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在遺書上……搞不好或許就是那塊石頭。”


    “就隻有拳頭那麽大……聽好,如果要能讓人攀附而上的話,那麽繩索必須結實。因此,石頭至少要比人重,才能夠壓得住。而如果石塊就隻有拳頭大小的話……”


    “好了,您聽我說。”李標說道,“當時吳炎把石頭綁到繩索上,然後高高拋過了圍牆。石頭隻要能越過圍牆頂就行。也就是說,石頭帶著繩索越過圍牆,垂懸到圍牆內側的半空中。因為圍牆頂上光滑無比,所以完全可以用手操控繩索上下移動。瞄準筒狀的出口,把繩索拽到溝槽的上邊,之後再放鬆繩索,讓石頭落到圍牆裏邊的溝槽中。接下來就輪到帶鉤的竹竿上場了。吳炎把竹竿伸進筒狀的出口,用鉤子巧妙地鉤住石頭和繩索之間的結,把石頭拖出來。現在情況又如何呢?繩索難道不是已從園外進入園內,然後又再次出來了嗎?”


    “然後呢?然後又怎麽辦?”


    這次輪到崔朝宏氣喘不止了。


    編竹籠的青年不慌不忙地說道:


    “圍牆外的不遠處,不是有幾個帶節的樹樁嗎?就把繩索的兩端一圈一圈地纏繞到樹樁上去。因為樹樁上有節,所以繩索是不會鬆動滑落的,就算再撐上一個人的體重,也不會有任何的問題。吳炎當時就是縋著那根繩索,把腳蹬在牆上,沿繩索攀爬進去的。小人方才之所以說他是沿著圍牆上去的,指的就是這意思。為了不在牆上留下腳印,他把鞋給脫了。而至於越過圍牆下落到園內去,那就更簡單了。他隻需縋住繩索,順著往下滑就行了。當然,為了避免一腳踩進溝裏,下降到距地麵不遠處時,必須得往一旁跳開……”


    “原來如此啊。”鹽商喃喃說道。


    “正是如此。”李標接過對方的話,繼續說道,“之後吳炎便潛入那間屋子,到書房裏拔出含光劍,刺死了躺在床上睡得正香的高大人。回去的時候要領也完全一樣,隻需再次沿繩索攀附而上,便能出到園外。之後解開綁在樹樁上的繩索,把環繞在圍牆上的繩索給收回來。如此一來,整個殺人過程就徹底結束了。”


    正文 方壺園(30)


    “原來如此。繩索、石頭,還有那根竹竿啊?之前動員了那麽多的官差調查,卻沒有任何一個人想到這一點。”


    說著,鹽商用讚許的目光看了看李標。


    “當時沒有任何一個官差調查過溝槽的筒狀出口。”李標說道,“雖然磚牆上甚為光滑,繩索並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但牆下的筒狀溝槽裏,必定會留下繩索從中穿過的痕跡。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溝槽裏原本長滿了青苔,而繩索擦過之處,青苔自然會剝落。官差們看到溝槽的大小,斷定連嬰兒也無法鑽過後,便立刻放棄了這條線索。然而他們卻並沒有想到,再怎樣窄小的溝槽,繩索和竹竿都能從中穿過。”


    “厲害!”鹽商咂舌感嘆道,“著眼於溝槽裏的青苔,這一點就連專門搞這行的官差們都沒想到。剛才你說你自小就沒啥出息,但依我看來,你卻不愧是李賀的堂弟,頭腦聰慧敏銳。不過話說回來,雖然現在已經弄清了進入園內的方法,但你又是如何得知當時入園殺人的是吳炎?”


    “實不相瞞,”說著,李標歇了口氣,緩緩說道,“小人也並非是憑藉溝槽裏的青苔察知此事的。其實當時小人就在園中,親眼目睹到吳炎如此進入園內。”


    “什麽?你說你當時就在園中?”


    這時,一塊被鐵錘砸飛的磚塊飛落地上,發出一聲巨響。響聲遮蓋了鹽商的後半句話。


    “正是。當時小人就在園中。”


    李標重複道:


    “我聽人說,當時園內空無一人啊?”鹽商說道,“那些遊客歸去之前,也曾在園中四處遊蕩過,可是卻沒有任何人說曾看到過可疑人影啊?”


    9...


    進入園中其實很簡單。趁著眾人都在屋中喝酒,我很輕鬆地便進入了園內。然而當時我也準備了些道具。這道具就是一種燈籠。


    身處故鄉時,我曾經打造過燈籠,而且至今依然會有人登門委託我做。為了那天晚上,我特意打造了一個很大的燈籠。雖說是隻燈籠,但打造它的目的卻並非為了照亮,而是讓我這麽個大活人藏身。那裏堆放著八具石人。我當時模仿著那些石人,打造了一盞燈籠。我用竹條編成骨架,貼上厚紙,之後又在紙上塗抹顏料。但我並沒有把燈籠的底部給糊上,因為這燈籠裏還得裝人,所以必須把它打造得伸縮自如。當時我就是頂著這樣一個“石人燈籠”,混進石人堆裏去的。


    正文 方壺園(31)


    我在眼睛的地方開了兩個小孔,因此能夠看到前方的情形。除此之外,我還在常人所無法留意到的地方開了個透氣孔。當遊客之一繞到我身後的時候,我嚇得冒了一身冷汗。然而當時月色朦朧,再加上遊客已是醉眼蒙,所以那人並沒有發現我是個紙糊的石人。後來,官差們也曾向遊客詢問過當晚石人身後是否藏有什麽人。沒錯,石人的身後的確沒人,因為其實人藏在石人之中。


    反正您遲早要問起,索性我就先來告訴您好了。我為何要潛入園內呢--我這麽做,決非是為了殺害高佐庭大人,其原因就在於……


    方才我已經說過,我的堂兄是位詩人,而且坦白了我心中對他的怨恨……他是位極負盛名的詩人。也正是他的名聲,觸動了我的心結。該怎麽說呢?我對他已經是忍無可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青玉獅子香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陳舜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陳舜臣並收藏青玉獅子香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