滿足。
“聽聽下麵這段敘述,”她說,“‘有個人在布萊本附近的森林中犯下一起謀殺案,警方找來警犬協助追蹤,多虧這動物特殊的本能,此案已偵破,兇手已處絞刑。’”
“你看,有誰會想到這種事情?”班丁語帶欣賞地說,“報紙上偶而也可以提供有用的線索。”
但是年輕的千德勒卻搖搖頭。
“警犬沒什麽用,一點兒用也沒有!各種建議這幾天來多得數不清,警方要是—一採納這些意見.工作就做不完了。”他說完嘆了口氣,開始感到疲累。如果能一直待在這舒適的屋內聽黛絲·班丁小姐讀報,而不用在寒冷,多霧的夜晚外出,那該多好啊!
喬·千德勒很快就對新工作感到厭倦。工作上有太多的不愉快,在他住的地方或每天習慣用餐的小飯館,四周的人都拿警察的懶散無力來嘲笑他。不但如此,一位他平時頗為尊崇的朋友,他相當能言善道,最近參加了在維多利亞公園的示威活動,發表了激烈的演說,不僅攻擊警察總署,同時將矛頭指向內政部。
班丁太太輕聲地對客人說:“進去呀,幹嘛站在外麵受凍?真奇怪。”
“我不想打斷黛絲小姐。”千德勒低聲地說,聲音相當嘶啞。
“進去可以聽得更清楚,別認為黛絲會因此而停止,她可是一點都不會害羞的!”
這年輕人很討厭她這種尖酸刻薄的語氣,他自語道:“這就是繼母和親生媽媽不同的地方!”
不過,他還是照班丁太太的話做了,而且一點也不後悔,因為黛絲剛好抬起頭來看他,美麗的臉龐掠過一絲光彩。
“喬希望你不要停下來,繼續念吧!”班丁太太命令道,“現在,喬,你就坐到黛絲身邊,這樣就不會漏掉半個字了。”
她的語氣裏帶著嘲諷,連千德勒都感受到了,但是他也很爽快地遵照她的吩咐,穿過房間,坐在黛絲背後的椅子上。從這個角度,他可以欣賞她那一頭迷人的秀髮,自細長的頸背往上挽起。
黛絲清了清喉嚨,接著念下去:
“親愛的先生:我有個冗長的見解。‘復仇者’為自己取這個名字很顯然是想要成名。他很可能將路易斯·史蒂文生的小說《吉柯醫生與海德》中,那個具有善惡雙重人格的英雄的特質溶入他自己的人格中。
“就我的觀點,犯罪者應該是個性格安靜,外表頗為體麵的紳士,住在倫敦的西區,曾經有過悲劇式的生活。他可能有個酗酒的妻子,由她寡母或姐妹照顧。人們可能注意到他最近變得憂鬱而好沉思,但他每天仍和過去一樣規律地生活,每天沉溺於一些無傷大雅的嗜好。每到濃霧籠罩的夜晚,萬籟俱寂,大約一兩點左右,他就會悄悄地溜出屋外,進行謀殺犯罪。選中了受害人之後,他便以《聖經》中的猶大般虛偽的君子風度靠近受害人,著手犯案後又悄悄潛回屋內。洗完澡,吃了早點後,他會顯得很愉快,再度成為人們眼中的好兒子、好兄弟。或是親友敬愛的紳士。現在,警方正在各個現場搜尋,想找出公認是典型精神異常者犯罪的證據。
“我提出這套理論有其存在價值,但我承認,對於警方將搜尋的範圍隻限定在案發現場地區一事,我深感驚訝。我確信根據各種公開的資料顯示——別忘了,新聞界從來沒有獲得充分的資料——復仇者應該是在西區,而非在倫敦東區。誠摯的……”
黛絲猶疑了一下,很吃力地念了他的署名:“‘加—伯黎—奧’——”
“多麽滑稽的名字!”班丁疑惑地說。
喬這時插嘴說:“這是一個法國偵探小說家的名字,他寫過不少好作品。”
“這麽說,這位偵探小說家是來這裏研究我們的犯罪事件囉?”班丁問。
“噢,不,寫這封信的人隻是為了好玩而簽上這個名字罷了。”喬自信十足地說。
“真是封愚蠢的信。”班丁太太插嘴進來說,“沒想到這麽知名的報紙會刊登這些垃圾。”
“真是不可思議!復仇者竟然可能是位紳士!”黛絲驚嘆,聲音充滿敬畏。
“這些話可能有些道理,”她父親若有所思地說,“總之,這人一定是躲在什麽地方,此時此刻,正躲在某處。”
“當然,他是在某處。”班丁太太語帶嘲諷。
這時她聽見樓上史勞斯先生走動的聲音。
“我該為房客弄晚餐了。”她又匆忙地說,“我不認為這個人住在西區。有人說,他是個水手,這還比較有可能。反正,這個話題已經令我厭煩了,談點別的吧,不要三句話離不開復仇者。”
“我想喬今晚要對我們說什麽新消息吧!喬,有什麽新鮮事嗎?”班丁愉快地問。
“爸爸,你聽,”黛絲打斷他的話,“‘警方考慮使用警犬。’”
“警犬?”班丁太太重複著,聲音中帶著恐懼,“為什麽要用警犬?這個主意真可怕!”
班丁看著她,微微一驚。
“這個主意不錯呀!如果在倫敦行得通的話。隻是倫敦有這麽多肉店和屠宰場,這行得通嗎?”
黛絲又繼續念著,聽得她的繼母膽戰心驚,而她年輕的聲音中卻似乎充滿了興奮、雀躍與滿足。
“聽聽下麵這段敘述,”她說,“‘有個人在布萊本附近的森林中犯下一起謀殺案,警方找來警犬協助追蹤,多虧這動物特殊的本能,此案已偵破,兇手已處絞刑。’”
“你看,有誰會想到這種事情?”班丁語帶欣賞地說,“報紙上偶而也可以提供有用的線索。”
但是年輕的千德勒卻搖搖頭。
“警犬沒什麽用,一點兒用也沒有!各種建議這幾天來多得數不清,警方要是—一採納這些意見.工作就做不完了。”他說完嘆了口氣,開始感到疲累。如果能一直待在這舒適的屋內聽黛絲·班丁小姐讀報,而不用在寒冷,多霧的夜晚外出,那該多好啊!
喬·千德勒很快就對新工作感到厭倦。工作上有太多的不愉快,在他住的地方或每天習慣用餐的小飯館,四周的人都拿警察的懶散無力來嘲笑他。不但如此,一位他平時頗為尊崇的朋友,他相當能言善道,最近參加了在維多利亞公園的示威活動,發表了激烈的演說,不僅攻擊警察總署,同時將矛頭指向內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