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英領著眾騎兵,退到一處山坡上,遠遠看著李棟梁表演。
夜幕已經拉開,官道上點起了火把,幾輛馬車靠近戰陣。
千裏鏡中,馮英看見劉縣尉站在馬車上,指手畫腳地衝李棟梁說著什麽,一副氣急敗壞之狀。
“來得正好。”馮英心道,“我還怕你跑了。”
就見二人對話完畢,李棟梁親自帶人衝鋒,卻被密集的箭雨再次逼退。
“將軍,馬校尉到了。”一名親兵上來稟報。
“好。”馮英點頭,低聲細細吩咐一番。
親兵得令離開。
又等了一炷香的功夫,馮英心裏估摸著,王朝的人馬也該到了。
果然,一個士兵從林間奔出,氣喘籲籲地來到麵前:“報將軍,王校尉已從小路繞道前方,隨時可以進攻。”
“好!”馮英大喜,眼下已成合圍之勢,加上月黑風高,正是動手的好時機。
於是對士兵細細吩咐一番,後者得令離開,消失在山間小路上。
馮英一抬手,身後的弩兵立即就位。
雖然方選隻要求將人帶回去,但是以馮英人狠話不多的性格,能和李棟梁交涉幾句已屬不易,再多費口舌實在是難為他了,倒不如直接動手。
估摸著王朝已經就位,馮英再次拿起千裏鏡觀察。
就見李棟梁的兵馬正要再次衝鋒,密集的箭雨突然劈頭蓋臉落下,頓時陣腳大亂。
“動手!”馮英立即下令。
身後的弩兵早已躍躍欲試,瞬間開啟連射模式。
幾輪射擊過後,百餘騎兵死傷大半,馬匹也受了驚,嘶吼著胡亂奔逃。
眼看箭矢用盡,馮英一揚馬鞭:“殺!”
以逸待勞的五十騎順著山坡衝鋒,片刻就來到樹林前,馬槊飛舞過後,如同砍瓜切菜,殘存的敵人盡數落馬,即便還有活口,也都被趕來的步卒收割。
劉縣尉藏在馬車內,躲過了箭雨的攻擊,拚命催促車夫逃跑,卻發現對方已經中箭摔倒在地,隻好哆嗦著身體爬出馬車。
不等他扯過韁繩,就見眼前寒光閃過,兩個士兵提著鋼刀逼近。
“軍爺饒命!”劉縣尉從馬車上滾落,在地上連連磕頭。
“此人拿下!”馮英命令道,“其餘盡數斬殺!”
士兵聞言,取出繩索將之捆了個結實。
馮英則組織騎兵,繼續追殺逃散的敵兵。
不多時,所有敵人都已被斬殺,連同劉縣尉的家眷,也都被屠戮殆盡。
“決不可不留活口!”馮英催馬來回奔跑指揮,“快!清掃戰場!”
張龍穿著鎧甲,手持弓箭,從樹林內走出。也是趕巧了,劉縣尉的馬車中有大量裝備,否則他這幾十個人也很難堅持到現在。
“多謝馮將軍相救!”張龍大笑道。
“不必謝我。”馮英道,“乃是先生神機妙算,命我等前來增援。”
說話間,眾軍士行動迅速,快速清理現場。
屍體盡數抬到前方山溝,之前馮英就下令,前鋒營不參與戰鬥,而是到山溝裏去挖坑,此時剛好用於掩埋屍體。
未受傷和輕傷的戰馬都被牽回,隨著十輛馬車,由步弓營先行帶走。至於無力回天的馬匹,則由前鋒營現場宰殺,內髒掩埋,皮肉就在河中清洗,之後裝上馬車。
很快四輛馬車都被裝滿,捆成粽子的劉縣尉被丟在馬肉當中,由步弓營押送上路。
“清理幹淨!”馮英大喊道,“仔細些,多清掃幾遍。”
前鋒營掩埋好屍體後,也被命令返回。
現場隻剩下騎兵。馮英命令多點了火把,將林中的弩箭一一拔出,之後砍來樹枝,將各處血跡清掃幹淨,再將樹枝丟入河中,徹底消滅證據。
馮英手持火把來回檢查,他要確保現場不留任何痕跡。
“將軍,渭河縣方向有動靜。”在高處望風的士兵趕來報告。
“熄滅火把!”馮英立即下令。
隨後催馬來到高處,掏出千裏鏡觀察,果然見渭河縣方向有火光,似乎是一大隊人馬,可惜距離太遠難以看清。
收起千裏鏡,馮英催馬返回。
“快走!”
一聲令下,眾軍士立即上馬狂奔。不多時趕上前鋒營,一番催促,又都快馬加鞭,趕上了最早離開的車隊。
所有人匯合一處,加快速度急行軍。
同一時間的烏山,議事廳內,方選正和吳自啟與李思惕交談,桌案上放著一張張圖紙。
在馮英等人走後,方選就開始了焦急的等待。
他並不擔心搶劫之事敗露。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涇陽侯的二公子屬於犯上作亂,打劫他反倒是在幫助未來的涇陽侯,不太可能招來涇陽侯的報複。
即便形勢發生變化,例如發生國君有意拉攏涇陽侯二公子,褫奪世子的繼承權的情況。那樣也沒什麽,因為形勢越亂越能渾水摸魚。
方選現在擔心的,是張龍等人的安危。
偉人曾經說過,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無論什麽時候,人都是最重要的。尤其在這種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誰能籠絡人才,獲取人心,那他將會是無敵的存在。
偉人的思想,就是方選遵從的指導思想,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把人放在第一位,這也是為什麽,烏山眾將能對他如此死心塌地。
焦急等了許久,一直沒有等來消息,卻等來了吳自啟和李思惕。
二人經過半天交流,對建城的藍圖達成了初步一致,為免浪費資源,先將藍圖送來征求意見。
二人的設計十分合理。
首先以礦區為中心,向東、北兩個方向輻射。由於礦脈是南北走向,將來礦區也會朝北延伸,所以城市區就朝東建設。
以現有的隘口為外城門,以原先的城寨門為內城門,兩道城門之間留出緩衝地帶,平日可做校場。周圍依照山勢修建馳道和城牆,敵人即便攻入大門,也隻能是進入甕城,麵臨周圍居高臨下的攻擊。
其次是對外圍進行修整。烏山多峭壁,但也有一些山坡地勢平緩,導致可疑上山的道路較多,所以需要將平緩處挖掘,並將山穀封閉,以山體作為城牆,隻留少部分通路。
按照目前對地形的了解,除大門外,西北方向至少需要一條通路,也就是攔截劉縣尉時使用的小路。
東麵則根據建城進展實地分配。由於工程量龐大,必須分作多個階段進行,首先建設東側十裏的一條山路。
以此三條通路為邊界,其中所包含的地區,就是烏山城的雛形。方圓大約十裏,比黃土城還要大上一圈。
方選雖然不懂土木,但是卻很懂曆史,知道一座要塞城池應該是什麽樣子。隻需要借鑒成功案例,諸如釣魚城和神臂城,再結合自身特點改進即可。
“如此甚好。”方選先肯定了二人的想法,之後才提出自己的意見。
那就是一定要留出設計餘量。
目前人力有限,隻能先建一層防禦,但後期肯定得建設多道城牆,每一道之間可以互相隔絕,形成防禦縱深。
這是方選從釣魚城得來的經驗,作為有名的“上帝折鞭之處”,釣魚城是冷兵器時代最成功的要塞,而且沒有之一,它的經驗足夠借鑒。
烏山山脈廣闊,可建設的城池會比釣魚城大得多,所以多層防禦是必要的。
同時方選也提到,除了軍事用途,還得考慮民用。以礦場為中心,周圍區域設置為軍用。東側的新城則要建成一個可容納數萬人的城鎮,並且留出擴展空間,將來隨著城市發展,可以進一步往東擴大。
“這數萬人的房屋,工程量屬實過大,恐怕難以實現。”吳自啟沉吟道。
“別急嘛,先建一部分,安頓好現有的人再說。”方選笑道,“我的意思是,總體設計要考慮這些,避免到時候再行修改,浪費資源。”
“這是自然。”李思惕插口,“起初便是按照十萬人規模的城市籌劃的。”
似乎為了印證自己誇下的海口,李思惕現在的格局最低都是十萬人起。
方選見狀,在心中連連點頭,看來這事兒交給他是正確的。
“隻是……”吳自啟皺眉道,“建城並非輕而易舉之事,無論人力、財力、物力,皆有不足,尤其是糧食……”
“財物我自有辦法。至於人,如今越夏交戰,流民眾多。隻要有糧,何愁無人歸附。至於糧食,有人有地,何愁糧食。”方選說道,“即日起,組織人手開墾山間荒地,但凡有一處空地,都要種上糧食果蔬。”
說著指了指李思惕,“明日起,你堪輿時留意,但凡能種糧之處,都帶人去種上。再有多的人手,遣去東麵山穀裏開荒。”
二人聞言,連連點頭。
正說話間,外麵來報,馮英等人已經回來。
夜幕已經拉開,官道上點起了火把,幾輛馬車靠近戰陣。
千裏鏡中,馮英看見劉縣尉站在馬車上,指手畫腳地衝李棟梁說著什麽,一副氣急敗壞之狀。
“來得正好。”馮英心道,“我還怕你跑了。”
就見二人對話完畢,李棟梁親自帶人衝鋒,卻被密集的箭雨再次逼退。
“將軍,馬校尉到了。”一名親兵上來稟報。
“好。”馮英點頭,低聲細細吩咐一番。
親兵得令離開。
又等了一炷香的功夫,馮英心裏估摸著,王朝的人馬也該到了。
果然,一個士兵從林間奔出,氣喘籲籲地來到麵前:“報將軍,王校尉已從小路繞道前方,隨時可以進攻。”
“好!”馮英大喜,眼下已成合圍之勢,加上月黑風高,正是動手的好時機。
於是對士兵細細吩咐一番,後者得令離開,消失在山間小路上。
馮英一抬手,身後的弩兵立即就位。
雖然方選隻要求將人帶回去,但是以馮英人狠話不多的性格,能和李棟梁交涉幾句已屬不易,再多費口舌實在是難為他了,倒不如直接動手。
估摸著王朝已經就位,馮英再次拿起千裏鏡觀察。
就見李棟梁的兵馬正要再次衝鋒,密集的箭雨突然劈頭蓋臉落下,頓時陣腳大亂。
“動手!”馮英立即下令。
身後的弩兵早已躍躍欲試,瞬間開啟連射模式。
幾輪射擊過後,百餘騎兵死傷大半,馬匹也受了驚,嘶吼著胡亂奔逃。
眼看箭矢用盡,馮英一揚馬鞭:“殺!”
以逸待勞的五十騎順著山坡衝鋒,片刻就來到樹林前,馬槊飛舞過後,如同砍瓜切菜,殘存的敵人盡數落馬,即便還有活口,也都被趕來的步卒收割。
劉縣尉藏在馬車內,躲過了箭雨的攻擊,拚命催促車夫逃跑,卻發現對方已經中箭摔倒在地,隻好哆嗦著身體爬出馬車。
不等他扯過韁繩,就見眼前寒光閃過,兩個士兵提著鋼刀逼近。
“軍爺饒命!”劉縣尉從馬車上滾落,在地上連連磕頭。
“此人拿下!”馮英命令道,“其餘盡數斬殺!”
士兵聞言,取出繩索將之捆了個結實。
馮英則組織騎兵,繼續追殺逃散的敵兵。
不多時,所有敵人都已被斬殺,連同劉縣尉的家眷,也都被屠戮殆盡。
“決不可不留活口!”馮英催馬來回奔跑指揮,“快!清掃戰場!”
張龍穿著鎧甲,手持弓箭,從樹林內走出。也是趕巧了,劉縣尉的馬車中有大量裝備,否則他這幾十個人也很難堅持到現在。
“多謝馮將軍相救!”張龍大笑道。
“不必謝我。”馮英道,“乃是先生神機妙算,命我等前來增援。”
說話間,眾軍士行動迅速,快速清理現場。
屍體盡數抬到前方山溝,之前馮英就下令,前鋒營不參與戰鬥,而是到山溝裏去挖坑,此時剛好用於掩埋屍體。
未受傷和輕傷的戰馬都被牽回,隨著十輛馬車,由步弓營先行帶走。至於無力回天的馬匹,則由前鋒營現場宰殺,內髒掩埋,皮肉就在河中清洗,之後裝上馬車。
很快四輛馬車都被裝滿,捆成粽子的劉縣尉被丟在馬肉當中,由步弓營押送上路。
“清理幹淨!”馮英大喊道,“仔細些,多清掃幾遍。”
前鋒營掩埋好屍體後,也被命令返回。
現場隻剩下騎兵。馮英命令多點了火把,將林中的弩箭一一拔出,之後砍來樹枝,將各處血跡清掃幹淨,再將樹枝丟入河中,徹底消滅證據。
馮英手持火把來回檢查,他要確保現場不留任何痕跡。
“將軍,渭河縣方向有動靜。”在高處望風的士兵趕來報告。
“熄滅火把!”馮英立即下令。
隨後催馬來到高處,掏出千裏鏡觀察,果然見渭河縣方向有火光,似乎是一大隊人馬,可惜距離太遠難以看清。
收起千裏鏡,馮英催馬返回。
“快走!”
一聲令下,眾軍士立即上馬狂奔。不多時趕上前鋒營,一番催促,又都快馬加鞭,趕上了最早離開的車隊。
所有人匯合一處,加快速度急行軍。
同一時間的烏山,議事廳內,方選正和吳自啟與李思惕交談,桌案上放著一張張圖紙。
在馮英等人走後,方選就開始了焦急的等待。
他並不擔心搶劫之事敗露。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涇陽侯的二公子屬於犯上作亂,打劫他反倒是在幫助未來的涇陽侯,不太可能招來涇陽侯的報複。
即便形勢發生變化,例如發生國君有意拉攏涇陽侯二公子,褫奪世子的繼承權的情況。那樣也沒什麽,因為形勢越亂越能渾水摸魚。
方選現在擔心的,是張龍等人的安危。
偉人曾經說過,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無論什麽時候,人都是最重要的。尤其在這種人命如草芥的年代,誰能籠絡人才,獲取人心,那他將會是無敵的存在。
偉人的思想,就是方選遵從的指導思想,所以從一開始,他就把人放在第一位,這也是為什麽,烏山眾將能對他如此死心塌地。
焦急等了許久,一直沒有等來消息,卻等來了吳自啟和李思惕。
二人經過半天交流,對建城的藍圖達成了初步一致,為免浪費資源,先將藍圖送來征求意見。
二人的設計十分合理。
首先以礦區為中心,向東、北兩個方向輻射。由於礦脈是南北走向,將來礦區也會朝北延伸,所以城市區就朝東建設。
以現有的隘口為外城門,以原先的城寨門為內城門,兩道城門之間留出緩衝地帶,平日可做校場。周圍依照山勢修建馳道和城牆,敵人即便攻入大門,也隻能是進入甕城,麵臨周圍居高臨下的攻擊。
其次是對外圍進行修整。烏山多峭壁,但也有一些山坡地勢平緩,導致可疑上山的道路較多,所以需要將平緩處挖掘,並將山穀封閉,以山體作為城牆,隻留少部分通路。
按照目前對地形的了解,除大門外,西北方向至少需要一條通路,也就是攔截劉縣尉時使用的小路。
東麵則根據建城進展實地分配。由於工程量龐大,必須分作多個階段進行,首先建設東側十裏的一條山路。
以此三條通路為邊界,其中所包含的地區,就是烏山城的雛形。方圓大約十裏,比黃土城還要大上一圈。
方選雖然不懂土木,但是卻很懂曆史,知道一座要塞城池應該是什麽樣子。隻需要借鑒成功案例,諸如釣魚城和神臂城,再結合自身特點改進即可。
“如此甚好。”方選先肯定了二人的想法,之後才提出自己的意見。
那就是一定要留出設計餘量。
目前人力有限,隻能先建一層防禦,但後期肯定得建設多道城牆,每一道之間可以互相隔絕,形成防禦縱深。
這是方選從釣魚城得來的經驗,作為有名的“上帝折鞭之處”,釣魚城是冷兵器時代最成功的要塞,而且沒有之一,它的經驗足夠借鑒。
烏山山脈廣闊,可建設的城池會比釣魚城大得多,所以多層防禦是必要的。
同時方選也提到,除了軍事用途,還得考慮民用。以礦場為中心,周圍區域設置為軍用。東側的新城則要建成一個可容納數萬人的城鎮,並且留出擴展空間,將來隨著城市發展,可以進一步往東擴大。
“這數萬人的房屋,工程量屬實過大,恐怕難以實現。”吳自啟沉吟道。
“別急嘛,先建一部分,安頓好現有的人再說。”方選笑道,“我的意思是,總體設計要考慮這些,避免到時候再行修改,浪費資源。”
“這是自然。”李思惕插口,“起初便是按照十萬人規模的城市籌劃的。”
似乎為了印證自己誇下的海口,李思惕現在的格局最低都是十萬人起。
方選見狀,在心中連連點頭,看來這事兒交給他是正確的。
“隻是……”吳自啟皺眉道,“建城並非輕而易舉之事,無論人力、財力、物力,皆有不足,尤其是糧食……”
“財物我自有辦法。至於人,如今越夏交戰,流民眾多。隻要有糧,何愁無人歸附。至於糧食,有人有地,何愁糧食。”方選說道,“即日起,組織人手開墾山間荒地,但凡有一處空地,都要種上糧食果蔬。”
說著指了指李思惕,“明日起,你堪輿時留意,但凡能種糧之處,都帶人去種上。再有多的人手,遣去東麵山穀裏開荒。”
二人聞言,連連點頭。
正說話間,外麵來報,馮英等人已經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