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情形就彷佛沖洗照片一樣,從底片變成相紙後,黑白顛倒,陰陽反置。原來陷在一片黑暗中的江戶城,空中突現一輪圓月,城內的家家戶戶和大街小巷立刻籠罩在皎潔明亮的月光下,輪廓迅速鮮明起來。原本金碧輝煌、燦爛奪目的吉原青樓剎那間被夜幕包住,頓時黑天暗地,伸手不見五指。


    “明白了吧?依句讀的不同,此句的意思會完全相反。吉原可說是個弦歌高唱、燈紅酒綠的光明世界,但也可說是個人人勾心鬥角、爾虞我詐、被無限煩惱所包圍的黑暗世界!在‘古川柳’中也有這句話!吉原青樓燈一點,家家戶戶暗無天……”


    “這句話,聽起來倒很諷刺。”


    “其實那‘椛山訪雪圖’也有雙重含意哩!”


    “這點你方才就說過了。由於漢朝深宮內院遍植紅葉楓樹,故有‘楓宸’一語。也就是說,無論如何富貴榮華,如何財大勢大,最後仍將埋骨於雪山之中。這是另一層意義。”


    “非也!我所說的雙重含意,並非指觀念上的意義,而是指實際上的視覺,在視覺上會映出兩種影像,就像達利那幅畫,可看成房內的擺設,也可視為艷星梅薇絲脫的香腮嬌靨。”


    “其角的奇詩可因句讀不同而改變含意,達利的怪畫可因想法不同而改變內容,但那‘椛山訪雪圖’卻非如此,我再怎麽看,那上麵也隻不過是一座紅葉之山而已。到底要如何看,才能悟出你所說的第二層含意呢?是否要橫看側看、反看倒看?還是要對著電燈,透光而看?”


    “不用橫看倒看,也不必透光而看,隻要設身處地,當作你是在此畫完成的時代就行了。”


    “那是江戶時代(約十七、八世紀)的古畫呀,我們又不能倒轉光陰,回到古代去!”


    “不錯,但若是觀圖賞畫時的照明設備,應該可以和江戶時代一模一樣。”


    “照明設備?”


    “關鍵是:必須在燭光下觀圖賞畫。我靈機一動,突然想到這點,於是做了一個實驗。我將‘椛山訪雪圖’掛在牆上,然後點燃蠟燭,熄掉電燈,讓燭光照向此圖,一照之下,竟……”


    “怎樣?”


    “怪事發生了,原本是淡淡的朱紅色,竟然好像吸收了燭光似的,顏色漸濃,那些紅葉也隨之增鮮添艷,生色不少。不僅如此,隻要燭光微一晃動,那些紅葉竟也飄搖起來,仿佛正在秋風中呢喃低語。至此,我對這位畫家的才能更加刮目相看,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在上色時,必定使用了特殊的技巧,讓人必須以燭光看,才能看出那紅葉之山的美妙!”


    十冬眯著眼睛,陷入回憶。那“椛山訪雪圖”浮現在他腦海中,不知不覺間,那些紅葉開始增艷生色,隨風飄搖。


    “過了一會兒,我將蠟燭一根根吹熄。此時外麵的月光照進來,使整個房間變成了一個蒼白世界,遍地銀芒,滿室生輝——至此,你該明白了吧?我是親眼目睹,所以當場就愣住,那景象簡直太驚人了,令我嘆為觀止。在月光下,那紅葉之山居然蛻變為白雪之山……”


    “變成‘雪山圖’!”


    “正是!在月光中,那些紅葉的朱紅色完全消失,楓紅層層化成雪花片片,滿山紅葉變為白雪紛飛,那灑酒香四溢的甘泉也結為泉霜,凍成酒冰。生趣盎然的世外桃源轉眼間化為死氣沉沉的人間地獄。再看那佇立路旁的老翁,原本他雙眼微泛酡紅,那時卻已變成了漆黑的空洞,形如骷髏骸骨,狀似鬼魅幽魂!這世上竟有如此恐怖妖異的圖畫!十冬兄,這你能夠想像得到嗎?”


    “我能!”


    此刻,十冬腦海中那座紅葉之山正一邊搖曳飄蕩,一邊蛻化為白雪之山,那情景栩栩如生,歷歷在目。


    “原來‘椛山訪雪圖’竟是——”十冬木然說出此畫標題。


    “不錯!赴椛山,訪白雪!此標題已說明了圖中的秘密。”


    “如此說來,一定是北齋在畫‘雪山圖’時,忽然心血來潮,得了靈感,於是再畫出那‘椛山訪雪圖’。”


    “這點倒是無法確定,也可能是別的畫家看了‘雪山圖’之後,突然福至心靈而畫出來的。那位畫家——或者說那位定下此題目的好事家——的用意一定是這樣的:他打算選一個月圓花好之夜,高掛此圖,大宴賓客,並點亮許多蠟燭,藉由千百道燭光使畫中紅葉增艷生色。等到夜宴方盛,酒酣耳熟之際,主人便將所有蠟燭吹熄弄滅,那些光鮮亮麗的紅葉驟然斂彩失色,整座楓山立時化為至冷極凍的冰山雪嶺。這正是象徵著‘眼前一切榮耀,終將歸於塵土:目下所有富貴,屆時盡埋荒塚’以及‘歡樂城旁即為鬼門關,繁華街邊正是奈何橋’看懂此寓意者必會沭目驚心,幡然醒悟,如遭當頭棒暍,有若再世為人。也許此畫的主人就是要享受這種‘嘲人諷己,笑盡天下’的樂趣!”


    “若是江戶時代的風流雅土,的確很可能做出這種事來。”


    “案發當晚,大村樹也趁我外出之時,藏於房內靜候小蔓來鎖門。在守株待兔時,他瞧見了牆上那幅‘椛山訪雪圖’但那滿山紅葉在月光照耀下已化為漫天白雪,所以他認定自己看到的是北齋的‘雪山圖’。在此之前,他曾進屋來告訴我理事會的開會時間,那時他看見的是‘椛山訪雪圖’因此他一直以為是在他離去之後,我把‘椛山訪雪圖’收起來,換上了‘雪山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浪漫的復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泡阪妻夫/天藤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泡阪妻夫/天藤真並收藏浪漫的復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