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月17日1月17日,在貝尼沃利德(beniulid)的附近展開了後衛戰,英軍第七裝甲師的主力企圖在那裏對我們的部隊作迂迴切斷。所以第九十輕裝師隻好且戰且走。
這一條防線因為在南麵側翼門戶洞開,所以無法堅守更長的時間,否則必然有損失相當數量兵力的危險。所以我命令在1月17日的夜間,全部開始向泰爾胡奈-胡姆斯之線撤退。為了確保義大利步兵的安全,我又下令:當摩托化部隊到達泰爾胡奈-胡姆斯之線以後,馬上向的黎波裏防線撤退。
17日中午,我又向利比亞意軍總司令部的參謀長提出報告說,由於英軍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想要扼守泰爾胡奈-胡姆斯防線的想法,也成為泡影了。我們推測:在1月20日左右,可以看見英軍的大兵,進到的黎波裏城下。
當義大利步兵開始向西撤走之後,英軍的強大兵力隨後追來,一直衝到我們的防線。意軍的統帥部告訴我說,泰爾胡奈-胡姆斯防線是難以迂迴的。同時,就其他的方麵來說,這個防線的防禦可能性也比較大,因為無論英軍從南麵和東南麵進攻,他們都要經過沙磧崎嶇的地形。事實上,假使我們能有比較充足的補給物資,一定可以把敵人阻止在這一道防線的前麵,達相當長的時間。
最親愛的露:戰事正在進行中,程度的激烈造未減退。我們現在已進入了地形良好的山地,希望能夠支持一陣子。不過雙方眾寡差得太遠,卻是無法補救的。貝恩特已經回來,他這一次旅行的機會很好,而且也很有益處,不過所得到的諾言能否兌現,卻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過去的情況已經夠壞了,而更壞的也許還沒到。貝恩特為我帶來了元首的手諭,說他對我還是無比的信任。在這個環境中,我們固然還是竭盡一切人事上的可能繼續努力。但是能否成功,則非常沒有把握,隻好聽天由命。
當前的局勢變得非常嚴重(在東線方麵的情形也是一樣)。可能不久德國就要實行全麵的總動員,任何人不管他的身份、財產和年齡,都一律要貢獻他的勞力。你應該隨時留心去尋找一個適合於你的工作。至於曼弗雷德,不久也要站在一個工具凳子的後麵,或是坐在高射炮位的旁邊。你當然知道,這已經是德國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我為什麽要把這些話寫在這裏,因為我希望你對於這些可能就要來臨的一切能先有所了解。若是能夠早一點明了這些道理,對未來的變化就比較容易適應。當然,敵人方麵的情況也並不完全那樣樂觀,尤其是蘇聯方麵。很久以前,他們就已經把全體老百姓的最後一點點氣力都壓榨出來了。對於為什麽他們最近能反敗為勝,這似乎是惟一的解釋。
1943年1月19日1月19日,差不多有200輛英國戰車,沿著通向泰爾胡奈的公路前進,想一鼓作氣將我的部隊衝垮。但是我們的炮兵集中火力加以抵抗,終於使他們損失慘重,暫時停止不前。
那一天上午,我把我的司令部設在泰爾胡奈西北高地上的一間農舍裏麵,從那裏我們可以望見當英軍車輛沿著泰爾胡奈通往蓋爾揚(garian)的公路前進時掀起的塵霧。幾個鍾頭之後,我到達第十五裝甲師所在的位置,發現英軍正準備用一個裝甲師的全部兵力向蓋爾揚進攻。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特別具有威脅性的行動,所以我立即用炮兵的全部實力來阻止它。不久就有調整態勢之必要:第一六四師、傘兵旅和偵察部隊現在都在右邊展開,以防止英軍向泰爾胡奈-卡斯特爾貝尼托(castalbenito)公路的攻擊。不久敵人的炮兵也調上了前線,開始向我們在泰爾胡奈附近的陣地猛轟,炮彈像雨點般落下。現在英軍指揮官在作戰的指導工作上麵,似乎要比過去具有更多的活力。
此時在北區方麵,還沒有什麽重要的戰鬥發生,所以我們可以依照原定的計劃,使留在胡姆斯地區以內的我軍部隊,分別完成擺脫戰鬥的工作。
到了黃昏的時候,英軍的意圖就變得更明顯了。他們是想一方麵在胡姆斯和泰爾胡奈發動猛烈的攻擊,以牽製住我軍的兵力;同時在另一方麵,展開一個大規模的迂迴運動。有好幾千輛英軍的車輛集中在南麵。白天,德國的空軍用盡全力阻止英軍縱隊在南麵前進,但是卻沒有多大成就。到了黃昏的時候,英軍的縱隊已經到達距離蓋爾揚差不多隻有30英裏的地方,並越過泰爾胡奈-蓋爾揚公路,當這個壞消息傳來的時候,我隻好勉強決定放棄泰爾胡奈,以便空出相當數量的打擊兵力,來阻止敵人在側翼方麵的深入行動。而在胡姆斯地區中的義大利部隊,更有加速撤退之必要。
在1月19日的夜間,一切的行動依照原定的計劃執行,於是第二天的上午,我軍的新部署大致如下:(一)在黑夜之中,第九十輕裝師接替了義大利步兵的位置,而以後衛的姿態扼守原陣地。
(二)第一六四師防守泰爾胡奈以西的隘道,而傘兵旅則在它的後麵作縱深的部署,以防止英軍向公路上攻擊。
(三)第十五裝甲師和魯克偵察團,位於阿齊濟耶(azizia)的附近地區,準備從蓋爾揚向北作掩護退卻性質的攻擊。
(四)“青年法西斯”師和森陶羅戰鬥群位於索爾曼(sormam)以南,以抵抗英軍在更西方麵的攻擊。
那一天清晨的時候,我們聽到從的黎波裏的方向傳來了巨大的爆炸聲。這是港口設備已經在爆破中的訊號。一切重要的倉庫也都全部被毀,現在我們更沒有守住那個港口的希望了。
這一條防線因為在南麵側翼門戶洞開,所以無法堅守更長的時間,否則必然有損失相當數量兵力的危險。所以我命令在1月17日的夜間,全部開始向泰爾胡奈-胡姆斯之線撤退。為了確保義大利步兵的安全,我又下令:當摩托化部隊到達泰爾胡奈-胡姆斯之線以後,馬上向的黎波裏防線撤退。
17日中午,我又向利比亞意軍總司令部的參謀長提出報告說,由於英軍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想要扼守泰爾胡奈-胡姆斯防線的想法,也成為泡影了。我們推測:在1月20日左右,可以看見英軍的大兵,進到的黎波裏城下。
當義大利步兵開始向西撤走之後,英軍的強大兵力隨後追來,一直衝到我們的防線。意軍的統帥部告訴我說,泰爾胡奈-胡姆斯防線是難以迂迴的。同時,就其他的方麵來說,這個防線的防禦可能性也比較大,因為無論英軍從南麵和東南麵進攻,他們都要經過沙磧崎嶇的地形。事實上,假使我們能有比較充足的補給物資,一定可以把敵人阻止在這一道防線的前麵,達相當長的時間。
最親愛的露:戰事正在進行中,程度的激烈造未減退。我們現在已進入了地形良好的山地,希望能夠支持一陣子。不過雙方眾寡差得太遠,卻是無法補救的。貝恩特已經回來,他這一次旅行的機會很好,而且也很有益處,不過所得到的諾言能否兌現,卻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過去的情況已經夠壞了,而更壞的也許還沒到。貝恩特為我帶來了元首的手諭,說他對我還是無比的信任。在這個環境中,我們固然還是竭盡一切人事上的可能繼續努力。但是能否成功,則非常沒有把握,隻好聽天由命。
當前的局勢變得非常嚴重(在東線方麵的情形也是一樣)。可能不久德國就要實行全麵的總動員,任何人不管他的身份、財產和年齡,都一律要貢獻他的勞力。你應該隨時留心去尋找一個適合於你的工作。至於曼弗雷德,不久也要站在一個工具凳子的後麵,或是坐在高射炮位的旁邊。你當然知道,這已經是德國民族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我為什麽要把這些話寫在這裏,因為我希望你對於這些可能就要來臨的一切能先有所了解。若是能夠早一點明了這些道理,對未來的變化就比較容易適應。當然,敵人方麵的情況也並不完全那樣樂觀,尤其是蘇聯方麵。很久以前,他們就已經把全體老百姓的最後一點點氣力都壓榨出來了。對於為什麽他們最近能反敗為勝,這似乎是惟一的解釋。
1943年1月19日1月19日,差不多有200輛英國戰車,沿著通向泰爾胡奈的公路前進,想一鼓作氣將我的部隊衝垮。但是我們的炮兵集中火力加以抵抗,終於使他們損失慘重,暫時停止不前。
那一天上午,我把我的司令部設在泰爾胡奈西北高地上的一間農舍裏麵,從那裏我們可以望見當英軍車輛沿著泰爾胡奈通往蓋爾揚(garian)的公路前進時掀起的塵霧。幾個鍾頭之後,我到達第十五裝甲師所在的位置,發現英軍正準備用一個裝甲師的全部兵力向蓋爾揚進攻。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特別具有威脅性的行動,所以我立即用炮兵的全部實力來阻止它。不久就有調整態勢之必要:第一六四師、傘兵旅和偵察部隊現在都在右邊展開,以防止英軍向泰爾胡奈-卡斯特爾貝尼托(castalbenito)公路的攻擊。不久敵人的炮兵也調上了前線,開始向我們在泰爾胡奈附近的陣地猛轟,炮彈像雨點般落下。現在英軍指揮官在作戰的指導工作上麵,似乎要比過去具有更多的活力。
此時在北區方麵,還沒有什麽重要的戰鬥發生,所以我們可以依照原定的計劃,使留在胡姆斯地區以內的我軍部隊,分別完成擺脫戰鬥的工作。
到了黃昏的時候,英軍的意圖就變得更明顯了。他們是想一方麵在胡姆斯和泰爾胡奈發動猛烈的攻擊,以牽製住我軍的兵力;同時在另一方麵,展開一個大規模的迂迴運動。有好幾千輛英軍的車輛集中在南麵。白天,德國的空軍用盡全力阻止英軍縱隊在南麵前進,但是卻沒有多大成就。到了黃昏的時候,英軍的縱隊已經到達距離蓋爾揚差不多隻有30英裏的地方,並越過泰爾胡奈-蓋爾揚公路,當這個壞消息傳來的時候,我隻好勉強決定放棄泰爾胡奈,以便空出相當數量的打擊兵力,來阻止敵人在側翼方麵的深入行動。而在胡姆斯地區中的義大利部隊,更有加速撤退之必要。
在1月19日的夜間,一切的行動依照原定的計劃執行,於是第二天的上午,我軍的新部署大致如下:(一)在黑夜之中,第九十輕裝師接替了義大利步兵的位置,而以後衛的姿態扼守原陣地。
(二)第一六四師防守泰爾胡奈以西的隘道,而傘兵旅則在它的後麵作縱深的部署,以防止英軍向公路上攻擊。
(三)第十五裝甲師和魯克偵察團,位於阿齊濟耶(azizia)的附近地區,準備從蓋爾揚向北作掩護退卻性質的攻擊。
(四)“青年法西斯”師和森陶羅戰鬥群位於索爾曼(sormam)以南,以抵抗英軍在更西方麵的攻擊。
那一天清晨的時候,我們聽到從的黎波裏的方向傳來了巨大的爆炸聲。這是港口設備已經在爆破中的訊號。一切重要的倉庫也都全部被毀,現在我們更沒有守住那個港口的希望了。